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助推法治政府建设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编者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下文简称《纲要》),确立今后五年法治政府纵深推进的路线图。《纲要》有哪些亮点?部署了哪些重点工作?人民网“良法善治大家谈”栏目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纲要》指出“坚持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着力实现行政决策、执行、组织、监督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对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全覆盖、无缝隙,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如何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成栋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推进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要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能及职能的履行方式。
党内监督为主导 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纲要》指出,坚持将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纳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局统筹谋划,突出党内监督主导地位。
“党的执政地位决定了党内监督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是第一位的、起主导作用的。”王成栋谈到,“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形成监督合力,整个监督体系可以有效配合、有效实施。”
围绕“形成监督合力”,《纲要》提出要“推动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
针对“有机贯通、相互协调”,王成栋解释说:“推进监督体系有效协调配合,要避免出现三种情况——其一,避免各主体互相推诿导致监督权处于休眠状态;其二,避免各主体监督权之间相互冲突、无序行使;其三,避免各主体对监督权过度使用,导致被监督者无所适从,甚至影响其相关职能的发挥。”
对此,王成栋提出促进监督职能有效行使的路径:“一方面,进一步明确各监督主体的地位、职能及职能的履行方式;另一方面,各监督主体不能处于封闭状态。既要遵循各监督主体的职能特点,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也要相互配合、共同作用。”
强化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让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运行
《纲要》多次对“加强行政执法制约和监督”等内容进行强调,如“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行政执法监督统筹协调、规范保障、督促指导作用”“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等。
谈及落实责任倒查机制,王成栋认为:“问责要顺应重大行政决策的特点,不仅要追究决策的现实责任,还要追究未来责任、终身责任。权力行使到何处,监督就进行到何处;权力影响到何时,责任承担到何时。”
关于“问责”,《纲要》提出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做到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规范问责、精准问责、慎重问责,既要防止问责不力,也要防止问责泛化、简单化。”
“行政权力同样是一种国家权力,这种国家权力最终是由人民赋予的。因此,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符合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对权力行使者进行问责的目的是警示,告诫权力行使者要倍加敬畏公权力,要考虑到党和人民的广泛的、长远的利益。”王成栋说。
落实政务公开 提高政务公开能力和水平
此次印发的《纲要》围绕“全面主动落实政务公开”明确提出,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用政府更加公开透明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大力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和结果公开,做到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全部公开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吕艳滨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政务公开在法治政府的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政务公开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公正。
“推进政务公开的意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务公开的价值在于监督,通过政务公开可以有效地规范政府权力,这也是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目的之一;另一方面,政务公开也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比如政府公开的数据信息可以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吕艳滨指出。
围绕加强和推动政务公开,《纲要》指出,鼓励开展政府开放日、网络问政等主题活动,增进与公众的互动交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制度。
对此,吕艳滨举例阐释:“近几年,有些地方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结果一直很好,经验可供其他省、市参考。第一,制度先行,政府的工作都是用制度来加以规范。第二,强调需求导向。从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民等多个角度,优化政务公开的相关工作,满足企业和公众的需求。通过多种举措,切实增加政府透明度与政务开放程度。”
