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13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2010.台北】坐在棒球場的傳播實習

我沒有北部長時間居住的經驗,但問最長的一次停留,那就是升大四暑假的那個2010年8月,在某報系體育組實習並外宿台北。那段時間我學會怎麼在台北市搭公車,也去真正經歷些觀光客難遇見的體驗。
這可能也是我藉傳播系實習生身分,跟職業運動相關工作最近的一次,時常穿梭在從未造訪的天母與新莊棒球場裡。往後的十年,再也沒有機會脫離球迷位置。

【第二屆城市對抗賽在天母】
經過首日報到、連續幾天在住處看MLB直播並寫新聞稿上傳,及去過天母和新莊棒球場各一次後,指導員給我們到天母棒球場參與全國社會甲組棒球城市對抗賽的指示。
就因為在住處寫稿的需要,我在台北買了人生第一台筆電,是十多前年流行過的小型款,一直使用到2016年開始寫論文後才換機。這台不懂任何筆電資訊時買的ACER機,運行開始緩慢後仍憑著小台的優勢,2016年起陪我去了四次日本。
天母棒球場前具代表性的大球棒
天母棒球場前具代表性的大球棒
城市對抗賽是業餘球隊與城市隊參與,當年8/9到8/24的賽程共有合庫、台電、北市、北縣、桃園航空城、台中威達超瞬、國訓等七隊參賽。如今威達超瞬已經解散,這項比賽也在2013年的第五屆後走入歷史。
這屆總冠軍賽在台中,其餘比賽都在天母及桃園舉行。
第二屆城市對抗賽的開幕式
當年參賽的七支隊伍
我印象中開幕第一天有發生些事情,一查果真第二場比賽就因設備故障,延至隔週一補賽。首日也是近一週的預賽裡,唯一有夜間比賽。
當天要返回西門町附近住處時,球場外都已經有人在跳舞。
天母棒球場外野後方是一大片山景
首日夜間進行的航空城與台北市比賽
天母棒球場外的廣場舞
城市對抗賽那陣子,每天實習常見的行程,是從西門町到天母棒球場間的來回。我知道從捷運士林或芝山站似乎有公車能轉乘,但知道怎麼查公車資訊後,發現有班206公車,能直接從西門町搭到天母棒球場附近的德行東路,只要下車再走10分鐘就能到球場。
我單方面覺得,那是條行經路線很有趣的公車,它會沿著延平北路北上,到社子後才走百齡橋到士林區中心。路途中所經過的大同區,以及大稻埕、迪化街等,都是我極度不熟的區域,所以很感興趣。
在台北學會搭公車後真的方便,不光經過多個捷運站,多數班次都很密集。
天母棒球場本壘後的記者室,及我的筆電
這鐵網有點過於遮蔽了
那段時間跟我一起實習的,還有兩位他校的女生,記得也非本地人,上來後一起住在其中一位的親戚家裡。他們兩位很明顯不是棒球迷,更非職業運動的粉絲,所以觀戰現場比賽時很難像我這麼投入。
現場工作人員與兩位同單位的實習生
紀錄比賽戰況的筆記與表格
對城市及業餘隊不熟悉,但2008年中華職棒發生假球案,導致米迪亞、中信鯨的解散,而僅有1/3的兩隊球員在特別選秀被選走,就有部分落選球員投入剛起步的城市隊裡,導致該屆城市對抗賽多隊都有前職棒球員。
這當中最可惜的,要屬米迪亞的郭銘仁。
2010年的桃園航空城棒球隊
排在航空城第三棒的郭銘仁,先發投手是現在樂天的超級工具人余德龍
身為獅迷,當初真以為統一獅一定會選進郭銘仁,一舉補上從許聖杰受傷退化後就沒有固定人選的游擊缺,跟陽森組成靈活的二游防線。
或許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若那次選他後讓球隊在2010年不墊底,就不會有後來選到陳鏞基的機會。
本壘後方的城市對抗賽布條
天母棒球場的球員休息區
候補球員看向場上的視角
這段實習日子,與我們互動最多的是組內記者吳先生,負責城市對抗賽的報導,後續也讓我們跟著去幾場中職比賽。帶過實習生會知道,工作之餘要照顧有停留期限,可能什麼都不懂的學生是耗心力的,可吳先生確實有給予指導,告訴我們實際採訪的流程,和後續寫稿的注意事項,也或多或少留意實習狀況。
數年後,吳先生在黃鎮台擔任中職會長期間,被延攬進中職擔任多個重要職位。我想這個資訊,應該能輕易查出這位吳先生是何方神聖。
實習時十分照顧我們的記者吳先生
現在吳先生似乎已是自由接案工作,不隸屬任何單位。蠻希望能再跟他聯繫上,畢竟實習時遇到好上司是可遇不可求。

