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藍綠圍剿的張亞中,被兩岸共伐的「和平協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9月25日,國民黨將選出第11任主席。自5月公告選舉細則以來,這場選戰先是經歷了疫情衝擊,又在備受大眾冷遇後,於終局前夕引爆話題。而導致這般起伏的關鍵,無疑是候選人張亞中的「輿情逆襲」。
自8月起,諸如「比特王出任務」等台灣Youtuber,開始將張亞中的各式演講、辯論影片剪輯上網,搭配搶眼字幕與熱血配樂,產出一支支主打「國民黨黑馬」、「小英夢魘」為標題的熱播影片。片中張亞中凌厲的話語攻勢、強悍的辯論姿態、戲劇化的動作音調,擄獲了不少泛藍網民支持,也吸引許多非國民黨人觀看。9月14日的「移送考紀會」風波,更是在重創國民黨形象之餘,反向替張亞中加分不少。
選舉倒數10天時,一份台媒TVBS所做的國民黨內部民調曝光,張亞中以30.6%的支持度,超越原本領先的前新北市長朱立倫的27.5%。如此「由陪榜變榜首」,引發了朱陣營的集體焦慮,後者為此強化了「棄江保朱」的操作力道,同時大力形塑「張亞中是紅統」的輿論議程。
在此脈絡下,作為張亞中主要政見的「兩岸和平備忘錄」成了各方焦點,民間對此同樣議論不斷,諸如「糖衣毒藥」、「有種和平叫殺光」的聲浪更是不絕如縷,黨主席選舉似乎已來到「總統政見辯論會」層級。
台灣困境不容樂觀
平心而論,雖說這般討論近年在台相當罕見,但回顧過往20年,其實滿是似曾相識的歲月痕跡。
張亞中的「兩岸和平備忘錄」構想,源自其於2008年提出的「兩岸和平協議」,可謂是當年兩岸特殊氛圍的產物之一。1995年,江澤民於「江八點」中提及「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又於2002年提出「三個可以談」,強調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可以談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問題」,為所謂「和平協議」開啟了談判契機。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以私人名義出訪中國大陸,並與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進行會談,會後發表五點共識,提及在認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促進恢復兩岸談判,以「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可視為對「江八點」的呼應繼承。
此般倡議雖在2007年遭陳水扁駁斥,要求北京先放棄「一個中國」原則、廢除《反分裂國家法》、撤除東南沿海的飛彈部署,兩岸才有談「和平協議」的空間;但2008年馬英九上任後,隨即於就職演說中提及「未來將與大陸就台灣國際空間與兩岸和平協議進行協商」,形同是恢復了「連胡會」後的共識路線。張亞中亦是在此般氛圍下,於同年10月發表了《兩岸和平發展基礎協定草案》,作為倡議選項之一。
然而此般「春暖花開」終究沒能持續,馬英九雖預告了開頭,卻無法走到結尾。在美國干涉、擔憂民意反彈波及選情下,馬英九於2011年提出了「十大保證」,內容包括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海峽「不統、不獨、不武」現狀,且唯有在「台灣民意達成高度共識」及「兩岸累積足夠互信」的前提下,才有推動商簽和平協議的可能,推動過程則須遵守「三個原則」:「國家需要、民意支持、國會監督」,且最後須交付公投。
上述保證,成了馬英九2012年競選連任的政見之一,卻也凍結了「和平協議」的推進可能。根據2011年10月21日民進黨公布的民調數據,被問及「能否接受以一個中國為前提簽訂兩岸和平協議」時,有高達41.9%的民眾表示「非常不能接受」,選擇「有點不能接受」的也有21%;而對於「中國會否遵守和平協議內容」,回答「非常沒信心」的多達44.5%,「有點沒信心」的則有22.7%;最後對於「台灣前途或現狀改變都須由公民投票決定」一題,選擇「同意」的民眾高達82.7%,「不同意」的僅有13.2%。由上述結果觀之,將「兩岸和平協議」交付公投乃當年的台灣社會共識,但搭配拒斥「一個中國」的民意比例,結果恐怕會是否決多過贊成;再加上「三個原則」等條件牽制,「和平協議」形同是被打入冷宮,永遠停在了草擬階段。
如此發展,已是對兩岸互信的一大重創,蔡英文執政後海峽愈發風雲變色,不僅「九二共識」基礎瓦碎,海基、海峽兩會協商及陸委會、國台辦首長會晤也遭中止,武統戰雲更是山雨欲來,要在此般政治現實下簽署「和平協議」,難度遠高於馬英九時期。
而張亞中雖身披「紅統」罵名,卻同樣主張將「兩岸和平備忘錄」交付國民黨內部公投,再於國民黨執政後發起全島公投,形同是走了馬英九當年的老路。差別只在,馬英九時的台灣尚有談論「和平協議」的空間,如今的台灣卻是「聞統色變」,不只民進黨大力動員恐懼投票,就連國民黨也不能免俗,端看此次操作棄保的「紅統導致滅黨」話語,便可知今時早已不同往日。
時空變化不容忽視
然而海峽兩岸風雲流轉,變的又豈止是台灣?
