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1|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隨譯聊聊_阿伊努地名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覺得北海道的地名特奇怪,甚至還有很多片假名 之前上早大的日本文化課時才後知後覺的發現有很多地名是源於「アイヌ語」 而那些地名的漢字(甚至是片假名)都只是找發音相似的字湊出來的 アイヌ語本身沒有文字,發音跟韓語一樣帶尾音,而日語沒有,故片假名也只能湊個大概
上網爬了幾篇文後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地名小故事 想說找幾個比較有名或有趣的地名來跟大家聊聊
下面粗體字的部分才是有文獻佐證的翻譯或整理 其他都是我自己的小小心得,真實性有待商榷XDDD (我是自然組小廢物,歷史地理只有高中程度,還望熱心人士指點

小樽(オタル)

首先來聊聊這個在長輩觀光客記憶裡幾乎等於北海道代名詞的地方XD
小樽的由來可能跟小樽內川(おたるないがわ)有關 「オタ・ル・ナイ」意思是「砂・溶化・河川」
然而小樽內川目前跟小樽一點關係都沒有,集水區位於札幌市內 流向也是小樽內川→白井川→豊平川→石狩川→出海
小樽內川原本的出海口可能在目前新川出海口(位於小樽市)一帶 也就是錢函以東的區域 而後來隨著部落遷移就將地名帶到了現在小樽市中心那區
這會不會是小樽行政區特別向東突出一塊的原因呢?~~
紅線框起來的是小樽市行政區,市中心是Otaru Canal Boat那帶而錢函車站也有標註
紅線框起來的是小樽市行政區,市中心是Otaru Canal Boat那帶 而錢函車站也有標註
就「オタ・ル・ナイ」的語意來看,含有泥沙的河川 總覺得應該是河流下游甚至靠近出海口的區段 但它現在竟然是位於深山水源區的一小段溪流
其實アイヌ文化是近十年內才開始受到重視 和人初來乍到時大概也不知道「オタ・ル・ナイ」是什麼意思 甚至可能不知道「ナイ」本身就有河川的意思,所以重複加了個「川」XD

洞爺(トーヤ)

又是另一個北海道必去的觀光景點,冬天跟夏天去各有意趣 但我去了兩次都陰錯陽差沒能上湖心那個島...讓我再去第三次的意思(?)
「ト・ヤ」的意思是「湖・岸」
洞爺湖本來和其他大型湖沼一樣單純被稱為「ト」 又是和人將發音拿來當湖的名稱
洞爺湖町行政區範圍
其實「ト・ヤ」這個詞也出現在其他湖岸地區 例如支笏湖畔的「支笏洞爺國立公園」

札幌(サッポロ)

北海道最大的都市
來源於「サッ・ポロ・ペッ」,意思是「乾涸・大・河川」
這條河流指的是現今的豊平川 豊平川沖積出的泛濫平原在乾季缺水時會露出大片土地,因而得名
不過現今札幌位置應該較像是河流剛出谷的沖積扇區域 或許是這邊地勢高一點比較不會淹水適合定居(?)
札幌市中心與豊平川(深藍線標註)
「ペッ」在很多地名裡會記做「別」 大家在北海道看到「××別」的地名時可以看看有沒有河川經過

茨戸(バラト)

札幌北邊,與石狩市的交界處
「パラ・ト」意思為「寬廣・湖」 原是指発寒川下游一片廣闊的沼澤
會想要提起茨戸是因為我偶然間在google map上看見了茨戸川奇怪的形狀 上網爬文才發現這是日本一個非常有名的截彎取直治水工程 不難看出茨戸川原本是隔壁石狩川的一部分 這種彎曲的河道加上低窪的地勢讓這一代經常淹水
明治31年的一場大洪水造成莫大傷亡和損失,進而推進了治水計畫 石狩川於昭和8年完成截彎取直工程,而舊的河道就成了茨戸川
圖上除了可見茨戸川之外,紅色標註為留有茨戸地名的一小區 從紅色標註到左下角藤女子大之間的小溪流就是発寒川

登別(ノボリベツ)

登別市,溫泉聖地
「ヌプル・ペッ」的意思是「水色濃・河川」
幕府末期的史料中有著此處「流著白色溪水」,「溪水呈黃色,非常的混濁」這樣的記載。應是當時地獄谷流出的白色溫泉水有流到下游的登別川
紅色標註那條才是登別川,而地獄谷方向那條是クスリサンベツ川(後匯入登別川)

白老(シラオイ)

之前從新千歲開車去洞爺時有經過白老町,但因為行程太趕沒能繞進去看看 只記得一邊開車一邊看海心情很好~~
「シラウ・オ・イ」「虻蠅・多・地方」 根據當地耆老的說法白老是個多雨的地方,虻蠅特別多
紅色標註的地方是白老車站
白老這種三面環山面向東邊的畚箕形地形跟宜蘭超像,無怪乎多雨

知床(シレトコ)

「シリ・エトク」的意思是「地・突出」
北海道的東北一隅,紅色標註為知床半島的位置

ニセコ

ニセコ町應該是滑雪人不會錯過的地方 名字由來是附近有座山叫「ニセイコアンヌプリ」
「ニセイ・コ・アン・ヌプリ」意思是「ニセイコアンペッ溪流・山」 就是在「ニセイコアンペッ」這條溪流上游的那座山
而「ニセイ・コ・アン・ペッ」意思是「峭壁・於・存在・河川」 就是在峽谷間的溪流
簡單來說名稱的推進是從溪流→山→地名
紅線範圍是ニセコ町行政區,圖正上方可見ニセイコアンヌプリ

旭川(あさひかわ)

旭川市,北海道第二大的城市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這裡我用了平假名來標註讀音 因為「旭川」是個和語 既然是和語,又怎麼跟アイヌ語扯上關係呢? 其它名稱由來有點小小複雜,首先要提起流進旭川市的那條忠別川
忠別(チュウベツ) 「チュプ・ペッ」的意思是「太陽・河川」 指的是太陽會從水源處升起的溪流
和人進一步根據太陽升起的意思翻譯成「旭」 參考「あさひ」的另一個漢字寫法「朝日」就會更好理解 明治23年(1890年)日本政府在此這裡了旭川村
有趣的是地圖上可見忠別川流向其實非東到西而是東南到西北 但剛好北海道緯度高,太陽升起的方向的確也會偏南方
紅色標註為忠別川
個人很喜歡這個名字 除了太陽從水源處升起的意象為寒冷的北海道注入朝氣與希望之外 感覺這個名字也是和人開始學習並了解アイヌ人文化象徵 湊巧的是學者永田方正關於アイヌ語地名調查的『北海道蝦夷語地名解』就在旭川村設立的後一年,1891年出版 推測19世紀後期和人就開始致力於アイヌ文化的調查
可惜的是文化課老師說因為20世紀初世界大戰時,政府為了捍衛領土、強調大和民族的統一團結,曾打壓過アイヌ人,宣稱日本為單一民族組成。 一直到2009年之後才開始積極在北海道各地廣設文化博物館 之後想去北海道的人不妨去逛逛

參考資料↓↓↓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アイリスの日本語学習手帳》 為了感謝在自學日文道路上無償將我養大的先進們 決定也來寫筆記回饋一下社會 同時也希望可獲得高人指點(笑) 2016 N1合格 2020 早稻田別科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