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關於《迷航》我想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有關香港導演李哲昕的《迷航》,其實我想了很久,還是遲遲不知如何下筆。想談什麼?該說什麼?是我在看完這部將近三小時片長的紀錄片後,一直在反覆斟酌的。我想,或許可以用我的經歷來加以反饋。而這一切都要從我初進大學的那年開始說起。
圖片來源:《迷航》劇照

我被社會主義馴服了!

大一時我修了一門歷史課,老師是專門研究社會主義與中美關係的專家。在第一堂課中,老師對我們說:「希望修完這門課,可以讓大家了解社會主義沒那麼壞,資本主義也沒那麼好。」這段話,在當時對社會主義仍知之甚少的我來說,至今還記憶猶新。在老師的帶領之下,我開始讀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進而翻讀毛澤東相關的各類書籍,也對中國近現代發展有了大概地理解。那段時間,算是我接觸社會主義的啟蒙階段。
後來,一直到唸碩士班,因為學術交流之故,我開始較頻繁地往返中國。尤其是初次參訪上海時,我就被立在黃浦江兩岸殊異的景貌大為震撼;可是轉進小區巷弄,卻又能看見竹竿橫插出窗戶,晾曬衣服的樸實人家。這座被譽為「魔都」的繁華城市,其新/舊和富/窮並置的景象,就是我對中國的第一印象。考上博士那年(2017年),我獲得前往上海復旦大學交換的機會,因此在上海待了將近九個月的時間。那是我第一次,如此貼近中國。在復旦交換期間,因貪圖便宜的國內機票,所以只要有空,我就會四處走訪中國的其他城市,北京、浙江、廣州、江蘇等等,眼界始大,認識遂深。
圖片來源:《迷航》劇照
一次,我和在上海某報社擔任編輯的友人見面,他問我:「你會不會覺得不能用FB和IG,其實也沒差?」聽到這個問題時,我停頓了幾秒。因為我發現,在上海生活的這段時間,我最常瀏覽的是「朋友圈」、「微博」還有「淘寶」;出門也慣用微信或支付寶付款;想去較遠的地方就會選擇「滴滴打車」。友人帶著似有深意的笑臉告訴我:「看來,你已經漸漸被社會主義馴服了。」
社會主義!我再次從友人口中聽到了這四個字,如雷貫耳。回到宿舍後,我和同住的兩位來自香港大學的室友聊起了這件事,換來的是他們耳提面命地告訴我:「你要清醒一點,不要被中國騙了!」從那一刻起,「中國究竟是如何在短時間內快速發展起來,躍升成為能與美國鼎足而立的泱泱大國?」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就在我心中種下,成為我往後經常思忖的問題。
圖片來源:《迷航》劇照

民主自由只是假象?

《迷航》向我們呈現了有「中國基層民主選舉典範」讚譽的「烏坎事件」的所有經過,包括2011年事件爆發的開端,到2016年事件的後續發展,在片中都有詳盡的持續追蹤與記錄。烏坎事件最後是以失敗告終的,民主不得實踐、正義無法伸張。事件的幾位核心人物,有的被捕,有的選擇離開村莊繼續努力生活,有的則逃往美國不再回到中國。想起當初那些被全球媒體高度讚許的種種報導,現在看來竟全是諷刺。再對照香港如今的情景,對身為香港人的導演李哲昕而言,無疑又是一次更大的諷刺。
2017年7月,我參加了一個文化訪問團,團隊安排了一場與「海協會」會長共進午餐的聚會。席間,會長告訴我們想問什麼就問什麼,於是我大膽舉起了手問會長:「讓台灣人民『不願變』甚至想要『獨』的很大因素,是因為香港的『變』。當初中國承諾對香港『五十年不變』的聲明,不政治介入、不軍事介入的保證,為何變了?」我可以感覺到會長在聽完問題後,面色些微的變化。緊接著,會長便開始侃侃而談,他說香港人應該要感謝中國。你知道香港的電力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中國供給過去的嗎?言談之間,就這樣巧妙地迴避了我的問題。那次談話對我而言,印象至深。
圖片來源:《迷航》劇照
反觀《迷航》,還記得當林祖戀(原名林祖鑾)與所謂的政府高層見面後,在家門口貼出一張致媒體朋友的公告,上面有段文字是這樣寫的:「我們不是起義,我們擁護共產黨,我們愛國家。」這位看似經由民主所推選出來的村民領袖,為何要否定自己是起義,宣稱自己是擁護共產黨、是愛國?這正反映了一個更加複雜的問題,那就是為中國挪用資本主義的本質,罩上一層(變形的)社會主義的漂亮濾鏡。在政治和經濟的操弄下,即使人民看似擁有多元的選擇,但實則還是依舊指向了專制的終點。而烏坎村民在以為自己戰勝貪腐官員的表象背後,也只是再次證明了這是又一場高喊自由民主給世界觀看的騙局。
