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7|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提摩西・夏勒梅的新浪潮|26歲生日快樂

Happy 26th Birthday, Timothée Chalamet.

提及近年來紅極一時的電影,幾乎不可能不提及新生代演員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被《時代雜誌》評選為「下一個世代的領導者」(Next Generation Leader),他確實重新定義了這個新時代的許多價值,為娛樂圈與電影產業帶來一股年輕、奇異、混成而迷人的氣息,瀰漫於無數電影中。
𓆸 𓆸 𓆸

▍羞澀初綻的「兩性花」

在讓他被所有人看見且一致認可的作品《以你的名字呼喚我》(Call Me by Your Name,2017)中,Chalamet 演出男同志的角色,演活了一個情竇初開、迷惘而仍探索著自我的少年,在炎炎夏日的義大利小鎮,空氣中飄盪著散漫的閒情和幽幽情慾,一頭蓬髮、幾本書、一架鋼琴、一件條紋上衣和休閒短褲,眼裡閃著青澀與慘綠少年的憂鬱,“Elio, Elio, Elio”—他磁性嗓音呢喃低吟著自己的名字,於此片刻,Chalamet 以此一形象,消弭了愛情裡的性別對立與種種矛盾,他是帶著羞澀初綻的「兩性花」(androgyny)。
他身上散發一種美而令人著迷的「脆弱感」(vulnerability),陰柔與陽剛糅雜,兩性氣質兼具,他可以酷兒地游移在光譜上,無需依靠任一端點的光,便能自在地散發獨特的鋒芒。他可以畫上煙燻的眼影與眼線,穿上鑲有蕾絲、珠寶的華麗服飾,眼神帶著慵懶與嫵媚;他也可以將頭髮梳起,套上硬挺的皮衣,肌肉線條若隱若現,眼神銳利,盈滿自信。他拒絕時常綁架許多男影星的有毒的男子氣概(toxic masculinity),他用各式不同的角色與造型,馳騁在性別光譜上,以萬千姿態的美告訴大眾,「你可以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人」,關於任一種性別氣質的詮釋,沒有任何觀點、衣著、表情、或個性是「必須」的。Chalamet 說:「這是一個勇敢的新世界,對我們這一代人來說,用新的方式去做一件事就令人無比興奮」,他如是以獨特的混成之姿,將多元的性別氣質吻成一線,光彩繽紛生輝。
𓆸 𓆸 𓆸

坦蕩的情感表露

Chalamet 的「脆弱感」是不軟弱且具備自信的,那是對人的情感的信任,也流露一種深沉的自我意識。如同《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末Elio與父親的對話,我想Chalamet於現實中恰恰吸取並展現了其中精神——扼殺情感是種浪費,不論悲痛或喜悅,都應盡情「感知」,他說:
我站在這裡是想告訴大家,坦蕩地展現情感一點也沒錯。 I feel like I'm here to show that to wear your heart on your sleeve is O.K.
如《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在火爐前潸然淚下的Elio,悲喜坦然,卻不張揚,溫度熾熱,但火光溫煦。亦如《她們》(Little Women,2019)中向Jo(莎夏.羅南 Saoirse Ronan 飾)告白的Teddy,於那山崖上,也是情感宣洩的崩潰邊緣,心緒如被風吹亂的蓬髮,從希望到絕望,從欲求婚的男人到無所適從的小孩,不斷重複著的 “I love you, Jo.” 飄蕩於山頂的是純粹、坦然的感情,Chlamet 細膩地將角色滿溢的情意以勇敢、溫柔,而帶點孩子氣的方式演繹。又如《沙丘》中的Paul,他不是典型的英雄救世主,而是在許多時刻流淚、氣憤、崩潰,具飽滿情感的「人」,Chalamet演出了他的膽怯與憂慮,在浩瀚的沙丘美麗世中,人的情緒不被吞噬,而是無限外延的。更如《法蘭西特派週報》(The French Dispatch,2021)中的革命青年Zeffirelli,他書寫著情慾飽滿的詩篇,憤怒敢言,熱烈多情。
若萃取這些角色的部分情感,便能調和而成現實中的Timothée Chalamet,情感細膩,敢於發聲,坦蕩而不張狂,不畏展現飽滿的情懷。正如他曾表示,人類是複雜的,我們需要認真感受一切事物,而這正是他透過電影與表演所欲傳達的。Chalamet在數十個不同的角色中,以赤誠而開放之姿,探索千變萬化的人情人性。
𓆸 𓆸 𓆸

穿透時光的氣質

導演Denis Villeneuve談及Chalamet時表示,他具有一種「非常古老的靈氣」,讓人覺得他好像已經活了好幾世,但在鏡頭下又顯得非常年輕,「他的五官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與他目光中那種古老靈魂的氣質形成了對比——這是一個對生活的領悟超越了他年齡的孩子」,他無疑是一個糅雜未來性與古典性的演員。從《國王》(The King,2019)中的亨利五世,到萬年後《沙丘》中的Atreides公爵,他的氣質流過歲月,穿透時光,血液裡流著日月光陰,眼裡藏著深邃的智慧。
𓆸 𓆸 𓆸

不當超級英雄,創造自己的新浪潮

Timothée Chalamet曾說自己不演超級英雄電影,他的形象不是標準的「英雄」,卻重探了「下一個世代的領導者」之貌,多元、混成、陰陽同體——沒有標準定義。Wes Anderson曾說他覺得Chalamet就像從侯麥電影中走出來的人物,「1958年的某個時刻、巴黎來的慢班火車、背包、惡劣天氣的海邊、十天——他並不是某種類型的演員,但他一定非常適合新浪潮電影」,年輕浪漫,有著《四百擊》(The 400 Blows,1959)中Antoine的「老成憂鬱」,捨棄腐朽的價值,但靈魂仍保持著古典之質,他用新的方式說新世代的故事,他有他的新浪潮。
26歲,永遠年輕與革新,Timothée Chalamet在他沒有定形定狀的電影角色與世界中,用自己相信的價值,活成自己的樣子。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