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良心無法秤斤論兩賣,食品做得再美味也得設法保存。於是從1950年代起,便有各種食品違法添加的新聞與官方調查報告。這些「黑心之舉」,有些是惡意,有些是無知。
《懷舊黑心食品》或許將會是所有我介紹的書中,評價最兩極的,有人覺得作者的文字很有趣,但同時也有讀者認為裡面參雜了太多個人意見和評價,甚至帶有一點「賣老」的感覺。但不可否認的是「懷舊黑心食品」這個書名,確實有點偏頗;其中包含的絕不只是那些過去曾發生過的食安事件,甚至更多的其實是關於台灣人「吃」的一些冷門知識。
作者劉志偉號稱「鬼王」,不只會在臉書粉絲專頁討論食安議題,同時也曾在自由評論網發表專欄發表關於食安的文章;而這本《懷舊黑心食品》本身就是從他的專欄文章集結而來,收錄了13篇關於台灣飲食文化的論述。包含黑心罐頭、餿水油,用工業奶粉包裝成的假高級鮮奶,其中還有關於早餐店、手搖、咖啡廳、養樂多等,已經深入台灣人生活的飲食介紹;但儘管裡面也有不少數據跟文獻引用,真的要把它當成「歷史」來看待可能還是有點牽強。
以文風來說,從「鬼王」這個稱號其實就可以多少看得出他的個人特色,在論述當中作者經常加入大量「裝飾」用的詞彙、網路用語、時事梗,企圖來讓文章看起來更有趣。或許這樣的做法,在臉書文章或是專欄,也就是單純一篇存在時,確實會增加的趣味;但當數量達到13篇,最後其實會明顯感覺疲乏,甚至開始選擇性跳過那些非必要的內容,閱讀體驗也會直線下降。
因為是「專欄」,其中一定會牽涉到大量的個人意見,但這些在文化介紹中相對次要的內容,卻往往回嚴重影響到其中知識性的部分;尤其是動不動就把「文青」拿出來鞭,雖然可以理解他想要強調「古早味不一定好」的論點,但卻難以說服讀者其中的脈絡和邏輯性。至於「知識」的部分,雖然不少資料看起來都有憑有據,但也有滿多部分並沒有確實的引用來源,甚至可以看出只是作者的自我推論,讓可性度大大降低。
尤其是版權頁那一句「有關本書內容,不代表本公司/出版集團的立場與意見,由作者自行負擔文責」,不只會讓讀者對於書裡的內容產生質疑,甚至也對出版社本身為何要在書出了之後,又附上這樣不負責任的補充感到莫名其妙。
但為什麼最後還是決定寫這篇文介紹這本書?簡單來說,還是因為其中確實有著一般人可能不知道的趣聞,像是「日清創辦人其實是台灣人」、「鄭成功的胞弟開了日本第一家咖啡廳」等,有些看起來是作者推論的部分,至少可以當成是一種「假說」(例如:為何人們都認為泡麵有防腐劑)。儘管缺乏嚴謹的考究,《懷舊黑心食品》還是可以視為一種稗官野史或小道消息;至於有些人認為,文章幾乎都是從專欄直接拿來用,根本沒有出版的價值,那就不於置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