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一千七百種靠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想傳給誰簡訊卻不知從何著手嗎?想在誰的臉書留話卻言不由衷嗎?指定任意場合、對象與要求,我會依照開出的條件代寫一篇文字供你使用。
本企畫為私人寫作計畫,不保證作品完成與否以及完成時間,並保留集結出版權利。本企畫亦不另負其他相關責任,諸如使用該段文字後和前女友感情生變等,概不負責。”
這是蕭詒徽「免付費罐頭文學企畫」文案
裝載著各種不同願想的罐頭,透過線上委託寄到蕭詒徽手中,他將罐頭們集結,於 2017 年出版作品《一千七百種靠近》。
那天滑臉書看到一篇文章,詳細敘述我已翻找不回,大致上是說人在面對陌生人時,反而更能暢談心事。雖然感覺起來很矛盾,但偶爾的確是這樣。關於親情、愛情或自己的故事,想說給誰聽,卻礙於心存芥蒂的關係,於是局外人的耳朵成為最佳聽眾。就像這個企畫裡的每個罐頭,不是每個人都接觸過蕭詒徽,卻都不吝嗇地向他分享酸甜苦辣。因為我們跟蕭詒徽不熟,蕭詒徽不認識我們,剔除所有成見的交談,就是最無罣礙的。
蕭詒徽說,一千七百是每個人一生中,平均會認識的人數。
一千七百種相遇,就有一千七百種相處,在老死闔眼以前,曾經擁有過那麼多份情感。我還不知道我的人生是短或長,但無論會活到幾歲,這個數據感覺起來真多呀。於是人生變得可以期待起來了,就像變色龍一樣,我將變的斑斕,也可以非常簡樸,端看進入什麼環境,以及與誰相處。在一樣的夜半時分,一樣的書桌前,聊天對話框裡,左邊是哈哈伴隨驚嘆號,右邊僅是好的收到。我們賦予每段關係不同的溫度,一千七百種,其實能延伸出更多。
不同關係不斷造訪人生,我們無法決定什麼時候開始,偶爾也只能被動地接受結束。在關係中鑽牛角尖,我不想將這個過程負面化為幼稚、無理取鬧或意氣用事,因為那就是必經之路,有些日子就適合為這些感到神傷。
像書裡面提到,在某個很早很早的岔路,有人選擇走向世界,有人不選,令人惆悵的永遠只有分道揚鑣的那個轉身,而非再也不見的人。大概是因為我們都能明白新人會再來,但唯獨轉身那個當下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來的不會再是相同的人,共有的某瞬間也不會再出現了。

漸漸會理解有些關係走著走著就結束,或是理解有些關係要像醃泡菜一樣給它時間。請不要怨懟曾經在感情中幼稚的自己,我們都只是人,因為珍惜,所以在乎,所以執著。每個豁然開朗的瞬間都是幸福的,因為我們發現這個當下可以放過自己,一千七百種,其實能延伸的更多。
書裡面每個罐頭都飽含惋惜,有些惋惜寫給已離開的人,有些寫給不再復燃的情感,有些寫給正在身邊的人,有些則是對自己說的話。蕭詒徽沒有在每封回信寫出積極正向的建言,他用一種代入式靠近去寫,每封回信不輕不重,一切都很剛好。他用一種近乎詩意的方式去呈現,每封回信充滿著隱喻,讓如此晦暗的關係美了起來。蕭詒徽的巧手真令人驚艷。

如果你也喜歡詩 那我推薦蕭詒徽給你
"每到早上就必須用力撐出輪廓的人們,終於被夕陽暈開了, 為什麼在努力途中喘一口氣的人們,看起來比正在努力的他們還要美麗呢?" — 節錄自《一千七百種靠近》p.169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唯有被閱讀過,一本書才能活起來。」這句話出自紀優.穆索的小說紙女孩 書是栩栩如生出現在我生命中的導師或摯友 但願我能將這些生命過客帶給我的感動化作文字,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本書我啃了約一個半月 它雖然不算生硬,但資訊量龐大 綜合歷史、政治、社會學,甚至戰略都鉅細靡遺 很佩服作者能將網路發展與相關事件整理成冊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作者: 伊與原新/ 譯者: 王蘊潔 -科學與文學的完美融合 最初我以為是像詩集般的讀物
這本書我啃了約一個半月 它雖然不算生硬,但資訊量龐大 綜合歷史、政治、社會學,甚至戰略都鉅細靡遺 很佩服作者能將網路發展與相關事件整理成冊
相較於被討厭的勇氣一書引用阿德勒理論 我感覺這本更傾向於佛洛伊德 兩本書都在討論專注現狀及角度改變 不過對於如何改變有著不同見解 我沒有特別追隨哪一派 兩種方式我都接受也願意嘗試 互相比對的過程也很有意思
作者: 廖瞇 廖瞇的滌不是因為弟弟而取名為滌 滌,是一種需要乾淨的表意 因為他怕髒,他認為這個世界很髒 這是一個繭居族與他家人們的故事
作者: 伊與原新/ 譯者: 王蘊潔 -科學與文學的完美融合 最初我以為是像詩集般的讀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我相信,許多詩人作家之所以有結集出書的想法,有時很可能是出於一次快意的談話。剛開始,它只是朋友之間的問候,後來經過雙方思想的激盪,便有了上述想法,最後就落實為具體行動了。   中午時分,詩人何郡來了電話,談起日前我們在板橋南雅南路小聚的餘音。約莫談了十分鐘,他說他們每次聚會都做文字記錄。說到這裡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小說可以這麼寫。 把內心渴盼的、質疑的、崇敬的、熱愛的、想念的⋯⋯通通以虛實交錯的方式融入小說情節裡,像是在看盧導的臉書記錄生活,也似是在看一位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男子梳理人生這趟奇幻的旅程。 盧導在書中寫道:「我愛的人都離開我,連我幻想出來的,也要離開我。這一點也不