這讓我想到了德國社會學家阿多諾(Theodor Adorno),對「文化工業」的論述。他認為所謂的文化工業,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控制、欺騙、壓抑大眾的主要方式。民眾是他們算計的對象,從來都不曾成為文化的主體。而中國(共產黨)正是利用類似方法,去形塑一個美麗、虛幻的假象。說到底,民主、自由其實從未在中國萌芽,甚至未曾播下種子。
圖片來源:《迷航》劇照
這篇文章說了很多都是關於我自己的經歷,或可拿來與《迷航》彼此對讀,或可進一步再與香港現狀相互參照。然對於唸了十幾年中文系的我來說,我是著迷於中國悠久深沉的文化底蘊的,可是仍不免要為那些生長在中國土地上的可愛人民,為他們想爭取卻無從發聲,只能選擇靜默的生命,發出一點小小的聲音。
致意《迷航》,致意那些仍在迷途之中的人。
圖片來源:《迷航》劇照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燃燒烈愛》就像是一則世代寓言,透過鍾秀(劉亞仁 飾)、海美(全鍾瑞 飾)和Ben(史蒂芬元 飾)三人之間幽微曖昧的關係和故事,呈現出韓國現代社會的貧富差距、階級問題及青年人所面臨到的各種窘迫處境,替這個徬徨失措的年輕世代發出,為了生存而掙扎、為了生命而反抗的低吼和怒鳴。
《生命之詩》是李滄東導演的第五部劇情長片。電影以一位總是儀容端莊的老婦人楊美子(尹靜姬 飾),想要寫出一首詩為呈述背景,將她人生歷程中的各種遭遇和心境的轉折,揉合成一則如詩歌般悠遠、深邃的生命故事。
口味極重、血脈賁張、充滿情慾畫面的《性之劇藥》,在漫畫刊行之初就因特別的題材獲得許多迴響,而真人版電影於2020年上映後,更受到來自各界的關注。電影中,兩位男主角北代高士與渡邊將的大膽演出,更令人驚艷不已。
每每談到《末代皇帝》,就會想起香港學者周蕾的經典論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該書第一章〈看現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即從女性、族裔乃至東/西方「看(凝視)」的視角切入,精闢地討論了《末代皇帝》裡,各種影像符碼與攝影機呈述。
李滄東導演2000年上映的電影《薄荷糖》,使用了倒敘的方式,將散落在一個名為金英浩(薛耿求 飾)的男子,生命中七個關鍵的片段,重新拼貼與再現;並以此細數、回顧了從朴正熙遇刺案發生的1979年到亞洲金融風暴後的1999年,長達20年動盪的韓國歷史及重大事件。
長大以後才漸漸懂得欣賞,徐立功和尹祺導演所執導的電影《夜奔》。大量詩意的口白,藝術化的表現形式,早在2000年上映之時就奠定了其文藝腔電影典範的基礎。《夜奔》講述的是關於兩男一女的感情故事。
《燃燒烈愛》就像是一則世代寓言,透過鍾秀(劉亞仁 飾)、海美(全鍾瑞 飾)和Ben(史蒂芬元 飾)三人之間幽微曖昧的關係和故事,呈現出韓國現代社會的貧富差距、階級問題及青年人所面臨到的各種窘迫處境,替這個徬徨失措的年輕世代發出,為了生存而掙扎、為了生命而反抗的低吼和怒鳴。
《生命之詩》是李滄東導演的第五部劇情長片。電影以一位總是儀容端莊的老婦人楊美子(尹靜姬 飾),想要寫出一首詩為呈述背景,將她人生歷程中的各種遭遇和心境的轉折,揉合成一則如詩歌般悠遠、深邃的生命故事。
口味極重、血脈賁張、充滿情慾畫面的《性之劇藥》,在漫畫刊行之初就因特別的題材獲得許多迴響,而真人版電影於2020年上映後,更受到來自各界的關注。電影中,兩位男主角北代高士與渡邊將的大膽演出,更令人驚艷不已。
每每談到《末代皇帝》,就會想起香港學者周蕾的經典論著《婦女與中國現代性》。該書第一章〈看現代中國——如何建立一個種族觀眾的理論〉,即從女性、族裔乃至東/西方「看(凝視)」的視角切入,精闢地討論了《末代皇帝》裡,各種影像符碼與攝影機呈述。
李滄東導演2000年上映的電影《薄荷糖》,使用了倒敘的方式,將散落在一個名為金英浩(薛耿求 飾)的男子,生命中七個關鍵的片段,重新拼貼與再現;並以此細數、回顧了從朴正熙遇刺案發生的1979年到亞洲金融風暴後的1999年,長達20年動盪的韓國歷史及重大事件。
長大以後才漸漸懂得欣賞,徐立功和尹祺導演所執導的電影《夜奔》。大量詩意的口白,藝術化的表現形式,早在2000年上映之時就奠定了其文藝腔電影典範的基礎。《夜奔》講述的是關於兩男一女的感情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
