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從電視連續劇探討盲人議題〉

在台灣閩南語的連續劇中有描寫到一些關於眼盲的細節,以下就來聊聊我的看法。
「親戚不計較」是比較早班演的戲碼,裡面有因為被玻璃碎屑扎傷導致眼角膜與水晶體受損的橋段,可知一班人最一開始會聯想到的是這兩種眼疾;在地1321-1322兩集中「我如沒記錯級數」描寫到照顧者要讓眼盲人更方便行走所給的輔具「輔助器材」那個照顧者試說:「盲人專用的『柺子:枴杖的閩南語』」而眼盲人認為使用此府聚會是在侮辱她「他個人覺得被歧視的感覺」個人認為是因柺杖是給肢體使用的「助行器」而盲人使用的應該要稱為「手杖」;那位女盲人等了好一段時間才手術成功是在後來級數可見,可知眼角膜雖然換了以後能重見光明卻得來不易的等待過程。在比較近日的「幸福來了」依樣是換眼角膜,顯示出細胞記憶的觀點,比較最近我認為就應該換其他眼疾來做為劇本與演出。在「大時代」李則以「視x經:因為不喜歡那個文字用代數符號取代之」是比較新的亮點,美中不族處在於並沒有把如何治療用口述方式詳細說明。
前述為民視的戲,另有一齣「牽手」再非民事的戲碼,依樣是眼角膜,不過有一個點在描述教導女盲人辨識導盲磚的部分「難照顧者講述原點為停止點」可更正確的說法是「其中一種是停止點標記;另一種是轉彎的標示」這一點可能因為當時女盲人在樓梯才只說是停止點「我猜測地點,音動畫或說動作我無法察覺」這是在取材上應該正確詳細教育給觀眾,我身為眼盲者的想法;而此眼盲者在戰時眼盲期間將想法口述給協助元「試鞋元:他的朋友」創作出美麗又專業的服裝是一個亮點,透過觸覺可辨識布料材質,蛋顏色卻需要有之前的經驗才可達成「該位盲人原本以為顏色他不能做到,他在朋友幫助下做到了」。
這四部台語劇,第一步為女性、第二部為男性、第三部為男性、第四部為女性,這是我的小小關後心得。業餘是因為興趣而專研,專業是因為工作而去學習,沒有誰叫勝出,只有細細領略觀察的細微風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