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工焦慮怎麼辦?心理師教你3招克服連假症候群的有效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隨著春節連假的結束,一想到即將回歸現實生活,你是否感到煩躁或焦慮,開始懷念假期的輕鬆與自在呢?​​

當我們從長假中的休閒模式,再度轉換到工作模式,有可能會突然感到焦慮或慌張,因而產生心理和生理的不適。​

事實上,在長假期間因為報復性的熬夜,當你突然之間作息嚴重的不規律,再加上感官在持續處於興奮狀態之下,又要再度回到工作的狀態,會突然經歷情緒起伏的跌宕,反而激起壓力的反應。​就好像有時候,當我們在開心或一陣狂歡過後,會突然感覺到一種失落。​​

所以,認識連假症候群的症狀,正視自己的情緒變化,是面對的第一步。​當你越能接受它是適應過程的一部分,你就越能正常化地面對「假期失落」的過程。



策略一、練習與情緒共存

為什麼連假結束了,焦慮反而卻開始了呢?

​​當我們從放鬆的假期,回到繁忙的工作步調,內心往往會產生抗拒和不安。​

這時,當你越是要求自己要馬上進入工作模式,反而越會感到心浮氣躁。

​你不需要把情緒的波動視為異常,意識到從休閒轉換到工作模式,可能會出現適應性的問題,接受這種轉變的自然反應就可以了。​

例如,我有一位客戶,在連假結束後總是情緒低落,無法專注於工作。​

在個別會談當中,我們一起進行呼吸的調息,透過冥想的練習,不再過度壓抑,而是能在嘗試中,允許情緒的流動,逐步釋放內心的焦慮,反而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上的挑戰。​​所以面對開工焦慮的第一步,就是練習與情緒共存




策略二、建立收心儀式感

▌為什麼建立「收心的儀式感」可以避免開工後的失序呢?​​

很多人習慣在放假期間出現報復性行為,像是瘋狂追劇、玩遊戲,或是忍不住大吃大喝,導致假期結束後難以調整回正常的工作生活節奏。

​建立一個穩定的生活節奏,對於調整情緒狀態非常重要,能幫助我們建立復工的心態調適。​維持生活的秩序感,能幫助我們掌握自主性。

​我通常會建議,把連假的前一天設為「開工復原日 」。

讓當天的行程盡量「簡單化」,幫助自己重新調整回「開工模式」,可以安排較輕鬆的行程,像是散步、整理家務、睡前進行陰瑜珈等,都可以幫助自己建立收心的儀式感,提前為復工建立起心理的準備哦!​




策略三、預先安排工作計畫

▌不要讓混亂迷惑了你,而是讓工作清單幫助你保持清晰!​

每當假期結束,我們往往面對著一大堆待辦事項,和即將復工的壓力。

這種繁忙往往令人一頭兩大,容易陷入失眠的困擾。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需要一個有效的方法來應對工作壓力,並確保自己在復工後能夠有條不紊地處理工作。

​​我自己也時常在假期尾聲感受到這樣的壓力,面對著眾多未完成的工作任務,和即將到來的新挑戰。

「制定工作清單」,是我常用的一種方式。也就是提前將所有的待辦事項一一列出,並按照優先順序進行安排。

​​我發現,這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了解自己需要處理的事項,還可以避免遺漏重要的事務。

​​舉例來說,我曾經有位客戶,在每次假期結束時都會感到焦慮和失眠。​​在我陪著她一起列出待辦事項並逐步分析和排序後,她能夠更有序地應對工作上的挑戰,並且減少焦慮感。​​

這樣的做法不僅幫助她在復工後更有效率地工作,也增強了她應對工作壓力的能力。

​​因此,我深知「制定工作清單」的重要性,它不僅是組織工作的有效工具,更是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工作效率的關鍵。

