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沖刷過後,我們在美麗與哀愁中相遇相識」。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洪水沖刷過後,我們在美麗與哀愁中相遇相識」。
本幅作品的意象發想自布農族的大洪水傳說,對望的兩名男女神情肅穆彷彿有話要對彼此說,又好像陷入了自我的沉思中。
中間與周邊環繞著百步蛇圖紋,也同樣發想自布農文化,因為百步蛇在布農神話裡是和解過的朋友(kaviaz)。
原住民族的文化並不侷限於傳統累積而來的記憶,也包含著當代元素的影響和互動。
原住民青年在注視著代表自身族群與社群的文化傳統的同時,我們也以現代方式持續輸出自我探詢的省思,亦繼續在追求與歷史、身分認同和社會和解的希冀中,尋求與當代的對話。
文/圖umav
相關報導:
畫布農藝術聯展 青年展現族群文化與認同(TCNN)
畫布農 藉由藝術展現文化傳承(TITV)
部落青年藝術家碰撞新舊 呼籲重視文化(南投新聞)
    avatar-img
    41會員
    110內容數
    可以在這裡以文字閱覽我們聊天內容與重點~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Umav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本文來自Podcast「Umav如何了!」S2E4【tantungu:小恩-1】從教會支持同志平權?神學生小恩倡議友善多元,反對歧視(上) 很多人想說,宗教跟性別議題到底要怎麼對話?特別是在社會上很多莫須有的誤會或衝突事件。所以今天邀請小恩來,是希望他可以從他正在研究的領域就是神學,以及對教會生態觀
    辦理電影節,使得藝術、民族知識和國際交流等種種的可能透過多元形式同時發生。另一件重要的意義是,相較於北部資源或藝術空間資訊,在台南和屏東辦理電影節,是別開生面的嘗試,建基藝術與民族交流媒合平台的新潛能,也號召年輕原住民人才。
    Podcast【Umav如何了!】母語質詢是在壓迫?你知道30年前就有布農青年堅持用母語出庭嗎?節目內容文稿。從立委以母語質詢事件,分享原住民族群為權利抗爭的歷史~
    本文來自Podcast「Umav如何了!」S2E4【tantungu:小恩-1】從教會支持同志平權?神學生小恩倡議友善多元,反對歧視(上) 很多人想說,宗教跟性別議題到底要怎麼對話?特別是在社會上很多莫須有的誤會或衝突事件。所以今天邀請小恩來,是希望他可以從他正在研究的領域就是神學,以及對教會生態觀
    辦理電影節,使得藝術、民族知識和國際交流等種種的可能透過多元形式同時發生。另一件重要的意義是,相較於北部資源或藝術空間資訊,在台南和屏東辦理電影節,是別開生面的嘗試,建基藝術與民族交流媒合平台的新潛能,也號召年輕原住民人才。
    Podcast【Umav如何了!】母語質詢是在壓迫?你知道30年前就有布農青年堅持用母語出庭嗎?節目內容文稿。從立委以母語質詢事件,分享原住民族群為權利抗爭的歷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周圍是一片濃綠色樹木與翠綠草叢,往草叢的縫隙間往外看,可以發現有一彎小溪。小溪裡時不時就有幾條魚游過去,水有點混濁,只能免強看到魚的身影。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淡水河面波浪逆流 東北季風撫慰著臉龐 大屯山說你行乞也是朋友 七星山說你活著或死了都不會離開 小觀音山說對的事情害怕也要做 紗帽山說沒有什麼退無可退一無所有 獵鳶背貼著白色雲層盤旋 白鷺鷥佇立水湄任憑波流洗腳 喜鵲起落於一大叢鮮綠色水筆仔 黑領椋鳥鳴唱在榕樹龐大樹冠裡 河堤上野鴿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草原是柔軟的,保護你不怕跌倒,可以治癒心靈。故事流傳千古,喚起人們內心的迴響。一起品味生活,感受美麗的花朵和追尋真愛的苦難。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這個潭裡的水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小芋頭及小米歉收,連附近的森林都打不到獵物。部落許多人生病都無法好,而紛紛向祖靈報到」,頭目查馬克憂心地說。 「經過多次的祈雨祭,雨神都未曾露面」,祭司解釋著。     「家族千年前從Badaiyi遷徙至加匏朗,得感謝加泵社(今泰武
    Thumbnail
    周圍是一片濃綠色樹木與翠綠草叢,往草叢的縫隙間往外看,可以發現有一彎小溪。小溪裡時不時就有幾條魚游過去,水有點混濁,只能免強看到魚的身影。
    「我們都是一體的」,這個概念療癒了我離開土地的哀傷,也再次幫助我看見自己還不夠敞開。自己也還沒「決定」,是否要為了「讓自然攻進都市」這樣的理念而願意踏出生命的舒適圈。 這週末 @共好生活勞動合作社 協力 @食在安心合作社 的民族植物工作坊。@立蘇 帶領我們所有人練習思考,為何想透過民族植物,達
    Thumbnail
    因為環境險惡所激發出與自然共存的智慧、由於地處偏遠意外保留的文化遺產與珍貴物種,還有面對財團撐腰的專業知識輾壓,卻不惜一切努力而誕生出的公民意識;它不只讓讀者對「惡地」有了更多的想像,同時也在人文、公民及文化等領域,有了深刻的啟發。
    淡水河面波浪逆流 東北季風撫慰著臉龐 大屯山說你行乞也是朋友 七星山說你活著或死了都不會離開 小觀音山說對的事情害怕也要做 紗帽山說沒有什麼退無可退一無所有 獵鳶背貼著白色雲層盤旋 白鷺鷥佇立水湄任憑波流洗腳 喜鵲起落於一大叢鮮綠色水筆仔 黑領椋鳥鳴唱在榕樹龐大樹冠裡 河堤上野鴿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草原是柔軟的,保護你不怕跌倒,可以治癒心靈。故事流傳千古,喚起人們內心的迴響。一起品味生活,感受美麗的花朵和追尋真愛的苦難。
    Thumbnail
    一路向上再向上,階梯過後進入岩石與樹根交錯的步道迷宮,在迷霧中找到了桃花源。不同族群、不同文化,卻都在同一塊土地上,背負著傳承的使命、守護著自然之母。
    Thumbnail
        「這個潭裡的水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小芋頭及小米歉收,連附近的森林都打不到獵物。部落許多人生病都無法好,而紛紛向祖靈報到」,頭目查馬克憂心地說。 「經過多次的祈雨祭,雨神都未曾露面」,祭司解釋著。     「家族千年前從Badaiyi遷徙至加匏朗,得感謝加泵社(今泰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