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發生在人人懷有美國夢的50年代。愛爾蘭女孩Eilis(瑟夏.羅南飾,Saoirse Ronan),正值青春年華,她勤奮刻苦,卻難以在家鄉立足。如果繼續留在平淡的小鎮裡,她只能為刻薄的雜貨店老闆打零工,微薄的收入甚至買不起自己的衣服。
她不像姐姐Rose有一份穩定的會計工作,也不像摯友Nancy有嫁入豪門的美貌,小鎮已無她容身之處。為了追尋嶄新的開始,她隻身前往紐約,落腳於移民的聚集地,布魯克林。
她知道這一切,不只為了金錢和生計,更為了有憧憬和追求的未來。
布魯克林於她而言,是新奇,是未知,是挑戰,是成長,是跳脫舒適圈,展翅飛翔。身不由己也好,追尋夢想也罷,離鄉背井是必然的代價,揮別了熟悉的小鎮生活,還有與她相依為命的媽媽和姐姐,她明白,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路,還是得自己走出來。
這也是《Brooklyn》(大陸譯為《布魯克林》,2015)這部電影的迷人之處。青澀的異鄉遊子,經歷鄉愁與蛻變,再度回鄉,落落大方、成熟自信的她成為小鎮裡的紅人。離鄉以前,她別無選擇;回鄉以後,隔著大洋兩岸的三角戀,對親情的責任與自由的嚮往,兩種人生,她又該如何抉擇?
在瑟夏.羅南細膩飽滿的演繹下,隨著Eilis的異鄉成長之旅,來一場鄉愁與大城市的冒險、現實與自我間的抉擇,精采絕倫的沉浸式觀影吧。
家鄉和異鄉的掙扎:獨立與成長的韌性,從接納自己開始
如果人生是一場冒險,你有沒有勇氣,挑戰尚未解鎖的關卡?
開往美國的船艙裡,擠滿了嚮往大城市新生活的人,Eilis是其中之一。一襲樸素灰藍毛衣、略顯老氣的髮型,脂粉未施的她渾身散發著土氣,甚至因為缺乏經驗而吃了羊肉湯,一整晚又拉又吐。她迷惘的眼神中,透露一絲對自由的嚮往,那股倔強,彷彿初出茅廬時我們青澀的模樣,離鄉前往城市,望著月夜獨自消化鄉愁,對未知手足無措,又對無限可能充滿好奇。
Eilis白天在城市裡一家高級的百貨公司擔任櫃姐,晚上住在寄宿家庭,她性格內斂、不擅交流,起初,跟顧客對話顯得言詞笨拙、眼神閃爍,工作上的表現並不出色。兩點一線的生活,除了掙錢似乎找不到歸屬感,她覺得自己像沒有根的浮萍,身在異鄉,心卻記掛著家鄉,當第一封家書寄來時,她難以壓抑思鄉情懷,無可遏止地痛哭。
在異鄉的第一個聖誕節,她參加了教會舉辦的晚會,會場裡充斥著孤老無依的愛爾蘭移工,他們造橋鋪路,勤勤懇懇打了一輩子工,卻沒有換來晚年的安穩。Eilis同情他們,卻不免憂慮,這莫非也是她的將來?
對未知感到恐懼時,更要踩著堅定的步伐;如果不知道未來的路在哪,就先把眼前的路走踏實。
勇氣不是沒有恐懼,勇氣是與恐懼並肩同行。 ──蘇珊.戴維,哈佛心理學家
原來,擺脫負面情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Eilis在神父的安排下開始學記帳,布魯克林大學的夜校生活為她注入新動力,她憧憬有天也能像她姐姐Rose一樣,轉做文職會計。
好像我們的人生,沒有人能預知未來,我們能掌握的,唯有當下,透過建立一個一個鮮明的目標,規劃理想藍圖,而所謂充實,是放下對未來的憂慮,專注於享受一點一滴實踐目標的過程。
短短一年光景,Eilis已不是當年那個青澀無助的女孩,她容光煥發,工作上得心應手,與顧客侃侃而談,更通過了檢定考試,取得會計證。
是什麼力量促使她融入新環境,快速成長蛻變?
