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快、豪爽且霸道的奇幻愛情喜劇!
在九把刀的奇幻國度,紅線,代表織女的眼淚,裹藏著她對牛郎的思念,由此,身為編織之神的織女,一針一線,縫下的名字與戀慕,就是人們這輩子的命中注定;愛與不愛,在纖細的指頭上,繞綁一圈,即能扯起無數的笑顏。甚者,有了緣分的守護,即使天打雷劈,再張狂的閃電與威脅,都能抵禦,傾盆大雨又何妨,依然澆不熄──灼燙的悸動,不管是人、是神,還是鬼,許下萬年誓約的深邃之情,誰都斬不斷。
二十年前,誰能料想到九把刀這個名字,竟能承載七八年級生共有的童年回憶,時至今日,如此中二的故事越來越少,確實,若以現今的價值觀來看,其作品內涵,膚淺且俗套,充滿直男的妄想,彷彿是即將被淘汰的活化石。然而,某些時候,浮浮沈沈之際,知曉世故的人們,需要的不是成長與進步,而是荒唐的墜落,不求鹹魚翻身,只求情緒的洩洪,好抒發積攢多時的不甘與失落。
畢竟,時光推移,原本的少男少女,為了適應、生存,努力擠出圓融與成熟,不僅要收起個性與傲氣,還得荒廢兒時的夢景,明白何時該低頭、妥協與隱忍,甚至還成為自己過去討厭的人,才有辦法,在名為人生的旅途,再多走一點路程。
本文涉及劇情討論
談回作品,九把刀的最新改編作品《月老》,接棒《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一個人咖啡》等系列,持續為人帶來獨特且荒謬的居爾炫風,熱情、愚蠢,充滿著傻勁,自成一格的幽默風趣,還有惹人淚眼婆娑的情感爆擊,再加上復刻的金句,比如朗朗上口的「有些事,一萬年也不會變!」。轉眼之間,輕易就能把人甩入濃厚的鄉愁,再次夢回,早已消逝於悠悠歲月的青春狂妄。
平心而論,本部作品在世界觀的架構上,應為國片數一數二的惡搞,善惡分明的黑白念珠,俏皮感十足的前世今生,還有各類型鬼神,公務員定位的牛頭馬面、使人心煩意亂的調皮鬼,或是興奮期待投胎的靈魂,全都非常討喜。
不過,脫下粉絲濾鏡,電影的敗筆也非常明顯,正是由馬志翔扮演的反派厲鬼;雖然故事劇情合情合理,插入的方式,卻時常過於突兀,鋪陳與動機同樣過於淺薄,難以產生共鳴、同理,只會造成厭惡與煩躁,宛如一隻煩人的蒼蠅,揮之不去。
當然,這不是演員的過錯,而是故事架構的問題,看得出來,馬志翔與劇組在口音、顏藝與裝扮,都有下足功夫研究。然而,愛情適合結合輪迴宿命來套,不代表仇恨也同樣可以,以愛來說,宿命有助於點燃浪漫,提升陶醉感;仇恨的話,操作不好,反而顯得小家子氣,促使動機扁平,甚至無賴,好比最常見的──因為自己深陷不幸,又見不得別人好,只好報復整個世界,摧毀他人幸福的權利。
由此,即使背叛的確是相符殺意的動機,然時間線的複雜化,卻會導引出前世的債要後世來償的結論,就如一顆絆腳石,這會弱化惡行的關聯與必要性,促使觀眾們相信──反派的冤情,不過是個人的執著、放不下,不值得同情、理解。
於是,很可惜,反派雖然有它的難處,但敘事的方式,把觀眾推遠,讓人無法買單。爾後,來到收尾,觀眾自然無法因為反派的改變而感動,只會一頭霧水,難以認同、相信電影的大惡人,能夠僅憑幾句道謝就動搖,還由衷改過向善,自主放棄執迷百年以上的復仇大業。
