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今晚來點史密斯》─ 自溺、自負,但我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今晚來點史密斯》劇照

始於 The Smiths 解散

電影始於 1987 年 The Smiths 無預警宣布解散的那晚,一位美國丹佛的唱片行店員,挾持當地音樂電台 DJ,為這一晚寫下一段瘋狂。老實說在 The Smiths 最輝煌的時期,我根本還沒出生,反而在《戀夏500日》上映後的幾年才在電視上認識這個團。一直以來,我以為是因為電影而喜歡 The Smiths,但看完《今晚來點史密斯》,我發現我愛 The Smiths 比我自己想像的還要來的多,這已經無關《戀夏500日》,也無關《壁花男孩》,只是因為這是 The Smiths。《今晚來點史密斯》像是幫我演練了告別 The Smiths 的那晚,假如我處於那個年代,我或許會像片中的樂迷們這樣瘋狂、這樣的愚蠢,只是因為 The Smiths 解散了如此而已。這是一部專屬於 The Smiths 粉絲的片,本片以粉絲視角展開一段故事,甚至有 20 首 The Smiths 歌曲貫穿整部片,但卻能勾勒出粉絲在面對愛團種種的心理狀態,那些無法被解釋的狀態都在這部片被理解了,那是出自於對自己所愛的熱愛。
《今晚來點史密斯》劇照

自溺、自負,但我愛

理性的我,知道《今晚來點史密斯》作為一部劇情片來說,並非是好的。但感性的我,又無法不被片中 The Smiths 粉絲們的行徑給說服,因為對某些人事物的熱愛往往是無法被理解的,就像愛電影的影迷們,看了各大影展、院線片,但當旁人問一句:「看這麼多電影要幹嘛?」說實在的,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一個看似比較合理且能夠說服人的答案,但心裡其實都知道,那個答案無關其他,就只是因為我熱愛電影。竟然電影都能這樣被擁護,那樂迷們的心態我想就這樣被解釋也不為過。看了本片發行片商造次映畫在臉書的貼文,深深覺得這段背後故事,比起我這篇還要來的感人,那是出自於對於音樂電影的熱愛。現在,究竟還有多少人在聽 The Smiths,到底又有多少人知道 The Smiths,但我想只要有人愛、有人聽、有人看,都是存在,即使他們在 1987 年解散了,但仍存於那些深愛他們的人的心裡,那是無法被抹滅,且無法被替代的愛。
《今晚來點史密斯》劇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高執行力的劇本,寫實紀錄著消防員的生活,除了刺激驚險爆破場面外,也拍了更多溫暖人心的文戲,《火神的眼淚》不刻意營造消防員的英雄形象,反而帶領觀眾更進一步認識消防員,走進消防員的心裡,在生死交關下,交織出獨特且純粹的生命力。
2015年,羅馬尼亞「集體俱樂部」(Colectiv)一場演出發生火災,造成27死160傷的重大慘劇,幾個月後,又傳出37名傷者陸續死亡的消息,導演亞歷山大納瑙(Alexander Nanau)將影片聚焦在三位相關人物身上。
「如果時間倒流,你想回到哪一天?」電影海報以這樣的字句宣傳著,不禁讓人想到時間迴圈題材的始祖電影《今天暫時停止》,那永遠的2月2日──土撥鼠日;試圖改變過去,都無法獲得完美結局的《蝴蝶效應》;或是讓人學會珍惜當下的《真愛每一天》。
《戀愛倒帶中》彷彿夢一般,從對街旅館看與另一半住了20幾年的家,窗戶旁的人明明是最熟悉的人,卻在此時此刻模糊了。潛意識的時空亂了,旅館的房間開始出現不該出現的人。
《失控少年兵團》是一部寫實又魔幻的電影,鏡頭下的人性、大自然,敘述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體,是渺小的。探究人性的本質,人性也不過是包裝過的獸性罷了。
冷冽、近乎寂靜的影像就像突然闖入的不速之客,令人毫無防備。作為故事的旁觀者,沒有任何偏頗,殘酷地目睹這段愛情的結束。會不會寂寞其實是一種原罪,注定讓人們受挫、狼狽,兩個孤單的人互相取暖,予取予求地向彼此索討愛,就像兩隻渴望著血肉的野獸。
