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少年兵團》(Monos)── 失序的人性

2020/03/0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失控少年兵團》劇照(圖/聯影電影)
“We penetrated deeper and deeper into the heart of darkness.” ─ 約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
1899年約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首次出刊,1979年柯波拉改編成戰爭史詩鉅片《現代啟示錄》;1954年威廉.高汀發表了《蒼蠅王》,分別在1963年及1990年改編成電影;而《失控少年兵團》結合了《蒼蠅王》的殘酷及《現代啟示錄》的黑暗,藉由戰爭探討人性的本質。人們嚮往與世無爭的大同世界,但當戰爭摧毀了文明,破壞原有的秩序,沒有了道德上的枷鎖與束縛,人僅剩下本能的動物野性: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而世界和平或許只是人類自欺欺人的願望罷了。文.溫德斯《慾望之翼》中有句台詞令我印象深刻,“What is it about peace that its inspiration is not enduring? Why is its story so hard to tell?”人們知道應當歌頌美好、讚頌和平,但文明發展至此,美好世界真的存在嗎?
《失控少年兵團》劇照(圖/聯影電影)
故事裡那群孩子被組織稱為「Monos」,在西班牙語是猴子的意思,是人類的起源,是原始的人性。背景發生在拉丁美洲一個與世隔絕的深山上,他們建立自己的生活與文化,白天他們勞動、接受軍事訓練,夜晚就像孩子一樣狂歡。高大無邊的叢林、連綿不絕的河水,在那裡所有萬物融為大自然的一體,充滿野性及慾望。故事裡長官給小隊的那頭乳牛如同《蒼蠅王》裡的號角,是權力的展現,保有文明的最後一道防線。當乳牛死了,號角破了,文明與秩序也漸漸走向崩壞。一隻乳牛、一個號角竟然能約束他們,讓他們保有該有的秩序,可笑的是人只有這樣而已,到底是戰爭改變了人性,還是人性造就了戰爭?
《失控少年兵團》劇照(圖/聯影電影)
《失控少年兵團》是一部寫實又魔幻的電影,鏡頭下的人性、大自然,敘述人類也只是大自然的一體,是渺小的。探究人性的本質,人性也不過是包裝過的獸性罷了。
愛看電影的波妞
愛看電影的波妞
「電影拼湊了散落一地的我,也慢慢完整了我的生活。」 一個禮拜不進戲院會不對勁的影痴,因宮崎駿《崖上的波妞》而開始書寫,願自己和波妞一樣,為自己的所愛執著。 歡迎試片邀請及合作邀稿,Email:[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