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的天然生態教室,霞喀羅古道尋訪之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我是菜編,清大自然保育社每年都會去位於新竹尖石鄉的霞喀羅步道尋訪,最多從養老登山口走到白石吊橋,因為沿路解說玩耍所以不一定會走到底,直至今年我已經連續去了四年,每次都有不同的景色,也都會聽不同的人介紹生態,感覺收穫滿滿想跟大家分享。

霞喀羅古道賞楓之旅,今年楓紅較少是否不夠冷?

  這個時間來到霞喀羅最主要的目的是「賞楓」,到了天寒秋冬時節,落葉前,葉綠素逐漸被分解,其他顏色逐漸顯現出來,紅色、黃色、橘色等,不過整條路上鮮紅的楓葉並不佔多數,反而是黃色葉子居大宗。一般來說會被我們稱為的有楓樹跟槭樹,這兩類植物並不同科,楓樹屬金縷梅科 (Hamamelidaceae),臺灣只有一種稱為楓香 (Liquidambar formosana),而槭樹則屬楓樹科 (Aceraceae),其中只有槭樹會轉紅,楓香就只會轉黃,最多呈現橘色而已,這條步道上多為黃葉的原因即是因為大多數都是楓香。
黃葉很多是由於多為楓香
霞喀羅步道的指標之一:楓香神木

四年來第一次注意到,步道旁低調的臺灣特有屬植物

臺大植物標本館館徽是華參的葉子 / 臉書
  從養老登山口走到白石吊橋的中途休息站:馬鞍賞楓區,抬頭一看滿滿的楓香,過路登山者都會在這邊休息拍照,不過走了四次,今年我才知道路邊藏有臺灣少數特有屬植物:華參 (Sinopanax formosna)
  依照日前研究,臺灣共有三個特有屬植物,分別為華蔘屬(Sinopanax) 、銀脈爵床屬(Kudoacanthus)跟香蘭屬 (Haraella),臺灣現今地貌歷史其實相對年輕,而且冰河時期跟歐亞大陸連接,地理隔離較弱的情況下,演化出特有屬實在不易。

  其實,原本還有玉蘭草屬(Hayataella),但後來被處理為蛇根草屬(Ophiorrhiza)的異名,除此之外,銀脈爵床屬跟香蘭屬的特有屬地位學界其實也仍在糾結中,主要是因為採樣困難,物種分類工作複雜,光是有新的證據說明同種、不同種就夠探討一番,更何況是特有屬的分類,前陣子羽鳥氏帶紋赤蛇(Sinomicrurus hatori)因為差異過少,而併入梭德氏帶紋赤蛇 (Sinomicrurus sauteri) 的新發表便為一例。
馬鞍賞楓區的華參

在野外如何簡單辨識物種?從外形來說。

  辨識物種、進行物種分類的方式很多,像是由形態差異判斷,或是以分子生物技術檢視基因歧異度,另外配合生態環境、生長地域、習性、行為等資訊交叉比對,才有辦法提供明確的證據指出這是新種,沒有哪種方法特別好,必須經過多方確認,而且並非一種方法都適用於每種生物,舉例來說,若是古生物的遺傳資訊保存不良,那分生技術當然無用武之地。
黑雪隱金龜(Phelotrupes taiwanus)
  像是手上這隻糞金龜,屬於掘穴金龜科(Geotrupidae)的一員,本科有2亞屬3種昆蟲,有蓬萊雪隱金龜(Phelotrupes formosanus)、島嶼雪隱金龜(Phelotrupes insulanus)跟黑雪隱金龜(Phelotrupes taiwanus),如何簡單的辨別牠是誰呢?
  由於觸角末端是黑色的,所以首先能剔除擁有橘色觸角的蓬萊雪隱金龜,接著因為鞘翅上的溝槽不太明顯,且前胸背板上沒有明顯凹陷,因此可以推估應該是黑雪隱金龜(Phelotrupes taiwanus),而非島嶼雪隱金龜。不過這兩種外觀十分相像,佐以其他更細節的觀察更能確知物種。

無痕山林,歡迎你下次的到來

  這次的霞喀羅之旅依舊有見到老朋友白耳畫眉(Heterophasia auricularis),還有認識新朋友,屬於臺灣特有種的黃山雀(Machlolophus holsti)!一路上,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植物跟真菌,相信了解更深入後,下一次的霞喀羅之旅會更加豐富
  有興趣認識霞喀羅生態跟體驗在地文化的人,可以私訊霞喀羅生態旅遊,由當地人經營的粉專,網路上的反饋一致好評,由泰雅族人帶領你親近這片美麗的山林,認識與自然巧妙互動的生活巧思,不過一定要記得把垃圾帶下山喔!就算是廚餘,諸如橘子皮也不應留在山上,如果真的喜歡大自然,請不要恣意破壞它,下次山林還是會張開雙手歡迎你的到來。
白石吊橋