我在2014年以前其實不太關心政治,除了參加了2013關於洪仲丘事件的遊行,對於政治的想法就是電視上常常看到藍綠在立法院打架,以及知道要選舉投票,以前國中公民老師常常說我們是國家的主人,要好好監督政府,對我來說都是個概念。我大妹則是曾經參加過2006紅衫軍倒扁活動。2014因為反服務貿易協議以及反黑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走訪中國做研究透過某些人的支持秘密調查中國的社會動態,我知道一大堆在台灣媒體上與名嘴上的謊話連篇。我真的有差點死在背包客棧的時候。當時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機,我差點被雙流國際機場的海關扣留,把我所有的行李箱與手機掃描一次,是否有洩漏有關於中共政權不利的消息。 這就是極權主義(英語: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在大陸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認識了一些當地的人。可能是磁埸的關係吧!裡面大多數是反共的,但是很遺憾,他們沒有一點點民主的概念。 民主的基本是要容許不同的聲音,並且服從被選票選出來的人。年輕時上過街頭,但在老農夜宿台北火車站以後,我開始厭惡這群人,一直到民進黨,我也是深刻的不屑!但是他們選中了,也還是要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一篇,我主要是想要幹話: 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一般中國人們對台灣的印象 (也就是一般中國民眾,容易對台灣具有的印象,因此讓我驚覺原來中國共殘黨是這樣洗腦出的效果) 話說從頭 2011年左右,我在中國那邊的百度+Q群,認識一名中國朋友 當時他的年齡大約是高中生近大學生
林宜敬先生的新書《幸福的鬼島》裡,寫一篇【1945,一個殖民地青年的中國夢】,從歷史軌跡中,發現這一政策並非首次出現。1948年,陳君被保送到南京的國立政治大學讀書。1949年4月,中共解放軍南下,陳君聽到共軍電台廣播,宣稱對政治大學全體師生進行判刑,直接宣布各職級的刑期。陳君起初不以為意,翌日醒來
我在2014年以前其實不太關心政治,除了參加了2013關於洪仲丘事件的遊行,對於政治的想法就是電視上常常看到藍綠在立法院打架,以及知道要選舉投票,以前國中公民老師常常說我們是國家的主人,要好好監督政府,對我來說都是個概念。我大妹則是曾經參加過2006紅衫軍倒扁活動。2014因為反服務貿易協議以及反黑
Thumbnail
《李光耀觀天下》 一般民眾和政治菁英的觀點有時是不同的。 愛也罷,恨也罷,70年的經驗加上已無須再證明什麼,展望前方,就未來的世界格局提供了質樸清晰的觀點。李光耀描述了一個在不可阻擋的崛起道路上,仍然癡迷於中央集權 的中國;一個儘管具有永不言敗的活力,卻必須分享其支配地位的美國;以及一個掙扎著...
Thumbnail
在閱讀完胡昌智博士的《歷史知識與社會變遷》的第一個章節後,深感胡博士在章節末尾對1980年代台灣(中華民國)歷史教育的思慮是非常當下也非常發人省思的。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我曾經走訪中國做研究透過某些人的支持秘密調查中國的社會動態,我知道一大堆在台灣媒體上與名嘴上的謊話連篇。我真的有差點死在背包客棧的時候。當時處於兩岸關係敏感時機,我差點被雙流國際機場的海關扣留,把我所有的行李箱與手機掃描一次,是否有洩漏有關於中共政權不利的消息。 這就是極權主義(英語:
Thumbnail
台灣之旅回來後,還沒打算找工作的我住在阿姨家,偶爾把履歷表投到香港和新加坡。
Thumbnail
  本劇於去年(2021)上映,共43集,豆瓣評分9.3。內容描述民國初年(下稱民初),在歷經袁世凱簽訂接受日本《二十一條》部分條款的「五九國恥」(1915/5/9)後,陳獨秀(于和偉 飾)於同年9月15日在上海創立了《新青年》雜誌,提倡「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以救治中國政治
中壢事件發生的時候,我還不滿五歲,所以自然是沒有印象的,畢竟當時我可是住在天母,一個軍事管制區域。 偏偏我老爸可是超級黨外,家裡多得是黨外雜誌跟禁書阿! 所以我是事後才逐漸知道這件事情的。 其實那個年代還是很恐怖的,老蔣剛死沒多久,KGB受訓、特務出身的蔣經國職掌大權,全國風聲鶴唳,馬英九也在
在大陸生活過一段時間,也認識了一些當地的人。可能是磁埸的關係吧!裡面大多數是反共的,但是很遺憾,他們沒有一點點民主的概念。 民主的基本是要容許不同的聲音,並且服從被選票選出來的人。年輕時上過街頭,但在老農夜宿台北火車站以後,我開始厭惡這群人,一直到民進黨,我也是深刻的不屑!但是他們選中了,也還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