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影者現身,無聲者出言。
汝身之罪成為吾身之罪,緘默一生,背負入土。
請說。」
如果你的工作負責吃,只要吃,你願意嗎?
只看這句話我想很多人願意吧!但事實上這是十九世紀在蘇格蘭或威爾士真實存在的一項工作,我想應該算是神職人員吧?然而卻是當時普通人視為下等人的存在。需要食罪者卻又鄙視他們,其實很慘,至於食罪者則是基督教與異教融合的產物。
他們需要先去聽取將死之人一生所犯下的罪刑(包含人的生來具有的原罪),然後列出將死之人親眷要準備的罪食,在那人死後的棺木上放上這人的罪食,由食罪者將這些罪食吃掉,由此將逝者身上的罪轉移到食罪者身上。
這裡說的是指小說描寫儀式的部分,在小說開始之前有真實歷史的導讀,讓讀者不會太搞不清楚狀況。
如果要為這部小說用一句話來概括的話:十六世紀英國皇室秘辛燒腦版(喂
我覺得整部小說我最記不住的就是章節名稱,因為每章名稱都是一項罪食,雖然在小說開始之前有分別列出哪一頁是什麼,但其實在還沒搞清楚狀況之前根本不會記得那些罪食的意義,到後面也會忘記這項食物是代表什麼的,反而會有種章節名很好吃的感覺(欸。
如果有打算看這本書然後想隨時搞懂章節名代表什麼意義的話建議罪食那段作個記號方便回來觀看解謎😂整部看完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鹿心,我就不暴雷了。關於角色名字的部分我覺得這部小說的意象很有趣,會以主角的視角來替出場角色放上一個鮮明有記憶點的形象,對我這種記名字很金魚的讀者來說是很棒的方法。我記配角名字的額度大概就五個吧,如果出場的一次太多我就不記得是誰了😂
例如我記得的配角名字有:米糊臉、白臉豬、老柳樹、秀髮女、鄉間鼠這類。
你看看比起什麼彼得、亨利、瑪格麗特,上面這些是不是有記憶點多了😂
關於史實:
因為這是宗教融合的產物,在歷史上不過就是過渡期一小段的歷史,最後一位食罪者也在1906年過世,這世上再也沒有食罪者了。根據史實,出現在逝者身上的象徵性食物是麵包而麵包代表人生來的原罪。
上面影片是最後一位食罪者的墳墓,也因為關於食罪者的史料真的不太多,所以查到的東西也有限,所以這部小說才有趣。
對我來說這部小說很有畫面感,所以我蠻喜歡的,邊看的時候一邊想如果把罪食都弄成漂亮的食物然後放在棺木上,用漂亮的色調對比這種畫面,有種詭譎的美感,不知道會不會有電影或劇集願意拍這部小說😆有的話我很願意看
如果我沒有突然又爆量閱讀的話,這篇應該會是2021最後一篇閱讀札記了
今年也在充實的閱讀量中度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