而且我也特別喜歡當我逐一完成每樣任務時,能從清單中逐項打勾的成就感!​​

不過,要提醒大家,制定工作清單的時候,只要先列出項目即可,請把動工的行動和力氣,留到開工日再開始進行,才不會腦袋轉個不停,反而影響休假心情和睡眠的品質哦!​



本專題收錄關於尋路心理師吳曉柔,相關的媒體報導、授課紀錄、訪問內容等資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北高雄家扶中心,在旗山區辦理家長、岡山區辦理大專生、鳳山區辦理青少年等成長團體,邀請心理師及其他專業講師,讓每個年齡層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團體,藉此學習及拓展不一樣的視野,增加自我紓壓的方式。
空軍第1聯隊日前辦理112年心理衛生初級防處研習,由政綜科長徐中校主持,邀請諮商心理師吳曉柔蒞部演講,並以「珍愛生命、正向人生」為主題,透過其多年的工作經驗與心得,傳達給聯隊官兵熱愛生命的態度,以及如何建立正向心態的實用技巧。 研習過程中,吳曉柔心理師,以設計小遊戲
作為諮商心理師和職涯諮詢師,我常常面對很多人的煩惱,希望我能夠提供協助,幫忙解決他的困境。 聽說最近當紅的AI,不只可以幫你解決問題,還可以幫你省下不少的荷包!? 我決定來幫大家實測看看,究竟AI能不能夠取代心理諮商,既能聽你訴苦又能幫你解決問題呢?
《親愛的對象》MV,是蔡依林為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量身打造的主題曲。她在MV中扮演在多元性別酒吧的女歌手,陪著兩個主角經歷出櫃的過程,並給予支持和鼓勵。Jolin用隱喻的方式,不只敘說同志族群,在面對公開性取向的心路歷程,也象徵每個人在揭露內心秘密,都有可能會經驗到的過程和心理狀態。
貴人,常常在人生遇到關卡時,老天派來的天使,陪你度過難關,或是鍛鍊各種能力,然後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帶來生命的改變和啟發。有位努力的女孩,她想要成為大人們的驕傲,可是即便她拼命的念書,還是常常搞不定數理的難題。有時好不容易背下公式,當突然被點名,或是考卷翻開的瞬間,看著數字再度變成摩斯密碼......
轉職,是許多人職涯發展路徑的一種選擇。有些人是為了追求理想、更好的機會,也有些人是對現職的不滿,而被當成改變困境的捷徑。 以下跟大家分享常見的轉職迷思,希望能幫助正在考慮轉職的你,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轉職的真實面貌。 從薪水的盲目追求、解決問題的過度理想化,到年齡的自我設限,重新省思職業生涯的抉擇。
北高雄家扶中心,在旗山區辦理家長、岡山區辦理大專生、鳳山區辦理青少年等成長團體,邀請心理師及其他專業講師,讓每個年齡層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團體,藉此學習及拓展不一樣的視野,增加自我紓壓的方式。
空軍第1聯隊日前辦理112年心理衛生初級防處研習,由政綜科長徐中校主持,邀請諮商心理師吳曉柔蒞部演講,並以「珍愛生命、正向人生」為主題,透過其多年的工作經驗與心得,傳達給聯隊官兵熱愛生命的態度,以及如何建立正向心態的實用技巧。 研習過程中,吳曉柔心理師,以設計小遊戲
作為諮商心理師和職涯諮詢師,我常常面對很多人的煩惱,希望我能夠提供協助,幫忙解決他的困境。 聽說最近當紅的AI,不只可以幫你解決問題,還可以幫你省下不少的荷包!? 我決定來幫大家實測看看,究竟AI能不能夠取代心理諮商,既能聽你訴苦又能幫你解決問題呢?
《親愛的對象》MV,是蔡依林為電影《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量身打造的主題曲。她在MV中扮演在多元性別酒吧的女歌手,陪著兩個主角經歷出櫃的過程,並給予支持和鼓勵。Jolin用隱喻的方式,不只敘說同志族群,在面對公開性取向的心路歷程,也象徵每個人在揭露內心秘密,都有可能會經驗到的過程和心理狀態。
貴人,常常在人生遇到關卡時,老天派來的天使,陪你度過難關,或是鍛鍊各種能力,然後你會在不知不覺中,帶來生命的改變和啟發。有位努力的女孩,她想要成為大人們的驕傲,可是即便她拼命的念書,還是常常搞不定數理的難題。有時好不容易背下公式,當突然被點名,或是考卷翻開的瞬間,看著數字再度變成摩斯密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週一症候群是大多數上班族會有的症狀,有些人從星期天就開始有憂鬱或焦慮的感覺,而我就是其中一位。目前我仍然在摸索如何擺脫週一症候群的困擾,至今我嘗試過幾種方法,也期待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分享你們的經驗。 週日早起 我所實施的週日早起和平常起床的時間不同。通常我會試著比平日起床的時間晚1~2小時起
Thumbnail
