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i看”ICU重症醫療現場“一書感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是一本讀起來很溫暖的書,尤其在這段緊張的日子,最近阿金醫師又出了第二本書,雖然才剛開始看,但只讀到推薦序的我,已被文字感動的淚流滿面。。。。。
善良、正向、溫暖是我的選擇,也能是你的~ by陳志金醫師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必須要遇到的問題,不論你想知道或不想,而ICU幾乎就是死亡的防守線,過了,重回人間(但可能有後續照護問題),不過,怎麼做可以讓病人“善終”,這是阿金醫師一直在書中強調,他認為要做一個有溫度的醫師,醫病關係才會健全。也才能讓每個臨終的病人,無罣礙的離開,留下來的人,可以走出傷痛或內疚。
這本書不厚,專心看,1~2小時內可以看完,但是我卻花了將近一倍時間。常常因為書中一段內容而淚流不止,只能蓋上書,緩和一下情緒。邊看書也回想起當年,那時,爸爸在醫院待了3個月,其中1個多月是在加護病房,每天就等著2次探病時間進去陪他,等著每天早上主治醫師巡房時,向他請教目前狀況。所以看到這本書小故事,有更深刻的體會。尤其醫師寫著除了救病人也要救家屬這段內容,讓我終於放下當年覺得沒有好好陪伴爸爸遺憾。
書裡有一個章節寫著“當生命走到盡頭,會用另一個形式開始”。我很喜歡這句話,讓對於親屬離世感到難過的人,稍稍可以釋懷,他們只是換另一種形式陪伴在我們身邊。生命的消逝不等於離去,只要我們能把他們在世時的樣子、笑容。。。記在心裡,那他們就會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就像電影『可可夜總會』裡的一句台詞,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也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這幾年,家中陸續有長輩離世,看多了,自認也不避諱談死亡,再加上2020年的疫情,人生,永遠不知道是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向生命中重視的人說出心裡的感受,不要留下遺憾。

後記:
有一次和L見面,我問他:如果以後死了,要埋在哪?
L楞了一下說:還沒想到耶~你呢?
我:我想要海葬,這樣可以天天看海。
L:那一定要在太平洋,海水比較乾淨,還有洋流。
我:對呀,這樣每年就隨著洋流到處玩。啊你記得要來看我喔!😂
最後L給我的白眼,回我:好,先告訴我你愛吃什麼,帶著去看你😂😂😂
和好友說話就是可以這樣口無遮攔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62會員
124內容數
愛吃美食/喜歡和好友小酌/每年都要昏頭一次報名半馬/聽說很會練笑威/朋友說不管想聊什麼找我就對了,因為什麼都能聊/最近還被封了一個最有可能成為邪教教主候選人😆 歡迎大家有空來逛逛 聯絡我:amandachiang0511@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d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餐一直是我最頭痛的一餐,一來,在沒有梳妝打扮下,不想拉遢的出門,再來就是真的要出門,需要更早起床,這樣小孩才能用完早餐再上學(關於這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堅持),就這樣,開始學起做麵包或是一些適合早上吃的餐點了!其中,巧克力口味的麵包,一致獲得國中生和小學生的喜愛,成為家裡最常出現的早餐內容了。今
上個週末和朋友們一起到KTV唱歌,距離上一次,應該超過兩年了,而這兩年間,還是繼續保持只會唱老歌。同行的朋友年紀都比我小,有點擔心他們沒聽過我想點的歌,幸好,他們說就算是費玉清或是王傑那個年代的也可以接受,哈哈,那。。。。。我就不客氣氣啦!
一直聽聞淡菜是一道好吃料理,但很久以前曾吃過一次,覺得並不如傳說中那般好吃,因此也沒再去注意這道料理。直到不久前看到網路上一直介紹著馬祖淡菜,看著那動人的文案,暗自決定就再給淡菜一次機會。
上次聊了清酒,這次來講講我的應酬經驗。 那年,剛換成業務性質工作,有一次跟著老闆到中國出差,拜訪工廠,工廠廠長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吃午餐。一桌子的菜,免不了一定有酒。那時候的我是第一次接觸真正的應酬,應該說還不清楚外面的險惡😂,所以一坐下,主人在大家面前倒了一杯啤酒,就嚷著乾杯。
一直覺得,已經不是青春飛揚的年紀,還能有喜歡的人,可以思念的人,我覺得是一種幸福,想起王菲的歌“我願意”,裡面寫著,
前幾天和幾位高中同學一起喝下午茶,席間,有個同學問大家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早餐一直是我最頭痛的一餐,一來,在沒有梳妝打扮下,不想拉遢的出門,再來就是真的要出門,需要更早起床,這樣小孩才能用完早餐再上學(關於這點,我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堅持),就這樣,開始學起做麵包或是一些適合早上吃的餐點了!其中,巧克力口味的麵包,一致獲得國中生和小學生的喜愛,成為家裡最常出現的早餐內容了。今
上個週末和朋友們一起到KTV唱歌,距離上一次,應該超過兩年了,而這兩年間,還是繼續保持只會唱老歌。同行的朋友年紀都比我小,有點擔心他們沒聽過我想點的歌,幸好,他們說就算是費玉清或是王傑那個年代的也可以接受,哈哈,那。。。。。我就不客氣氣啦!