高執行力的劇本,寫實紀錄著消防員的生活,除了刺激驚險爆破場面外,也拍了更多溫暖人心的文戲,《火神的眼淚》不刻意營造消防員的英雄形象,反而帶領觀眾更進一步認識消防員,走進消防員的心裡,在生死交關下,交織出獨特且純粹的生命力。
2015年,羅馬尼亞「集體俱樂部」(Colectiv)一場演出發生火災,造成27死160傷的重大慘劇,幾個月後,又傳出37名傷者陸續死亡的消息,導演亞歷山大納瑙(Alexander Nanau)將影片聚焦在三位相關人物身上。
「如果時間倒流,你想回到哪一天?」電影海報以這樣的字句宣傳著,不禁讓人想到時間迴圈題材的始祖電影《今天暫時停止》,那永遠的2月2日──土撥鼠日;試圖改變過去,都無法獲得完美結局的《蝴蝶效應》;或是讓人學會珍惜當下的《真愛每一天》。
《戀愛倒帶中》彷彿夢一般,從對街旅館看與另一半住了20幾年的家,窗戶旁的人明明是最熟悉的人,卻在此時此刻模糊了。潛意識的時空亂了,旅館的房間開始出現不該出現的人。
《失控少年兵團》是一部寫實又魔幻的電影,鏡頭下的人性、大自然,敘述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體,是渺小的。探究人性的本質,人性也不過是包裝過的獸性罷了。
冷冽、近乎寂靜的影像就像突然闖入的不速之客,令人毫無防備。作為故事的旁觀者,沒有任何偏頗,殘酷地目睹這段愛情的結束。會不會寂寞其實是一種原罪,注定讓人們受挫、狼狽,兩個孤單的人互相取暖,予取予求地向彼此索討愛,就像兩隻渴望著血肉的野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我踏浪而來、你那好冷的小手、天涼好個秋、燃燒吧!火鳥、蹦蹦一串心、卻上心頭、在那河畔青草青、迷你特攻隊、搭錯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十部80年代初期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沈雁、銀霞、鮑正芳、黃仲崑、高凌風、劉文正、江玲、陶大偉、蘇芮、齊豫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電影「百日告別」上映時,剛好也是我做完百日法會,我鼓起勇氣自己一個人去看電影,這部片是在講述兩個陌生人,在同一天失去摯愛,以一百多天走出失去愛人傷痛的故事。 我是從頭哭著看完的,只有經歷過整個摯愛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導演拍的真好!我懂那種到底是夢還是現實,忽然驚醒的感覺,還有一堆親人圍在你身邊
Thumbnail
總會有那麼幾首歌,訴說著不變的、純粹的、晶瑩剔透的真心,蘊藏著某種很堅毅的核心與強大的靈魂。每每覺得在這個亂糟糟的世界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回到這些歌裡躲一下。
Thumbnail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由羅伯·史密斯(Robert Smith)率領的 The Cure 之所以受到眾多樂迷的青睞,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他們在音樂風格方面的無畏冒險,從迷幻到哥德,甚至是千禧年熱門的新金屬嘗試,沒有一個框架能夠真正定義他們,而這樣大膽轉換風格的關鍵轉折在於1979年發行的單曲〈 A Forest 〉。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最近看了改編自電影的影集,包括【史密斯任務】、【真愛挑日子】、【紳士追殺令】,如果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許它們都是好看的吧?!
