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梟綺譚研究室(九)【韓愈鱟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鱟,約出現於四億多年前古生代奧陶紀,現生的共三屬,為保育類活化石。


距今一千多年前,咱韓文公上了奏章<諫迎佛骨表>一文,憲宗皇帝被煩得貶他閣下到潮州,好圖箇廟堂清淨。當然,一如我們振筆疾書的各位,韓文公情感特別纖細豐富(?),在食用過當地僚屬設宴接風的江海席,他竟向朋友訴苦海鮮怪味兒,作詩<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開場首句即批鱟魚,「鱟實如惠文,骨眼相負行。」意思大概是:羋月啊羋月,妳丈夫秦惠文王所戴帽冠,基本和鱟殼一個模樣。眼睛長在硬殼上,母背公遊走。


鱟醬、鱟粿乃潮州名食,旅遊毋忘去品嚐「潮陽鱟粿」,以甘薯粉、大米、海鱟肉汁、鰈脯、蝦、鵪鶉蛋、豬肉末、香菇、花生等食材炊蒸。早年臺灣西部漁村,因常鱟魚成長後脫殼,故當地居民撿鱟殼代替鍋鏟,研發「鱟殼炒蚵仔麵」料理,以麵條、王功蚵仔、豆芽、韭菜、蔥段等食材燜炒。


臺灣稱鱟,別名「鋼盔魚」、「夫妻魚」、「海鴛鴦」。因外型稱「鋼盔魚」;因雌雄形影相隨,稱「夫妻魚」、「海鴛鴦」。金門流傳一句諺語:「抓孤鱟,衰到老。」(一種打擾他人戀情被狗咬的概念),所以只抓到一隻鱟魚時,必須放生回海裡。


相傳苗栗縣西南部的通霄灣(今通霄鎮),逢風起浪湧時刻,鱟妖化身赤裸男女,雙雙爬行沙灘上,後則入海相交。(好箇畫面!)。最後因為清代官員楊桂森設立石燭,於是乎鱟妖從此不現身。


蔡振豐編輯《苑裡志.古蹟考》,記載:「風鱟山在通霄灣。兩小山對排近大海。相傳漁人每朝見有兩鱟行跡連印沙埔──謂鱟性好淫,入海相交,故名為風鱟。自楊桂森竪石燭以後,無鱟行之腳跡矣。」


為何稱「風鱟」,不稱海鱟、水鱟?其一,通霄灣臨海風強;其二,鱟膽可入藥,祛風殺蟲。


楊桂森,雲南石屏人,善堪輿學,在臺灣留下不少堪輿學傳說,之後硝梟會詳說。什麼是石燭呢?石燭,即石幢,古代寺廟祠堂內刻有經咒、佛號或佛圖像的石柱子。


讀到這段記載,朋友們是不是跟硝梟想得一樣:人家好好的鴛鴦戲水、游龍戲鳳,您楊老人家打什麼岔?懂生物學的就知道,肥肥的雌鱟常馱著纖細的雄鱟行走──夫妻間樂趣,您懂不?是故硝梟替鱟妖翻轉形象,他們並不「好淫」。


