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永遠忽略目標本身”
賣場裡的床單打折,有大、中、小三種規格,原價各是1200、1000、800 ,現價一律 600 。根據銷售人員的經驗,窮人會更傾向於買大的——省更多錢,有錢人則更傾向於需要的尺寸——自己的需求,這就是「窮人思維」造成的第二個更重要影響。
《稀缺》這本書稱之為「管窺效應」:指人們在資源匱乏的情況下會變得更為專注,但注意力過度聚焦會導致判斷力下降。
我曾被邀去參加一個理財講座,裡面的高階經理提到,她從小到大就夢想住進一座城堡,於是她把理財方針和投資策略,都設定在一座三千萬的別墅上,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十多年來她兢兢業業的工作,賺到錢就是投資,然後不斷地再轉投資,充分運用複利。
當財富達到設定目標時,她毫不猶豫地把投資項目套現,買了自己夢想中的別墅,然後把裡面裝潢得像城堡一樣。當時有人問她,你把手上的0050跟美股ETF都出掉了,不心疼嗎?她回說:「投資理財是為了目標,不是漫無目的賺大錢。」
這句話震撼了我。
你問現在台灣年輕人要不要買房?大多都會跟你說這輩子都買不起,房價太高了,然後怨嘆自己生錯年代,不過事實上華人都還是會想買房,股癌謝孟恭也曾提到,台灣房市需求永遠存在,不信的話現在所有房價打5折,你看會有多少人搶著進場。
“窮人思維”的特點是量入為出,“富人思維”的特點是目標導向
窮人思維買房,先考慮我有多少錢付頭期款,每月房貸多少?再倒過來推算,自己該不該買房、買什麼房,最終買了一間不適合自己的房子,日後徒增煩惱。
富人思維買房,首先問我要不要買房、想買什麼房?然後再算,還差多少?怎麼解決?會花多久時間?最重要的是,投入並確實執行,遇到風險即時調整。
去年台灣Podcast剛好迎來爆發年,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研究聽眾市場、寫企劃找贊助商、找到共同主持人後上線。剛開始每週更新一集,到了三級警戒後,便改為每週上兩集。不到一年,我們頻道突破了百萬下載量,成功擠進了全台前200的節目排名,還有穩定的冠名贊助。
當時身邊很多人都想一起做,但最後證實大多只是說說而已,連第一集都孵不出來,他們理由不約而同——沒時間、資源不足。
窮人多以“資源不足”為理由去否定目標,富人則永遠“目標導向”,那怕是每天只有15分鐘,也會想盡辦法花在目標上。
這就是富人告訴我們,一條至關重要的做事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