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覆滅,楚漢相爭的年代。
項羽成為西楚霸王,決定「論功行賞」,打破過去的封建貴族。
所以採取了一個「以副代正」的做法。 比方齊國,項羽就把原本戰國之齊的王室,改封為膠東王跟濟北王,讓齊國的將領來統帥齊國。
他並沒有直接弄個風馬牛不相及的人來當齊王,這樣對於齊國百姓的接受度,理論上還是比較高的。 只是理論上。 實際上,齊國就出了一個沒被封到,因而大怒的田榮,打壞了整個西楚霸王的天下。
田榮殺掉膠東王跟濟北王,並且驅逐新齊王自立。 這把火點起來,劉邦等人才紛紛跟上,並且成立了大漢聯盟來對抗項羽,最終建立了漢朝。
然而,劉邦的漢家天下,最終卻是結束在忠於項羽的濟北王子孫手下。 是歷史的必然?還是仇恨的連鎖?
又或者是天命的依歸? 都是吹牛。 漢朝建立後,由於劉邦自己無姓,要大家改用「氏」來報戶口。
濟北王的子孫不敢直接上報姓田,因為百姓們都稱他們「王家」,就以「王」為姓氏流傳了下去。 這支王家傳到漢宣帝年間,一個名叫王禁的子孫,把女兒送入宮中,被太子選中寵幸,而開啟了富貴之路。
王禁育有四女八男,兒子們一個個隨著姊妹王政君成為皇太后而飛黃騰達。 唯獨老二王曼,早早就過世,沒能享受到王政君帶來的富貴。
而王曼的兒子,也因此成了家族同輩中最孤苦,最貧窮的一個。 這個孩子,就是數十年後終結西漢的「新‧真命天子」。
王莽,字巨君。 王政君是漢元帝的皇后,作為備位元首,實權有限。
家裡的富貴,當時也是有限。 主要是爸爸可以封侯,哥哥可以繼爵。 漢元帝時,主政的宦官石顯,不像過去的趙高敢指鹿為馬。
而漢元帝的性格,也不如父親那樣果決。
導致當時各大外戚各顯神通,朝廷勢力混亂不休。 等到漢元帝過世,備位元首皇后轉為皇太后,王家才真正一枝獨秀起來。
說是一枝,其實他們也聯合了其他王家,拉攏許家跟史家。 不然是要怎麼大,靠吹就會大嗎?
說到底,就是憑著太后這塊招牌,成功整合了原本的外戚勢力。 首先加封了王家老三「崇」為侯,接下來,大家努力了五年,終於讓漢成帝廢黜了中書宦官這個設計。
把中書的審政權移交給尚書,並由士人大臣擔任尚書令。 擠掉宦官之後,王家再無顧忌,一口氣把王禁剩下的五個兒子,全都封為列侯。
由於是同日受封,所以世稱「五侯」。 實際檯面上,那叫做王家七侯。
王鳳尊貴已久,且早年戰戰兢兢,小孩子管得還是挺嚴?
王崇則在五侯受封前一年過世,他兒子……剛出生,一歲的侯爵。 都說哥哥爸爸真偉大,五侯的兒子們一上來就是天下唯我王家,那日子過得可舒心了。 只有王莽一個沒爹的窮小子,捏著卵蛋去讀書,以儒家禮行自持。
王莽不但死了爹,哥哥也過世了,留下了嫂子跟孩子。 我們巨君同志既然以儒生自居,當然不會是個「嫂子賣餃子」的欸嘿。
王莽侍奉母親跟嫂嫂,並且扶養哥哥的孩子……還要讀書求學,哪來的錢? 這位爺想必經常要去親戚家裡借錢的。 是說王莽一表人才,恭敬有禮,克盡孝道。
幾個叔叔伯伯們口袋裡也不是沒錢,不但不會加以刁難,只怕還一個個都連聲稱讚:「要是我家的小子也這麼有出息就好了。」 哇,這種角色,幾十年前的台灣電視劇裡頭還挺常見的。
頂著西瓜皮,戴著大黑框眼鏡,不管姓什麼,名字一定要叫「聰明」的班長模範生嘛。 長輩稱讚,同輩排擠。
王莽的青年時代,堪稱我國儒生典範。 「日後必成大器!」 這樣混了五六年,突然,大伯父王鳳生病了。
王鳳只有一個兒子王襄,雖然史書上沒有記錄他這時的官職,但照霍光時期的慣例,以及後來擔當衛尉來看,王襄這時應該也是在禁軍當差。 術語叫做「宿衛皇宮」。
嗯,一般官員還可以上下班,軍人,特別是皇宮禁軍,可不是隨隨便便能擅離職守的。 而我們王聰明同學,自然是義不容辭,袖子一挽,就自告奮勇的去照顧大伯父了。
幾個月下來,王莽親嘗湯藥,沒洗臉也沒洗澡,日夜侍奉著大伯父。 沒有功勞……真的沒有,王鳳沒多久就死掉了。
好歹也有苦勞? 王鳳臨死前,就囑咐了妹妹王政君,好歹弄個官職給王莽,他應該是可以信賴的人。
阿姑婦道人家,長居深宮跟這個姪子也沒什麼往來,聽哥哥這麼說,也就弄了個黃門郎給王莽。 還好,王鳳也跟漢成帝說了這個王莽。
儒生是吧? 漢成帝想了個適才適用的職務給王莽。
什麼職務?