Thumbnail
2000年,12歲(是不是夏天不太重要),單身,國小六年級。當時潭子唯一一間唱片行是大興隆購物廣場(前身是中興批發倉儲)的玫瑰(大眾?)唱片,我買了人生第一張專輯─《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會想買五月天的原因是,覺得電視上「憨人」的MV很好聽,又剛好家裡買了一台收音機,所以就開始了人生第一個
Thumbnail
二創藝術家將 2009 年電影「500 days of summer 戀夏500日」 片段配上了英國搖浪樂團 The Smiths 1992年發布的流行曲《There is a light and it never goes out》,效果好美,筆者三創撰寫類似劇情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很喜歡《戀夏500日》的開頭,第一幕是第488天他們坐在長椅上溫柔看著彼此,這個畫面讓人誤以為是個幸福的結局。然後回到相遇的第一天。 男孩湯姆.漢森,來自紐澤西的Marget,從小就相信只有找那命中注定的她,才會得到幸福,這個信念來自於早期所接觸的英國悲傷流行音樂,以及對電影《畢業生》的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文介紹:我踏浪而來、你那好冷的小手、天涼好個秋、燃燒吧!火鳥、蹦蹦一串心、卻上心頭、在那河畔青草青、迷你特攻隊、搭錯車、今年的湖畔會很冷十部80年代初期電影及其插曲,並介紹:沈雁、銀霞、鮑正芳、黃仲崑、高凌風、劉文正、江玲、陶大偉、蘇芮、齊豫等人演唱的歌曲,就讓大家一首接一首的回味經典吧!
電影「百日告別」上映時,剛好也是我做完百日法會,我鼓起勇氣自己一個人去看電影,這部片是在講述兩個陌生人,在同一天失去摯愛,以一百多天走出失去愛人傷痛的故事。 我是從頭哭著看完的,只有經歷過整個摯愛離世的人,才能感同身受,導演拍的真好!我懂那種到底是夢還是現實,忽然驚醒的感覺,還有一堆親人圍在你身邊
Thumbnail
總會有那麼幾首歌,訴說著不變的、純粹的、晶瑩剔透的真心,蘊藏著某種很堅毅的核心與強大的靈魂。每每覺得在這個亂糟糟的世界走投無路的時候,就會回到這些歌裡躲一下。
Thumbnail
  並非是資深樂迷,只是偶爾涉略幾首著名經典,然聽歌之餘,會發覺搖滾樂團之所以為人津津樂道,除去歌曲本身召喚超乎言語感受的魔力之外,組員之間的組構或衝突也連帶是樂迷關注的重點。
Thumbnail
由羅伯·史密斯(Robert Smith)率領的 The Cure 之所以受到眾多樂迷的青睞,其中一個原因便是他們在音樂風格方面的無畏冒險,從迷幻到哥德,甚至是千禧年熱門的新金屬嘗試,沒有一個框架能夠真正定義他們,而這樣大膽轉換風格的關鍵轉折在於1979年發行的單曲〈 A Forest 〉。
Thumbnail
而這麼多的第一次,相信都會有不同的音樂在背後陪伴著我們享受愛情的美好和破碎,也支撐著青澀的叛逆與瘋狂。而這些,都將在我們邁入中年、人生經歷厚實後,所再也無法體會到的單純及深刻。
Thumbnail
最近看了改編自電影的影集,包括【史密斯任務】、【真愛挑日子】、【紳士追殺令】,如果沒有先入為主的偏見,或許它們都是好看的吧?!
Thumbnail
2000年,12歲(是不是夏天不太重要),單身,國小六年級。當時潭子唯一一間唱片行是大興隆購物廣場(前身是中興批發倉儲)的玫瑰(大眾?)唱片,我買了人生第一張專輯─《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會想買五月天的原因是,覺得電視上「憨人」的MV很好聽,又剛好家裡買了一台收音機,所以就開始了人生第一個
Thumbnail
二創藝術家將 2009 年電影「500 days of summer 戀夏500日」 片段配上了英國搖浪樂團 The Smiths 1992年發布的流行曲《There is a light and it never goes out》,效果好美,筆者三創撰寫類似劇情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很喜歡《戀夏500日》的開頭,第一幕是第488天他們坐在長椅上溫柔看著彼此,這個畫面讓人誤以為是個幸福的結局。然後回到相遇的第一天。 男孩湯姆.漢森,來自紐澤西的Marget,從小就相信只有找那命中注定的她,才會得到幸福,這個信念來自於早期所接觸的英國悲傷流行音樂,以及對電影《畢業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