日文小圖鑑_蔬菜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白菜(はくさい)ha ku sai

大白菜_Chinese cabbage

在產地的超市看過比嬰兒還要大的,而且還很便宜

キャベツ kya be tsu

高麗菜_Cabbage


きゅうり kyū ri

小黃瓜_Cucumber

偶爾會看見漢字「胡瓜」。日本攤販會插竹籤整枝冰鎮來賣,這在台灣倒是少見

ゴーヤ gō ya

山苦瓜_Bitter melon

ゴーヤ其實是沖繩方言,但不知是不是沖繩山苦瓜太有名了,幾乎取代掉原本的單字「にがうり」。而且日本對苦瓜的第一印象大多是綠的,白的還要特稱「白ゴーヤ」

かぼちゃ ka bo cha

栗子南瓜_Squash

如果講パンプキン (pumpkin),日本人可能會先想到萬聖節那種橘色的南瓜

トマト to ma to

番茄_Tomato


なす na su

茄子_Eggplant

日本茄子好像多是胖的,而我在台灣比較常吃到細長的(可能因為比較便宜吧?)

アスパラガス a su pa ra ga su

蘆筍_Asparagus

有時會簡稱アスパラ

とうもろこし tō mo ro ko shi

玉米_Corn

如果說コーン會先想到玉米”粒”

ピーマン pī man

青椒_Bell pepper


大根(だいこん)dai kon

白蘿蔔_Daikon


にんじん(人参)nin jin

紅蘿蔔_Carrot


山芋(やまいも) ya ma i mo

山藥_Japanese yam

大多是切塊燒烤或是磨成トロロ(山藥泥)

里芋(さといも)sa to i mo

芋頭_Taro


じゃがいも ja ga i mo

馬鈴薯_Potato

雖然馬鈴薯原產於中南美,但因為荷蘭人帶入日本時是從印尼方向的海路來的所以被稱為「ジャガタラ(印尼首都雅加達的荷蘭語)いも

さつまいも sa tsu ma i mo

番薯_Sweet potato


れんこん(蓮根)ren kon

蓮藕_Lotus root


枝豆(えだまめ)e da ma me

毛豆_Edamame


オクラ o ku ra

秋葵_Okra

日本多會像這樣切段拌柴魚或山葵,而我在台灣多整條沾蒜末醬油膏

もやし mo ya shi

豆芽菜_Mung bean sprouts


ごぼう go bō

牛蒡_burdock


わらび wa ra bi

蕨菜_Bracken fern

有趣的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蕨餅(わらびもち)」跟わらび沒半毛關係
話說「コゴミ」也是一種長超像的蕨類野菜

