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兩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對作者有感

我怕濫情,也怕過於聚焦日常,書名如此,常教人擔心。趁興坐下來好好閱讀,才知刻板是錯,錯得離譜。
作者/楊双子;寶瓶文化出版;2020.12
這是悼念之書,也是傷痛之書,面對自己,同時也轉身向於讀者,一面梳理傷痛,一面還能疏離情感,令自己不掉入深淵。文字食人,做為作者,她能不耽溺、不躲藏、不誇張,策動文字順著歲月汩汩而安,她與妹妹(書中暱稱「我們」)獨在時間流裡撐開生活的網,細細織就,有面對有體悟,有碰觸了無法止血的陳年傷口,有聊開了才知命定的覺悟。
姊姊執筆的書中,姐妹倆(「我們」)一搭一唱,雖是雙胞胎,但也讀得出不唱雙簧時,兩個人各自的姿態。總覺得寫小說的姊姊若慈溫柔感性些,學歷史的妹妹若暉直爽理性些,恰如兩人名字中的差異,一人帶水瀰漫成河(心是水元素),一人則如日光明朗分寸自明。
寫父親不成熟的性格時,帶有幽默的寬容;寫對阿嬤的依附親密,則帶點疏離的氣息,參差在童年堡壘的失與得;寫生活的拮据與餓,童稚無依的求生本能、寫妹妹的病與痛,以及延伸而至的家園歡愉與苦澀,我感覺她如攤開自己的心臟地圖,上頭血管緊密並列、錯綜交織,她不只是數過紅色的主動脈,連同潛伏的藍色靜脈,乃至躲藏的微血管叢,統統瘋狂地、日夜巡弋數十遍,卻在人前維持著節制、談笑風生貌。
讀至〈你妹妹是虎爺接走的〉,方知那種沉在心底的撕裂,全暴露了也不會有人懂,最後只能以幽默取樣疼痛的面貌,以至自己不能忘、不要忘,如斯而已。

對自己有感

12月初,陽,冷,乾燥
像窩在冷氣房,風從窗戶裡漏進來,有股沁涼的開闊。許是陽光的傑作,雲天不再密不可分,天空開了臉,大部分見藍,雲彩成了雀斑似的點綴。
然而我還是沒去散步,窩在家裡看《JoJo的奇幻冒險》,以及楊双子散文集,任緊繃或抒情奔流,甚至也沒瞌睡,喝很多薑紅茶,喉嚨辣呼呼的,眼睛因文字而出水。
生命在風中打圈,一回繞過一回,慢慢磨出繭,感受到他人的痛,絲線纏綿,情感的表面張力彈起來如此相似,一念之間把自己拋向記憶的網。
因懷舊而疼痛,我總是發笑,堆磧的腦中影像,是曾經發生還是夢中體驗,多希望是動漫看多了,被奇幻炫麗所惑,一時耽於迷失,如同醉酒,肌肉弛開(推拿師說我該多泡溫泉,避免衝擊性肌力運動),眼淚就散佚成災。
卻還詫異,徒怪天氣乾燥,只能自力保濕。
我跌進情緒也笑著自嘲,世界都是對立與矛盾,書本一翻再翻,總合不了頁。
年紀漸長,讀痛的文字,總光速般共感。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如果人生可以只擅長一件事,就把這件事做好:像大象一樣在繪本、圖文書,以及文字書中打滾,再好好噴水,分享與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只是站在那裡,或走開;大石頭掉下來,選擇站上去想像或不要;大石頭造成的陰影,可以選擇打盹、看夕陽或者不要,最後意外來時,想想面對或沒面對的感受。憑著我們固有的經驗與喜好,在當下的情境中,如何選擇,如何感受?而當情境發生改變(意外發生)時,又該怎麼行動,如何感受呢?