資料來源:

  1. 銀脈爵床與臺灣香蘭:https://www.storm.mg/article/2492368?mode=whole
  2. 羽鳥氏帶紋赤蛇命名異動: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jzs.12547
  3. 臺灣特有屬植物:https://www.facebook.com/TAIHerbarium/photos/a.110186656001377/295966854090022/
  4. 楓香:https://blog.xuite.net/e2202778/boaboa/16198947
  5. 黑雪隱金龜:http://gaga.biodiv.tw/new23/9401/w99.htm
  6. 厲害的同行友人
追蹤我個人的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rainhavemouth
追蹤Sky in the wallhttps://www.facebook.com/skyinthewall

喜歡我的文章按讚追蹤加分享!或是斗內起來!

也能在留言處提出你的看法喔!

avatar-img
2.6K會員
183內容數
寶可夢可能是許多人的兒時回憶,但它不僅是一部卡通,裡面其實蘊含相當多的生物知識,讓我們一起從演化生物學、生態學、發育學、比較解剖學……,一起從頭到腳認識寶可夢,成為寶可夢大師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政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大家好,我是菜編,最近在專題討論課上聽到一個相當有趣的演講,主題在說「會吃肉的真菌」。食蟲植物諸如捕蠅草、毛氈苔等,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為了在貧瘠的環境中補充所需養分,這些生物雖然不會動,卻會設下致命陷阱誘捕昆蟲,而包含香菇、金針菇、秀珍菇這些好吃食材的真菌家族,竟也存在這種狠角色?
大家好,我是菜編,兩週前牆編私訊我:「軟絲仔MRI ,要不要來寫一下?」身為一名在臺灣屈指可數頭足類實驗室中的大學生,去年這篇文章剛發表的時候就曾看過,但因為太多新東西,資訊也很多,一時間難以歸納出科普文章,應著牆編詢問,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頭足類照MRI」究竟是什麼回事。
白白胖胖的雞母蟲是鍬形蟲、兜蟲等昆蟲幼蟲的通稱,據說是因雞鴨啄土時會不經意翻出,富含蛋白質的蟲體剛好能作為養分補充來源,所以農戶們才將其命名為「雞母蟲」,而不只小朋友喜歡養雄壯威武的獨角仙,連大阪大學的研究者也對牠們的幼蟲感到好奇,尤其是這些土中居民的挖洞方式,或許能給工程師新的挖洞建議!
大家好,我是菜編,今天要分享的跟上次一樣,是屬於影像分析的研究成果,因為sky in the wall希望除了科普外,也希望在文章中介紹各地的研究者跟機構,仔細搜尋後,發現這篇論文不管是學校還是作者都超級有戲!
大家好我是菜編,因為科技的進步,研究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強大的電腦分析能力更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時候在分析前需要給電腦一個基準,這就牽涉到事前數位標準模型的建立,畢竟總不能叫電腦讀紙本吧?
接下來要說的這件怪事,請各位一定要相信我。 昨天,我跟鄰居聊到一半,原本一切正常,但奇怪的事發生了!他們慢慢得變透明,然後消失不見,留下驚慌的我。放眼望去,原本熱鬧的小鎮,竟然也已杳無人煙。更奇怪的是,過幾天又突然恢復榮景,熟面孔再度出現,卻讓我覺得很陌生。
大家好,我是菜編,最近在專題討論課上聽到一個相當有趣的演講,主題在說「會吃肉的真菌」。食蟲植物諸如捕蠅草、毛氈苔等,對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為了在貧瘠的環境中補充所需養分,這些生物雖然不會動,卻會設下致命陷阱誘捕昆蟲,而包含香菇、金針菇、秀珍菇這些好吃食材的真菌家族,竟也存在這種狠角色?
