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誰在創造我們的風景

Palafang 花蓮跳浪藝術節 展出倒數一個月,昨天約了讀書會的朋友們去看,順便也約了 W 。因為隱藏在跳浪角落的常設展洄瀾石報來自他的苦心,雖然石材產業發展與生活應用聽來就頗無聊(呃不,是頗重要),所以一直都很期待 W 幫我導覽。
展期至 2022/01/10
展期至 2022/01/10

歷史在個人生活中是存在的
美援、天安門事件......某些瞬間創造了資源流動的破口,時代就改變了。在那個當下不一定能看見,但數十年後回頭梳理,我們為何成為我們,深深交雜著那些大環境的漣漪。要談個人境遇、談區域狀態,也許可以先幫底圖著上時代的底色吧。
W 的心思細膩,藉由紙本報紙、霓虹燈管這些物件來呈現也逐漸被淘汰的石材產業,資料豐厚,藉由地圖錨定花蓮在不同時代台灣中的位置,藉由文史描述勾勒石材在不同政權下的具形。我總是喜歡他說「這是去石材工廠後面挖出來!」一間倉庫從台灣錢淹腳目活到今日,角落裡堆滿那個年代人生活的痕跡,大理石煙灰缸、蛇紋岩公園座椅......

誰在創造我們的風景
不知道當年的大理石是不是就跟現在的LED燈一樣,有段時間我發現台灣各地街頭都有超醜LED裝飾,詭異藍影在暗夜俗氣猖狂。「這種東西會爆發大概就是廠商到處遊說和標案吧。」朋友笑答。於是我們的市容市景在某種可能性下,就是產業技術的提升導致商品成本降低,勤勞推銷的廠商竟然成為當代風貌的描繪者。
這次見面也是順便跟 W 借書,他雖然不是人文社會背景,卻積極於收拾資訊與知識。我常常覺得與人交談如果只奠基於經驗與感受,會很暢快卻難有激盪。而 W 總是先讀了些什麼,讓我知道可以在知識的架構裡翻擾各自視角,「但其實我是不太愛社交的」他說,「噢沒關係我會就好!」雖然想立馬這樣回他,但,好啦,我已經不是屁孩了,不過真的,知識・脈絡・視角・熱情,是我在 W 身上看到的事物,他不是一個絕佳的策展人,在對人的感受性、美與氛圍的想像上都不夠敏銳,但以一個工程師來說(尤其在一個僵化保守的單位中),他已經是非常出色的轉譯者,也是我會想慢慢交談的對象。
目前為花蓮石雕博物館的常設展

時代在我們身上的色澤
當代是什麼?花蓮是什麼?石材是我們的外(街道屋舍建材)也是我們的裡(經濟產業),如果將六度分離理論運用在產業與人的關係,會不會洄瀾石報展間外的跳浪十組作品,都與這些有關聯?也許是家人曾在石材業工作得以養活度日;也許是生活在石材業的周遭,聲響與塵灰是兒時記憶。用時代底色一詞談龐大卻無形瀰漫在我們生活中的元素,石材業坐穩這個答案嗎?
在和朋友們重看跳浪十組作品的過程,不知不覺重新想了花蓮風景這個詞彙,文化地理學家約翰懷利曾指出風景是一個文化概念,並不直接等於自然,因為人的經驗必然交織其中。每個藝術家帶著他們對藝術媒介的知識、情感的脈絡、批判或擁抱的視角,最終是熱情讓所有一股腦吐注在作品上,我們如何經由觀看藝術節作品,吸收這一切?

帶你回花蓮讓我們向收穫的山谷滑落
穿越最後一道狹小濕漉的隧道是鎖,崇德老茄苳與大橋甸甸便成鑰匙,花蓮人到家了。山脈相讓,綿延一百多公里的縱谷與海岸,家在林間、田野,稜線與村莊。過去路險,得計算礁岩與海的退卻節奏、跳浪才能歸鄉。現在便利,你來,在每個清晨、午後與黃昏前往,正像阿美族語中的Palafang,來做客或是去拜訪,緣份好時就一次又一次的奔赴。花蓮這片土地承接各種凝視與抵達,風景也隨著不同相遇有新的敘事。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