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影誕生之際 時間 1890s-1910s 背景 1. 西洋鏡已被發明,發現視覺暫留的表現方式。2. 攝影術不斷精進,曝光時間逐漸縮短。3. 愛迪生已發明活動電影視鏡,但僅供一人觀賞。 導火線 盧米埃兄弟之父,試圖改良活動電影視鏡但失敗,直到兄弟倆人改良,用電放映機才被真正發明。 關鍵 1895/12/28巴黎卡普辛路14號大咖啡館,盧米埃兄弟公開播放12部1分鐘影片並收費,史家多認為此為「電影誕生之日。」 過程 盧米埃兄弟(1862-1954/1864-1948) 表現現實生活的內容。 基本上沒有導演編排或干預,皆為現場錄製。 基本上沒有故事情節。 代表作:《火車進站》。 >梅里葉(1861-1938) 發明慢鏡頭、快鏡頭、疊印、二次曝光等簡單電影特效。 以固定不動的中景錄製戲劇表演。 史上第一位導演。 代表作:《月球歷險記》。 結果 盧米埃兄弟開創「再現美學」,梅里葉開創「表現美學」。 電影從「照相本性」中跳脫出來,並發掘出假定性、敘事性、綜合性等特點,讓電影發現其足以成為更為特殊的藝術之本質。 二、電影敘事語言確立 時間 1910s-1920s 背景 1. 電影藝術性不足,社會普遍不認可電影工作者,並認為觀賞電影是中下階層的娛樂活動。2. 電影尚未擁有自己的敘事語言,以及獨特的表述手段。 導火線 格里菲斯1904年自演員身分轉換為導演,並陸續執導了400多部影片,最後於1915年拍攝《國家的誕生》。 過程 格里菲斯(1875-1948) 以鏡頭作為表現手段,並將之分為中景、近景、特寫等片段,使電影擺脫了純紀錄的困境。 使用閃回、平行剪接等手法敘事,加強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關係。 突破戲劇的「三一律」,讓電影編劇有更多獨特的表述方式。 發展出似蒙太奇的手法,卻尚未能意識到並發展成理論。 結果 格里菲斯以《國家的誕生》取得成功,卻又因《忍無可忍》而失敗,但後者發展出的藝術價值被史家稱為是「光榮的失敗」。 影響 使電影具備自由獨立的表現手段,並透過鏡頭安排和剪輯來讓電影具備最大限度的時空轉換自由,為電影藝術奠定下許多良好基礎。 三、歐洲前衛電影 時間 1920s-1930s 背景 除了格里菲斯,當時尚有英國勃列頓學派、法國芳森學派、瑞典學派等電影研究者,不斷開創新的電影語言。 世界電影發展逐步擴張為三:好萊塢電影、蘇聯蒙太奇運動、歐洲前衛電影。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文藝界掀起反傳統風潮,並出現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印象派、立體派等探索潛意識或抽象造型的藝術流派。 過程 表現主義(德國) 戰敗國德國,為求在世界電影市場與好萊塢競爭,決定起用流行於德、奧、北歐等地的「表現主義」。是將藝術視作「自我表現」,重視寫意而不求形似,常常充滿悲觀、諷刺的色彩。 1920年《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問世。該片在燈光及布景上有著誇張、變形等特點,人物設計、攝影角度、場面調度也充滿奇異。 達達主義(法國) 法國青年文藝學家,因不滿大戰前的世界,欲將舊世界破壞,並讓新的精神世界產生。是以反對一切有意義的事物,主張偶然因素導致的自發性表現(如夢囈、胡言亂語),嘲諷人的本質活動。 1924年《機械芭蕾》、《休息節目》等片問世,主張電影沒有故事,人們可以從任何角度去檢視,其內容往往帶有淡淡的諷刺及幽默。 超現實主義(達達主義之分岐) 主張對於人的內心世界進行挖掘,是將藝術的表現內容著重在「下意識」領域,內容多以佛洛伊德理論為基礎。 