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
畢設週記-對於教育的想法出產後,我找了有關另類教育的相關資料,也挖到了從另一個角度切入的教育哲學。話說,教育哲學有百百種,信仰於某種教育哲學所開創的學校也很多,沒辦法一一分析,但我想我是找到我所信仰的教育哲學了吧!
基於現在的時間已經來到八月中,我想我應該先彙整前人的智慧,讓我的畢設有一點點進展。我找了些有關教育的畢業設計作品並試著分類他們的類型。
開放式校園
與環境共融
文化教育
生活與學習
自然感知
另類教育空間重新設計
未來校園設計
教育與再利用
其實教育類型的畢業設計還有很多,在整理資料時陸陸續續刪減掉蠻多作品才得出以上這些。最後把作品分類完畢後,我挑選了開放式校園、與環境共融、生活與學習這幾個類型,在每一個類型中挑選一個作品來做案例分析。
作者研究了台灣從史前時代帶到中華民國後期的教育空間、目的的演變,得出了「教育體制成為政權移植認同的操作工具,固化了教學場域的空間邏輯。」的結論,並反思「我們該如何在現代找回自己的思維自主權?」
基地選擇
國立政治大學指南校區
該校在1927-1929為中央黨務學校,此時的學校位置在南京,教育目的為培訓國民黨人才及革命人士。
1929-1937改為中央政治學校,此時的學校位置在南京,教育目的為促進中國統一,且全校皆為公費生,畢業後即分發黨內要職。
1937-1949中央政治學校原隸屬國民黨,配合憲政體制改為教育部,因國共內戰遷校到重慶。
1947-現今遷校至台北。
可以看到該校的創校歷史,真是一所被政治支配、操作的好~典~範~
作者試圖在這歷史事實上操作與其對立面的價值觀。
機能選擇
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告系/廣電系/新聞系)
因政大傳播學院的教育空間散落在校園各處,作者把這些空間集合起來,重新設計。「該院內部需具備:A.接收資訊、B.討論資訊、C.播送資訊等三種空間使用層次。」「利用A.B.C.三種類型空間的重新定義,流動空間作為設計工具切入,創造新的機能與機能間的連接方式。」透過A、B、C三種活動不斷的交替,以形塑自主個體性。
選擇玻璃作為圓球的材質,玻璃在表達的是一種「資訊」的呈現,活動的被看見,會最大化的建築對外形塑氛圍的功能。透過磚牆與混凝土牆面的混合使用,磚牆暗喻在地性;混凝土暗喻現代性,表達台灣島上的建築型態,該是融合並超脫兩者的存在。
空間分析
- 大型講堂:作為單一向接收資訊的大型空間,作者試著把3個傳統講堂變形,其中2個為環狀傳統講堂,1個為矩形傳統講堂。
環狀講堂其一,原本為環狀排列的座位區面對一個點狀講台,變成可互動式的、有機型態的座位圍繞著近270度的環狀講台,試圖打破單一向接收資訊的「習慣」。
環狀講堂其二,將原本環狀排列的座位區以簇群的型態分布,並在並排的座位之間讓出好幾個平台作為可互動式的討論空間,和前者一樣試圖打破單一像接收資訊的「習慣」。
作者試著將矩形傳統講堂的講台和圍塑講堂的平行牆面變形,整體的座位和講台的軸向刻意歪斜一些角度,讓講堂在一個不對稱、不規矩的狀態。
- 教師辦公室:我認為作者用一個比較諷刺的手法做教師辦公室。傳統學校常見的長條走廊+一間間排列整齊的教室,其實是方便管理者監控、管理,所以傳統校園也都採取這個手法設計校舍。在此設計作者翻轉了學生和教師的空間地位,教師辦公室變成了長廊式的排列。這也回應到了教育的本質和起源,在大學初創時期是由一群學生指派老師上課,學生是監督者的角色,監督老師的上課狀況、教學品質。這空間對教師來說友不友善就......哈哈
- 小型教室:我認為作者在小型教室的空間上較無著墨,維持著傳統的教室空間,矩形教室+成排座位。
- 自由閱讀空間:因為在這個設計有蠻多空間死角、畸零空間,作者把這些空間充分利用,但問題是,真的會有人去建築物的邊邊角角讀書嗎?這是一個很大的疑問。仔細看了作者在這些空間的處理,我覺得有點怪......還有點難用!
