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sk Parity 策略和全天候基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5 分鐘
感謝錢博士
為什麼大家會注意「資產配置」? 我猜很多人和我一樣,想花時間充實生活和提升自己,因此採用宏觀的投資角度,希望資產隨時間成長。投資者計畫、投入、等待、收穫,優雅而愜意。
本質上,我們把資金丟到市場上承擔風險,以獲得長期的報酬。因此,當人們在說資產配置時,意思是拿捏各類資產的比例,以調配出理想的風險和回報。不過,我覺得「預期風險」本身是件好笑的事,如果我都能準確掌握了,它還能叫風險嗎? 真正傷人的,不是學界或業界定義的「波動」,而是預料之外的虧損。所以,如果該發生的都會發生,那麼製造危險的不是金融工具,而是人類自己的思想缺陷,Dalio也這麼覺得。


1. 1971森林體系瓦解的時候,Ray Dalio正看著電視。他心想,既然紙幣和黃金脫鉤了,也就失去原本的價值。隔天早上Dalio走進紐交所,滿心期待股市暴跌,但當天的道瓊指數卻大漲4%,而黃金衝得更高。從此他受到很大的啟發,也開始意識到,投資人無法準確理解經濟事件對投資組合的影響,而且經驗往往無法帶來正確答案,哪怕是職業玩家。更重要的,Dalio也在試圖建構一種策略,能夠適應所有的經濟環境,而不需依賴投資者的主觀判斷。
換句話說,Dalio希望策略穩定獲利,而且讓投資者能安心睡覺。全天候基金的精神,就是針對不同經濟背景擬定策略,然後將「風險」平均配置到這些情境中。因此,與其說Dalio在配置資產,不如說他配置風險到不同資產。
我從Dalio的橋水基金公司擷取這個風險象限,讀者也可以看英文原版。
我們可以把市場環境用「經濟升降」和「通膨增減」來劃分,這個概念和「美林時鐘」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切割方法不同。因此,象限之下就有通膨、通縮、經濟成長和經濟萎縮等四個狀況,而Dalio也把相應資產放進這個框架。
定性來看,全天候的概念很好複製。除了橋水外,黑石、AQR和PanAgora(磐安)也有全天候基金,而各位同樣可以配置自己的全天候策略。不過,觀眾看到這裡,應該知道我喜歡定量解釋策略背後的原理,所以何不拿起計算機繼續看下去?

2. 既然要把風險平均配置,我們就應該清楚如何實踐,而不是憑感覺。
通常股票的波動性比債券還大,因此傳統股債6/4配置,會把大部分風險集中在股票上,這是某些投資人不樂見的。另外,雖然Dalio的全天候基金,將風險平均分散,但「風險均衡」(risk parity)這個名詞,直到2005年才被提出。
錢恩平博士(Edward Qian, CFA),在磐安資管工作時發表了一篇Risk Parity Portfolios,從此大家都沿用這種說法。Qian也寫了一本Risk Parity Fundamentals,詳細描述了風險均衡(風險平價)理論發展的歷史,也有中譯版,如果你覺得我說得不清楚,也可以去找原書來看。(錢的另一本Quantitative Equity Portfolio Management也是我推薦的書,讀者有興趣不妨試閱。)
想要體會風險的「不均衡」,我們直接拿傳統股債結合開刀吧。
ρ: 相關係數
假設股票波動率是2.5%,債券0.5%,相關係數是0.3,那麼6/4組合波動是 (0.6×2.5)²+(0.4×0.5)²+2×2.5×0.5×0.6×0.4×0.3=2.47%. 其中關於協方差部分,股債「各占一半」,因此股票貢獻的波動率是(0.6×2.5)²+1×2.5×0.5×0.6×0.4×0.3=2.34%,債券部分是(0.4×0.5)²+1×2.5×0.5×0.6×0.4×0.3=0.13%。換句話說,股票和債券對於波動率的占比是94.7%和5.3%,差距懸殊。
如果按照風險均衡的思路,我們應該多配一點低波動資產(例如債券),這樣才能讓各類資產的風險貢獻相當,或至少在我們的預期範圍內。