與其說是因為Tony溫柔真誠的愛情所帶來的歸屬感,不如說是因為愛情安定的力量,讓Eilis獲得自信與勇氣。Eilis在舞會上認識了體貼善良的Tony,同樣身為移工的他並不富裕,卻真心相待。他為她的生活帶來歡樂,每當Eilis難過的時候,她會依偎在他懷裡。因為Tony的出現,Eilis逐漸步上正軌,心扎了根,生活便有了依歸。
其實,歸屬感始於接受自己,你感到認同的程度,事實上,絕不會超過你接受自己的程度,因為相信自己夠好,會帶給你勇氣,展現真實、脆弱及不完美的一面。 ──布芮尼.布朗,社會工作學博士
最初的歸屬感,原來是自己給的;當你發覺自己格格不入時,就先溫柔的擁抱並接納自己吧。人們也會漸漸喜歡上,那個勇敢而自信的你。
安逸和自由的矛盾:取捨與抉擇的堅定,由忠於內心出發
新生活一帆風順,家鄉卻傳來了姐姐Rose突然病逝的消息。白髮人送黑髮人,Eilis的媽媽悲慟不已,她希望Eilis能回家陪她。Tony很擔心,他的愛人回家鄉以後,會不會不再回到有他的異鄉?
無論他人懷有怎樣的期待,做抉擇的人,終究是自己,做了決定以後,要對取捨負責的人,還是自己。
Eilis起初的決定是回家鄉探望媽媽後,就再度回美國,她為了給Tony安全感和承諾,答應與Tony祕密結婚。可她沒有想過,回鄉後的情況,竟與從前大相逕庭。 那是衣錦還鄉的感覺。Eilis彷彿成為小鎮裡的高人氣明星,大家喜歡她摩登的打扮,喜歡她幽默風趣的態度,也喜歡她妙語如珠地談論在美國的生活體驗。她甚至能做姐姐的會計工作,那份她曾經欽羨不已、收入穩定的職業。更令她心動的是,儒雅帥氣的富二代Jim溫柔地向她示好,而她的媽媽,也極力撮合兩人,她多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嫁個好歸宿,並留在家鄉陪伴自己。
在愛情上,Eilis動搖了,她對Jim心生好感,同時也對遠在美國的丈夫Tony感到愧疚,她久久未敢拆開Tony的信,拆開了,也不知該如何回應Tony的深情。如果留在家鄉,生活安穩,又能陪伴在母親身邊,這樣的未來,是不是更好?
人生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我們能遵循的,唯有忠於內心的聲音,學會取捨,慎選每個當下,並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是描繪自我人生的畫家,只有你能創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後的人生。 ──阿德勒
Eilis也深知,陪伴母親,不應該是背叛愛情的藉口,然而,在Jim的柔情與在小鎮安逸的生活誘惑下,Eilis逐漸感到茫然。直到那層從美國歸來的夢幻濾鏡,被現實擊碎,在真相之下化為泡沫時,Eilis才終於清醒。
刻薄的雜貨店老闆發現了Eilis祕密結婚的事實,並向她露出威脅般詭異的笑容。這一刻,Eilis驚覺,她能有「衣錦還鄉」的感覺,來自於在美國的經歷與蛻變,而陪伴她一同成長的人,是Tony,也只有Tony,能跟她以相同步調,攜手共創美好的未來。而Jim愛上的,是蛻變以後自信的她,並不是原本的她。
這段隔著大洋兩岸的三角戀,讓我想起了一段我很喜歡的村上春樹的話:「最愛你的人,不是看見你的光芒向你趕來,而是看到你在泥土裡艱難掙扎的時候,不顧你的狼狽,溫柔地向你伸出雙手。」Eilis最終選擇了那個真正愛她的人,而不是能帶給她富裕生活的人。
而那番刻薄的威脅,也令她驚覺,習慣了大城市自由的生活步調以後,小鎮閉塞的風氣,並無法令她長久安住。
Eilis在布魯克林的成長之旅,有膽怯,有憂慮,有鄉愁,經歷了青澀與蛻變,收穫工作、學業和愛情,最重要的是,遇見那個能帶給她「心安處,即家鄉」的人。
正如劇末Eilis經典又動人的對白:「你會十分想家,想得要命,你除了忍受這一切以外毫無辦法,但這一切並不會擊垮你。終有一天,太陽會再次升起,你或許都未曾注意到,就這麼悄聲無息地,你會開始思考其它的事情,會掛念一個和你過去毫無交集的人,那時,你就會明白,那個只屬於你的人,就是你的安生之地。」
由約翰.克勞利(John Crowley)執導,英國暢銷小說家尼克.宏比(Nick Hornby)
擔任編劇,改編自愛爾蘭作家柯姆.托賓(Colm Tóibín)的同名小說,電影《Brooklyn》以飽和的色調訴說著濃烈的鄉愁、青澀與蛻變、迷失與抉擇,它不只是愛情片,更深刻闡述女性成長、忠於自我與堅定未來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