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與建築
世上所有設計可以依據標的物的大小,分為「比人體大」或「比人體小」兩種。我們常說「設計建築」,因此有人以為,設計建築與設計其他事物的思維大同小異,甚至有人以為,擅長設計手機的人應該也懂得設計建築,事實上這些都是謬誤。一切設計都與人體大小密切相關;手機是人類用手掌即可掌握的物品,建築則遠遠大於人體、生命比人類長、能夠容納多人在裡面活動,因此設計手機與設計建築的思維本就不同。這項道理簡明瞭然,但依然有建築師以設計產品的思維來設計建築,也有某些設計過產品的專家以同樣的思維來設計建築或城市景觀。他們通常只重視建築的外觀,其中,以鳥瞰圖的思維來設計建築的作法更是堪憂。札哈・哈蒂設計的東大門設計廣場即為一例,它並未慮及建築內部將予人什麼樣的空間體驗,並且過度執著於表現建築外部的曲線。當然,也有只憑外觀就博得掌聲的案例,例如雪梨歌劇院雖然有音響不佳及設施不足等內部上的問題,但它依然毫不愧為澳洲的代表性建築。只是,這種例外並不多見。
建築與只能夠用來觀看的雕塑是不同的。雖然建築也可以用來觀看,但建築更可以讓人身處其中、向外觀看,因此建築內部的設計非常重要。韓國傳統建築在設計上即十分重視建築裡的人向外觀看的視覺體驗,例如安東市的屏山書院及潭陽郡的瀟灑園,比起強調由外向內看,更多是強調人坐在裡面時向外看到的風景。好的建築都會重視人在裡面向外看的體驗,因此不應以設計手機或服飾的思維來設計建築。我必須再三強調,建築是用來讓人待在裡面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但仍有不少從事建築設計的人遺忘了這項簡單的道理。不久前,我參觀了一座由著名工業設計師擔任創意總監所完成的建築,從外觀上來看,建築材料所營造出的色彩效果的確很好,但問題是,設計者只想蓋出外觀美麗的建築,而未善用容積率,其中幾扇窗戶甚至比人還要高,不容易開啟而導致通風不佳。後來,我在設計師的桌上看見一個以黏土做成、比例尺為四百分之一、約手掌大小的建築模型,模型上的窗戶頗為精美,但只考慮到建築外觀上的美感,未慮及窗戶的高度過高,造成裡面的人看不到外面的風景,也難以開窗通風。這名設計師所犯的錯誤就是以小型產品的思維來看待建築,一般正常的建築設計案都應該先做出比例尺至少五十分之一的模型,才能夠將模型與實際建築在尺度上的差異感降至最低。近年來,由於電腦軟體發達,設計者幾乎都可以利用透視圖同時審視建築內部與外部的設計,盡可能模擬出實際完成時的樣貌。即便如此,目前我仍未看過事前模擬與實際完成後一模一樣的案例,特別是建築的規模感,只可能在建造完成後透過實際經驗才感受得到。雖然十年後,建築師可能已經可以利用虛擬實境眼鏡來模擬建築完成後的所有空間感,但建材的觸感、氣味、餘香等質感上的體驗依然會有模擬上的限制。可見,人對於建築空間的體驗是集合了非常多面向的感受而成。建築的規模比人體大,所以設計建築的思維不應等於設計規模比人體小的產品的思維,而且應該重視使用者從內向外觀看的體驗。
汽車與建築