1926年《貝殼與僧侶》、1928年《安達魯之犬》等片問世,主張表現人的非理性行為,並大量使用柔焦、搖鏡、疊印、旋轉等手法,更利用閃回、倒敘、平行剪輯來處理內容。 結果 這些電影運動多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因反傳統而起,這些前衛電影在短短不到十年間,便經歷過興盛衰敗,形成了電影史上的奇特現象。 影響 表現主義雖在德國因潮流而逝,卻從此廣泛影響了世界電影。 達達主義與超現實主義雖因缺乏商業性,使得創作者紛紛轉換跑道,但卻為50年代的非理性電影奠下良好實踐基礎。 前衛電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出現的現代派電影運動,提供了創作理念的根源與表現手法的運用。 四、蘇聯蒙太奇運動 時間 1920s-1930s 背景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上台,列寧意識到電影具有宣傳教育之作用,因此宣布「在所有藝術中,電影對於我們是最重要的。」 1919年,蘇聯電影國有化,並成立國立電影大學。 青年蘇聯導演受到格里菲斯的影響,並試圖將電影塑造成一種新的藝術形式。 導火線 國立電影大學的教授庫勒雪夫主張:每一種藝術都必須有素材,而電影的素材就是影片的片段,而構成方法則是按一種特殊的、創造性的次序,把片段連接起來。之後,庫勒雪夫進行了一連串的電影蒙太奇實驗,史稱「庫勒雪夫效應」。 過程 艾森斯坦(1898-1948) 1924年攝製《罷工》,試圖驗證「雜耍蒙太奇」的理論,但內容有許多令人費解的隱喻,導致影片內容流於形式。 1925年攝製《波茲坦金戰艦》,成功運用蒙太奇理論,使電影成為一種極具震撼力及影響力的藝術,甚至有部分國家為此刪減片段以改動結局。 1930年應邀至好萊塢拍片,但好萊塢出資人不甚滿意。回國後,艾森斯坦致力於電影研究與教學,並將蒙太奇提升到「辯證思維」的高度,也對其他電影相關問題提出有價值的研究論文。 強調鏡頭是蒙太奇的細胞而非元素。意指蒙太奇具備有機性和典型化職能,是一連串的分裂體重新組合成的統一體。 反對純粹形式的蒙太奇(艾森斯坦早年的弊病),強調鏡頭內容也有決定性作用,可以表達藝術家的觀點及態度。 提出「有甚麼樣的世界觀,就有甚麼樣的蒙太奇思維」,將蒙太奇提升到思維辯證的高度。 普多夫金(1893-1952) 1922年加入庫勒雪夫的實驗室。1926年離開實驗室,開始獨立拍片。 1926年以小說改編攝製《母親》,轟動國際影壇。 日後又拍攝幾部電影,都有不錯的票房成績,且普多夫金也寫了不少電影理論專文,為蒙太奇理論的建立做出巨大的貢獻。 蒙太奇發展共有三階段:技術蒙太奇、藝術蒙太奇、思維蒙太奇。其中,「技術蒙太奇」是按照物理時間,將不同時空下的各段影片連接成情節連貫的影片;「藝術蒙太奇」具有戲劇性、散文性及詩性,且分別可以造成衝突、敘事及隱喻的效果,是渲染氣氛及情緒感染力的手段,表現出藝術家的態度與評價;「思維蒙太奇」是辯證思維的境界,是人類迄今所能掌握的最完善思維形式,可以最完美地反映現實生活,但這取決於導演是否能為了認識生活而進行刻苦的思索,藉以善用甚至發展出新的蒙太奇手法。 蒙太奇不僅具有對比、比喻等效用,更能成為電影表現的手法,以及電影敘述的手段。 結果 堅決反對自然主義,強調藝術家應以自己的觀點來分解素材,加以取捨,然後綜合成新的整體,藉以反映出藝術家的世界觀。 影響 蒙太奇成為電影之所以為藝術的重大里程碑。 部分人士宣稱「蒙太奇萬能」,成為50年代紀錄派的主要攻擊對象。 五、好萊塢電影盛衰 時間 1920s-1950s 背景 美國電影發展初期,小公司林立,製片、放映、拷貝皆無人管理,拍片及偷別人拍的片皆無法可管,於是部分大公司聯合成立電影專利公司(愛迪生為首),試圖壟斷電影專利,威脅獨立製片商的生存,於是爆發「專利權之爭」。