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你的決心--《進擊的鼓手》觀後感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前情提要
因為某些原因,看到《進擊的鼓手》的簡介之後,筆者就覺得一定要找時間看看這部片。
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就繼續看下去吧,不過不是什麼愉快的故事就是了...
(本次心得穿插筆者的經驗談和影評,所以就不分標題了~)

【以下有雷,慎入】


首先來看看預告片~
《進擊的鼓手》絕對是一部快節奏、令人緊張的電影(看完之後連打字的速度都不由自主加快了),筆者看完之後只能大呼過癮!
而且筆者敢說,這部片確實引起了學習音樂者相當的共鳴,對於筆者而言,更是喚起了幾年前的記憶...也曾有過這麼一位老師,在你找不著節拍、打錯音符的時候,在你耳邊大聲咆哮,甚至當著所有樂團成員的面數落你,就是要給你難堪。
那是筆者國中時的事了,從國小五年級開始參加國樂團,升上國中之後本來想專心讀書,沒想到因緣際會之下還是又進了國樂社。如果對國樂樂器有些認識的讀者,應該知道名字中帶有「琴」字,卻屬於打擊樂器的揚琴,當時筆者就是學習揚琴,同時兼職打擊部,哪邊缺人手就往哪邊站。或許是加入國樂團的大家對於管絃樂器比較感興趣吧(較有氣質...),打擊部真的很缺人,筆者甚至有過在一首曲子裡同時演奏小鈸、小鑼、碰鈴、木魚...等小型打擊樂器的經驗,不過這不在今天的主題範圍內,暫且不多說。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遇見那位老師是因為國中的國樂社另外成立了專門的打擊樂團,筆者也不清楚為什麼要特地成立打擊樂團,畢竟打擊部一向缺人,所以這個「打擊樂團」是向各分部借調人手過來,再統一培訓而成。而樂團的指導老師則是原本打擊部的老師,此前上他的課的記憶已然有些模糊,但在打擊樂團內的課堂時間卻至今仍然印象深刻。
這個打擊樂團不只演奏國樂,西樂也在我們學習的範疇內,最終目的就是要參加XX市學生音樂比賽,筆者負責的樂器即是小軍鼓(所以每次看到奈曼在練鼓都心有戚戚焉),在我們所選擇的參賽曲目中,有一段是小軍鼓獨奏。
獨奏,意味著全場只有你在演奏,任何細微的聲音都會被放大,所有人都聽得到你的錯誤,所以更加不能失誤。但是通常獨奏也是展示技巧(俗稱「炫技」)的時機,這段獨奏便要求鼓手敲擊出細密、快速的輪音,小軍鼓的輪音(輪鼓)非常仰賴手腕的運用,為了這段演出,筆者不曉得埋怨了多少次自己的手腕(笑)。
可是一般人不會像奈曼那樣憑著對自己的高度要求而拼命練習,起碼筆者不會,疏於練習的下場就是被老師緊迫盯人,最讓筆者耿耿於懷的正是那位老師的火爆脾氣。有一次不小心錯拍了,他用力握住筆者持著鼓棒的手,一邊隨著鼓點落下的,是他一字一句的大聲「訊問」︰「這.樣.聽.懂.了.嗎!」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儘管還是國中生,但筆者可能天生反骨(換句話說︰「白目」),每次聽到老師的怒吼以及刺耳的辱罵--幸好他會的國罵不多,剛好也不是最難聽的--還會偷偷告訴自己要忍耐,「他情緒管理有問題,不要理他。」筆者總是這麼安慰自己,結果日子就這麼一天天的過,後來比賽成績不錯,筆者也畢業了,這件事就這麼被拋到腦後。
雖然筆者講得輕描淡寫,可是那時確有不少同學被罵哭,當著許多家長的面排練,那位老師也不改作風,頂多稍微收斂一點,仍然大聲喝斥失誤的同學,凶狠程度甚至讓筆者的家長也憂心地詢問筆者。筆者是有賴阿Q精神(誤)所以覺得還能撐著,然而每每看到落淚的同學,還是會有些忿忿不平,卻又不敢違逆老師。
現在回想起來,當然認為應該要勇敢反抗老師,請家長也好(就像奈曼的爸爸,關心你的家人永遠是最堅實的後盾),總之這樣的教學方式絕對不是正確的。學習音樂確實很辛苦,需要大量的練習磨練技巧,我們看到的很多所謂音樂天才,光鮮亮麗的背後可能就像奈曼的雙手一樣血跡斑斑,當然電影為了效果總歸誇張了點,可道理是相通的。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幸好現實中大概也遇不到像佛烈契這樣的老師(恐怕早就被投訴了...而且樂器是很貴的,還敢丟鼓?),分析此人,既信奉鐵血的教育方針,堅信此舉才能締造下一個樂壇傳奇,為達目的不惜殘忍的對待學生;不願接受奈曼的揭發,奸詐的欺騙奈曼好使他出糗,企圖斷送他的職業生涯;最後成功被奈曼反將一軍,卻又宛如認可了他,沉浸在他所演奏的樂聲之中。
再聯想到電影中一個關鍵片段--佛烈契隱瞞過往學生尚恩的死因,為他的死亡流淚、感到遺憾,只因為他演奏的美妙音樂也隨之逝去。綜上所述,這就是一個自私、自大,又偏執於完美音樂的人。
電影最後在奈曼彷彿用盡全力的演奏中收尾,他也終於獲得了佛烈契的肯定,其實這也是《進擊的鼓手》讓筆者心情複雜的原因,一方面勾起回憶,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認,在音樂的學習上,筆者沒有奈曼具有的熱忱和決心,即便他數次反抗了佛烈契,可是在決定揭發他時的那一瞬猶豫,是想到佛烈契為他帶來的進步吧。那股想要成為巔峰的意念,強烈的足以掩蓋一切(從他與家人、女友之間的爭執也看得出來)。
圖片來源︰yahoo!電影
反正無論如何,佛烈契使用的都是錯誤的方式,毫無辯解餘地,只能說想要成就非凡,對自己嚴厲是不可或缺的囉~