善於等待的人,都是收集時間的人。長達三百多頁、無對白的圖像小說《樹下長椅》,刻畫著同一張長椅下的時間變遷,一個人、二個人,週而復始、來來去去⋯⋯《樹下長椅》從時間手中每天截一張圖,按下播放鍵,故事開始。
在閱讀多次之後,我才知道那其實是構築少年百合的一個舒適圈,接近心靈脈動的內在世界。山林圍繞的村落,神靈藏於其中,依隨著季節的更迭,生命也跟著流轉起滅。百合是製面人族群裡的「天生的」製面者。他面具裡的「靈魂」,能輕易的使祭舞者與神靈合一,達到祈願的目的。
墨必斯(Mœbius,1938-2012)晚期創作的《伊甸納》,畫風不僅僅是通透而已,還是從無性別、無慾望出發,所有的線條和延伸,都並非通往你我的心靈,而是直接上昇到了宇宙,而莫比烏斯環般的永恆回歸寓言,就好像等著擁抱地球的外星人傳給人類的宛轉密語。
《大小兄弟》像一本在暗房裡沖印出來的書,起初看似空無一物,透過聲音、氣味的召喚、才在情感中顯影。 因此不妨先倒著讀,在仿舊的紙張中,「閉上眼睛」,影像從眼前脫落、滑曳出去,物件就成了線索⋯⋯
「內在小孩」的概念其實不需要侷限在大人的童年創傷裡,它也可以指涉我們童年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書裡用以描繪內在小孩的方式,也很直接有力,基本上以人像為主軸,幾乎沒有風景或任何襯底,所以與其說是繪本,反倒更像像插畫。利用簡單的文字引導,讓讀者從簡單的畫風裏就可以領略內在小孩和大人的關係。
只是站在那裡,或走開;大石頭掉下來,選擇站上去想像或不要;大石頭造成的陰影,可以選擇打盹、看夕陽或者不要,最後意外來時,想想面對或沒面對的感受。憑著我們固有的經驗與喜好,在當下的情境中,如何選擇,如何感受?而當情境發生改變(意外發生)時,又該怎麼行動,如何感受呢?
善於等待的人,都是收集時間的人。長達三百多頁、無對白的圖像小說《樹下長椅》,刻畫著同一張長椅下的時間變遷,一個人、二個人,週而復始、來來去去⋯⋯《樹下長椅》從時間手中每天截一張圖,按下播放鍵,故事開始。
在閱讀多次之後,我才知道那其實是構築少年百合的一個舒適圈,接近心靈脈動的內在世界。山林圍繞的村落,神靈藏於其中,依隨著季節的更迭,生命也跟著流轉起滅。百合是製面人族群裡的「天生的」製面者。他面具裡的「靈魂」,能輕易的使祭舞者與神靈合一,達到祈願的目的。
墨必斯(Mœbius,1938-2012)晚期創作的《伊甸納》,畫風不僅僅是通透而已,還是從無性別、無慾望出發,所有的線條和延伸,都並非通往你我的心靈,而是直接上昇到了宇宙,而莫比烏斯環般的永恆回歸寓言,就好像等著擁抱地球的外星人傳給人類的宛轉密語。
《大小兄弟》像一本在暗房裡沖印出來的書,起初看似空無一物,透過聲音、氣味的召喚、才在情感中顯影。 因此不妨先倒著讀,在仿舊的紙張中,「閉上眼睛」,影像從眼前脫落、滑曳出去,物件就成了線索⋯⋯
「內在小孩」的概念其實不需要侷限在大人的童年創傷裡,它也可以指涉我們童年時最無憂無慮的時光。書裡用以描繪內在小孩的方式,也很直接有力,基本上以人像為主軸,幾乎沒有風景或任何襯底,所以與其說是繪本,反倒更像像插畫。利用簡單的文字引導,讓讀者從簡單的畫風裏就可以領略內在小孩和大人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Thumbnail
《即使你不在這裡》是我讀過的第三本町田苑香的書, 她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 擅長描寫現代女性的生活與心理, 讀來總讓人有種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再加上綿羊(王蘊潔老師)的翻譯, 順暢的文字加上細膩的情感脈絡, 可以很放心的閱讀。 