3. 簡單說,風險平價策略,有兩個特點。
第一,直接放棄預期收益,只從風險出發。第二,較少最優化步驟,因此計算容易一些。我們回頭看看幾十年前Markowitz的MVO,同時考量風險和報酬,並在約束條件下最優化。後來有Black Litterman等人,試著透過合理化預期報酬,來修正MVO對參數敏感的缺點。而隨著理論演進,Risk Parity選擇對預期收益投降,它只注重風險本身。
也就是說,在風險均衡的世界,投資者應該將風險多元分散,而不是只考慮資產的特性,這才是「把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另外,透過組合波動的算式,我們可以看出,由於風險貢獻包含了相關係數,因此當兩個資產高度相關時,它們會被模型當作類似的風險來源,我們也可以受益於這類「解釋性」。
有些投資者會發現,風險均衡策略傾向於配置多一點低波動資產,但低波動通常也意味著低收益,所以組合收益往往會比傳統配置還低。那怎麼辦? 上槓桿啊。
圖中的雙曲線,我應該不用說明了。在傳統MVO的組合下,我們如果要更高收益,就需要往高波動資產靠攏,但也需要承受邊際效用遞減,並不划算。至於Risk Parity那條線,代表風險均衡組合的「縮放」,也就是槓桿。當我們想要達到某個報酬時,只要調整槓桿即可,而且因為是線性增減,我們可以得到比原始MVO(無槓桿)更好的回報。
當然,用加槓桿的Risk Parity,來打敗沒加槓桿的MVO,勝之不武。我用另一種說法解釋,不管我們利用何種優化方法,都希望策略本身的「風險調整收益」高,也就是盡量低風險高報酬。至於原始組合的收益如何,其實沒什麼影響,反正我們都可以利用槓桿解決。既然如此,有些投資者相信,根本不必要將收益當成參數進行優化,因為只要夏普率夠高即可。(Sharpe是評估風險和報酬方式之一。) 所以與其使用對參數敏感的MVO,不如使用讓投資者較有信心的Risk Parity.

4. 想要均衡配置風險,怎麼執行呢?
最簡單的,應該是把風險平均分配,也就是「等風險分布」(ERC, equal risk contribution). 當然,風險有很多種解釋,除了常見的波動外,也有人用VaR(風險價值)和ES(期望損失)等。這裡為了便於理解,我用傳統變異數來解釋。至於偏微分部分,也是形容風險的一種方式,和Euler定理有關,中文是「邊際風險貢獻度」(marginal risk contribution, MRC/MCR).
我們也可以寫成個別資產的權重形式。
既然現在要「風險等權重」,那我們就要讓 wᵢ(Σw)ᵢ 和 wⱼ(Σw)ⱼ 一樣,其中Σ是協方差矩陣,這個形狀大家應該在Markowitz的理論中看過。接著,我們把目光放到求數值解,並加上一些約束條件。
現在,只要用各種演算法「逼近」數值解,我們就可以知道資產的對應比例。

5. 作為對比,我們來看看風險平價(如ERC)的好兄弟。
由於ERC的波動包含了wᵀΣw,這不禁讓我們想起老大哥MVO。事實上,它們還真的有血緣關係。
先回憶一下MVO的形狀。
再次召喚Lagrange,這邊只考慮一個約束和對應的λ.
由此我們知道,這些λ和對應的Σw是相等的。換句話說,MVO把Σw均衡化,而大家也別忘了,Σw又是MRC的產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MVO和ERC的行為非常相似。
另外,還有一種「最小方差法」(Minimum Variance),構建原理和MVO, ERC有相似之處。
實務上,這種形狀的問題,可以利用二階錐算法(second order cone)來解,像Matlab就有它的求解程式。
定性來看,如果我們把資產簡單均分(1/N),那就是不考慮預期收益、共變異數和組合方差;而如果我們使用MVO,就是利用所有參數來最優化。至於ERC, MinVar和類似做法,是在兩者之間的某處找到平衡,因此它們的求解步驟長得很像。這類最優化方法系出同門,而要使用何種分支,端看投資者想要強調的部分。
如同我在介紹衍生性商品時所闡述的,人類的決定比工具還重要。我認為投資人不了解背後原理和配置目標,一昧利用程式把參數最優化,只會求出很精美的垃圾結果,對於實戰沒有幫助。(除非妳是老師,有表演需求。) 大家不妨思考各種優化工具的異同、自己的投資風格和能力以及前人的失敗和突破,才能立足巨人的肩膀。


