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醫療現場2:用生命拚的生命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出差到南部,高鐵、接駁車上無聊剛好翻閒書,來回就看完一本,短篇臉書式的文章故事,讀起來輕鬆寫意,中斷也不影響。

看完第一本,這本書的內容類似,但更強調醫療處置的家人面。ICU無疑是醫院最接近太平間的部門,而老病死離的近也是常情。人難免一死,只是死的效果太強烈,以致於是個難解的議題。而且即便每個人都要走上一回合,但因為沒有回頭路,也就經常成了忌諱,難以觸及。

面對人生最後的路程,有時病人並不真的這麼能參與,在ICU狀況有時真的滿差的,因而醫療的對象就不只是病人,還有家人。說得更直白點,或許病人可能會往生,但家人恐怕是留下來承受死亡帶來實質影響的人,而死亡的陰影以及心理的壓力,也容易在各樣緊繃下,波及醫護人員,甚至做出並不那麼理性的決定。

善終的議題在ICU算是經常遇到的,要不要插管、該不該繼續CPR、什麼時候該給藥都是大難題。一息尚存得付上怎樣的代價,有時家人也不真的那麼有餘裕想清楚,總不能病人都死了才後悔,但救活了萬一既折磨又死不了,那豈不更加悲劇。透過許多的案例說明,道謝、道歉、道愛、道別確實難,有太多的早知道,以及太多的來不及,但不僅藥房沒賣後悔藥,醫院肯定也是沒有。臨終的這四道題,在醫護的引導下進行,善終就更有可能性。

中間的用生命拚生命說的二個面向,一個是生產,另一個就是醫護人員救治高傳染性病患。每一個母親在懷胎生子的過程中,確實要經歷許多難以預期的風險,少子女化的社會,即便是國安危機,生兒育女依舊是一件危險的事。而醫護即便工作的本質就含有救護病患,但在許多時候冒著相當的風險來診治病患,有時不僅是職業道德,更是一種高尚的付出。和母親一樣,就為了延續生命。當這些被視作理所當然,是一件極為殘酷的事,而這社會也應該給予這些付出更高的評價。

醫院說話的藝術也是門功夫。不管是把死亡的話題加以討論,或者治療方案的說明,都影響著醫病關係。醫生有時基於專業,許多的話其實也不真的有問題,但在情緒上頭,聽了不能接受的大有人在。醫療糾紛有時候除了真有疏失之外,一些表達上的誤會,也是常見的原因,而這些都需要透過訓練等方式加以改善。

最後,談到家人、地震,馬來西亞的血統在臺灣結婚生子從事醫療工作確實是滿特殊的背景,在ICU如此高壓忙碌的生活還要撥時間寫文章確實困難。不務正業批評得太廉價,要在這樣的條件下,還願意試著傳達觀念,甚至向傳教一樣改變大眾的想法本來就不容易也不見得換得什麼樣的利益,而是有個想要改善的心,不管是病人還是社會都是。