🌷我們依舊先從封面來看, 背景是淡藍的底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但是看到內容有關親子與婆媳,這兩種完全不在我人生清單中的關係時,還猶豫是否要推薦這本書,不過,當我看著書稿中,以手寫字體設計的讀者信件以及與作者回覆的文章,我竟然得到了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的「照見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姐姐和弟弟之間的親情冷漠。弟弟遭到姐姐的冷漠對待,而這種冷漠連陽光都無法照耀突顯出了姐弟之間深刻的冷漠與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姐姐充滿自我的一面,以及弟弟深受傷害的處境。希望姐姐能夠意識到真正的療癒不是來自虛幻的網路世界,而是來自親情和真摯的情感交流。
Thumbnail
君家隔壁巷子住著一個大姊姊,每次看到她的時候,總是抱著一本書,書封面的字長得像蚯蚓一樣。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曾幾何時「我喜歡你」成了「我要擁有你」的同義詞。這句話讓我一再的回味咀嚼。我一邊看著他們三人在和彼此的關係間碰撞掙扎,互相傷害的同時又互相療癒。再回過頭看自己,總是自嘲自己是個醋罈子的我,能夠放下佔有慾,單純的愛著我愛的人嗎?
Thumbnail
《即使你不在這裡》是我讀過的第三本町田苑香的書, 她有著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 擅長描寫現代女性的生活與心理, 讀來總讓人有種心有戚戚焉的感覺, 再加上綿羊(王蘊潔老師)的翻譯, 順暢的文字加上細膩的情感脈絡, 可以很放心的閱讀。 🌷我們依舊先從封面來看, 背景是淡藍的底
Thumbnail
這本書是第20屆台北文學獎作品。 就閱讀經驗而言,是一本不容易讀的書,但卻是有用的書。 不是文本不精彩,不是文字艱澀難懂,而是這本書深度挖掘家人與自我幽微內在,一段家人間關係疏離,試著改變的歷程。讀者需要適時咀嚼與消化,關於家人相處這門功課。 「滌」是作者的親弟弟,一個大學畢業後失業在
Thumbnail
我很喜歡這個書名,但是看到內容有關親子與婆媳,這兩種完全不在我人生清單中的關係時,還猶豫是否要推薦這本書,不過,當我看著書稿中,以手寫字體設計的讀者信件以及與作者回覆的文章,我竟然得到了作者在序言裡提到的「照見自己」───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描述了姐姐和弟弟之間的親情冷漠。弟弟遭到姐姐的冷漠對待,而這種冷漠連陽光都無法照耀突顯出了姐弟之間深刻的冷漠與痛苦。文章中描述了姐姐充滿自我的一面,以及弟弟深受傷害的處境。希望姐姐能夠意識到真正的療癒不是來自虛幻的網路世界,而是來自親情和真摯的情感交流。
Thumbnail
君家隔壁巷子住著一個大姊姊,每次看到她的時候,總是抱著一本書,書封面的字長得像蚯蚓一樣。
Thumbnail
今天主打看神秘作品,神速地在三天內將12萬字的小說看完,一句評語的話,就是「還真敢寫」,澳門人必看,那麼荒謬的事情真的讓人不知要笑還是哭。(咦,又話一句?) 接著繼續閱讀《弟弟》,雖然讀的內容不多,但發現此書跟《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一樣,都營造了一個討厭的母親角色。 我突然想,是不是在孩子的成
Thumbnail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長篇小說,講述世均、曼楨、叔惠、翠芝、曼璐、豫瑾、祝鴻才等人半生的愛恨情仇,迷茫情緣,緣淺無分,而最終只能回不去了...... (圖片來源 : 博客來)
Thumbnail
在張西平緩優柔的傾訴裡,日常細細的喃喃會像柔柔微風或流金的暖陽,緩緩滑過起皺的日子,一切的毛躁混亂便被熨平,平整並且溫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