規模比人體大的汽車又是如何?汽車與建築一樣都比人體大,所以可以用設計建築的思維來設計汽車,這個想法正確嗎?並不是的。汽車與建築之間有三個明顯的不同。第一,汽車可移動,建築無法移動,這一點讓兩者產生很大的差異,汽車不會與周邊環境形成連結,同一輛汽車無論在夏威夷或北極都可以使用,但建築呢?夏威夷的住宅若放到北極,將抵抗不了嚴寒而無法住人。若暫且不談這類極端案例,一棟坐北朝南的房子假使移到坐南朝北的基地上,也會完全顛倒而無法住人。可見,建築的設計必須配合基地的周邊環境條件。世界上,沒有兩塊基地的條件是一模一樣的,坡度、周邊建物、自然環境都不會一樣。再者,每個土地使用者的開發計畫都不盡相同。所以,每棟建築都得根據不同的條件,研擬出量身定做的設計方案。至此,讀者可能會問:既然基地各不相同,為何大多數現有建築都長得如此相像?這個觀察是正確的,而我會答:因為建築師沒有實力。設計出那些宛如複製貼上般的建築,就像談戀愛時只重複抄寫某幾封情書,而不是每次都針對對象與情況的不同來書寫內容。此外,建築師之所以做出相同的設計,也可能是因為設計費過低。當市場上的設計費過低,建築師往往不得不作出重複的設計。但就算市場上給得出好價格,能設計出配合基地條件的好建築的建築師也不多。
汽車可以到處移動,不受限於單一地點,因此,相較於周邊環境,更注重使用時的便利性及外觀上的美感。但建築不同,如同我們習慣說「建築坐落在何處」,建築建成之後就無法移動了,所以,位於什麼地點、要朝向哪個方向才是重點。注重建築與周邊環境之間關係的思想後來發展為風水地理學說。風水理論強調從自己所在位置出發、與周邊景物之間的關係,可說是一門「第一人稱的地理關係美學」。所以,汽車設計不談風水,但建築設計講究風水。
汽車與建築的第二個不同為壽命長短。一般而言,建築比其他事物更禁得起歲月的考驗,只要沒被偷工減料,建築的壽命通常會比人類的壽命長。例如,歐洲有許多建於數百年前的建築,只有更動過室內裝潢,整體依然屹立不搖。至於物品,雖然古董家具的壽命比人類的壽命長,但多數設計物品的壽命都比人類的壽命短,這一點讓汽車與建築產生很大的差異。如同前面章節提到的,建築的壽命比人類長,所以能夠累積多個時代的人對它造成的影響並顯現出來。有時候,建築的用途甚至會產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為了因應用途上的變化,建築的某些部分會經過汰換或修正。例如,聖索菲亞大教堂起初為基督教教堂,後來變成伊斯蘭教清真寺,新建了原本沒有的宣禮塔。可見,歲月的痕跡可以在一座建築上層層疊加,讓建築不只是一個人的創作,更是社會的綜合性產物。所以,汽車與建築分別依據壽命比人類長或短、能否移動而形成不同的特徵,而這之間的差異也應該反映在建築設計的過程裡。
汽車與建築的第三個不同是,建築會影響環境,也會被環境影響。建築起於平地,並且填滿空間。建築出現的同時,空間也會被作出區分。以韓屋為例,韓屋主要由正屋、廂屋、下屋等建物構成,這些建物出現後,庭院這一戶外空間會跟著誕生,與這些建物之間互相影響。在屋子裡,開窗就能看見庭院,也能讓陽光靜靜地灑入屋內。同一間屋子,隨著庭院的有或無,會產生不同的空間意義。由此可知,建築進駐某個空間後,會讓周圍所有空間都產生變化,也被那些空間影響著。建築與四周環境之間互相影響的循環愈是良性,就愈是好的建築。
像劉在錫的建築
長相帥氣的藝人只要在公共場合現身,立刻就會引來群眾爭相目睹及拍照。雖然只是區區一個人,其外貌卻足以大幅影響周圍環境。相反地,有些人不具顯著的存在感,但只要他在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變得柔和而放鬆。這種人是每個組織都希望擁有的,他們往往能夠緩解人際間的緊張感,並將過剩的能量引導至對的地方。節目《無限挑戰》的主持人劉在錫就屬於這種人物,即使同個節目的朴明洙突然發怒與暴衝,或者盧弘喆展現過度的熱情,劉在錫都能夠適時介入、調整步調,使《無限挑戰》成為一齣有趣的節目。