- 量體配置:「使用看似雜亂無章的配置手法、球體與方體的(原始)空間語彙,暗喻在台灣至今(2021)似乎仍毫無共識的整體建築(形式)現況。」作者刻意把球體與方體交錯擺放,用有機的過道連接各量體。
結論
作者在議題選擇上非常明確有條理,基地和機能選擇也和議題緊密貼合,但設計過程沒有交代得很清楚,我只能從中知道成果。
這個設計最搶眼的圓形空間,雖說圓可以包容來自所有方向的過道,在量體與量體間的連接上非常方便,但我想如果是我,我不會用圓形的空間。圓形空間的中心是權力的象徵,監控360度任何一個角落,像極了古巴的圓形監獄!
作者在講堂的轉化是我可以學習的地方,至於量體配置......對我這種路痴來說很不友善,如果是我,我應該不會這麼做。
多個主體(大圓球、大方體)不斷相遇,整體建築物沒有相對權力的空間,我想這也是我可以學習的。
作者反思自工業革命以來,自然資源的開發破壞了文化與原有地景,城市變成一座水泥叢林,建築經常被視為切割自然與社會的工具。「建築應該如何連結生態與自然?」是作者探討的問題。作者利用生態跳島的概念創造生物生存的網絡,達到生物多樣性和生物棲地與生態功能的延續。
基地選擇
卓蘭大安溪周邊
作者沒有交代基地選擇的緣由,所以我自己查詢基地後,得到以下推測。大安溪分隔了苗栗與台中,大安溪從上游到下游一路經過非常多鄉鎮,其中苗栗縣卓蘭鎮是在中游的部分。從上游的山地地形延續至此,卓蘭鎮的地形有許多丘陵分布,也因此卓蘭鎮大安溪周邊地區保留了許多綠地,多為果園、農場,沒有受到城市的汙染。
作者在未受汙染、充滿綠地的基地上建築,嘗試以建築連結自然生態。
機能選擇
校園
作者認為,從生態的角度來看,校園在國土空間分布最均勻,有助於建立生態綠網;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可以從教育建立社會的生態意識。作者透過Rudolf Stainer提出的華德福的兒童教育理念結合William McDonough的生態建築理念,讓兒童在自然中學習。
作者在圖面上僅呈現一張華德福教育理念的圖片,沒有William McDonough的生態建築理念的說明,我覺得應該要有一張圖片來呈現這兩者是如何結合,而轉化成作者設計的空間。
空間分析
上圖的空間類型分析好像少了一張結論的圖片(分析了這些所以得到什麼轉化),在空間分析上我只能用主觀的角度(可能是靠通靈或媽祖託夢)來看這個設計。
我認為作者把整體平面當作共融式遊樂場設計,平面上的牆不多,牆面有些是有機的形狀、有些是活潑的圓弧圍塑出來的小空間,學校看起來像遊樂場(事實上華德福幼兒園是沒有在上知識型課程的),挑空和屋頂開口也是有機的形狀,大面積的挑空和屋頂開口讓大量的陽光灑進室內,符合華德福教育的理念。
上課的教室沒有封閉的牆面作為邊界,桌椅以簇群的方式擺放,沒有所謂的教室的「中心點」。
結論
平面的形狀為何會是一個長方形?這個作者沒有特別說明,我覺得既然內部空間已經這麼活潑、有機了,為什麼建築物不是有機的形狀?還是作者刻意在一個矩形的建築物裡做有趣的內部環境及屋頂,以形成強烈對比?這部分作者沒有說明,也無法在網路上查詢到更多資料。
我認為作者把起伏不定的屋頂做成仿丘陵的地形,是在回應基地周邊的地形。從幼兒的視角來看內部空間,有機的曲面牆之於幼兒就像是建築物之於成人的存在,像是一個成人在小城市的建築群裡探索,幼兒則是在室內;挑空對於幼兒來說也是無比巨大的存在,對於幼兒來說挑空的上下關係和挑空的對面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最後看到建築物周邊的敷地設計,就會想到建築物有沒有和自然生態做連結?作者完全沒有提到敷地的設計,在圖面上也看不到建築物以外的設計,我覺得既然是以華德福教育的理念來做設計,應該包含建築周邊自然環境的設計,建築物與基地的自然環境也要有多一點關聯。