從「九二共識」、馬時期兩岸洽談「和平協議」,到2015年的馬習會,北京更多是在中美合作的基礎上,選擇淡化台海問題的急迫性。彼時的美國期望中國「和平演變」,中國則希望融入美國主導的世界經貿體系,雙方尚未進入激烈博弈階段,北京也在對台立場上釋出了最大善意,模糊處理台海諸多爭議,以和平共處為最高原則,同時期望台灣能相向而行,共赴「和平統一」的彼岸。
在此脈絡下,即便「兩岸和平協議」有「制度化獨台」、「和平分立」之嫌,受到當年的政治氛圍薰陶,其更多是被視作「中國統一」的中程協議,意即兩岸簽署此一「臨時協議」,是為醞釀「和平統一」的相關條件,而非永遠「維持現狀」,中國民意也大多服膺此說法,並未捲起千尺巨浪。
然而如今美國寸寸進逼,在玩弄台灣問題上屢屢突破底線,持續拉撐「戰略模糊」邊界,北京已難再採取守勢、模糊處理台海爭議;中國民意也在蔡英文政府一次次配合玩火、炒作反中議程後,湧現了「只能武統」的激憤情緒,對內牽制了北京的對台政策。
對比馬英九時期,「兩岸和平協議」尚能滿足北京政治所需,也有相對較多的台灣民意支持;如今張亞中舊事重提,不僅遭到台灣藍綠的共同圍剿,也迎來諸多中國網友的「合理化獨台」批評,即便張亞中曾多次強調,此協議是為邁向統一而準備,依舊難平網民憤恨,被「名統實獨」的罵名萬箭穿心。
歸根結柢,在當今的中美關係、兩岸氛圍下,「和平協議」框架已有些不合時宜。即便張亞中能在未來更進一步,於「和平備忘錄」後附加「統一時刻表」,並由此獲得北京青睞,回到台灣公投時,仍有極大可能遭受美國與民意的雙重暴擊,且後者將觸發更大風險:倘若台灣真以公投否決張亞中從北京帶回的「和平備忘錄」,恐被視作《反分裂國家法》第三條的現行犯,即「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迫使北京不得不出手武統,以維持統治正當性。雖說北京並非沒有武統準備,也早已具備武統實力,但如此發展,未必符合其長遠戰略安排。
張亞中的政治困境,映射了台海和穩的一去不復返。深藍基層黨員的大力支持,與其說是敗部復活,不如說是一邊憑悼已被民進黨襲奪的台灣政治空間,一邊置之死地而後生、押寶無派系的政治素人;正如紅藍綠的共同圍剿,看似在認真討論「和平協議」,其實更多是面對懸而未決的台海棋局,生出了立場相反的同病相憐:為結局遲遲未至而集體焦慮。

原文發表於2021/9/24《多維新聞》: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會員
179內容數
祁賓鴻在多維新聞的兩岸與國際評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祁賓鴻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9月17日,為期5天4夜的「漢光37號實兵演習」正式落幕。 早在7月時,台灣媒體便紛紛報道,此次操演主軸將從過去的「反登陸」、「灘岸殲敵」,轉為主打「佳冬戰備道啟用」,並將由蔡英文親自校閲。 而由於戰備道啟用,原先特戰營空降、以誘導作戰區執行反空降操演的科目,在空域與戰備跑道相衝突的情況下,將直接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8月4日,美國國務院宣佈販賣台灣40門M109A6帕拉丁(Paladin)型自走炮、1,700組GPS精準炮彈套件(PGK),引發島內一陣「歡欣鼓舞」。然而9月一則消息傳來,拆穿了強顏歡笑背後,帝國霸權與高層政治的金權橫流。 9月12日,台灣媒體紛以「美國迫台購買」為題,曝光「魚叉」飛彈系統預算暴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對
自8月15日塔利班入主喀布爾後,「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便成了兩岸熱議的話題。 台灣一方,以資深媒體人趙少康8月15日的臉書(Facebook)發文為例,其先是抨擊民進黨長年宣傳「中共不會打台灣」、「打了美國會來救」過度一廂情願,並指出「老共不可測、老美不可靠」,台灣要靠還是要靠自己,兩岸之間應該
對當今民進黨政府來說,最大的敵人已非國民黨,而是執政環境與土壤的消亡。 在國民黨一側,其正陷入拿香跟拜而不得的困局。在外界關注的兩岸論述上,各方路線莫衷一是,並在是否與台獨區隔上缺乏共識;面對即將到來的黨主席選舉,各派系與部門同室操戈,相互損耗內鬥;加上民進黨對黨產問題的持續追殺,曾經的百年大黨,