Thumbnail
節錄1: 一個人為什麼對另一個人特別好? 年輕時,可能為了佔有他。 少壯時,可能為了親愛他。 出軌時,可能為了虧欠他。 思念時,可能為了吸引他。 老年時,可能為了怕離開他。 節錄2: 愛就是一種盼望, 盼望和他相聚。 問題是,如果從來沒有別離, 又怎麼盼望相聚。 偶然在筆記中看見年少的自己抄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大多人每天碰面卻從沒講過幾句話,有些人卻只見幾次面便留在腦海一生。長大後我也就愈來愈習慣這樣的事情了。離別時可以帶著微笑祝福彼此、擁抱、握手、拍拍肩膀合照後,揮手轉身。每次把這樣的事情講給長輩聽,得到的答覆總是:「或許就是沒有緣分吧。」
「哦?」蕭亦辰看起來很是意外的挑起眉頭。 「怎麼了?」對於他這副感到意外的表現,我有些不解。 難道他剛剛真的只是再問我的意見?可是以蕭亦辰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他不是會隨便問出這種事情的人才對。 真的完全搞不懂!我歪了歪頭,對於他的想法,我是一點頭緒都抓不到。 某些程度上,跟蕭亦辰相處對我而言
「呃……」這傢伙到底想幹嘛? 盯著蕭亦辰許久,我還是猜不透他的想法。 真的要我當他乾弟弟?這大概是最不可能的答案了,可是除此之外,他給的訊息幾乎都對我有利,那他到底圖的又是什麼? 「如何?我的提議隨時有效喔。」蕭亦辰一臉玩味的提議道。 越是跟他相處,我就越看不懂這個人。 雖然同樣看起來很不
今生許或是緣淺,無法跟許多人同處一室,一壼茶、一杯酒、一根煙,𣈱談彼此的所見、所聞、所思。然而可以在文筆間相逢,已是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機緣。所以對於如何宣傳自己?真的有一點淡。千年古渡頭,總有同時泊岸的時刻! 寫作,抒發的是心頭角落的塵埃,寫完了心就靜了。誰看到?誰有著相同的感觸?弘一法師說的好:
Thumbnail
他們突然都笑了,邁開步伐走向對方。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讀完感覺很滿,卻不知道從何說起,我腦袋跑過非常多回憶與關係,不知不覺也詩意起來。大概是過多情緒被精緻化了,必須小心翼翼捧著這些感覺,要在這些感覺變零碎以前寫出來才行。
我相信,許多詩人作家之所以有結集出書的想法,有時很可能是出於一次快意的談話。剛開始,它只是朋友之間的問候,後來經過雙方思想的激盪,便有了上述想法,最後就落實為具體行動了。   中午時分,詩人何郡來了電話,談起日前我們在板橋南雅南路小聚的餘音。約莫談了十分鐘,他說他們每次聚會都做文字記錄。說到這裡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想過小說可以這麼寫。 把內心渴盼的、質疑的、崇敬的、熱愛的、想念的⋯⋯通通以虛實交錯的方式融入小說情節裡,像是在看盧導的臉書記錄生活,也似是在看一位熱愛台灣這塊土地的男子梳理人生這趟奇幻的旅程。 盧導在書中寫道:「我愛的人都離開我,連我幻想出來的,也要離開我。這一點也不
Thumbnail
節錄1: 一個人為什麼對另一個人特別好? 年輕時,可能為了佔有他。 少壯時,可能為了親愛他。 出軌時,可能為了虧欠他。 思念時,可能為了吸引他。 老年時,可能為了怕離開他。 節錄2: 愛就是一種盼望, 盼望和他相聚。 問題是,如果從來沒有別離, 又怎麼盼望相聚。 偶然在筆記中看見年少的自己抄錄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大多人每天碰面卻從沒講過幾句話,有些人卻只見幾次面便留在腦海一生。長大後我也就愈來愈習慣這樣的事情了。離別時可以帶著微笑祝福彼此、擁抱、握手、拍拍肩膀合照後,揮手轉身。每次把這樣的事情講給長輩聽,得到的答覆總是:「或許就是沒有緣分吧。」
「哦?」蕭亦辰看起來很是意外的挑起眉頭。 「怎麼了?」對於他這副感到意外的表現,我有些不解。 難道他剛剛真的只是再問我的意見?可是以蕭亦辰一直以來給我的印象,他不是會隨便問出這種事情的人才對。 真的完全搞不懂!我歪了歪頭,對於他的想法,我是一點頭緒都抓不到。 某些程度上,跟蕭亦辰相處對我而言
「呃……」這傢伙到底想幹嘛? 盯著蕭亦辰許久,我還是猜不透他的想法。 真的要我當他乾弟弟?這大概是最不可能的答案了,可是除此之外,他給的訊息幾乎都對我有利,那他到底圖的又是什麼? 「如何?我的提議隨時有效喔。」蕭亦辰一臉玩味的提議道。 越是跟他相處,我就越看不懂這個人。 雖然同樣看起來很不
今生許或是緣淺,無法跟許多人同處一室,一壼茶、一杯酒、一根煙,𣈱談彼此的所見、所聞、所思。然而可以在文筆間相逢,已是百年修得同船渡的機緣。所以對於如何宣傳自己?真的有一點淡。千年古渡頭,總有同時泊岸的時刻! 寫作,抒發的是心頭角落的塵埃,寫完了心就靜了。誰看到?誰有著相同的感觸?弘一法師說的好:
Thumbnail
他們突然都笑了,邁開步伐走向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