後記
筆者看完之後不禁從《進擊的鼓手》的發行年份回推自己遇到那位老師的時候,巧合的是正好是《進擊的鼓手》上映隔年,這究竟意味著什麼呢...(開玩笑)

這次的觀後感到這邊結束,喜歡這篇文章的話歡迎追蹤喔!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3會員
60內容數
本出版專題匯集Netflix影集《愛x死x機器人》的觀後感,因有劇透的可能,還未看過影集的讀者請酌情進入。 另外,《愛x死x機器人》為成人動畫劇集,其中部分選集含有暴力、血腥之類的元素,將標示為18禁內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患子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為1998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舞台劇《莊子兵法》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16年的美國心裡驚悚電影《分裂》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音樂劇《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0年的日本圖文書《剛才我已下定決心,今年要過一個最怦然心動的春天》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美洲人文歷史書籍《鐳女孩》推廣心得,無劇透,請放心閱讀。
本文為1998年的義大利經典電影《海上鋼琴師》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舞台劇《莊子兵法》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16年的美國心裡驚悚電影《分裂》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音樂劇《生命中最美好的5分鐘》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0年的日本圖文書《剛才我已下定決心,今年要過一個最怦然心動的春天》讀後感,請不介意劇透者再閱讀。
本文為2021年的美洲人文歷史書籍《鐳女孩》推廣心得,無劇透,請放心閱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應該許多人都聽過,但事真的這樣嗎?從放牛班的提琴手這部電影中可以找到很深刻的解答。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太鼓第一堂課開始。 這一整份譜,滿滿的節奏密碼, 雖然只有我們看得懂,但著實珍貴。 送給孩子們的畢業禮物,是每年畢業班家長的用心與愛。 化身為學習者,不簡單。 各種身分條件、工作性質、忙碌程度都很難整合的大家, 願意喬一個時間每週來學習,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思與動機呢? 我想不只是為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今天吃完午餐休息一下,接著就去打鼓教室練鼓。 昨天打鼓課發生一件很酷的事~老師下課的時候,突然問我說:「你有組團嗎?」 我有點錯愕,心想:「我有看起來那麼厲害嗎XD」,並趕緊回神說道:「當然沒有啊哈哈哈!」 結果老師就說,現在音樂教室老闆想要規劃一個新的團體班,也就是把各個樂手編在一起搭歌
做為舞蹈伴奏的感悟。
Thumbnail
Week3-4/不確定對鼓音的喜愛層度是否高過對旋律與彈指的著迷...
Thumbnail
在我國中的時候,忘記為了什麼,突然跟我媽說想要學鋼琴,一開始到連鎖音樂教室上課,後來跟著老師輾轉換了幾個地方,直到畢業工作還是繼續,雖然我不是走科班,上千個小時的練習也稱不上專業,只是學個興趣,自娛還可以,如果要我跟國中的自己說句話,我會說「即使忘了當初為什麼要學琴也沒關係,只要持續練習....
Thumbnail
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這句話應該許多人都聽過,但事真的這樣嗎?從放牛班的提琴手這部電影中可以找到很深刻的解答。
— 太用力還是不夠用力 用力與放鬆的認知 教學相長的日常:「老師不耐,學生無奈」的戲碼正上演著~ 師:彈得太用力了 生:噢,我以為要彈得夠清楚 *下次上課* 師:怎麼都用摸的? 生:啊,不是說不能太用力 矯枉過正的問題很惱人,元兇就是不清不楚地用力或放鬆…
Thumbnail
Week1/那是一雙有著「俐落線條但距離我遙遠」的鼓棒
Thumbnail
太鼓第一堂課開始。 這一整份譜,滿滿的節奏密碼, 雖然只有我們看得懂,但著實珍貴。 送給孩子們的畢業禮物,是每年畢業班家長的用心與愛。 化身為學習者,不簡單。 各種身分條件、工作性質、忙碌程度都很難整合的大家, 願意喬一個時間每週來學習,那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思與動機呢? 我想不只是為
Thumbnail
這是一篇分享樂器學習心得的文章,介紹瞭如何從音樂基礎學起,再提到如何在 YouTube 上找到節奏練習影片。文章中強調學習樂器需要耐心和時間,建議找一個好老師學習會比較快。
Thumbnail
在我接觸過的樂器,鼓是最愛的,跟我的人生很像,它是一首音樂的配角,但,也可以是主角。 接觸鼓是許久在校樂隊時,我是擔任小鼓打擊,不是伴奏主樂,而卻是一個獨立腳色,鼓聲是震撼的,也可以很純粹,是自演繹,也可陪伴,在身心靈療癒裡,它的腳色是敲擊振奮,使之甦醒。 這支影片沒有影像,只有20
Thumbnail
今天吃完午餐休息一下,接著就去打鼓教室練鼓。 昨天打鼓課發生一件很酷的事~老師下課的時候,突然問我說:「你有組團嗎?」 我有點錯愕,心想:「我有看起來那麼厲害嗎XD」,並趕緊回神說道:「當然沒有啊哈哈哈!」 結果老師就說,現在音樂教室老闆想要規劃一個新的團體班,也就是把各個樂手編在一起搭歌
做為舞蹈伴奏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