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在法治政府纵深推进的过程中,着力健全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提高政府透明度和公信力,从而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理解、信任和支持,使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幸福。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sdfsd58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编者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下文简称《纲要》),确立今后五年法治政府纵深推进的路线图。《纲要》有哪些亮点?部署了哪些重点工作?人民网“良法善治大家谈”栏目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纲要》指出“坚持有权必有责
    编者按: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下文简称《纲要》),确立今后五年法治政府纵深推进的路线图。《纲要》有哪些亮点?部署了哪些重点工作?人民网“良法善治大家谈”栏目邀请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纲要》指出“坚持有权必有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案由:本院委員陳亭妃等 人,鑑於歐美、日韓等世界民主國家的「憲政主義」均採學者孟德斯鳩與約翰潘克「三權分立」、「權力分立」之理論體,制訂一部有效的三權分立制度設計形成對政府權力的制衡機制,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力專橫。其有關考試權或者是人員任用制度是在行政權之下,有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除軍事、外交等全國性重要事項,由中央政府統一掌管外,凡地方可以處理的事項,如工農業、商業等,均由地方政府負責。有的如交通、財政等項,則由中央與地方分管。在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權力均由憲法規定,各有其範圍。 自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最高形態。
    Thumbnail
    本文為補充編輯版.曾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外部個案指令」。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一個有紀律的政府 必須建立在資訊透明(pull)與有效監督(push)下 有效監督必須理性、有建設性,且高效率 所以只有執政者專業是不夠的 監督者也要專業起來才行 不然不知道該監督什麼 不知道該怎麼監督,標準在哪裡 常常有人一出征左手中立、右手理性 標準很薛丁格,在開箱的瞬間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法治,是代表政府要遵守法律,而不能恣意妄為。法治,是在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政府不能「濫權」去侵害到人民的權益。當政府、尤其是執法人員的做為皆符合人民所制定出之法律所要求的規範時,我們才能夠說,這是一個民主且法治的國家。
    Thumbnail
    立法院甫三讀通過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修正,在近期引起了相當大的爭議與討論,更引起對於我國憲政體制下,各機關權力分立、制衡的論爭。究竟新法有哪些問題值得深思?讓我們簡單從權力分立的視角出發來瞧瞧!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部分條文修正草案 案由:本院委員陳亭妃等 人,鑑於歐美、日韓等世界民主國家的「憲政主義」均採學者孟德斯鳩與約翰潘克「三權分立」、「權力分立」之理論體,制訂一部有效的三權分立制度設計形成對政府權力的制衡機制,從而有效地防止權力專橫。其有關考試權或者是人員任用制度是在行政權之下,有
    世界各國都有監察權(Ombudsman監察使)附屬於國會(或行政部門),而不是獨立機關。 我就是研究這個的。 昨天林濁水(民進黨新潮流動腦的人)的觀點。 和我一樣,我們是就戒嚴時代長大的,見到許多不民主、不合理的制度,覺得不以為然。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除軍事、外交等全國性重要事項,由中央政府統一掌管外,凡地方可以處理的事項,如工農業、商業等,均由地方政府負責。有的如交通、財政等項,則由中央與地方分管。在該制度下,中央和地方之權力均由憲法規定,各有其範圍。 自治政治是民主政治最高形態。
    Thumbnail
    本文為補充編輯版.曾刊登於「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我國法院組織法及法官法架構,檢察事務和檢察行政有所區別。相較於德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仍然存在法務部長的外部指示權(此部分在德國刑事法學界長期存在爭議),我國法院組織法的架構便與德國的立法不同,2012年施行的法官法更明文禁止「外部個案指令」。
    Thumbnail
    政府、法令是資訊安全的最後防線,本文從政府及法律層面探討網路安全議題,以及資通安全管理法和個資法的重要性。政府擴大進用資安人才,以及執行資通安全管理法、個資法的相關規定,對維護數位平臺安全有著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文章還強調了民眾的資安素養及企業、政府的連手防禦對抗駭客組織及詐騙集團的重要性。
    一個有紀律的政府 必須建立在資訊透明(pull)與有效監督(push)下 有效監督必須理性、有建設性,且高效率 所以只有執政者專業是不夠的 監督者也要專業起來才行 不然不知道該監督什麼 不知道該怎麼監督,標準在哪裡 常常有人一出征左手中立、右手理性 標準很薛丁格,在開箱的瞬間
    政治的核心是制衡(check and balance) 麥迪遜叔叔(James Madison)在聯邦論中說過: 「人類的野心只能靠野心制衡」 一個好的政治制度不是燒香拜佛期望聖人降臨 而是本身就存在互相約束的機制 台灣「類」總統制的最大bug是「權責不相稱」 總統有權無責,可以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