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We do not remember days,we remember moments.(我們不記得日子,只記得時間)”
這是片中死去的女主姊姊所引用的話,原出處是義大利詩人切薩雷的詩句。人的一生長而段暫,然而我們只會記住某些瞬間。
電影中有不少這樣的引用,簡短的、充滿力量的,彷彿有色彩的字句。
然而這並非電影出現的第一句。
讓我覺得這部電影很棒的瞬間是:男主第一次和女主用電話聯絡,他在話筒的那端說了:
「我覺得我們不能再經歷那段淒慘的時光了。」(這句話的出處是吳爾芙的遺書)
看到最後你會發現,這並不只是一句隨意拿來引用的話語,它暗示著男主的內心。
正文:
《生命中的燦爛時光》是由原著小說改編而成,原書出版於2015年,故事的年代應該設定在至今5年前或是更久。目前這本書不是很好購買,因為有段時間了……所以在寫這篇時我也對原著不甚了解,只單純依照電影來寫。
因為看起來無害的內容和充滿溫暖的電影海報,什麼也不知道的就點進去了……因為太好看,結果喪失戒心忘了先確定結局就默默看到最後,結果悲劇真心碎💔
全片主要就是以兩個主角為主,前半段蠻溫馨的看男主芬奇帶女主薇歐拉走出傷痛;後半段卻是往前邁出的薇歐拉無法拯救深陷的芬奇,最後芬奇終於選擇解脫。
電影有時間限制,給予配角的戲份沒有很多,所以不容易了解芬奇在同儕中所受到的歧視壓力。但也許這些壓力只要簡單的「怪胎」二字便已足夠,因為世人總容不下那些特異獨行。
薇歐拉就像芬奇感受的光。她將自己封閉於他人之外,她也是「怪異」的那個。但她不像他,她是明亮的,甚至充滿潛能。
芬奇受到薇歐拉的吸引,而薇歐拉同樣受到看似明朗的芬奇牽引。她忽略越耀眼的背後越會有更深的黑暗,所以片尾她也沒能及時找到他。
原著和電影有些細節上的設定不一樣,電影相對的更簡單和省略。而電影保留了和小說中同樣的台詞:
「You're all the colors in one,at full brightness.(你是所有色彩合而為一,絢麗又燦爛)」
這句話貫穿了一切。他們都是對方的救贖,只可惜無法到最後。
故事背景發生在印第安納州,裡面提到他們為了地理作業所做的「漫遊」,拍攝不少當地美景,每個畫面都像美的畫一樣,充滿詩意的氛圍。
在電影中,芬奇看上去應是有心理上的疾病,然而並沒有被別人發現(據說書中是有的)、他自己也不明白自己的病況。
書中給出電影裡不明確的解釋:芬奇有躁鬱症。躁期和鬱期時的表現差異甚大,所以旁人很難察覺他其實生病了,尤其故事年代有可能是對精神疾病不夠了解的時代,大多數人更諱疾忌醫。
而即便現在的我們,在面對心理疾病時仍舊一知半解,就算已經有更多的管道可以得到幫助,但許多人們往往不能誠實面對自己,也不願求助。
故事背後所隱含的議題既傷痛,又太難解決。
艾兒芬妮同時也是製片人之一。她的姐姐達柯塔芬妮也是我很喜歡的演員!姐妹倆都是童星出身(艾兒芬妮6歲演出《班傑明的奇幻旅程》),她較有名的作品便是《黑魔女》2部、以及較近期2019的《魔力女聲》,聽說是她主動爭取的演出,片中大展歌喉、音色也很特別。
賈斯特史密斯的父親是非裔美國人、母親則有義大利及法裔加拿大的血統,所以他的五官有點特別。(但我印象很深的是胸毛😱)
他比較出名的作品就是2019的《名偵探皮卡丘》、再來是18年的《侏羅紀世界:隕落國度》。
演員的選角很棒(尤其女主角),雖然男主有被書迷詬病,不過我覺得他蠻適合角色的……因為他的笑容燦爛又有渲染力。配合故事前後的變化,其實詮釋的蠻好。
電影導演是布雷特海利,好像一直是獨立電影,他的作品只有這部我看過。搜尋到還有兩部:《怦然心動的節拍(2018)》《我們夢中見(2016.自編自導自演)》
而劇本則由原作者珍妮佛‧尼文 Jennifer Niven、和伊莉莎白麗茲漢娜完成。麗茲漢娜參與的劇本曾獲金球獎最佳劇本提名,至於作者的作品目前還是原文居多,中譯本不好找。
片尾芬奇離開了這個讓他辛苦又痛苦的世界。薇歐拉走出了失去姊姊的低谷,又緊接著面臨失去戀人的心碎。
可是她已經從芬奇身上得到力量,她不再害怕活下去會面臨的未知,而是害怕不能留下將錯過的美好。
她走遍他們一起去的,和沒能一起去的。她看見芬奇獨自一人留下的訊息:
「I was here.」
這個世界我曾來過,我在這裡。
此後她還會繼續走下去,不錯過她捨不得錯過的一切。
結論:
結局不是美好的,就像人生總是充滿缺憾。可是過程中得到的力量不會消失,曾經存在過的也會始終存在。
這是一個悲傷又溫暖,失去又充滿救贖的故事。非常適合花上一下午,安靜地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