反派不夠立體,好比老掉牙的英雄電影,增強不了張力與矛盾,外加生硬的出場,只會埋下敘事的裂隙,拖垮節奏,阻礙情感的堆疊,就好像聚餐聊得正開心,卻一直有服務生跑來加水,干擾興致與投入。也因此,與其為了電影創造反派,不如回到擅長的純情來策動,特別王淨的角色,仍有許多發展空間,搭配精湛的演技,必然能成為這對神仙情侶,最為棘手的考驗,抑或是合乎情理的解方。
另外,粉紅女之於石孝綸的愛慕,同樣來得太快太急,若能好好烘托,尤其是內在的轉變,應該能讓人更加心服口服。再者,粉紅女的過往創傷,相比反派,其實是較佳的切口,情感的瘡疤,比如遭遇渣男,本就容易讓人代入,還能避免時間線的添亂,甚至迴避掉令人尷尬的牽強收尾,意即人心皆有善,邪不勝正就是王道的樣板詮釋。
梳理至此,即使《月老》擁有明顯的敘事缺陷,卻不減筆者對於作品的喜愛,光特效就讓人眼花撩亂,美麗又動人;電影色調則抓得非常舒適,細緻雕磨質感;美術設計紋理清晰,生動構築奇幻宇宙;歌曲部分,依舊維持青春電影該有的風格,韋禮安的《如果可以》想必能接棒胡夏的《那些年》,接續傳唱關於青澀愛戀的酸甜苦辣。
聚焦要角,三位新生代演員,皆有突出、生動的表現。首先是大家都熟悉的柯震東,相比《那些年》,就算角色設定相似,同樣都傻氣,細膩程度卻大有進步,懂得運用臉部的細節變化,結合口氣的抑揚頓挫,熟練擺弄情感表達。例如潰堤的哭戲,皺到發愁的面容,喘不過氣的抽搐,幾乎把淚水、鼻涕與口水都混雜在一起!著實深刻。
王淨的部分,相比同期作品《瀑布》外放許多,增添許多喜劇元素,包含誇大的肢體動作與花式顏藝,更讓粉紅女跟《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Cream區隔開來,雖然都是活潑、敢愛敢恨的角色形象,卻少了一點撒嬌與委屈,多了一點直率與淘氣。
最驚喜的則是宋芸樺,單看預告,會以為戲份稀少,殊不知貫穿全場,扮演著關鍵的齒輪,情感面貌,也都給足發揮空間。其中,筆者私自最喜歡的部分,無疑是中後段謎底揭曉(陰陽眼)的一刻,回憶跑馬燈正是這部電影的居爾一拳,迅雷出擊,絕妙深情,讓人根本招架不住,直接醉倒於九把刀的純情攻勢。
綜合來說,就算反派的設定與塑造,具有明顯瑕疵,不代表九把刀毫無進步;至少,在純愛故事的調度上,格局加大,卻又不失精準度,無論是妙語連珠的無厘頭,抑或是奇思怪想的創意,都串接地非常流暢,幾乎不讓人出戲,相比過往,確實較優異。
過去,曾有多位國際名導,抨擊漫威電影就像是一座主題樂園,販賣快感,卻缺少了細膩的角色刻畫,或是議題論述,讓人難以浸淫於意義主題。九把刀的影像作品,則像臺灣版的漫威電影,同樣提供充足的感官享受,熟練把握觀眾的喜好,拆開來看,雖有許多不足,但拼組起來,就是如此對味,讓人想要一再回味。
或許,這類作品缺乏營養,不入流,可在這第八藝術通俗化的年代,電影的定位越來越模糊,除了是一種藝術形式,還是一種娛樂消費選項,好比電動玩具,有時訴求的不過是發洩,而非價值信仰的凝煉。
為此,在這不夠進步、公平,或幸福的時代,《月老》這一類主打傳統浪漫的作品,自然受到偏愛。若想改變氛圍,還得回到體制內倡議,一步一腳印,藉此,兼顧議題與娛樂的作品,才能偏地開花。比如這次的《月老》,即嘗試減少過當的性嘲笑,還放入少許的性平元素,看似微小,卻都是前人衝撞過後,令人肯定、欣慰的挪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