【在天母、新莊棒球場記者室的觀賽時光】
在城市對抗賽之外,若晚上天母或新莊有中職比賽,實習生就到球場,並跟負責該場比賽的記者一起行動,因此有跟吳先生以外的記者互動過。
以前文章應該有提過,我第一次購票看到獅隊贏球,是在2011年上半季封王前的斗六棒球場,但以「現場看到獅隊贏球」來算的話,是在實習時的天母棒球場,只不過明確場次早已忘了,因為全被某場經典比賽給覆蓋掉。
看賽程來回顧,應該是8/8在天母的173場次,統一獅10:6擊敗興農牛。
比賽開打前的球員打擊練習
LaNew熊休息區的球員
一副要延賽的天氣,後來有順利打成
夜間比賽進行中的本壘後記者室狀況
那次實習的另一個收穫,是學會寫棒球比賽紀錄表,知道如何用簡單符號去表示賽場上的各種狀況。當然現在應該都忘得差不多了。
下面兩張表格是當下手機拍的,必然糊到不行。實習後我有把部分表格帶回家,之後有空時再拿出來補拍替換。
拍得有夠糊的8/7比賽先發名單
自己紀錄的統一獅比賽賽況
8/8的統一獅隊巴與興農牛隊巴
鏡頭來到新莊棒球場。
自己從西門町到新莊棒球場的交通就還蠻固定的,一律搭捷運板南線到新埔後,轉搭公車到球場附近,不像到天母可以公車直達或捷運轉公車二擇一。
我自己另外覺得天母跟新莊的記者室很好辨別,看窗外的防護網形狀就知道了-天母是方格狀、新莊是網格狀。
不同的網格,相同的髒玻璃
髒玻璃外,曾是牛隊明星球員的張泰山
球衣背號7號的鄭達鴻上場打擊
當時新莊有比賽時會安排接駁車往返捷運新埔站與球場間,我只搭過一次,就在那場打到快晚上十一點的延長賽後,我根本不知道還有沒有公車可搭。
8/19週四晚上在新莊的場次187獅牛戰,獅隊該季表現理想的新人周廣勝、狀況欠佳的主砲陳連宏都擊出全壘打,帶著7:3的領先進入九局下,結果牛隊海灌4分追平,含洋砲古茲曼的三分打點全壘打,就這樣把比賽逼入延長,讓兩隊十二局和局收場。
這場比賽太多記憶點:周廣勝首轟、九下追平轟的記者室哀號、提早回去的實習夥伴、比賽結束立馬趕搭接駁車等。
自己隊的球迷圍自己隊的隊巴
那年是超級「痛苦球」(球飛不遠)年,能看到單場兩轟很不容易。另外十二局打好打滿"只"花3小時50分鐘,以現在眼光來看不可思議的短。
隔天8/20場次190,這座球場的主隊換成兄弟象,也迎來獅隊挑戰。那個八月,象隊明星球員彭政閔接連將累積數據突破多個門檻,這場就安排兩次頒獎儀式。
賽前似乎進行兩天前達成千安的頒獎儀式
象迷人數真不是蓋的,完全輾壓對面三壘側看台的獅迷人數。
一壘側看台上的滿滿象迷
與對面獅迷極為懸殊的人數差距
這場比賽的勝利由獅隊帶走,不過彭政閔又完成生涯600得分的里程碑,於比賽結束後進行本場第二次的頒獎儀式。
彭政閔:「這麼多紀錄達成,也該拿一座總冠軍了。」
與恰恰合照的球迷
獅巴:「沒我的事,我先載球員回飯店囉。」
分享一些實習過程中隨手拍的照片。
中職比賽時間大都跟晚餐時段重疊,偶爾會遇到聯盟幫記者們一起叫便當,還常看到「黃平洋鐵道便當」在桌上。對我而言黃平洋是"上古"時期的明星球員,很難跟「鐵道便當」聯想在一起。
有一晚還被請過啤酒,上面看台的賣酒人員直接請記者室內一人一杯,連實習生也不放過。
金臂人黃平洋鐵道便當
被請客的小小杯啤酒
自己是統一獅迷,當然有稍微"公器私用",多進場看統一獅的比賽。
球迷或許有印象,那年統一獅的全年戰績是墊底的,下半季則勉強的維持五成,所以看下來當然也是輸多勝少。至少啦,頭一次現場見證獅隊贏球就夠了。
新莊棒球場的售票處,意外設計得很古樸
統一獅啦啦隊與跳舞的布偶們
球場旁的打擊練習遊樂區
自己成為獅迷的第九個年頭,終於來到新莊棒球場
其實沒記錯的話,這個實習單位不是自己前幾順位,甚至組別是考量非本地人後才被建議選體育組,可就結果來說,有這一個月的實習,才知道自己對職業運動挺有興趣的。
想當然實際成為工作是另一回事,也確實就像一開始提到,後來我再也沒有機會這麼深入參與職業運動的採訪與經營,那長達一個月的台北生活,亦是如此。
過去總會想,台北畢竟是經濟中心,那出社會後到台北工作見怪不怪,但從學生階段直到現在至高雄工作已五年,我再也沒有在台北待超過一個星期,這還是把替代役在板橋專訓的那一週算進來才有。
除非未來真的有機會上台北過活,否則那幾趟搭乘206公車,從西門町經大同、士林一路到忠誠路的經過,大概能在記憶裡維持好陣子的份量,畢竟真的很難再複製,那對別人而言是「實習」,對我而言卻是未曾有過的「台北生活經驗」。
謝謝那段在2010年8月,與某報系體育組的短暫緣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