6. 恭喜各位進入獎勵關卡,妳知道MRC怎麼推出來的嗎?
如果c是常數,而f(c‧x)=c‧f(x),那麼我們叫它一階齊次方程(homogeneous of degree 1)。我們可以發現,不論是投資組合收益Rₚ、加權預期收益μ還是組合波動σ,都是一階齊次。其中關於σ的矩陣形狀,已經出現過許多次。
注意w'就是wᵀ,代表轉置矩陣。
Euler定理,適用於連續可微一階齊次方程。
現在,假設風險可以用標準差來形容,我們就將兩者合併。
求導用到連鎖律。我們可以看到,透過Euler定理,可以推導出偏微分形式的MRC.

7. 等風險權重的基本形式說完了,不過風險平價還有許多可以探討的地方。
最讓人頭大的,是關於「協方差矩陣Σ」本身。前面提到,在風險平價模型中,可以考慮資產間的相關性而求得權重,畢竟很少有資產彼此完全不相關。然而這個相關性,是原始等風險權重算法的致命傷。舉個例子,如果有兩個資產完全相關,就會因為風險相同,而被分配到一樣的權重,加起等於單一資產的兩倍,但這顯然違背了風險均衡的理念。
另一方面,由於投資人普遍會為風險均衡策略加上槓桿,這就需要考慮到風險調整報酬,例如Sharpe. 那問題來了,我要先ERC再槓桿,還是先槓桿再ERC? 如果我進一步考慮相關係數和Sharpe, 我又需要做什麼調整? 關於槓桿本身,是要保持不變還是動態調整? 而再次提及風險,有人用傳統標準差,有人用VaR,有人用ES,也有人用橢圓分布模型,那麼這些衡量方式會如何影響風險預算?(Risk Budgeting)
考慮到波動率控制,就同時需要知道不同風險預算的差異、風險調整報酬和槓桿,我就看過不少人把ARCH家族拉進來討論。而考慮到預期報酬,雖然在Risk Parity裡面比較少被提到,但如果結合Black Litterman,剛好可以避開對市場完全有效假設的陷阱。
這些問題,或許投資人遲早會遇到,也都有人在研究。因此如果妳看到這裡覺得有趣,不妨也去找相關資料來研究吧。

回頭看看風險均衡的概念和全天候基金,Dalio等基金經理並不完全依靠資產波動來決定權重,而是融合主觀判斷來配置資產。如果各位想要迅速複製出一組「資產每天偷偷長大」的全天候策略,我提供常見的配置比例,各位可以輕鬆使用ETF投資。當然,投資一定有風險,妳抄作業虧錢可以來找我,但我不會負責,而且我會笑妳。
美股大市值 (VTI): 30%
美債長期 (TLT): 40%
美債中期 (IEI): 15%
黃金 (IAU): 7.5%
商品 (PDBC): 7.5%


註: 感覺還有很多沒寫到的,但考慮到篇幅,就把資料出處都放在文末,供各位讀者參考。
本來只想講故事,結果最終還是加入了數字。
我在Markowitz那篇「不小心」把數學推導寫進去,開了罪惡先例,導致後面好像不來點算式都怪怪的:)
開玩笑的,這些理論本來就都有關係。
沒有MVO,哪來CAPM?
MVO要是沒有對收益「過敏」,有人會想發展BL模型嗎?
我從選擇權BS說到槓桿和波動,是為了給風險均衡鋪路。
就如同我提到Bayse機率,是為了方便介紹BL模型。
想來也好笑。
當初,我只是想要介紹一篇論文,提到BL+風險平價+因子配置的擇時,後來一不小心寫成了資產配置系列。
結果現在我反而覺得那篇文章不這麼重要,因為讀者如果都能熟悉工具的用法和背後原理,自己就會打出組合技了。(至少在腦海中)
考慮到系列的推進和脈絡,我決定刪減掉部分內容,包括Barra的介紹。
換句話說,我下一篇很可能出「因子投資」文章,也總算比較接近我的階段目標了。
先預告,目前我的做法是只寫定性討論,盡量不放數學算式,當然具體細節還是要全部寫完才知道。
如果你等不及了,可以先去看一本《因子投資》,我也寫過書評。
關於本文,如果我哪裡寫錯或是說不清楚,歡迎告知。