剛過完年想到要回到工作岡位就覺得厭世、無力,這可能是「收假症候群」!指的是因放假多日生活作息改變,導致要收假上班後出現如精神緊繃、睡眠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疲勞倦怠等症狀。該如何預防改善收假睡不好的問題?意凡馬光中醫診所吳文泓中醫師帶您了解。 為何收假容易疲倦、睡不好?4類人更容易有「收假症候群」
Thumbnail
心突然慌了起來,因為年假已到盡頭。 常說對於現今的我來說,假日與非假日並無太大差別,但總還是不一樣的。 假日與非假日之所以沒有差別,是因為非假日我也還是在工作。各種工作債務,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工作日假日,照常追殺而來。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春節假期吧。 春節假期對大部分人來說,彷彿工作
Thumbnail
A. 過年假期總是過得特別快,一轉眼就到了開工日。許多人在收假後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例如: - 疲倦、嗜睡 - 注意力不集中 - 情緒低落 - 焦慮、不安 - 腸胃不適 這些症狀統稱為「休假症候群, Holiday Syndrome」。
Thumbnail
不想上班的正常性:現代節奏快速的時代,不想上班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須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長時間的壓力、職場關係和責任重擔可能成為想逃避工作的原因。以下是特殊情境:
節後症候群。可是,有人收假前一晚一想到明天得早起,他就憂鬱了,心情 down到失眠。醒來時還眷戀閒散,盥洗時慢速拖拉。接著發現上班衣服變好緊,才三天就變胖,也太糟心。好不容易去上班,又奇怪說怎麼這裡痛、那裡酸的,一早就昏昏欲睡。工作也超無力、超倦怠、注意力渙散,能專心做的事只有在線上遊蕩,看看下次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不安感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事情,但是要克服它,先要了解它的來源。讓我們來看看一些常見的不安來源,還有一些實際的做法來應對。 1. 工作壓力:工作太緊張了 解決辦法: 和老闆講講,把你的狀況講清楚,也許能有改善。 調整一下工作優先順序,分配任務,讓自己輕鬆一點。 學幾招時間管理,讓工作變得更有
Thumbnail
連假症候群!? 清明連假剛過遇到比較多想轉職的焦慮來訪者。 連假前的地震,讓身為花蓮人的我也很緊張。面對天災這種我們無法控制的外在事件,讓我回想到幾年前COVID-19疫情剛開始時自己差點被裁員的經驗...
Thumbnail
焦慮症患者害怕休息放鬆可能並不是因為懶散,而是因為焦慮症帶來的一種心理狀態。焦慮症患者可能會感到害怕休息放鬆,因為當他們處於放鬆狀態時,他們可能感到更加無助、失控和….
週一症候群是大多數上班族會有的症狀,有些人從星期天就開始有憂鬱或焦慮的感覺,而我就是其中一位。目前我仍然在摸索如何擺脫週一症候群的困擾,至今我嘗試過幾種方法,也期待大家可以和我一起分享你們的經驗。 週日早起 我所實施的週日早起和平常起床的時間不同。通常我會試著比平日起床的時間晚1~2小時起
Thumbnail
剛過完年想到要回到工作岡位就覺得厭世、無力,這可能是「收假症候群」!指的是因放假多日生活作息改變,導致要收假上班後出現如精神緊繃、睡眠不佳、注意力不集中、疲勞倦怠等症狀。該如何預防改善收假睡不好的問題?意凡馬光中醫診所吳文泓中醫師帶您了解。 為何收假容易疲倦、睡不好?4類人更容易有「收假症候群」
Thumbnail
心突然慌了起來,因為年假已到盡頭。 常說對於現今的我來說,假日與非假日並無太大差別,但總還是不一樣的。 假日與非假日之所以沒有差別,是因為非假日我也還是在工作。各種工作債務,不管白天黑夜,也不管工作日假日,照常追殺而來。 唯一的例外,大概就是春節假期吧。 春節假期對大部分人來說,彷彿工作
Thumbnail
A. 過年假期總是過得特別快,一轉眼就到了開工日。許多人在收假後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症狀,例如: - 疲倦、嗜睡 - 注意力不集中 - 情緒低落 - 焦慮、不安 - 腸胃不適 這些症狀統稱為「休假症候群, Holiday Syndrome」。
Thumbnail
不想上班的正常性:現代節奏快速的時代,不想上班是一種正常現象,無須給自己太大的壓力。長時間的壓力、職場關係和責任重擔可能成為想逃避工作的原因。以下是特殊情境:
節後症候群。可是,有人收假前一晚一想到明天得早起,他就憂鬱了,心情 down到失眠。醒來時還眷戀閒散,盥洗時慢速拖拉。接著發現上班衣服變好緊,才三天就變胖,也太糟心。好不容易去上班,又奇怪說怎麼這裡痛、那裡酸的,一早就昏昏欲睡。工作也超無力、超倦怠、注意力渙散,能專心做的事只有在線上遊蕩,看看下次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