推薦給也喜歡第一本作品的朋友,雖然有些老哏,但還是有些環節會帶來一些新的想法,也推薦給面對老病死的朋友,不管是自己還是家人,對醫療人員有信心,並且感謝他們的付出,也許看上去痛苦的日子,會得到一些不一樣的安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蔡書評的沙龍
101會員
541內容數
講幹話是生活必須,除了拇指搭配我就爛微笑之外,還可以從新的角度,看待挫折,以及那些僥倖成功的人嘴裡吐出來的毒雞湯
老蔡書評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8
熱門到需要放下其他的熱門圖書,公共圖書館的排隊人數排到天荒地老,但也確實談到了許多很生活的主題,很深刻的摸索、認識自己,談論習慣和自處、自在。 這本書處理的主題其實不容易,自己是一個頗個人的話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議題,很難一概而論,所以只能泛泛而談,而且容易流於說了等於沒說。但這書就把一些比較常見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5
是先看完《你在暗中守護我》才回頭看這本散文,可以看得出這本偏青澀,偏那種說不上的直男風格,有一種直拗,是頗為幸運才能寫得出這些。那些細膩的描述著生命中曾經有才的友人過客一般的經過身旁,也許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從某個角度看,都是燦燦閃耀。 籃球和棒球真的都是熱門到不行的運動,男生打籃球、喜歡棒球都不難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2025/04/24
已經很久沒看字這麼少的書,要不是群組友人分享看了動畫,可能也不會找書來看。老實說覺得可能每個人看完會有不同的感想,也會因為個人經驗有不同的投射,這就是圖像小說有趣的地方。 這絕對是個虛構的故事。以一年的時間,說著一個動物和無生物如何相遇、分離然後又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好像再度相遇的故事。你以為人生中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
Thumbnail
真的看了很多類似的書,雖然不是醫學專業,但老病死真的是人生必然,家人逐漸老化,各種退化、疾病上身,自己的體力也和年輕時顯然有所落差。醫生當然是更有執業經驗,不見得看見整個老的過程,但病死幾乎是日常。這位年輕的香港醫師,也留下了他執業前期,對於生命、人性和專業的紀錄。 內、外、婦、兒、急五大皆空的臺
Thumbnail
很多人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該如何活得更好; 卻很少人提早思索,怎麼樣可以不要死得那麼糟。 如果你認為絕不能讓自己或家人的最後一哩路這麼狼狽,這本《瀕死的慰藉》很適合作為起步改變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很多人無時無刻都在思考,該如何活得更好; 卻很少人提早思索,怎麼樣可以不要死得那麼糟。 如果你認為絕不能讓自己或家人的最後一哩路這麼狼狽,這本《瀕死的慰藉》很適合作為起步改變的第一本書。
Thumbnail
可能今天又是一場硬戰~ 沒事 ! ! 我們還在彼此身旁
Thumbnail
可能今天又是一場硬戰~ 沒事 ! ! 我們還在彼此身旁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生離死別果真是人生必然卻又禁忌萬分的話題,說的都是別人的經驗,但也明知有一天自己或成主角。漸漸不再年輕,也不太好意思使用青年之類的詞,知老死將至,但卻又不知從何準備起,甚至有點手足無措,而這些真實而平凡的反應,恐怕是多數讀者的寫照。 透過24位名人分享身邊至親死亡的經驗,甚至自己罹患疾病進而對死亡產
Thumbnail
陪病者、照顧者、子女、父母、配偶這些名詞在醫護人員的統稱都叫做「家屬」。 「家屬在哪?」 「家屬要簽名喔!」 「來,主治醫生要說明病情請問家屬在?」在醫院期間最常聽到的。 多數的病人,擁有多個家屬,如同我,而當病人無法自主表達時,家屬之間由誰回應治療的選擇又是個難題。 當你握有他人生命暫時的決策
Thumbnail
陪病者、照顧者、子女、父母、配偶這些名詞在醫護人員的統稱都叫做「家屬」。 「家屬在哪?」 「家屬要簽名喔!」 「來,主治醫生要說明病情請問家屬在?」在醫院期間最常聽到的。 多數的病人,擁有多個家屬,如同我,而當病人無法自主表達時,家屬之間由誰回應治療的選擇又是個難題。 當你握有他人生命暫時的決策
Thumbnail
出差到南部,高鐵、接駁車上無聊剛好翻閒書,來回就看完一本,短篇臉書式的文章故事,讀起來輕鬆寫意,中斷也不影響。 看完第一本,這本書的內容類似,但更強調醫療處置的家人面。ICU無疑是醫院最接近太平間的部門,而老病死離的近也是常情。人難免一死,只是死的效果太強烈,以致於是個難解的議題。而且即便每個人都要
Thumbnail
出差到南部,高鐵、接駁車上無聊剛好翻閒書,來回就看完一本,短篇臉書式的文章故事,讀起來輕鬆寫意,中斷也不影響。 看完第一本,這本書的內容類似,但更強調醫療處置的家人面。ICU無疑是醫院最接近太平間的部門,而老病死離的近也是常情。人難免一死,只是死的效果太強烈,以致於是個難解的議題。而且即便每個人都要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讀起來很溫暖的書,尤其在這段緊張的日子,最近阿金醫師又出了第二本書,雖然才剛開始看,但只讀到推薦序的我,已被文字感動的淚流滿面。。。。。 善良、正向、溫暖是我的選擇,也能是你的~ by陳志金醫師
Thumbnail
這是一本讀起來很溫暖的書,尤其在這段緊張的日子,最近阿金醫師又出了第二本書,雖然才剛開始看,但只讀到推薦序的我,已被文字感動的淚流滿面。。。。。 善良、正向、溫暖是我的選擇,也能是你的~ by陳志金醫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