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name is Ozymandias, King of Kings; Look on my Works, ye Mighty, and despair!” Ozymandias, Percy Shelley 吾名為奧茲曼迪亞斯,王中之王;強者們,見證我的功績,然後絕望吧!
二十年前,當便利商店開始販售飯糰、微波便當、涼麵等餐點的時候,我以為這就是便利商店的「完全體」,從泡麵、零食到飲料進化至即食食品,它已足夠完美的詮釋何謂「便利」。
然而那不過是序曲,只是便利商店一系列超進化的開端,此後的二十年間,便利商店不只照顧你的三餐,滿足你的商務需求,更開展線上購物取貨、繳費乃至沖洗相片的服務──它開始嘗試征服你我的生活。
令人吃驚的是,它不僅是成功,它甚至不曾停下進化的腳步,始終走在你我的前面,一次次的引導、改變我們對便利商店的看法,以及使用它的方式。
回顧我對便利商店的第一印象,那便是思樂冰(可樂風味的冰沙)。小杯是身為小學生還能負擔的小確幸、重量杯則是幫忙家人跑腿時偶一為之的福利。那時便利商店對我來說就是思樂冰的同義詞,以及思樂冰專用的橘色管身、有著紅色直條紋,前端有著小小鏟勺形狀的吸管。
我輩也許漸已淡忘、而年輕一輩不曾經歷,曾有一段時期,便利商店並非今日般的便利、隨處可見。
19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你或許能在某個街角見到明亮、招牌色彩鮮明、裝潢時髦的便利商店(它們通常出現在較大型的路口處等交通要道,或是辦公大樓密集的地方),但它尚未普及;不過,你一定能在住家附近的巷弄中找到外觀樸實、低調卻更實惠,以及長輩口中富有人情味的雜貨店。
年輕一輩的朋友或許難以想像,80年中期至90年初期的雜貨店所販售的商品種類之多,以及雜貨店所能提供的服務,竟然是便利商店當時難以企及的。
一間典型的80年代雜貨店,經常在店門入口處陳列著紅色塑膠柄的各式掃具、水桶;以及總是懸掛在入口處上方,如同俄羅斯娃娃般、由大至少排列整齊的透明小豬撲滿。貨架上除了各式商品,少不了的是幾個圓型、有著紅色蓋子的透明塑膠桶,用來盛裝通常父母親不會買給你的零食。
此外,雜貨店往往也有著和便利商店相似的,陳列於櫃檯後方牆面上的香菸架,和放置飲料的大型業務用冰箱。部分規模較大的雜貨店,還販售雞蛋、米、乾貨及南北雜貨(雞蛋時常以大型塑膠籃層層上疊的方式販售,米和乾貨則以大型的麻袋盛裝)。
80年代,雜貨店基本上顧及了家庭的一切需求和便利性:
- 臨時需要聯絡時,歡迎向店家借電話(找隔壁巷陳太太嗎?老闆還可幫忙直接撥打)
- 買東西就差那幾塊錢?沒關係下次經過再付,帳可以暫賖、晚上煮飯的醬油可經不起耽擱(街頭巷尾大家都彼此熟悉,跑不了帳)。
雜貨店亦為社區論壇、留言板,在還沒有Line群的年代,那就是資訊交換的情報站,消費者購物後更時常佇足、閒聊片刻。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經驗,某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裡,你一如往常的經過雜貨店;老闆便親切的向你打聲招呼,恭喜你考上OO高中。
你還來不及反應,便順道得知誰家的小孩考上的是OO學校;這時候,最合宜的反應便是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微笑、快步離開。
這便是我所熟悉的雜貨店。
有趣的是,這兩者在消費者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往後的十年間開始轉換。便利商店越開越多;漸漸的,雜貨店不再無償的借用電話,多數雜貨店在店門騎樓的角落裝上公共電話,為使用者保留恰到好處的隱私。雜貨店不再是社區情報放送台(這項功能後來則由早餐店替代),逐漸形成今日我們所熟知的樣貌。
在這場雜貨店和便利商店的戰爭中,為什麼便利商店能夠在短短的十年左右勝出,而雜貨店又為何漸漸凋零呢?或許連鎖事業擁有的資源和支援,各種促銷、折扣等為消費者創造更有感的消費體驗,以及家庭購物習慣的改變都是原因。
但我無意、也無從以經濟學的角度,為便利商店興起、消費習慣改變進行全盤的學術性論述;畢竟以我的觀點來說,原因是再簡單不過的──思樂冰的出現,以及7-11裡年輕、漂亮的打工姐姐,徹底改變了我的消費習慣。
作為消費者,我樂於擁抱這樣的改變,而便利商店也確實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回首過往,我才赫然發現,自己原來正是便利商店功蹟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