大家好,我是菜編,兩週前牆編私訊我:「軟絲仔MRI ,要不要來寫一下?」身為一名在臺灣屈指可數頭足類實驗室中的大學生,去年這篇文章剛發表的時候就曾看過,但因為太多新東西,資訊也很多,一時間難以歸納出科普文章,應著牆編詢問,今天就來跟大家介紹「頭足類照MRI」究竟是什麼回事。
白白胖胖的雞母蟲是鍬形蟲、兜蟲等昆蟲幼蟲的通稱,據說是因雞鴨啄土時會不經意翻出,富含蛋白質的蟲體剛好能作為養分補充來源,所以農戶們才將其命名為「雞母蟲」,而不只小朋友喜歡養雄壯威武的獨角仙,連大阪大學的研究者也對牠們的幼蟲感到好奇,尤其是這些土中居民的挖洞方式,或許能給工程師新的挖洞建議!
大家好,我是菜編,今天要分享的跟上次一樣,是屬於影像分析的研究成果,因為sky in the wall希望除了科普外,也希望在文章中介紹各地的研究者跟機構,仔細搜尋後,發現這篇論文不管是學校還是作者都超級有戲!
大家好我是菜編,因為科技的進步,研究方法也不斷推陳出新,強大的電腦分析能力更是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時候在分析前需要給電腦一個基準,這就牽涉到事前數位標準模型的建立,畢竟總不能叫電腦讀紙本吧?
接下來要說的這件怪事,請各位一定要相信我。 昨天,我跟鄰居聊到一半,原本一切正常,但奇怪的事發生了!他們慢慢得變透明,然後消失不見,留下驚慌的我。放眼望去,原本熱鬧的小鎮,竟然也已杳無人煙。更奇怪的是,過幾天又突然恢復榮景,熟面孔再度出現,卻讓我覺得很陌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霞喀羅古道賞楓的經歷,描述了從養老登山口出發,途中美麗的竹林和賞楓景點,以及適合新手的健行路線。旅行中不僅欣賞了壯觀的自然景色,還呼籲大家保護環境、隨身攜帶垃圾,讓這片美麗的山林更加潔淨。希望文章能鼓勵更多人探索這條美麗的古道,享受自然的魅力。
Thumbnail
霞喀羅古道蜿蜓在霞喀羅大山北端的山谷中,橫跨在新竹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是泰雅族人昔日通行的社路。古道全長22公里,每年深秋以楓紅聞名,吸引眾多山友前來賞楓。本文綜整個人三次以不同行程造訪古道的體驗 ,分別由歷史沿革、賞楓祕笈、交通資訊與行程規劃等面向,提供各位格友秋季賞楓的最佳攻略。
Thumbnail
日日經過這小巷,不曾注意這棵樹,直到它開出滿樹淡粉色花苞, 花沿枝條而生,讓人停下腳步,仔細觀察。 原來它是傳說中的花旗木,又稱做泰國櫻花,平地櫻花,桃紅陣雨樹,粉紅陣雨樹, 紅花林木,薔薇色木旃那,珊瑚櫻,琴葉珊瑚。好多好長的花名。 這株花旗木實在太高了,勉強拍下它的模樣。 花苞顏色從淡
Thumbnail
俗話說,紅花也要綠葉來搭配。 可我發現,綠葉已非只是綠葉而已,而是色彩繽紛。 走在路上,收集到的彩葉植物,一起來看看。 斑葉鵝掌藤。 朱蕉。也稱紅竹、紅葉。 花葉芋屬。 紅花竹節秋海棠。也被稱做茨菇秋海棠。 艾咪秋海棠。 斑葉紅雀珊瑚。 彩葉草。
Thumbnail
從山頂看潭子市區,霧濛濛,就知道空污有多嚴重。 看過站在高山往下看的照片,再回到潭雅神綠園道。 這一段步道除了艷紫荊和羊蹄甲外,還有石斑木。 黃鐘花。 烈日下拍花,算苦差事。 石斑木(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又名假厚皮香木、台灣白杏花木、 白杏花木、印度石斑木、春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Thumbnail
8:45由龍泉寺登山口起步,走木棧道後切入菜剉路陡坡山徑,來到傅家溝,再往盤榕休息。 老師在木棧道旁發現極為小株的黃唇脂柱蘭,小錦蘭,通常經過的人不太可能會發現,有幸老師特地向我們介紹。 黃唇脂柱蘭 台灣原生蘭花,蘭科,線柱蘭屬,是最近幾年前發現的蘭花,記錄不完整。生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喜好多