9月17日,為期5天4夜的「漢光37號實兵演習」正式落幕。 早在7月時,台灣媒體便紛紛報道,此次操演主軸將從過去的「反登陸」、「灘岸殲敵」,轉為主打「佳冬戰備道啟用」,並將由蔡英文親自校閲。 而由於戰備道啟用,原先特戰營空降、以誘導作戰區執行反空降操演的科目,在空域與戰備跑道相衝突的情況下,將直接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
8月4日,美國國務院宣佈販賣台灣40門M109A6帕拉丁(Paladin)型自走炮、1,700組GPS精準炮彈套件(PGK),引發島內一陣「歡欣鼓舞」。然而9月一則消息傳來,拆穿了強顏歡笑背後,帝國霸權與高層政治的金權橫流。 9月12日,台灣媒體紛以「美國迫台購買」為題,曝光「魚叉」飛彈系統預算暴
8月2日至27日,美國動員英日澳等盟友,舉行「大規模演習-2021」,堪稱冷戰後最大規模海上演習;中國也自8月17日起,於台灣西南、東南周邊海空舉行演習。對此驚濤駭浪,台灣似乎開始了不顧現實的自我壯膽,不僅頻頻渲染可能花費2,000億新台幣研製飛彈的傳聞,更出現稱中國為「鄰國」的變型版「兩國論」。對
自8月15日塔利班入主喀布爾後,「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便成了兩岸熱議的話題。 台灣一方,以資深媒體人趙少康8月15日的臉書(Facebook)發文為例,其先是抨擊民進黨長年宣傳「中共不會打台灣」、「打了美國會來救」過度一廂情願,並指出「老共不可測、老美不可靠」,台灣要靠還是要靠自己,兩岸之間應該
對當今民進黨政府來說,最大的敵人已非國民黨,而是執政環境與土壤的消亡。 在國民黨一側,其正陷入拿香跟拜而不得的困局。在外界關注的兩岸論述上,各方路線莫衷一是,並在是否與台獨區隔上缺乏共識;面對即將到來的黨主席選舉,各派系與部門同室操戈,相互損耗內鬥;加上民進黨對黨產問題的持續追殺,曾經的百年大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馬英九執政時期藍反對綠支持, 蔡英文執政時期能拖就拖~~~ 賴清德時期綠營直接反對不演了,反而藍營變成支持! 而黃國昌要得始終如一!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正副總統即將就職。然而在此國家重大慶典即將到來之際,在立法院竟然再次引發許久未見的激烈衝突,五位民進黨立委在激烈的衝突中受傷送醫。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聯手要強行通過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推動法案的過程中,藍白兩黨立委一點都沒有遵照應該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系內容表示,當前,台海形勢復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黃國昌記者聯訪中指出,尊重時代力量發展,自身仍屬台灣民眾黨。強調改革優於職位,期盼被民進黨拖延近八年的改革法案快速通過。與國民黨尚無實質接觸,但期待共同推動優先法案。
民眾黨關鍵8席立委牽動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結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天與8位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開會討論立法院長投票意向,柯文哲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票,反而忽略了國會改革。民眾黨首先公布黨團三長,由黃國昌任總召、黃珊珊任副總召、陳昭姿任幹事長。 關於立法院正副院長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每次的總統大選在政黨的操作之下,都會變成正與反的選擇。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在台海兩岸局勢逐漸變得緊張的情形下,今年的選舉就變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不斷地渲染著「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主旋律,將兩岸局勢緊張的一切原因都怪罪於民進黨的身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台海之間的和平問題。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馬英九執政時期藍反對綠支持, 蔡英文執政時期能拖就拖~~~ 賴清德時期綠營直接反對不演了,反而藍營變成支持! 而黃國昌要得始終如一!