日後,由於華爾街財團發現支持獨立製片有助刺激競爭,於是在1918年,專利權之爭由獨立製片商勝出,從此拍片事業更是日益興盛。 導火線 電影業原本以紐約(美國東部)為中心,但由於專利權之爭,許多中小企業轉而移往加州南部(美國西部)。該處風景優美、陽光充足、日照長,相當適合進行電影拍攝工作,並於1920年正式建立好萊塢城。 興起 片廠制度的發明 麥克‧塞納特(1880-1960)於1912年建立製片廠,並規劃了流水式工作線,以製片人為主要中心(多半製片人即公司老闆),並對導演、編劇、演員、剪接等工作進行掌控。 在財團支持下,獨立製片商逐漸合併成八大製片廠:米高梅、派拉蒙、華納兄弟、二十世紀、福斯、雷電華、環球、聯美、哥倫比亞。這八間電影片廠不僅佔據了全美電影市場,更在歐洲打敗了獨霸二十世紀初的法國百代公司。 明星制度的建立 1910年,環球公司老闆卡爾‧萊梅爾由於洞悉演員具備吸引觀眾的潛在商業特質,因此高薪挖角格里菲斯旗下的女演員──芙羅倫斯‧勞倫斯,並以假新聞使之詐死,再讓她重新公開亮相,讓觀眾無不開始為明星瘋狂。 原本不光彩的演員職業,在明星制度出現後,演員地位大漲,許多隱姓埋名的演員紛紛公開真名,並要求越來越高的報酬。 近因 由於192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電影成為觀眾逃避現實的出口之一,而為了跟隨市場流行,好萊塢製片人要求創作者模仿創作固定樣式的電影,即為「類型電影」,其元素主要有三:公式化的情節、定型化的人物、圖解式的視覺。 全盛 喜劇片 美國喜劇電影最初是受到法國喜劇大師林戴的影響,由塞納特受到啟發,並發起了美國式火爆喜劇之端,後來塞納特發掘了卓別林。 卓別林(1889-1977)出生在英國,本為英國劇團的滑稽演員,在1912年美國巡迴演出時,被塞納特相中,並創立了「流浪漢」角色。1919年,卓別林自己創廠,成為好萊塢第一位身兼製片的電影創作者,並在作品中表現了對於小人物的人道關懷,被稱作「電影界的莎士比亞」。1952年,由於好萊塢十人案,卓別林離開了好萊塢,直到1969年獲得終生榮譽獎。代表作:《摩登時代》。 巴斯特‧基頓(1895-1966)也是美國獨立製片人的先驅,擅長以「冷面笑匠」的表演方式,配合高難度的特技表演,劇情較少有溫情的一面。1933年,由於離婚後的酗酒問題,基頓退出電影界,直到1960年獲得終生榮譽獎。代表作:《將軍號》。 自有聲片問世(1927年)後,原本以誇張演技和攝影機運動取勝的喜劇片優勢不再,除卓別林之外,許多喜劇大師都就此退出。 西部片 1903年,約翰‧波特拍攝了第一部西部片《火車大劫案》,此時期的西部片在故事上都相當通俗。 約翰‧福特(1895-1973)在1939年拍攝《驛馬車》(又譯《關山飛渡》),成功奠定西部片的經典形式,日後他亦拍攝不少非西部片,並在入圍五次奧斯卡中,成功得獎四次,成為好萊塢奧斯卡獎拿最多次的導演。 犯罪片 有聲片之後,犯罪片才開始流行,並在1930年代初期達到巔峰,成功為當時的經濟大蕭條下,各種為社會不平感到困擾的觀眾們,給予了一個安全又刺激的宣洩出口。 1934年,由於天主教會及保守派人士反對犯罪片內容,於是頒布《海斯法典》,使得犯罪片主角從罪犯換成了警長或偵探,直到1960年代才逐漸解禁。 亞佛烈德‧希區考克(1899-1980)從1940年開始在好萊塢拍片,他擅長營造懸念,並將觀眾心理因素融入在情節設計上,成功提高驚悚片的審美價值,然而他最擅長的,卻非情節設計,而是故事敘述的方式,如《後窗》、《北西北》、《驚魂記》等。 科幻片 1913年,好萊塢拍攝了第一部科幻片《化身博士》。1931年,環球公司拍攝了《科學怪人》,使得科幻片在1930和40年代大受歡迎。 