紐約時代廣場上設有百老匯音樂劇折扣票的售票亭TKTS,是由一排售票機及露天階梯式的斜屋頂構成,形式非常簡明,卻富含智慧。它坐落於時代廣場中央的一塊三角形基地上,宛如一座島,四周遍佈每年要價上兆韓元的廣告牆。站在那裡,就像來到一個不停有人開香檳慶祝的盛大派對現場,隨時都有世界各地的遊客湧入,以親自感受那源源不絕的活力。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十二時,時代廣場都會舉行降球儀式(ball drop)慶祝新年到來。時代廣場上到處都是不斷強力宣傳自己的各式廣告,彷彿數十名俊男美女全部齊聚一堂的大鐘獎紅毯現場。坐落在時代廣場中央的TKTS售票亭出現以後,所有人都可以坐在屋頂的露天階梯上,如同看電影般,欣賞時代廣場的眾多廣告,無須花任何一分錢。於是,TKTS售票亭成為一座免費的劇場,讓人觀賞四周建築上令人眼花瞭亂的霓虹廣告及動態影像。
時代廣場是一個很難找到位置停下來休息的地方,每個人都必須快步移動,並且隨時注意避開對向行人,但TKTS售票亭提供了一個可以讓人舒服地坐下來欣賞四周風景的場所。好的建築也應該像它一樣,善用基地周圍的能量。為此,建築師必須懂得站在建築使用者的角度來進行設計,思索從建築內部向外看的體驗是如何。首爾近幾年來新建的建築大多都像在喊「看我!」,建築師只站在建築觀賞者的角度來進行設計。但首爾需要的並非只知道炫耀自己的建築,而是懂得改善與利用周圍能量的像劉在錫的建築。
我們如何能得知一棟建築是否善用了周圍的環境與能量?方法很簡單,只要試著想像該建築若移到其他地方會變得如何。以史上最著名的住宅—法蘭克・洛伊・萊特所設計的落水山莊為例,它坐落在山間溪谷的瀑布旁,露台延伸至瀑布上方,人們可以站在露台上俯瞰瀑布,也可以沿著階梯向下走,觸摸到溪水。假設這棟美麗的住宅被移至首爾的清潭洞,可想而知它將顯得多麼突兀。沒有山間溪谷的風光,在露台上將無事可做;下方沒有瀑布溪水,那些懸臂式結構(cantilever,如帽子的帽簷般,只有一端為固定支承,另一端為無支承且向外突出的結構,會用於陽台或屋簷等突出部分。)的設計又有何用?這一個想像實驗反向證明了法蘭克・洛伊・萊特的落水山莊非常契合其周邊環境。
事實上,有關萊特的一件軼事非常有名,據說他看過住宅的基地後,腦中便記得何處有岩石、何處有樹木,接著於屋主到訪前的三個小時內畫出住宅的所有設計圖。他完整地消化了基地的所有特徵,融入自己的設計裡。反觀位於首爾的三星美術館Leeum,所有建物都很出色,設計獨具個性、施工細節完美等,但試想,它若被移到巴黎,想必也會是很出色的建築,而這反向證明了它未能與周邊環境形成連結。因此,真正好的建築設計會讓建築在它原有的基地發揮良好效果,在其他地方則會變得突兀。這樣的建築才是真正善用基地能量的建築。
城市是一個有機體,城市有生也有死。從巷弄到公寓,從橋樑到公園,一步步帶領讀懂你我的城市,看見空間裡的政治、經濟、文化、歷史、人文與科學,解析道路的法則、為何現代都市不如古老城市美麗、從道路設計與建築樣式架構都市裡的權力,以及現代都市的模樣與正在失去的事物。
建築物提供我們剖析國家與時代的切面。建築物不只擁有地標上的意義,還反映出周邊地理與氣候,也隱含當地人的文化DNA,以及人類的生活如何受到居住空間的影響。身為建築師的俞炫準(Yoo HyunJoon)援引例證,透過15章節的發問帶著我們一起重新觀看一座城市,從有形的建築物規範出無形的空間,其間的衍生結構浩繁如星,但答案都在這座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