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路過多次的新埤鄉,對其境內的餉潭村則毫無概念,若非餉潭國小去年有來工作的館內參觀過,大概從未耳聞。結果今年初,住北部的上司特意從高雄騎車到那裡,就因為該國小舉辦跟他長輩有關的書法展,建議我們可以從潮州搭公車去那走走,以及公車路線會經過的新來義部落。
於是挑個二月初沒有排班的週二,從高雄出發,搭台鐵到潮州轉搭屏東客運。
2013年第一次搭車經過潮州時,這裡就已是高架狀態,真正下車出站是更久以後的事,所以有印象起,潮州車站就是台鐵與客運站共構的狀態。對比也是高架的員林車站,我不奢望底下跟台中、屏東一樣熱鬧,但至少有潮州的商家進駐規模不為過吧。這裡人口還比員林少耶!
在員林車站底下環境改善,尤其夾娃娃機整頓好前,大概都時不時會抱怨一下。
前往餉潭要搭編號8211公車,每天不多不少來回各九班車,單程約30分鐘。
公車路線從潮州出發後,會順著屏77鄉道一路往南,進到寶水泉之前往東,途經新來義部落,再順著185縣道繼續向南,過餉潭大橋行駛一段路,即抵達餉潭村的村落口。
餉潭大橋到村落口這段,東側有條風景優美又寂寥的自行車道。我在餉潭村落口下車,還特地為走來這,而往反方向移動一段路。關於這段風景的感想,我有在另個專題裡發過文。
【餉潭的第一印象】
餉潭村包辦8211公車路線的最後三個站牌,分別是村落口的「上餉潭」、北普宮旁的「廟前」、餉潭派出所前的「餉潭」,因此在村落口就下車,打算步行慢慢走進村內。
說真的,這路程比預期的還長啊。
路途中遇到可能參與校外活動而返校的餉潭國小學生,一群人拿著捕蟲網邊嘰嘰喳喳聊天邊往村內走去。那天已是放寒假的時間,大概是參加寒假輔導。
步行一段路會抵達北普宮,以及另一個面向村落的巨大牌坊。「廟前」的公車站牌就在此,想當然廟指的就是北普宮。
這間廟的空間規劃,容易讓人跟其他廟宇有重疊,比如廣場都有蓋鐵皮屋頂遮陽避雨,旁邊也有棵乘涼遮蔭用的大樹,而不遠處會有幾攤小市集,賣小吃或叫賣蔬菜水果之類的。
這個牌坊過後,會來到餉潭村落的核心部分。老實說除了一開始從「上餉潭」走進來的路比預期長之外,說來拍謝,整個村子熱鬧的程度,遠比我看Google地圖時的判斷來得高很多。
橫貫村落的主要道路叫龍潭路。這個名字,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橫貫雲科大校區的那條,一模一樣。
目測村內建築物多在三層樓以下,但看的出來每戶都有住人,大家在房屋及村落內進進出出的,還有不少人在騎樓大聲聊天。你會感覺這個村落人不多,但好像沒有所謂「偏鄉問題」,也有不少學生在騎自行車蹓達。
理髮廳直接把毛巾放門口曬,或是住家洗衣後直接拿到外面晾,在這邊是很正常的事情。村落內很有生機活力,每戶人家有自己的居住風格。
在龍潭路跟屏115鄉道路口的阿玉山產店,似乎是村內最有人氣的小吃店,不光是營業時間長達十二小時,而且隨時都有客人入座。這趟我很早就決定午餐要在新來義部落解決,所以沒在這用餐,或許等下次再訪時。
人少時還好,如果入座後客人又一直進來,而自己可能又佔了一張四人桌的話,這樣吃起來真會備感壓力,尤其是這種人多才熱鬧且划算的快炒店。
話說從側面看向阿玉山產店的建築,一、二樓感覺完全是兩個世界,水火不容。一樓是熱鬧嘈雜的餐廳,二樓卻像是用來開民宿的別墅,當然這純粹外觀感受。
從這裡右轉屏115縣道,可通往餉潭國小的後門,也進到主要道路之外的路段。
這條路的右側,出現一棟讓我很感興趣的建築,是明顯只蓋到一半的連棟別墅,還完美演繹什麼叫「家徒四壁」。整棟建築只完成下層混凝土加固,沒貼上外壁磁磚,而上層有用磚塊疊起牆壁跟窗框,卻沒有蓋屋頂,還能看到裸露的鋼筋。