參考資料:
  1. 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系統化資產配置系列之七: 基於目標波動率的風險平價改進策略
  2. 華泰證券 風險平價模型的常見理解誤區剖析
  3. 臺灣指數股份有限公司 指數編製方法概論
  4.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Eric Zivot, Portfolio Risk Budgeting
  5. Advances in Portfolio Risk Control: Risk! Parity?
  6. The All Weather Story
  7. Risk Parity Portfolios: Efficient Portfolios Through True Diversification (PDF)
  8. Risk Parity Fundamentals
  9. Quantitative Equity Portfolio Management: Modern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10. Euler Decomposition
  11. On the properties of equally-weighted risk contributions portfolios
  12. Optimal Versus Naive Diversification: How Inefficient is the 1/NPortfolio Strategy?
  13. Enhancing Risk Parity by Including Views
  14. Are Risk-Parity Managers at Risk Parity?
  15. Equal Contributions to Risk and Portfolio Construction (PDF)
  16. Introducing Expected Returns into Risk Parity Portfolios A New Framework for Asset Allocation
  17. Our Thoughts about Risk Parity and All Weather
  18. Risk Parity and Beyond - From Asset Allocation to Risk Allocation Decisions
  19. The Properties of Equally Weighted Risk Contribution Portfolios
  20. 還我兩顆地球
  21. Black Litterman 資產配置的好武器
  22. Markowitz和效率前緣
  23. 狂徒書評 〈因子投資〉 金融界的分子料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59會員
107內容數
我喜歡研究和挑戰艱澀的學科,也喜歡用易懂的人話分享知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狂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狂徒說: 我可以舉起地球。 阿基米德表示: 這算什麼,給我一個支點,我也可以舉起地球。
在探索資產配置理論的道路上,Black Litterman(BL)是一道關卡。但如果各位拿下這座城,可以一舉將知識往前推進40年。
只要是估算,就會有誤差,因此投資者應該與「不確定」和平共處,而不是夢想找到一個完美神準模型。
回憶自己跌跌撞撞的經歷,CAPM是我投資知識的分水嶺。相似的,人類在思考「市場」和Markowitz效率前緣的關係之後,又基於既有理論,往前跨了一大步。
隨著分散投資、資產配置的理念逐漸擴散,人們開始思考不同資產間的搭配方式,而這就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登場的時刻了。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資產配置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狂徒說: 我可以舉起地球。 阿基米德表示: 這算什麼,給我一個支點,我也可以舉起地球。
在探索資產配置理論的道路上,Black Litterman(BL)是一道關卡。但如果各位拿下這座城,可以一舉將知識往前推進40年。
只要是估算,就會有誤差,因此投資者應該與「不確定」和平共處,而不是夢想找到一個完美神準模型。
回憶自己跌跌撞撞的經歷,CAPM是我投資知識的分水嶺。相似的,人類在思考「市場」和Markowitz效率前緣的關係之後,又基於既有理論,往前跨了一大步。
隨著分散投資、資產配置的理念逐漸擴散,人們開始思考不同資產間的搭配方式,而這就是「現代投資組合理論」登場的時刻了。