比恐龍還具歷史的鱟妖,其實是對挺可愛風騷的夫妻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硝梟綺譚紀遺閣
6會員
363內容數
硝梟,研究神話與妖怪傳聞之閑散人。
硝梟綺譚紀遺閣的其他內容
2024/08/21
硝梟綺譚研究室(三十四)【續.「取子箱」之怪談】
2024/08/21
硝梟綺譚研究室(三十四)【續.「取子箱」之怪談】
2022/08/10
硝梟綺譚研究室(三十三)【淺談『肉傀儡』】
2022/08/10
硝梟綺譚研究室(三十三)【淺談『肉傀儡』】
2022/05/28
硝梟綺譚研究室(三十二)【『地縛靈』遙憶】
Thumbnail
2022/05/28
硝梟綺譚研究室(三十二)【『地縛靈』遙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蕭皋别業竹枝詞十首 其十 》明 · 沈明臣 麥葉蟶肥客可餐,楝花鱭熟子盈盤。 家家銀磨聲初發,四月江邨有薄寒。 《客次有懐中林諸勝 其二 》明 · 沈明臣 江浦楝花鱭上,海田麥葉蟶肥。 十姊妹花開遍,梁山伯蝶来飛。 「蟶」,屬於庶民的日常食物,有極其豐富的語彙留存,看台日典的紀錄:
Thumbnail
《蕭皋别業竹枝詞十首 其十 》明 · 沈明臣 麥葉蟶肥客可餐,楝花鱭熟子盈盤。 家家銀磨聲初發,四月江邨有薄寒。 《客次有懐中林諸勝 其二 》明 · 沈明臣 江浦楝花鱭上,海田麥葉蟶肥。 十姊妹花開遍,梁山伯蝶来飛。 「蟶」,屬於庶民的日常食物,有極其豐富的語彙留存,看台日典的紀錄:
Thumbnail
硝梟綺譚研究室(九)【韓愈鱟醬】
Thumbnail
硝梟綺譚研究室(九)【韓愈鱟醬】
Thumbnail
有些人事物的美好,彷彿只存在回憶中,如果他們還在當下,也許沒這麼完美吧?《山海經》裡能吃的魚不少,可是,特別被點名出來「味甘美」的,是少之又少
Thumbnail
有些人事物的美好,彷彿只存在回憶中,如果他們還在當下,也許沒這麼完美吧?《山海經》裡能吃的魚不少,可是,特別被點名出來「味甘美」的,是少之又少
Thumbnail
 這是一句台語歇後語,鱔與鰻常混用,故歇後語是「燒鰻」,就是「相瞞」的諧音! 黃鱔,俗稱鱔魚、田鱔或田鰻,亦名長魚、血魚、羅魚、無鱗公子等,為輻鰭魚綱合鰓目合鰓魚科的淡水底棲肉食性魚類,可養殖供食用,具有經濟價值。分布於亞洲中國東南半部、台灣、日本、緬甸及東南亞的低緯度或水溫較暖的淡水流域。繁殖期
Thumbnail
 這是一句台語歇後語,鱔與鰻常混用,故歇後語是「燒鰻」,就是「相瞞」的諧音! 黃鱔,俗稱鱔魚、田鱔或田鰻,亦名長魚、血魚、羅魚、無鱗公子等,為輻鰭魚綱合鰓目合鰓魚科的淡水底棲肉食性魚類,可養殖供食用,具有經濟價值。分布於亞洲中國東南半部、台灣、日本、緬甸及東南亞的低緯度或水溫較暖的淡水流域。繁殖期
Thumbnail
玄參科苦藍盤屬有30種分布在東亞到太平洋島嶼及澳大利亞,灌木或小喬木,物種多樣性中心位在澳大利亞,台產1種。苦藍盤分布於台灣、中國大陸南部至日本,以長崎縣為分布最北界。台灣分布在西部海岸及小琉球、澎湖和金門,多生長在海岸、河口感潮帶上,為典型海濱植物,目前在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中被列為瀕危之稀有植物。
Thumbnail
玄參科苦藍盤屬有30種分布在東亞到太平洋島嶼及澳大利亞,灌木或小喬木,物種多樣性中心位在澳大利亞,台產1種。苦藍盤分布於台灣、中國大陸南部至日本,以長崎縣為分布最北界。台灣分布在西部海岸及小琉球、澎湖和金門,多生長在海岸、河口感潮帶上,為典型海濱植物,目前在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中被列為瀕危之稀有植物。
Thumbnail
中國古書《山海經》也有美人魚,書中多次出現,常常以「人魚」二字輕輕帶過,秦始皇墳墓的長明燈主角就是人魚,《史記》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是否感受到,人魚在古老東方傳說中,神秘色彩更濃厚?
Thumbnail
中國古書《山海經》也有美人魚,書中多次出現,常常以「人魚」二字輕輕帶過,秦始皇墳墓的長明燈主角就是人魚,《史記》記載:「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 是否感受到,人魚在古老東方傳說中,神秘色彩更濃厚?
Thumbnail
上萹內容以搭船和潛水為主,這篇將介紹島上天然美食。從釣魚、採石蚵、抓螃蟹、抓海鰻,到採仙人掌、風茹草和蘆薈。整座島就像是老闆的冰箱,僅須透過簡單的工具,需要的食材便能滿載而歸。至於光正六號與將軍的歷史情緣又有那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上萹內容以搭船和潛水為主,這篇將介紹島上天然美食。從釣魚、採石蚵、抓螃蟹、抓海鰻,到採仙人掌、風茹草和蘆薈。整座島就像是老闆的冰箱,僅須透過簡單的工具,需要的食材便能滿載而歸。至於光正六號與將軍的歷史情緣又有那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鷓鴣是一種鳥名,屬鳥綱雉科,體長約三十釐米。北宋丞相、同安人蘇頌所著《本草圖經》說它「形似母雞,頭似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文有紫赤相交浪文」;《同安縣志》載說「其飛不遠,善護疆界,越者必鬥」,所以俗語話又說「一座山頭容不下兩隻鷓鴣」。山民利用其好鬥的特點飼「鷓鴣迷」進行誘捕。其叫聲據辭書記載是
Thumbnail
鷓鴣是一種鳥名,屬鳥綱雉科,體長約三十釐米。北宋丞相、同安人蘇頌所著《本草圖經》說它「形似母雞,頭似鶉,胸前有白圓點如珍珠,背文有紫赤相交浪文」;《同安縣志》載說「其飛不遠,善護疆界,越者必鬥」,所以俗語話又說「一座山頭容不下兩隻鷓鴣」。山民利用其好鬥的特點飼「鷓鴣迷」進行誘捕。其叫聲據辭書記載是
Thumbnail
我坐在基隆港邊放眼望去,睹物生情,因觀而想,從蜜月時所搭的花蓮輪、法國公墓、鱟穴仔埔、鱟公(母)嶼,一路想到抓猴(鱟)、客(契)兄與同性戀者奉祀的兔兒神,它們在我的腦海中浮沉翻騰,使得眼前黑藍的海水、兩岸的燈光、燈光裡的建物和人車,在我的觀想中都因而有了歷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光彩,讓我頗感愉悅與滿意。
Thumbnail
我坐在基隆港邊放眼望去,睹物生情,因觀而想,從蜜月時所搭的花蓮輪、法國公墓、鱟穴仔埔、鱟公(母)嶼,一路想到抓猴(鱟)、客(契)兄與同性戀者奉祀的兔兒神,它們在我的腦海中浮沉翻騰,使得眼前黑藍的海水、兩岸的燈光、燈光裡的建物和人車,在我的觀想中都因而有了歷史的深度和文化的光彩,讓我頗感愉悅與滿意。
Thumbnail
「這個港灣裡原來是有人魚的。」 上了年紀的人都這樣說。 日落時分,他們常拄著拐杖,蹣跚走來,圍聚在碼頭上,看巨大的船隻進出海港。
Thumbnail
「這個港灣裡原來是有人魚的。」 上了年紀的人都這樣說。 日落時分,他們常拄著拐杖,蹣跚走來,圍聚在碼頭上,看巨大的船隻進出海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