直覺猜是營造包商跑了,或者地主不打算蓋完。
這樣的建築,一樓卻堆滿了雜物跟生活起居用品,甚至有一個寫著2月2日,也就是造訪當天的日曆,明顯有人居住。這樣的環境,都會讓人妄想屋主或住客,一定是個很有故事的人。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餉潭國小的後門。一旁寫有家長接送區,門的大小也明顯是可讓大型車輛進出。
【在餉潭國小外圍】
大學時期固定有到國小辦活動的關係,後來我如果去一個未去過的地方旅行,在路程允許下就會到當地的國小看看,因為理想上,國小會是所在社區意象或理念延伸,也是當地的核心場所之一,所以會呈現出那個地方的特色與個性。
一旁是這間國小的操場及籃球場,在沒有體育課時顯得很冷清,但看過去的視野很棒,是一片完整藍天的天際線。
大部分學校的意象營造都會放在正門,不過這裡後門這塊也花了不少心思,擺放很多裝置藝術,而且用色上很鮮豔,都是偏亮色系。
呼應村落入口遇到返校學生時的判斷,即使停車棚沒有任何機車,但確實有學生在教室上課,似乎還是上音樂課。
真的別再說當老師輕鬆了,認真的老師絕對不可能跟工作輕鬆畫上等號。
走完後門就改往正門移動。
到國小正門的指標就淺顯易懂多了,因為從龍潭路往正門的轉角,就在村內兩個核心設施-社區活動中心及派出所旁,路也比後門那條寬敞許多。
比起後門,正門多了更多裝飾字樣,除了右側牆上用風車排出「歡迎蒞臨」四個字外,門兩側有「屏東縣新埤鄉餉潭國民小學」,和「多元展能,生態智慧」、「實驗教育學校」等題字。當然一旁還有標註是哪個單位促成學校轉型。
站在國小正門,很難不注意左邊牆上,站了非常多高矮胖瘦、顏色多樣的貓頭鷹裝飾,眼神各異的迎接訪客走入校門。
餉潭國小以貓頭鷹做為學校亮點,在校內能看到眾多貓頭鷹意象之前的2012年,就可以在網路上找到這裡辦理各類貓頭鷹相關課程或活動的文章,包含營造友善棲地、夜觀貓頭鷹課程規劃、貓頭鷹工藝品製作、貓頭鷹主題繪本設計等,期待把這常在校園及村落出沒,但普遍不被住民喜愛的鳥類,轉型成學校的亮點。
從我有印象起,貓頭鷹就很常被當工藝品的製作主題、智慧的象徵(尤其是小熊維尼裡那隻),甚至是寵物飼養,所以很難想像過往被當作不吉利的「報喪鳥」看待,果真時代在變。
正門看進去,能注意到校園內兩棟新舊對比明顯的校舍。右側是在後門也能看到的舊校舍,正面則是頗像用綠建築工法而建的新校舍。
往舊校舍方向的通道放著一塊告示牌,寫著「連水生老師公益書畫展」在圖書館二樓展覽中,因時間不夠就沒去參觀。這位連水生老師,就是這篇文開頭提到,那位上司的長輩。
據說展覽的書法圖畫,在2月18日展期結束後會移到餉潭村內其他場所展示。
結束餉潭國小校門週邊的巡禮後,起身返回龍潭路,繼續往村落尾端走去。
其實走到往餉潭國小正門的這個路口,就代表8211公車路線的最終站-「餉潭」差不多到了,因為站牌就在社區活動中心與餉潭派出所中間。此處是三岔路口,有著廣大的柏油道路讓公車做迴轉。
在我上午十一點前抵達餉潭村落口,去程公車駛入村內並折返後,下班車要等到13:15才有,也是預計要搭的回程班次。
若把餉潭派出所當成村落中心點,那在這個位置過後,就來到餉潭村較為安靜的一區。一樣是主幹道龍潭路,一樣是住宅為主,但感覺商家跟行人都少了一些,或是有未營業的店面,也能明顯看到越來越近的大武山。
不長不短的龍潭路,因拍照和繞去餉潭國小而走了一段時間。在這條路的尾端,迎來餉潭村的命名來源-餉潭湖,及給人繁華落盡感的湖畔廟宇-龍潭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