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釀影評|現代版《恐怖份子》?看《青春弒戀》中的數位暴力與虛實辯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Vivian/VVN LENS

過度沉迷網路世界會孳生什麼問題?

活在虛擬時空下的人們,會如何自我扭曲而不自知?

「台灣新電影」代表楊德昌(1947 - 2007)屹立不搖的經典《恐怖份子》(Terrorizers)透過一起槍殺事件,平行多線地鑽入台灣社會與全球都市景況,並透過小說這個敘事主體來後設敘事,創造了大量虛與實的辯證,種下影迷心中質疑「真實」的種子,至今仍是同類型電影的天花板。

而近 30 年後,當創作的媒介轉移,網路鋪天蓋地闖入我們的生活,現代人所身處的虛實交界更是跨越時空限制,變得更為縹緲又龐大。於是《青春弒戀》(Terrorizers)誕生,用相似的結構與當代觀點重新詮釋《恐怖份子》,再一次用「非常生活,可是又很曲折,看了叫人渾身發冷」的冷暴力──如《恐怖份子》女主角周郁芬所言──劃破暗潮洶湧的 Z 世代。

《青春弒戀》講述一場看似隨機的車站砍人事件,實則蘊含六位平凡小人物複雜難解的人際互動。表面上似乎毫無關聯,但每個人可能早就透過贊助系統、戲院觀眾、隔壁鄰居、送餐人員牽涉其中。你不知道我是誰,但我從沒有錯過你的一舉一動⋯⋯。

raw-image

科技、家庭與政治角力的犧牲品

郭明亮(林柏宏飾)是一個在不吝於給予、但冷漠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男生。他是被數位產品輕鬆打發的孩子,被開發成只要有錢有物質就該停止哭鬧的生存機制,就此流連在 VR 眼鏡裡,信奉「看不順眼就消滅」的網路規則,唯我獨尊。

對他而言,這樣的規則當然能套用在現實中;或者更具體地說,在他眼裡,虛擬和真實世界並無二異。因此,當他從網路管道接近一個人,付錢看 Missy(陳庭妮飾)的社群動態和色情影片,他已經自動把心理和物理距離貼近,認為女孩對著鏡頭的一顰一笑是對他一個人的示好,給了他把跟蹤、出現在家門口,乃至於出手保護她的合理化藉口,更引發了後續──本片開頭──自以為是黑騎士的「隨機」砍人事件。

按照常理判斷,郭明亮的罪行其實沒有任何辯解的餘地,在自行投案後用偷錄的影片轉移焦點、摧毀對方,更不可能說是無辜的舉動。只不過,如果就犯案動機來觀察,卻又難以在道德上完全怪罪於他。畢竟那是他自幼樹立的價值觀,電腦遊戲和願意花錢了事的父親告訴他的處世之道,可謂科技、家庭失能和政治之下的犧牲品,而郭明亮不應該作為唯一的替死鬼。正如導演何蔚庭所言:「沒有人是這場悲劇的局外人」,呼應《恐怖份子》中「每個人都是恐怖份子」的意象。

raw-image

反射厭女情結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郭明亮的行為也反映了多數情殺案件的一個核心要旨。這類「愛不到就殺了你」的概念,恰好就是一種經典「厭女情結」的展現。

厭女情結可以被看作父權體制下的「執法部門」。當女性拒絕提供有義務給予男性的「陰性商品與服務」,如溫柔、照顧、生育、愛、性等,厭女機制就會啟動,以騷擾、暴力、侵犯等方式「懲罰」不遵守規則的女性。
──改寫自凱特曼恩《厭女的資格》。

郭明亮作為陳玉芳(李沐飾)家中的租客,與玉芳比鄰而居,物理上的親近加速了明亮腦補的過程,客套的照料更被視為誘惑,而所謂「女朋友」也不需要聊表心事,只要能在床上留下痕跡便成;再後來一見鍾情 Monica,還發現她就是網路女神 Missy,明亮便決定進一步展開追求/跟蹤。我們可以發現明亮的愛情從頭到尾都是一廂情願,宛若現代版《小美人魚》,一個人沉淪、一個人製造機會、一個人嫉妒──其實全都只是泡沫。

