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塚古墳
京都古墳群高難度通關的成就感。
隱藏在民宅中不易尋覓路線,但是視先做好查詢加上估狗發達其實挺容易的,棘手的是管理人經常雲遊外出,不知何時歸來,完全憑運氣。
不死心的悠轉等待,山窮水盡而往山道環繞一圈,林立鳥居石碑,腳滑潮濕的落葉青苔,盤根錯節,古墳頂端的墳丘遺跡。
悶濕空氣中險些迎面撞上蜘蛛網,摸頭想著對城市裡的孩子來說,可算是個冒險小基地,儘管只是十分鐘左右小丘陵也足夠異界氛圍了。
外圍門口也有一間稻荷大明神,楊桐枯萎,冷冷凝視的視線。
下來後向外圍的稲荷神社合掌後運氣降臨,相較被蚊子叮得滿頭包,附近的老先生腰上繫著蚊香盒,駕輕就熟的準備出門,立刻迎上前打聽管理人的消息。
老先生無奈地說:「近年他們都丟著不管,鑰匙也不知收哪去了,也沒有固定時間回來,許多人特意來見學不得其門而入,真是很不好意思。」
我已然變成他口中那批人之一,眼裡流露無限失望,畢竟天塚古墳屬於私人土地,不像蛇塚古墳是公共維護管理。
眼見老先生突然往回走,鑽進家裡摸出一大串鑰匙:「也不確定有沒有能開的,不然都試試看好了。」
「……?!」
懷著詫異又不好多問複雜的心情,眼見奇妙操作,他老人家彎腰在石室門口檢視,然後把鑰匙一把把插入孔中,隨著風霜皺紋的指節往右扭轉,喀擦聲緊張的心情也扭成皺摺,「打開了!」
見我興高采烈,老爺爺也顯得很高興,拉開門說:「請進請進。」
燈泡黃光朦朧盡頭,供奉伯清稻荷大神。
石室濕氣極重,頂端水滴落入石板,肅穆慎重的一步步踏入遠古秦氏望族的墓室,抬頭見壓頂窒息的巨岩遍佈蒼芎,上下左右都不放過的飛快細看。
老先生很有耐性地等待,指向建物後方:「從這裡繞進去,後面還有一間石室。」
向他老人家道謝後,立刻輕快地飛奔而去,這間石室比起剛才無人整修的陰暗荒廢,一踩入蜘蛛四竄躲入岩中,古寂氛圍京都難尋。
嵯峨野太秦古墳群,秦氏6世紀半所築,前方後圓古墳橫穴室的兩間石室,出土鐵轡、鐵製馬具殘片、銅鏡、碧玉類等等400多樣陪葬品,由京都國立博物館和京都大學保管。
1887年(明治20)發掘,全場70公尺,前方寬50 公尺,高8.5 公尺,後圓寬40 公尺,高8公尺的兩段構成,周遭有寬20 公尺的壕溝,繼蛇塚古墳的第二大規模。
秦氏守護神伯清稻荷大明神設有祭壇,在考古被發現後,原本遷移往與秦氏淵源的神社,後來伯清稻荷大明神託夢告知想回去,才又遷回天塚古墳的石室內。
離去前再次向老先生及稲荷神道謝,一期一會的惆悵感謝🙏🏻
蛇塚古墳
彷彿盤據民宅市區的巨蛇化石,與現代建築比鄰,不可思議的衝突氛圍。
嵯峨野最大規模古墳,已無墳丘只剩下石室仍是壯觀無比,三十多座巨石組成。
石室邊寬3公尺,比起寬1公尺的天塚古墳綽綽有餘地寬闊,全場17.8公尺,規模與奈良縣明日香村石舞台古墳匹敵。
石舞台古墳是掌權者蘇我馬子,當時所建最大規模的古墳,蛇塚古墳歷史比他更早些,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石砌墓室。
需要事先致電申請,並且填寫資料回傳,當天準時前往今坂桑的住家前(門上貼有蛇塚古墳保存會)按鈴請他們幫忙開門。
以前管制不嚴,老一輩小時候還會比賽爬上石山玩,看著高聳岩石想像著挺有趣的,之後怕被破壞管制鎖上柵門。
入口低矮需要彎身而入,不過二十多步距離,一眼盡收的小小石室空地,堆疊而上的巨岩高聳直立,氣勢逼人,石縫交接處游出無數巨蟒的森然錯覺。
天塚古墳和蛇塚古墳葬得究竟是秦氏中的哪一位?
有人認為是聖德太子的近臣琴河勝,至今尚無定論而更加神秘。
清水山古墳遺跡
1973年(昭和48年)遭受破壞只剩石碑標示遺址,全長60公尺,前方後圓古墳橫穴室,5~6世紀時初的首長墓。
石碑正好比鄰民宅,外貌乍看兇惡的大哥正好停完車下來,客氣地告知拍照會避開民宅和石碑,他立刻綻出笑容自豪地說:「這裡是被破壞的古墳遺址吧?其實我也姓清水。」
「 原來如此,說不定是祖上和這裡有淵源呢!」
「這就不清楚了。」清水桑露出靦腆神情,手拍拍圍牆說:「一直想把牆拆掉,讓大家方便拍照。」
聊了幾句道謝離開,心念已久的冷門異界古墳巡禮,通關後的成就感。
古墳周遭沒有被開發觀光,由於長年走跳遭遇各種京都神經病變態,經常有最不美的風景就是人的暴戾之氣,突然無限感謝居民都好善良溫柔啊!(被淨化)
相關延伸閱讀:【秦氏一族】
*照片文章皆是筆者攝影、撰寫及統整所學,如要轉載請註明專頁名稱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