X代表的是未知數也是兩條路徑,MIND代表的是心智、學習模式也是文化背景,透過∩來產生不同的路徑與過程,進而融入互相學習的機會與收穫。
在印度的傳統文化哩,教師這個角色不被尊重。作者試圖創造一個空間,與lead school結合,提升教育品質與教師素質,同時這個空間會融入當地社區。它可以提供各地的教育工作者培訓的機會,也是當地居民的生活空間,從教育和生活這兩個活動提升社區的生活水平。
基地選擇
瓦拉那西河壇
印度的宗教之都,印度人一輩子一定要來過一次的地方,整個城市是以恆河為基礎來發展,在恆河左岸的階梯狀河壇時常有節慶和人潮,也是外國遊客的必經之地。作者把瓦拉那西的地圖用色塊區分印度教信徒的密度、在地圖上標出路徑、節點和節慶舉辦的地點,選出了一塊生活與教育重疊的基地。
我覺得他的基地選擇是很有根據性的,圖面加上少量的文字就能解釋得很清楚,分析的方式可以好好學習。
機能選擇
教師訓練中心
除了培訓外,訓練中心還幫教育者們安排了生活空間,這些開放空間也提供給社區使用,讓培訓者更認識印度文化,也讓當地人的情感更加凝聚。作者從生活中的食、行、育出發,設計食材花園、連接居民的日常路徑和運動場所,把訓練中心變成外來文化與印度文化的交流場所。
空間分析
作者把基地分為A、B、C、D共4塊,A、B區較深入住宅區,C、D區在河壇上。A區主要提供企業的行政空間;B區有食材花園,提供親子娛樂;C區是社區活動中心,是住宅區與河壇的交界;D區在河壇上,是教師訓練中心。
我覺得B區食材花園所在的位置蠻好的,在住宅區之間可以確定真的有居民會到這個空間,不久後就會成為常民閒聊之處。但我覺得作為一個花園來說空間太小,做為居民與培訓者交流之處來說也太小了,既然「食」是這個案子的重要活動之一,那佔地應該要有更多的比例。
C區社區活動中心,基地內的路面規劃能迎接四面八方來的人流,建築物一層層的往基地內退縮,讓建築物沒有壓迫感,有多個不同方向的開口讓人進入建築物。但我覺得這地方設計得比較像遊客中心,在這個地方我好像找不到一個可以停留很久的地方,在平面上看起來是讓遊客諮詢、上廁所的地方。如果是社區活動中心,應該要容納更多的社區活動,在設計上我看不到其他的社區活動,如果是以這個案子的食、行、育來看,也非常欠缺這些空間。
D區教師訓練中心很明顯面向正東邊,但作者沒有講原因,可能和宗教有什麼關聯(?)作者將一部分的底層挑空,底部形成一個半戶外、有遮蔭的舒適空間,但這個空間作者沒有交代太多它的用途,我猜測作者是想讓這塊基地的視線更通透,視線可以從街道-底層挑空建築物-恆河,但實際上看不看得到又是另一回事了。被L字型量體包圍的籃球場有點封閉感,畢竟被量體圍塑出來的開放空間有種「附屬於某建築的」用地,會不會有居民來這裡和培訓者交流這點,我有點疑惑,居民一定要在河壇上打籃球嗎?如果把球場移到C區,感覺也可以耶(咦)
結論
議題的選擇感覺是跟著基地的特殊性來發想,這樣的操作順序讓議題和基地緊密貼合,機能選擇也根據當地傳統文化而產生的需求有關,我還蠻喜歡這種以特殊的基地和文化來做設計。至於作者在空間需求的訂定,和我自己的想法有點落差,我認為要多點實務空間,畢竟這個設計不是在作展場、博物館或遊客中心。訓練中心的佔地比例感覺太少了,這個議題是有關生活與教育,那兩者的佔地比例是不是要1:1或者3:2?這可能需要研究一下。
本來要分析4個案例,但我分析上面3個就花太多時間了......啊......所以剩3個,要來趕作品集了啦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