不同的是,最後明亮按捺不住內心的不平,展開了屬於自己捍衛「陽剛領域」的鬥爭。不管是對 Monica 的騷擾,還是對玉芳的挾怨報復,都是明亮認定自己有資格得到愛,但揮棒落空而展開的審判儀式,是父權體制下一種相當經典、常見且理所當然的手段。而且好發於世界各地青年,釀就每年數萬起的情殺案件。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68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釀電影:專為影癡而生的媒體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模仿犯 #台劇 #推薦 #netflix #有雷 #有雷慎入 / 2023年目前最夯的話題劇集《模仿犯》,甫一上架便引發討論熱潮,更一度登上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第二名。故事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經過改編之後,劇情背景設定在90年代,講述郭曉其檢察官(吳慷仁 飾)在追蹤一起以斷
Thumbnail
#模仿犯 #台劇 #推薦 #netflix #有雷 #有雷慎入 / 2023年目前最夯的話題劇集《模仿犯》,甫一上架便引發討論熱潮,更一度登上全球非英語影集排行榜第二名。故事改編自日本推理女王宮部美幸的同名暢銷小說,經過改編之後,劇情背景設定在90年代,講述郭曉其檢察官(吳慷仁 飾)在追蹤一起以斷
Thumbnail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Thumbnail
隨著《模仿犯》於3月31日於Netflix上線,我也趁著清明連假期間將這部劇完食,以下將分享我對於劇中的11個角色的看法與分析。
Thumbnail
在《模仿犯》中,透過一樁「斷掌案」,進而探討媒體生態、社會現況、司法體制,背後更有著豐沛的情緒,包括愛情、友情與親情等,讓這部主打懸疑驚悚的影集,卻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更因此衍伸出不少能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台詞,今天就來盤點劇中金句,再次回味《模仿犯》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片段。
Thumbnail
在《模仿犯》中,透過一樁「斷掌案」,進而探討媒體生態、社會現況、司法體制,背後更有著豐沛的情緒,包括愛情、友情與親情等,讓這部主打懸疑驚悚的影集,卻有著令人動容的情感,更因此衍伸出不少能令觀眾印象深刻的台詞,今天就來盤點劇中金句,再次回味《模仿犯》中那些無法忘懷的片段。
Thumbnail
如同片名所述,楊德昌導演1991年的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將近四小時的史詩篇幅,敘述了一名眷村少年殺害心愛少女的故事。導演曾在訪談中提到,改編真人真事的策略並非單純想要為加害者翻案,而是藉著過去反思現在(90年代)的臺灣社會: 楊德昌電影裡的女性觀點 厭女嫌惡抑或厭惡父權社會 總結 參考來源
Thumbnail
如同片名所述,楊德昌導演1991年的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以將近四小時的史詩篇幅,敘述了一名眷村少年殺害心愛少女的故事。導演曾在訪談中提到,改編真人真事的策略並非單純想要為加害者翻案,而是藉著過去反思現在(90年代)的臺灣社會: 楊德昌電影裡的女性觀點 厭女嫌惡抑或厭惡父權社會 總結 參考來源
Thumbnail
《Mouse》,講述被公認正直的社區青年巡警鄭正直(李昇基 飾演)與幼時因親自目睹父母被殺而渴望復仇成為無視法律的刑警高武治(李熙俊 飾演),倆人一起面對最惡毒前1%的連環殺手時,發生了完全顛覆命運的故事。
Thumbnail
《Mouse》,講述被公認正直的社區青年巡警鄭正直(李昇基 飾演)與幼時因親自目睹父母被殺而渴望復仇成為無視法律的刑警高武治(李熙俊 飾演),倆人一起面對最惡毒前1%的連環殺手時,發生了完全顛覆命運的故事。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不光是青年男女的生活秘事,每位角色都呈現出鮮明的性格及陰暗面。性與愛、渴望愛、給予愛,夢想、幻想和現實,漂泊於台北都市的他們,心驚膽顫,隨遇(慾)卻不安,也許和你也相同。
Thumbnail
《青春弒戀》甫上映就面臨口碑兩極化,意欲展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卻將人物的形塑呆板化。男主角被描繪為沈迷電玩、色情影像中的宅男,一遍遍強調電玩與暴力行為間的連結,簡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倒更加污名化喜愛電玩的邊緣群體。女性角色如Monica也相當扁平地被想像為愛面子的拜金女,反倒合理化大眾對她的偏見。
Thumbnail
《青春弒戀》甫上映就面臨口碑兩極化,意欲展現青春的迷茫與困惑,卻將人物的形塑呆板化。男主角被描繪為沈迷電玩、色情影像中的宅男,一遍遍強調電玩與暴力行為間的連結,簡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反倒更加污名化喜愛電玩的邊緣群體。女性角色如Monica也相當扁平地被想像為愛面子的拜金女,反倒合理化大眾對她的偏見。
Thumbnail
近卅年後,當創作的媒介轉移,網路鋪天蓋地闖入我們的生活,現代人所身處的虛實交界更是跨越時空限制,變得更為縹緲又龐大。於是《青春弒戀》誕生,用相似的結構與當代觀點重新詮釋《恐怖份子》,再一次用「非常生活,可是又很曲折,看了叫人渾身發冷」的冷暴力──如《恐怖份子》女主角周郁芬所言──劃破暗潮洶湧的Z世代
Thumbnail
近卅年後,當創作的媒介轉移,網路鋪天蓋地闖入我們的生活,現代人所身處的虛實交界更是跨越時空限制,變得更為縹緲又龐大。於是《青春弒戀》誕生,用相似的結構與當代觀點重新詮釋《恐怖份子》,再一次用「非常生活,可是又很曲折,看了叫人渾身發冷」的冷暴力──如《恐怖份子》女主角周郁芬所言──劃破暗潮洶湧的Z世代
Thumbnail
《刺青》《火女》《電視壞掉的一天》《親愛的亞莉珊卓》《憂鬱的午後》《世界上最快樂的女孩》《塗鴉少年祕密檔案》影評
Thumbnail
《刺青》《火女》《電視壞掉的一天》《親愛的亞莉珊卓》《憂鬱的午後》《世界上最快樂的女孩》《塗鴉少年祕密檔案》影評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Thumbnail
男主角集合所有理想伴侶特質:世故而睏、略為卑鄙、無上進心、畏首畏尾但情 / 死意堅決。把厭煩穿在腳上走遍世界於是永不擔心踏破無覓還越滾越厚,在愛情的凜然奧義面前卻凋落了臉皮。形容情人如沼澤造成舒緩筆直的深陷;經過荒廢的墓園自言自語:「比起死在這裡,我比較想生活在這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