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後一個連假,聊聊出遊回來的創傷症候群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出遊不全然快樂,它也會有創傷症候群。
  我一直以為出遊是因為原先的日子太煩悶,所以趁著假期換個環境和空間,舒緩一下原先的壓力,殊不知他有可能是個拿磚頭砸自己腳,一個更累人的過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出遊回來,反而更累的經驗,不是身體的累,是心更累了。有時在事前預備的時候,這場心更累的惡夢便開始了,群組訊息瘋狂已讀,好不容易出聲卻毫不搭嘎等情形,真的不足掛齒,你會發現有人開始計較誰做的多,誰做的少,明明一口攬下所有事物的自願者,卻一邊做一邊希望你閱讀出「我也很忙,還要籌備出遊,很辛苦欸」的空氣氛圍,敏銳的你嗅出不尋常的氣氛了,趕緊出聲幫忙,卻得到:「沒關係,我都弄好了」(翻譯年糕:不需要了,我自己來就好)把出遊搞得好像小組報告、工作檢討會議似的,最後參加的心驚膽顫。
  還有一種更絕了,每次都不滿,每次都抱怨,他永遠都可以跟你分享這次出遊有多糟,偏偏下次他肯定還是會問上:「欸,連假來了,要不要去哪啊?」再一連串提出很有建設性的提議,可是不會有動作,用著「交給你們吧!我等著驗收。」的心情看著你。因為他們的中心思想是:出遊就是為了放鬆。問題是跟你出遊我沒辦法放鬆啊!左轉旅行團讓導遊帶你謝謝(不要!我喜歡自由行blah blah blah.........)
  還有大師級的生悶氣專家,看似隨性,但你也摸不清他在出遊期間,甚麼時候會開始不說話,原因是什麼我寫不出來,不是我不會描述,是我真的不知道。
  別說出遊了,是人性觀察吧我想。
  好的旅伴我相信大有人在的,但實在是有太多出遊的創傷經驗了,好的經驗反倒成了稀奇珍寶似的,高放在回憶區遠瞻著。
好的出遊回憶,我真的都收的好好了。

  原先的生活壓力再大,還是有一定的步調。中間插出的出遊,勢必會打亂原本的節奏,好壞與否人各有思。但壞的經驗,就像天外飛來一筆的衝擊,力道猛烈到,甚至讓人想不起這次出遊的初衷和本質,一度懷疑起:「我出遊的這幾天,比我原本生活的壓力還大。」「難以相處的同事有什麼嗎?我可以下班不認識,但出遊的朋友不行。」矛盾莫名。
  疫情趨緩,待在家的時數長到讓我認清:人畢竟是群居生物,長期不社交,社交能力是會退化的。也許每一次的出遊,都是在增強我們的社交能力,並直接了當地指出我們在關係中的缺乏。出遊碰到的壞經驗,可以讓我們縮小範圍,剔除不想再一起出遊的對象,但我們也該認識到:我們不該總是把「快樂」的責任放在別人身上,寄予期待希望別人做點什麼,一定要理解自己的非語言訊息、理解自己的眉眉角角,這樣太不公平了。
  誰出遊不想要快樂,就算創傷經驗再多,還是想體驗到出遊的意猶未盡和舒壓。所以,別把出遊當作徵求志願義工,每個人都應該為這場出遊的快樂,伸出手一齊支撐著。
願每個人,在假期有限的時間裡,都能獲得出遊的美好體驗,從出遊創傷中復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都是主觀的。 :「為什麼有人會這樣想?!」  就是會有人這樣想,這是事實,不能接受有時候就是我家的事,我能夠盡善做的就是理解自己憤怒的原因,問問自己的想法和論點,在不傷風敗俗、影響社會下,堅持住自己的標準再往前走,不去用價值觀綁架他人,也不被他人綁架。
女兒,雖然我不太了解妳,但我會好好愛妳   不見得每個人都擅長處理情感,不是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的情緒誠實說出,偏偏越躲在關係背後的這些,越被大家渴求追想。很慶幸自己隨著年紀的增加,對於相似情況的理解也隨之增加,就是在老爸的身上,我才學會這些。 愛是不可愛的時候,我還是愛;愛是裡面沒有虧欠。
龔敬文寫的詞聽完會讓人會心一笑,是會在心中「欸?!」一下的。起初覺得他是在把心中的不滿diss出來,但中間他又會順便噹一下自己,最後收尾再帶有一股「唉,不懂就算了」的意味,畢竟時間最貴也很珍貴。 總能夠在每個段落裡,把自己的不平詼諧的說出來,又不會將人往死底懟,收的非常漂亮。
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
人都是主觀的。 :「為什麼有人會這樣想?!」  就是會有人這樣想,這是事實,不能接受有時候就是我家的事,我能夠盡善做的就是理解自己憤怒的原因,問問自己的想法和論點,在不傷風敗俗、影響社會下,堅持住自己的標準再往前走,不去用價值觀綁架他人,也不被他人綁架。
女兒,雖然我不太了解妳,但我會好好愛妳   不見得每個人都擅長處理情感,不是每個人都能將自己的情緒誠實說出,偏偏越躲在關係背後的這些,越被大家渴求追想。很慶幸自己隨著年紀的增加,對於相似情況的理解也隨之增加,就是在老爸的身上,我才學會這些。 愛是不可愛的時候,我還是愛;愛是裡面沒有虧欠。
龔敬文寫的詞聽完會讓人會心一笑,是會在心中「欸?!」一下的。起初覺得他是在把心中的不滿diss出來,但中間他又會順便噹一下自己,最後收尾再帶有一股「唉,不懂就算了」的意味,畢竟時間最貴也很珍貴。 總能夠在每個段落裡,把自己的不平詼諧的說出來,又不會將人往死底懟,收的非常漂亮。
