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淺聊家庭文學

圖文/ninomiya
圖文/ninomiya
這不太算是插畫,只是文章的配圖吧?^^ 文學的範圍很廣,有中文文學,也有來自外國的翻譯文學,有古典文學,也有現代文學,今天我想寫的是關於台灣的家庭文學...。 這要從國中時代開始說起了,我覺得我的國文老師滿不錯,除了教學,她會用班費,買一些指定的課外讀物給我們看,印象中有......蔡志忠的漫畫"孔子說",鄉土作家吳晟的"農婦",合輯八百字小語,還有子敏的"小太陽"等等,由於她的諄諄教誨之下,我對於國文還算是滿喜歡,這些讀物我當時都看完了,其中最有感的是子敏爺爺寫的小太陽喔。 家庭文學不用引經據典,寫的就是普通家庭的生活大小事,看似平凡,卻充滿了溫情與感動,有親子間的感情,有夫妻間的感情,甚至還有飼主與寵物之間的感情(提到養狗),所以我很喜歡這類家庭文學。 民國八十年代的報紙,也常有這類的家庭文學投稿,直到現在,在早餐店的報紙上副刊,仍能見到這類散文小說,可是卻難再有感動的感覺了。
一個北漂游子在台北闖蕩,假日南下返回老家,吃著母親煮的家常菜,充滿懷念的滋味,回到台北外食生活所沒有的熟悉感,望著母親蒼老許多的容顏,內心不禁百感交集在,不知何時能回到家鄉,孝順父母讓他們終老
為什麼這類家庭文學,難以再激起我內心的漣漪了呢??這些體裁元素,或許許多人先前都已經用過了吧?家鄉菜的香味,年邁的父母,還有風景不變的鄉村老家,把文學價值,建立在外食無法代替的家常菜,還有父母持家的勞苦之上,這就是家庭文學的主體價值嗎??
家庭文學怎樣才能走出新路??
因為家庭,不會永遠都會是大家庭,隨著社會演變,從大家庭變成折衷家庭,再變成小家庭,親子人數越來越少,跟長輩相處的機會也越來越少,只有一家三口的小家庭,每天晚上外食結束之後,爸爸滑手機,媽媽在追劇,小孩打電玩,這樣可有感情生活互動可以寫成文學?科技豐富了生活,卻也淡化了親人之間的交流,我不能說這樣不好,因為3C科技確實可以讓人們有事情做,不至於在生活習慣差異上造成衝突,讓小孩安靜,讓大人在影劇世界裡,找到美好的想望,也許未來的家庭文學主題,會是遊記吧??只有旅遊,可以讓家人暫時放下手邊的3C產品。
家庭文學式微了嗎?好像有那麼一點吧,現在年輕女生要結婚,開出的條件...不外乎父母雙亡最好,或者不與公婆同住,又或者以頂客族為前提,組成家庭的基本單位至少要兩個人,只有男女兩人的家庭組成,這樣的家庭文學主體,又會是什麼呢?我陷入了沉思。 但我覺得,至少親子文學,還是會繼續下去的,因為單親家庭的父親母親,一定還是會愛他自己的孩子,那怕只有母子或父女兩人而已。
希望你會喜歡今天的二宮隨筆。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