科幻片中往往帶有人們對於科學未知的恐懼,並將原因歸咎於人類對於「惡」失去了控制。 歌舞片 因應有聲片而誕生,並配合彩色技術的成熟,以其浩大場面及歌舞表演的內容,盛行於1930年代,如《綠野仙蹤》。 相對於舞台劇而言,對觀眾來說是較為便宜來欣賞歌舞的途徑,由華納兄弟公司作為開河之祖,其情節大多是小人物成為大明星,或有情人終成眷屬等內容。 巔峰 奧森‧威爾斯(1915-1985) 好萊塢電影當時已致成熟甚至巔峰,卻因大老闆的控制而故步自封,無法開創新的電影美學。 奧森‧威爾斯初期在戲劇圈身兼演員及導演,並曾在廣播上進行一個出色的惡作劇。後來雷電華董事長親聘,於是他以自編自導自演之姿,在1941年拍攝了處女作《大國民》。 大膽突破好萊塢的單一敘事觀點,使用多觀點及倒敘手法,更利用長鏡頭跟蒙太奇,將電影自由時空的特點發揮地淋漓盡致。 開創深焦鏡頭,利用鏡子反射造成的空間變形,使得鏡頭裡的表現性和紀實性被完美結合,成為日後紀實派推崇的特點。 由於《大國民》受到影評界的推崇,導致觀眾過度期待,卻因尚不熟悉這種敘事結構及表現手法,導致電影票房奇差,雷電華公司甚至大虧一筆。 奧森‧威爾遜日後仍進行了多部電影拍攝,卻常因其對於人物進行的心理分析部分,導致許多觀眾無法接受,公司老闆甚至任意刪減補充其片段,讓他大為不滿,與好萊塢電影圈鬧翻,最後在1958年離開好萊塢,還被稱作是「麻煩製造者」。從此,他多半在歐洲接拍一些不願拍的電影題材,甚至出演小角色,直到1975年,美國電影研究院才頒給他終身成就獎。 衰落 好萊塢十人案 二戰期間,由於軸心國法西斯主義正在擴張,好萊塢電影人士紛紛組織反法西斯同盟或委員會,到了1940年代時,更因德國入侵蘇聯而公開要求開闢第二戰場,並支持蘇聯政府,如卓別林。 二戰結束後,美國政府卻開始對好萊塢進行肅清共產黨勢力的行動,引起電影圈極力反抗,最後更有十個人因此入獄。 1950年代後,好萊塢公布了黑名單共324人,並試圖對卓別林展開調查,這使得許多電影創作人才紛紛決意離開美國,包括卓別林。 好萊塢電影從此損失大批人才,其電影內容甚至轉向反共、反犯罪等題材,有關自由民主的題材則完全消失。 反壟斷法 1946年,美國政府通過「反壟斷法」,宣布派拉蒙及各大公司不得同時進行拍攝及放映工作,導致片廠無法在自己的戲院放映自己的影片,進而無法銷售出一些質量較差的影片,許多大公司因此紛紛解雇員工、壓縮經費,或賣出片廠,或與其他片廠合併。 許多獨立製片紛紛崛起,藉由和大公司租用器具,再由大公司發行,並以拆帳來獲得利潤,而大公司也紛紛轉向與獨立製片購買影片放映。 電影明星有鑑於片廠衰弱,紛紛轉向投入自由市場。 電視的普及 1950年代,電視逐漸在美國普及,電視台開始將電影版權買下,於電視上播放,導致戲院觀眾減少。此舉讓米高梅公司大為不滿,宣告這是對於電影的侵犯,並從此斷絕跟電視台買賣版權的交易,而電視台也由於無電影可播,只好開始著手製作電視節目。 一開始,好萊塢試圖透過腥羶色的電影內容,以及寬螢幕的尺寸來與電視對抗,但卻紛紛失敗。 1960年代,電影公司發覺到電視台帶來的可觀利潤,才開始紛紛出售舊片,甚至跨足到電視製作。其中,哥倫比亞公司最具遠見,於1950年代初期便創立銀幕珍品公司,負責專門製作電視片。 1970年代,多數電影公司近半利潤皆來自電視台的版權費,從此電視與電影握手言和。 結果 好萊塢電影的黃金片廠時期就此告終,卻也開始推動了好萊塢電影美學的變革,獨立製片商開始將保守的好萊塢帶往另一個方向。 好萊塢電影人才大量流失,卻因人才紛紛前往歐洲,導致歐洲出現了一次又一次的電影美學革命。 由於電視所帶來的新聞性、真實性,使得好萊塢電影開始意識到真實的重要性,並吸收了歐洲電影的特點,最後在1960年代後有了明顯的改變。 影響 新新好萊塢時期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