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閒聊]你各位作業在亂寫老師都知道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某天第一次看到「非自願性上課」的學生們寫出來的心得報告,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不過看了三遍,還是決定笑笑好了w
整理幾個我的想法。

1.關於心得報告

首先這話要說在前面,我個人是很反對考試、作業、還有報告的,尤其通識性質課程,課程規劃時該思考究竟希望透過內容帶給學生什麼?
個人覺得應該重視「啟發性」。丟給學生各種可能性,他們有興趣自然會去鑽研,反之學生沒興趣倒也不用強求寫心得或報告。
⋯話說回來教育也不是我本行,就把這些理念默默放在心中吧。

2.上課沒聽,事後google

有沒有在聽看報告就知道。一堆內容明顯是複製講座簡介還有維基百科,而且還會複製錯、複製到漏字,看了真的哭笑不得。這其實很明顯,因為很多內容我明明沒講,大家還是寫很爽,就是事後上網查的嘛。
對事後上網查這件事我覺得也不是不行,但是你複製整段,或是斷章取義就不ok了。我相信學生們也不是有意斷章取義啦!又不是記者,大家很高機率只是懶得看完全文只想看前面100字就抄一抄交差了事而已。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0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真說東京裏物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5.6K會員
222內容數
喜歡閱讀裏物語長文的大家,本專題將帶大家最完整的內容。看膩了那些不是捧日本就是貶日本的文章嗎?除了景點、美食、宅文化跟AV以外,日本還有些什麼呢?別人寫的裏物語不一定會寫,但是別人不寫的,裏物語一定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完美主義者,我們常陷入無法喘息的困境,對事物的高標準讓我們忽略自身的感受。這篇文章探討了完美主義給生活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並分享如何學會將焦點轉向自我,擁抱生活中的不完美,最終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其實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發作到底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那些學霸們懂不懂,反正我是覺得當時的我不算懂 但是真的經歷,你才真的理解,雖然沒有說一定要去經歷,但是常常你們給我一種根本不願意去理解的感受。這句話你們會直接總結我 就是同理心不夠。 我說的話都是多餘。 說不清楚我早上經歷了什麼,但是我就po了一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由於迪士尼下個月要推出《腦筋急轉彎2》,所以最近推出了主角情緒測驗,讓大家可以透過這個小測驗瞭解自己的情緒主角,就是一種創造話題的行銷手法吧,也確實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我家小可愛也興沖沖地拿著要我做測驗,還預測了我的情緒角色,結果還真給她說中了,哈哈! 算是有準吧?還真的都是我會說的話,啊哈哈!放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身為完美主義者,我們常陷入無法喘息的困境,對事物的高標準讓我們忽略自身的感受。這篇文章探討了完美主義給生活帶來的壓力與挑戰,並分享如何學會將焦點轉向自我,擁抱生活中的不完美,最終達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其實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發作到底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那些學霸們懂不懂,反正我是覺得當時的我不算懂 但是真的經歷,你才真的理解,雖然沒有說一定要去經歷,但是常常你們給我一種根本不願意去理解的感受。這句話你們會直接總結我 就是同理心不夠。 我說的話都是多餘。 說不清楚我早上經歷了什麼,但是我就po了一
Thumbnail
這該從何說起呢…… 偶爾在班級中,會遇到學生跟我抱怨其他老師,這種場合通常很尷尬……我承認我還蠻想知道那些同仁做了什麼被學生討厭的事?(八卦總是令人牽掛) 因為這樣,我才可以不要踩地雷,這是為了學生以及自己好 (這個理由夠冠冕堂皇)~~ 但是學生講得太嗨的話,那我好像眼睜睜地在看同仁的笑話?!這
1. 混淆「課程專題報告」與「專題研究」: - 課程專題報告比較像是「科學作家」的工作,而專題研究才是「科學家」的工作。區分這兩者的關鍵在於是否「產生新的知識」。課程專題報告基本上是類似讀書報告,拼湊各種文獻,雖然可以寫得很廣很深,但這僅是「科學作家」的等級,而非「科學家」。 2. 不
指導大學生做研究專題時, 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大學生會把「課程專題報告」以及「專題研究」搞混。 前者比較像是「科學作家」,而後者才是「科學家」。 區分這兩者的關鍵,是看有沒有「產生新的知識」。 課程專題報告基本是類似讀書報告,把各種文獻拿來拼湊, 只要處理資訊的能力夠
Thumbnail
由於迪士尼下個月要推出《腦筋急轉彎2》,所以最近推出了主角情緒測驗,讓大家可以透過這個小測驗瞭解自己的情緒主角,就是一種創造話題的行銷手法吧,也確實吸引了許多人的關注。我家小可愛也興沖沖地拿著要我做測驗,還預測了我的情緒角色,結果還真給她說中了,哈哈! 算是有準吧?還真的都是我會說的話,啊哈哈!放
回想起四年前剛到大學兼課時,總想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並告訴學生那些內容有多麽地重要。雖然,在課堂中,我總是可以講得口沫橫飛、天花亂墜,但學生的反應相當冷淡。在第一個學期的授課中,這個現象對我而言是很大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