Thumbnail
三段崎古道為清代新埔石頭坑與芎林鄉下山村兩鄉鎮的捷徑,昔日芎林地區大量種植的柑桔,都經由這條古道挑到新埔販賣,是條百年古道石階古樸,沿路竹林,茶花,柚子花跟橄欖樹各有時序發出香味,附近都是田地也是竹北僅有的農地未被徵收. 附近農地種滿蘿蔔、油菜...白菜跟花椰菜都是白紋蝶愛吃的食物,此此季節可以看
秋色染山頭,除了楓紅外,還有銀杏。台灣想賞銀杏的地點眾多,但想要探訪充滿詩意的銀杏林,那可非南投莫屬,銀杏生長在茶園中,黃綠點綴更顯浪漫,另外同步特搜幾條新手山林步道,一起來趟自然生態之旅。 大崙山銀杏茶園步道/銀杏 大崙山除了銀杏森林步道或武岫農場, 還有大崙山觀光茶園、大崙山觀景臺、觀霧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霞喀羅古道賞楓的經歷,描述了從養老登山口出發,途中美麗的竹林和賞楓景點,以及適合新手的健行路線。旅行中不僅欣賞了壯觀的自然景色,還呼籲大家保護環境、隨身攜帶垃圾,讓這片美麗的山林更加潔淨。希望文章能鼓勵更多人探索這條美麗的古道,享受自然的魅力。
Thumbnail
霞喀羅古道蜿蜓在霞喀羅大山北端的山谷中,橫跨在新竹五峰鄉的清泉與尖石鄉的秀巒之間,是泰雅族人昔日通行的社路。古道全長22公里,每年深秋以楓紅聞名,吸引眾多山友前來賞楓。本文綜整個人三次以不同行程造訪古道的體驗 ,分別由歷史沿革、賞楓祕笈、交通資訊與行程規劃等面向,提供各位格友秋季賞楓的最佳攻略。
Thumbnail
日日經過這小巷,不曾注意這棵樹,直到它開出滿樹淡粉色花苞, 花沿枝條而生,讓人停下腳步,仔細觀察。 原來它是傳說中的花旗木,又稱做泰國櫻花,平地櫻花,桃紅陣雨樹,粉紅陣雨樹, 紅花林木,薔薇色木旃那,珊瑚櫻,琴葉珊瑚。好多好長的花名。 這株花旗木實在太高了,勉強拍下它的模樣。 花苞顏色從淡
Thumbnail
俗話說,紅花也要綠葉來搭配。 可我發現,綠葉已非只是綠葉而已,而是色彩繽紛。 走在路上,收集到的彩葉植物,一起來看看。 斑葉鵝掌藤。 朱蕉。也稱紅竹、紅葉。 花葉芋屬。 紅花竹節秋海棠。也被稱做茨菇秋海棠。 艾咪秋海棠。 斑葉紅雀珊瑚。 彩葉草。
Thumbnail
從山頂看潭子市區,霧濛濛,就知道空污有多嚴重。 看過站在高山往下看的照片,再回到潭雅神綠園道。 這一段步道除了艷紫荊和羊蹄甲外,還有石斑木。 黃鐘花。 烈日下拍花,算苦差事。 石斑木(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又名假厚皮香木、台灣白杏花木、 白杏花木、印度石斑木、春
Thumbnail
走到產業道盡頭改走原始小徑,經過好漢坡中間站,奇妙谷外面小徑,再往木玫瑰方向,來到大峽谷。 老師邊走邊找稀有植物,找到後會向大家說明
Thumbnail
8:45由龍泉寺登山口起步,走木棧道後切入菜剉路陡坡山徑,來到傅家溝,再往盤榕休息。 老師在木棧道旁發現極為小株的黃唇脂柱蘭,小錦蘭,通常經過的人不太可能會發現,有幸老師特地向我們介紹。 黃唇脂柱蘭 台灣原生蘭花,蘭科,線柱蘭屬,是最近幾年前發現的蘭花,記錄不完整。生低海拔山區闊葉林下,喜好多
Thumbnail
三段崎古道為清代新埔石頭坑與芎林鄉下山村兩鄉鎮的捷徑,昔日芎林地區大量種植的柑桔,都經由這條古道挑到新埔販賣,是條百年古道石階古樸,沿路竹林,茶花,柚子花跟橄欖樹各有時序發出香味,附近都是田地也是竹北僅有的農地未被徵收. 附近農地種滿蘿蔔、油菜...白菜跟花椰菜都是白紋蝶愛吃的食物,此此季節可以看
秋色染山頭,除了楓紅外,還有銀杏。台灣想賞銀杏的地點眾多,但想要探訪充滿詩意的銀杏林,那可非南投莫屬,銀杏生長在茶園中,黃綠點綴更顯浪漫,另外同步特搜幾條新手山林步道,一起來趟自然生態之旅。 大崙山銀杏茶園步道/銀杏 大崙山除了銀杏森林步道或武岫農場, 還有大崙山觀光茶園、大崙山觀景臺、觀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