わかめ wa ka me

海帶芽_Sea vegetables


たけのこ(筍)ta ke no ko

竹筍_Bamboo shoot


しいたけ(椎茸)shī ta ke 

香菇_Shiitake

特指這種燉雞湯的香菇,如果泛指菇類或分不出來那種菇,用きのこ(蕈類)比較好

雖說是蔬菜篇但為什麼幾乎沒介紹到綠色葉菜類呢?
因為日本朋友也分不出來啊哈哈哈哈哈~~
所有深綠的葉菜對他來說都叫「野菜(やさい)」
(唯一叫得出名字的只有「ほうれん草」
就像台灣不開伙的人應該也沒也沒辦法說出菜名一樣
而且我在日本外食確實比較少見熱炒葉菜類的,漬物或煮物比較多
除非想去日本當家庭主婦(或植物學家),不然葉菜只記自己不吃的就夠用了
一些有香味的辛香料,之後會另外整理在調味料篇
想成為植物學家的可以移駕下面參考網址↓↓↓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8會員
27內容數
在學習日文的過程中,我喜歡以連結圖像和融入生活的方式來記憶單字,私以為這樣最像幼兒學習語言最自然的模式。 故在每個單元中尋找25個詞彙並搭配圖片,跳出JLPT考試的框架,一起學習生活或旅行中實用的單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gachaponlif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身在水果王國的台灣,我每次到日本必吃的只有蜜柑、水蜜桃跟草莓。其實蘋果跟葡萄也都比台灣好吃(只是我不是這兩種的狂熱者)另外有些果子太酸澀是不會直接拿來吃的,通常做成調味料、酒或醃漬物,再買土產的時候這些單字很實用。
身在水果王國的台灣,我每次到日本必吃的只有蜜柑、水蜜桃跟草莓。其實蘋果跟葡萄也都比台灣好吃(只是我不是這兩種的狂熱者)另外有些果子太酸澀是不會直接拿來吃的,通常做成調味料、酒或醃漬物,再買土產的時候這些單字很實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黃瓜種植紀錄 ・初始狀態:種苗店購買的幼苗 ・種植數量:8株 ・成長週期:約3個月(3月的第3週~6月的第3週) ・收成時間:種下約1.5個後月開始收成 ・栽培特別注意事項:需搭建瓜架,不時將迷失的瓜藤固定到架上。最初的五片葉子、側芽和沒有順利結果的花芽需要摘除。
Thumbnail
嘉義民雄是菜藕的大產區。菜藕又叫做白花藕,白花藕的花極少甚至不開花,養分幾乎集中於藕根,因此比專供採收蓮子的紅花藕大上好幾倍,滋味亦較鬆脆鮮甜。本文詳實記錄了菜藕採收的過程,與不同部位的滋味。
Thumbnail
最近學到並記下了一個詞「弓蕉」,老師說會叫弓蕉是因為客家人覺得香蕉的形狀像弓。 想想很有趣,三種語言分別用了三個角度為這個水果命名。講國語的人聞到了它的香味,講臺語的人看到了它的顏色,講客語的人則是看到了它的形狀。
Thumbnail
有些中國古詩裡的水果,其實跟我們現代吃的同名水果,是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裡的木瓜,根本不是現代的番木瓜,而是俗稱「寒梅」的貼梗海棠。古詩中的櫻桃,其實也不是現代的櫻桃,不過這兩種櫻桃的關係比兩種木瓜要近一點。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您喜歡吃蔬菜嗎?還是您是純粹的肉食主義者呢?在英語之中,也有一些有趣的片語是和蔬菜相關的。現在,我們就來介紹當中幾個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片語,同時也請您看看您認識其中的哪幾個呢?就讓我們先從豆子(bean)開始。
Thumbnail
澎湖指的茼蒿就是照片這款,但我心目中的茼蒿跟它長得不一樣,是台灣人常見、葉色較淺的那款。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小黃瓜種植紀錄 ・初始狀態:種苗店購買的幼苗 ・種植數量:8株 ・成長週期:約3個月(3月的第3週~6月的第3週) ・收成時間:種下約1.5個後月開始收成 ・栽培特別注意事項:需搭建瓜架,不時將迷失的瓜藤固定到架上。最初的五片葉子、側芽和沒有順利結果的花芽需要摘除。
Thumbnail
嘉義民雄是菜藕的大產區。菜藕又叫做白花藕,白花藕的花極少甚至不開花,養分幾乎集中於藕根,因此比專供採收蓮子的紅花藕大上好幾倍,滋味亦較鬆脆鮮甜。本文詳實記錄了菜藕採收的過程,與不同部位的滋味。
Thumbnail
最近學到並記下了一個詞「弓蕉」,老師說會叫弓蕉是因為客家人覺得香蕉的形狀像弓。 想想很有趣,三種語言分別用了三個角度為這個水果命名。講國語的人聞到了它的香味,講臺語的人看到了它的顏色,講客語的人則是看到了它的形狀。
Thumbnail
有些中國古詩裡的水果,其實跟我們現代吃的同名水果,是不一樣的東西。比方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裡的木瓜,根本不是現代的番木瓜,而是俗稱「寒梅」的貼梗海棠。古詩中的櫻桃,其實也不是現代的櫻桃,不過這兩種櫻桃的關係比兩種木瓜要近一點。
Thumbnail
水果攤有一種我在台灣沒見過的陌生水果,褐色,細長圓柱狀,有點像蕃薯。先生表示那是人心果,馬來文「ciku」。我決定買來嚐嚐,先生沒意見,看似並不期待。 先生提醒人心果要軟了才能吃。過了幾天,摸摸人心果有點軟,我削了一個試試。削皮的感覺有點像奇異果,果色暗黃,分切成小塊,果內有幾顆褐色的種子。我吃
Thumbnail
冬葵,被譽為「百菜之主」,從詩經到唐宋,不管在文學、農書或醫書都有很多記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曾是如蔥韭一般家常的蔬菜。卻因氣候變遷而退出人們的餐桌,到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則將其列為草類。甚至被外來的向日葵給奪名了。為深入了解冬葵,我們買種子回來播種、採收進而做羹湯,嘗試復原這道古老菜羹的滋味。
Thumbnail
「草仔粿」是台灣人非常熟悉的米食點心,隨著揉進米皮中的野草不同,它有著各種名字,例如艾粄、雞屎藤果、茶粿 依照居住地區不同,它也叫做包仔粿、青糰、菜包。通常春天、清明節吃的才會將可食用野草揉進皮裡,讓它如春天到訪般有著各種綠色,同時也是祭祖好物;純白色米皮的粿則是冬至吃的,市場統稱為菜包。
Thumbnail
您喜歡吃蔬菜嗎?還是您是純粹的肉食主義者呢?在英語之中,也有一些有趣的片語是和蔬菜相關的。現在,我們就來介紹當中幾個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片語,同時也請您看看您認識其中的哪幾個呢?就讓我們先從豆子(bean)開始。
Thumbnail
澎湖指的茼蒿就是照片這款,但我心目中的茼蒿跟它長得不一樣,是台灣人常見、葉色較淺的那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