不管我們是否願意,資產配置都是繞不開的話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全天候投資組合是一種投資策略,主要以股票、債劵、房地產、大宗商品與現金為主要資產種類,並透過不同比例配置來應對經濟景氣循環,降低風險並確保長期穩健的投資成果。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在上篇中,作者提到「風險」在投資中的重要性,並且建議了避開非系統風險及緩解投入時間的心理壓力,以數據表明在基金中,選擇用較低的成本涵蓋越多市場的「選購心法」才能在長期投資下穩健成長。 接下來,作者針對選擇市場這個議題提出數個問題,第一個便提到了資產配置中大家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我該選擇什麼市場」,作
Thumbnail
達利歐(Ray Dalio)的橋水基金的交易策略失靈,原因是因為經歷了五年低於平均的回報之後,許多將大筆資金投入風險評價基金的機構投資者要求撤回資金 我用風險評價基金、傳統股債64配跟全倉SPY跑了回測之後,竟然發現傳統股債做避險的搭配如風險評價基金、傳統股債64配在QE後做回測,並給出建議
Thumbnail
財經作家綠角擅長在投資領域分享獨特觀點及清晰易懂的邏輯比喻。書中傳達正確理解風險、分散投資、定期投資、常發生的誤區。這本關於投資心法的詳細講解,適合投資新手參考。
Thumbnail
昨天台股跌了一根長黑,超過7百點以上的跌幅,不曉得格友是否有心頭一揪,擔心起自己的資產會不會縮水呢?著名的橋水對沖基金研發了一套全天候資產配置策略 ,預期讓你在各種狀況都能夠確保資產成長,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Ray Dalio 的橋水基金是華爾街管理資產規模數一數二的巨頭,但Dalio本人出身普通、學歷也是,他是如何一步步在華爾街往上爬,他引以自豪的暢銷書《原則》真的是他經過仔細思索才寫出來的精華 還是他在橋水內長期進行批判鬥爭式管理後集結員工受折磨經驗所寫出來的血淚史?
本文探討了風險的概念,以及評估投資決策所面臨的風險,並敘述了風險的不確定性與機率概念。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全天候投資組合是一種投資策略,主要以股票、債劵、房地產、大宗商品與現金為主要資產種類,並透過不同比例配置來應對經濟景氣循環,降低風險並確保長期穩健的投資成果。
【閱讀心得】致富心態第11-15章
Thumbnail
資產配置目的: 將你的資金依據能承受風險的程度,分配到不同的金融資產上,達到長期、穩健地賺取報酬,個人能夠專注於本業工作、享受生活,心情不隨著市場起起伏伏,同時保有預留的緊急預備現金。 資產配置的好處 降低投資風險: 將資金分配到不同(負相關)的資產,降低自己的虧損風險。例如當某檔個股表
Thumbnail
在上篇中,作者提到「風險」在投資中的重要性,並且建議了避開非系統風險及緩解投入時間的心理壓力,以數據表明在基金中,選擇用較低的成本涵蓋越多市場的「選購心法」才能在長期投資下穩健成長。 接下來,作者針對選擇市場這個議題提出數個問題,第一個便提到了資產配置中大家面對的第一個問題「我該選擇什麼市場」,作
Thumbnail
達利歐(Ray Dalio)的橋水基金的交易策略失靈,原因是因為經歷了五年低於平均的回報之後,許多將大筆資金投入風險評價基金的機構投資者要求撤回資金 我用風險評價基金、傳統股債64配跟全倉SPY跑了回測之後,竟然發現傳統股債做避險的搭配如風險評價基金、傳統股債64配在QE後做回測,並給出建議
Thumbnail
財經作家綠角擅長在投資領域分享獨特觀點及清晰易懂的邏輯比喻。書中傳達正確理解風險、分散投資、定期投資、常發生的誤區。這本關於投資心法的詳細講解,適合投資新手參考。
Thumbnail
昨天台股跌了一根長黑,超過7百點以上的跌幅,不曉得格友是否有心頭一揪,擔心起自己的資產會不會縮水呢?著名的橋水對沖基金研發了一套全天候資產配置策略 ,預期讓你在各種狀況都能夠確保資產成長,究竟是怎麼做到的?
Thumbnail
本文摘要 1. 資產配置的目標 2. 資產配置的原理 3. 資產類別 資產配置的目標:資產配置的重點不是追求報酬率,而是在風險與報酬率之間,追求個人安心與可接受的平衡(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犧牲少部分報酬來減少不確定性(減少資產淨值波動風險) 投資,只是理財的其中一部分。有開銷和支出,就一定要
Thumbnail
Ray Dalio 的橋水基金是華爾街管理資產規模數一數二的巨頭,但Dalio本人出身普通、學歷也是,他是如何一步步在華爾街往上爬,他引以自豪的暢銷書《原則》真的是他經過仔細思索才寫出來的精華 還是他在橋水內長期進行批判鬥爭式管理後集結員工受折磨經驗所寫出來的血淚史?
本文探討了風險的概念,以及評估投資決策所面臨的風險,並敘述了風險的不確定性與機率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