一直聽聞淡菜是一道好吃料理,但很久以前曾吃過一次,覺得並不如傳說中那般好吃,因此也沒再去注意這道料理。直到不久前看到網路上一直介紹著馬祖淡菜,看著那動人的文案,暗自決定就再給淡菜一次機會。
上次聊了清酒,這次來講講我的應酬經驗。 那年,剛換成業務性質工作,有一次跟著老闆到中國出差,拜訪工廠,工廠廠長很熱情地邀請我們吃午餐。一桌子的菜,免不了一定有酒。那時候的我是第一次接觸真正的應酬,應該說還不清楚外面的險惡😂,所以一坐下,主人在大家面前倒了一杯啤酒,就嚷著乾杯。
一直覺得,已經不是青春飛揚的年紀,還能有喜歡的人,可以思念的人,我覺得是一種幸福,想起王菲的歌“我願意”,裡面寫著,
前幾天和幾位高中同學一起喝下午茶,席間,有個同學問大家喜歡現在的工作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死亡 死亡,其實也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一切都可終止了,能好好休息了。 但是在畫下句點之前,好像有些事應該要做。 只是,好像是沒有辦法擁有做好準備的時刻。 至少,從未完整寫過一篇遺書, 好好感謝那些愛我的人,一直以來的照顧良多, 無限制地承接我,擁抱我的脆弱。 好好表白那些我愛的人,在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Thumbnail
作為一位生病人士,作者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用樂觀進取的態度,去面對生病帶來的種種挑戰,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帶給更多人勇氣跟力量。雖然無緣見到書本的出版就逝去了;但是作者留下的內容,是值得大家好好閱讀品嚐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害怕死亡,禮儀師應該是教育業,打造一個讓人不害怕死亡的世界。本書為讀者提供對生死議題的思考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了善終的態度和安寧療護的觀念,鼓勵人們及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Thumbnail
我有個朋友在急診室當值班醫師,有一次我問他,當有海外遊客在急診病危時,病患的第一考量是什麼? 沒想到,他的答案令我感到心酸。 因為,大部分的海外患者,一旦意識到自己有生命危險時,第一個想法,就是: 想要回到家鄉就醫,就算要死,也要死在自己的故鄉。 當這個願望無法達成時,他們就會希望家屬可
Thumbnail
這是一本你讀了,會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打算的書。 這本同時也是少數讓我邊讀邊心驚膽戰的書。 書中有些情景,有照護經驗的人讀到, 必定會心有戚戚焉,絕對笑不出來。 遇到了,你就知道什麼叫「人間即地獄」。 先父生前罹患漸凍人, 是由母親照顧他, 身材嬌小的母親為了照顧人高馬大的先父,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死亡 死亡,其實也未嘗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一切都可終止了,能好好休息了。 但是在畫下句點之前,好像有些事應該要做。 只是,好像是沒有辦法擁有做好準備的時刻。 至少,從未完整寫過一篇遺書, 好好感謝那些愛我的人,一直以來的照顧良多, 無限制地承接我,擁抱我的脆弱。 好好表白那些我愛的人,在
Thumbnail
這本書作者是日本的精神科醫師平光源,選些書中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去年媽媽驟然離開。在書友們的推薦下,我開始閱讀各種談死亡、悲傷的相關書籍,有像《繼續前行,悲傷就不會是盡頭》這樣的實用書,也有像《廚房》這樣的小說。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則是由一位日本特殊清掃隊員所寫的散文集,用另一個路數,帶我瞧見生死的另一種面貌。
Thumbnail
作為一位生病人士,作者並沒有灰心喪志,反而用樂觀進取的態度,去面對生病帶來的種種挑戰,並且用文字記錄下來,希望帶給更多人勇氣跟力量。雖然無緣見到書本的出版就逝去了;但是作者留下的內容,是值得大家好好閱讀品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