2024年5月20日,中華民國第十六任正副總統即將就職。然而在此國家重大慶典即將到來之際,在立法院竟然再次引發許久未見的激烈衝突,五位民進黨立委在激烈的衝突中受傷送醫。而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為國民黨和民眾黨的立委聯手要強行通過所謂的「國會改革」法案。在推動法案的過程中,藍白兩黨立委一點都沒有遵照應該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20日就台灣地區領導人「5·20」講話中有關兩岸關系內容表示,當前,台海形勢復雜嚴峻,根源在於民進黨頑固堅持「台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勾連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今天台灣地區領導人的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煽動兩岸
從台灣近年「抗中保台」的主流民意來看,可以知道親中派總得票率近六成,是一種「虛假的」(模糊的)的統獨對峙現象,其中對「中華民國的法定位真相」錯誤的認知是主要原因。「正確的認清中華民國是中國的舊政權之真相」(這就是一個中國),才能喚起「台灣人民自決意識抬頭」,走向「改變現狀」之目標 。
Thumbnail
臺灣過去數十年來因民主政治逐漸呈現自由狀態,2024總統大選有16個政黨參選,兩岸議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對決等議題引發民眾關注。日本歷史上的江戶和平模式與會津爭戮模式成為臺灣借鏡對象,強調時空背景相同,但立場不同的傷痛。張安樂強調臺灣不能再沈浸在幻想中,時間有限,應從日本歷史中吸取教訓。
電影周處除三害的原型是1980~1990年代的台灣槍擊要犯,剛好呼應中國現在開始面對的經濟泡沫重演。 但是當時的台灣,省長民選、阿扁上任,雖然引入黑道治國,但同時處裡了政治轉型,從外來殖民政權的中國國民黨手中,變成台灣本土政治勢力崛起。鄭太吉當選屏東議長進入政壇,槍殺黑道友人被判刑槍決,然後李登輝
Thumbnail
黃國昌記者聯訪中指出,尊重時代力量發展,自身仍屬台灣民眾黨。強調改革優於職位,期盼被民進黨拖延近八年的改革法案快速通過。與國民黨尚無實質接觸,但期待共同推動優先法案。
民眾黨關鍵8席立委牽動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結果,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天與8位不分區立委當選人開會討論立法院長投票意向,柯文哲今天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大家都把焦點放在立法院正副院長的投票,反而忽略了國會改革。民眾黨首先公布黨團三長,由黃國昌任總召、黃珊珊任副總召、陳昭姿任幹事長。 關於立法院正副院長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每次的總統大選在政黨的操作之下,都會變成正與反的選擇。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在台海兩岸局勢逐漸變得緊張的情形下,今年的選舉就變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不斷地渲染著「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主旋律,將兩岸局勢緊張的一切原因都怪罪於民進黨的身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台海之間的和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