一、求雨占卜陰陽師?董仲舒夏侯勝這些大儒都這種的。
二、博士諫大夫?蕭望之新手職業。 結果都不是。 「儒生嘛,去幫朕審核挑選弓箭手吧。」 王莽的新職務,叫做射聲校尉。
「射聲校尉掌待詔射聲士。」 不要笑啊,這好歹是禁軍八校尉之一,薪水有二千石那麼多。 混到這份上,王莽也算是發達了。
換作是曹操,當官當到這份上,那也是不演了不演了。 可王莽還是繼續演。 幾年後,王莽的五叔,成都侯王商,主動跟漢成帝提起,願意從自己的封邑分出土地百姓給王莽,請皇上封莽為侯。
這哪一齣? 王商有兩個兒子,上這種書的意思很明白:「我兒不肖,姪賢。」
長子後來還真的被漢哀帝弄掉了,次子倒是跟王莽交情不錯。 又是一次「王聰明行動」。 還不算完,王商這一上書,幾個大臣名士也紛紛表示,王莽這個人真的不錯,可以重用。
漢成帝第一時間沒有決定封侯,而是把王莽調任為「侍中騎都尉」。 考校一番後,才封王莽為「新都侯」,就在新野那附近(笑)。
並且加官光祿大夫。 入得皇宮,出得朝堂。
文武雙職的王莽,說是此時漢成帝的左臂右膀,恐怕也不為過。 而王莽也完全沒有因此驕矜放縱,國事家事處理得無一不妥,更散盡財物,結交名士卿大夫。
大家都說,王莽這個人,更勝他的叔父們,以後必定是國家的棟樑。 王莽真的這麼毫無缺點嗎? 其實,別看王莽這麼一路順遂,他的面前,始終有一個人擋著。
他的表哥,淳于長。 淳于長比王莽更早當上黃門郎。
當王鳳重病時,淳于長也非常機靈的趕了過去。 王鳳會幫王莽說好話,難道沒有淳于長的份?
當然有,淳于長所受之官,乃是水衡都尉。 比起王莽的射聲校尉,高出不只一班。
等到王莽加官,淳于長都當上衛尉了。 更糟糕的是,王莽雖然在前朝頗有聲名,淳于長卻是在後宮混一個風生水起。
他最大的功勞,就是幫助趙飛燕當上皇后。 可以說,淳于長作為一個外戚,當時已經是太后皇后兩派的一個重要支點。 漢成帝元延元年,擔任大司馬大將軍的王莽五叔過世。
由七叔接棒。 當年的五侯,這時候都老了。
整個朝廷都知道,老七王根這個大司馬也當不了多久啦。 在朝廷勢力大致底定下,王家的第二代,不日就要上位。
而大家的眼光,自然是看向了淳于長。 王莽在這時候第一次露出了隱藏的獠牙。
他偷偷收集了淳于長的犯罪證據,並且趁著七叔王根生病時去說:「阿長表哥看您生病這麼久沒好,好像有點開心,還開始安排他當上大司馬的布置了。」 王根當然很生氣:「你怎麼不早說?」
王莽一臉無辜:「我以為是您跟他說可以安排接班的。」 「放屁,去跟太后說,看政君姊姊如何處置。」 王莽去到東宮,不只把前面的事情說一遍,還加上了他收集的淳于長犯罪證據。
王政君也很生氣:「拿我詔令,去報告皇帝!」 跑了幾趟,王莽成功的讓淳于長被免官。
而王根實在好不起來,就跟漢成帝請辭,並且推薦王莽接任。 漢成帝綏和元年,王莽成功的坐上了大漢第一權臣寶座。
當時,王莽僅僅三十八歲。 距離取漢代之,還有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