不論你發什麼,我都不相信你是真的過得好。   對社群軟體越來越厭倦,不過是把人與人關係裡的討厭複製到了社群軟體上。沉默當然不是今晚的康橋了,是我們現實中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旅遊是既浪漫又艱辛的獨處時光 前言 旅遊當然令人嚮往,給人期待,但真正的結果可能不如預期。離開了舒適圈,離開了熟悉的生活和環境,當然會有驚喜,但帶來的也可能是不便。所以出外旅遊之前,我一定先提醒自己:花錢、吃力、買快樂。我覺得這個提醒很重要。因為目標明確,所以遭遇到什麼都可以笑對。桌次不順,沒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忙碌生活帶來的壓力,以及對於回歸家庭和安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外頭生活的刺激與誘惑,但最終仍將家視為身心靈的避風港。文章強調了回家的重要性,以充飽電後再出發。
當我們壓力大時,總想去旅行 當我們情緒不佳時,總想去大吃大喝 但往往我們在吃喝玩樂時 腦袋仍想著造成壓力與情緒的事件 讓享樂的品質大打折扣 享樂過後 內心並未真正滿足 而是空虛與煩惱再度來襲 於是只能寄望於下次的享樂 其實我們想要的往往不是我們以為的目標 而是好的感受 好的
我對出差已經感到厭煩,不單單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已然燃燒殆盡,這種燃盡生命是由於對人性的失望,也是因為提了離職,彼此信賴關係已經緊繃到了極限,隨時都會崩解。 所以重點不在出差,而是工作本身。 但是這一次出差才第一天就充滿了搞笑情節。 由於是與客戶簽約後第一次聯合設計workshop,參與人數眾多
Thumbnail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旅遊竟是遭受外靈襲擾的一大成因,過去鮮少人提到,大多人在意的是旅館〝乾不乾淨〞,忽略了旅館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所到之處皆有可能與當地的靈有巧妙的〝互動〞,造成往後身心俱疲。需要經常出差的人也必須留意,因為出差住過的地方,現在可能也已忘了,但外靈的干擾不會因為你忘了,就停止。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旅遊是既浪漫又艱辛的獨處時光 前言 旅遊當然令人嚮往,給人期待,但真正的結果可能不如預期。離開了舒適圈,離開了熟悉的生活和環境,當然會有驚喜,但帶來的也可能是不便。所以出外旅遊之前,我一定先提醒自己:花錢、吃力、買快樂。我覺得這個提醒很重要。因為目標明確,所以遭遇到什麼都可以笑對。桌次不順,沒
Thumbnail
旅遊是一場安息 旅遊是一場重新開始也重新檢視 旅遊注入新的心力、也沉澱了內心, 旅遊帶來新視野, 旅遊,是遊玩也是關係的建立與重新的開始。 從去年12月開始, 哪來這麼多事情, 在工作上忙不停, 像個陀螺一樣不地打轉。 在心力耗竭的情況下真的很想離開職場。 難得完成一段落,為自己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疫情過後幾次的出國旅遊,讓我開始思考旅行的意義。 以前當我還在職場工作的時候,每年一次的出國旅行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情。因為可以短暫的脫離舊有的一切生活。儘管還是有可能在旅行途中掛念或是處理,但是可以短暫的脫離工作壓力、嘗試過一的短暫的、和平常不一樣的生活,是很不錯的體驗。有些人就算出國旅遊什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忙碌生活帶來的壓力,以及對於回歸家庭和安靜生活的渴望。作者分享了自己在外頭生活的刺激與誘惑,但最終仍將家視為身心靈的避風港。文章強調了回家的重要性,以充飽電後再出發。
當我們壓力大時,總想去旅行 當我們情緒不佳時,總想去大吃大喝 但往往我們在吃喝玩樂時 腦袋仍想著造成壓力與情緒的事件 讓享樂的品質大打折扣 享樂過後 內心並未真正滿足 而是空虛與煩惱再度來襲 於是只能寄望於下次的享樂 其實我們想要的往往不是我們以為的目標 而是好的感受 好的
我對出差已經感到厭煩,不單單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已然燃燒殆盡,這種燃盡生命是由於對人性的失望,也是因為提了離職,彼此信賴關係已經緊繃到了極限,隨時都會崩解。 所以重點不在出差,而是工作本身。 但是這一次出差才第一天就充滿了搞笑情節。 由於是與客戶簽約後第一次聯合設計workshop,參與人數眾多
Thumbnail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這種被稱為「連假症候群」的心理現象,是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突然感到的焦慮或慌張,而產生心理和生理不適。​
Thumbnail
身邊的朋友都喜歡出國、旅行, 我從來沒有嚮往這件事, 即使有出過國,對我來說, 目前就是一個體驗或完成事情後的成就感(例如帶爸媽出國或自己第一次出國就是這樣的心情...) 還有我很討厭,別人說:「要趁年輕多出去看看」 我一直不太懂,為什麼? 很多時候,會接到別人詢問出國後的體驗,但...
Thumbnail
旅遊竟是遭受外靈襲擾的一大成因,過去鮮少人提到,大多人在意的是旅館〝乾不乾淨〞,忽略了旅館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所到之處皆有可能與當地的靈有巧妙的〝互動〞,造成往後身心俱疲。需要經常出差的人也必須留意,因為出差住過的地方,現在可能也已忘了,但外靈的干擾不會因為你忘了,就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