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師傳·天親菩薩| 價值一百斤黃金的論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天親菩薩三兄弟在一切有部出家,一切有部是印度部派佛教中的一派。佛陀滅度後,僧團分為兩大部,上座部和大眾部。

上座部堅持佛陀所講的戒律不能改變,應完全遵守。大眾部認為佛陀講的戒律,可以隨不同的環境而作相應的調整。

上座部後來又分成了一切有部和雪山部。雪山部慢慢就隱沒了,一切有部很發達。每個部派都有自己的論典,一切有部也準備寫一部論典。

佛滅度後五百年,有一位人物叫迦旃延子,也是印度人。他到了罽賓國,召集五百阿羅漢和五百菩薩共同寫一部論,叫《阿毘達磨論》,又稱《發慧論》,意為看了這部論能夠開發智慧。

五百羅漢和五百菩薩撰寫的同時,迦旃延子運用神通廣宣遠近,凡天上、人間,乃至龍宮中,若有人聽過佛陀講法,即使是一句話、一首偈子,皆請送來。

宣告遍傳六道,天人、夜叉、龍王、阿羅漢等等都來了,迦旃延子將他們所聽的法皆一一記錄。與佛經相契的則保留,與佛經違背的則去掉,最後結成《阿毘達磨論》。這部論寫成後,為了讓世人容易理解,又準備寫一部解釋書,名《毘婆沙》,乃馬鳴菩薩所寫。

馬鳴菩薩是一個國王打仗帶回來的。國王帶軍隊到另一個國家打仗,向這個國家提了一個退兵條件,給我們三萬兩金子立即撤退。

這個國家沒有錢啊,國王就說:“你們國家有兩件寶,可以抵兩萬兩金子,一件是出家人的缽,還有一寶就是馬鳴菩薩。”於是,那個國家將馬鳴菩薩和缽以及一萬兩金字交給國王帶回去了。大臣見國王出兵打仗只帶回了馬鳴菩薩,心中很不服。國王知道大家的心裡,乃召集王公大臣和全國的人們聚在一處聽馬鳴菩薩講法。

講法現場牽來幾匹馬,已經六七天沒有吃東西。馬前放了很多青草,但奇怪的是,馬竟然一根草都沒吃,仰著頭專心致志的聽馬鳴菩薩講法,邊聽邊流淚,還不時發出嘶叫聲。馬鳴菩薩講法竟能令動物聽懂!在場大眾皆對馬鳴菩薩欽服萬分,以此緣故,馬鳴菩薩故名馬鳴。

迦旃延子召集大眾寫《毘婆沙論》時,馬鳴菩薩還在世。大眾將馬鳴菩薩恭請至罽賓國。阿羅漢和眾菩薩講解《阿毘達磨論》之意,馬鳴菩薩則邊聽邊寫,十二年方寫完這部論。

論成後,一切有部之人怕外道和其他部派破他們的論,於是定下規矩,所有人都可以來學這部論,但學了不可以出罽賓國,以防將論帶到其他國家去,此規矩亦得到國王的支持。

罽賓國四面環山,只有一個進出口。迦旃延子運用神力召集夜叉守護城門,不讓外人進出;又召集五百夜叉化為居士,供養這部論的修學者,來罽賓國學論之人,吃穿住用行一切具足,只需安心學法。

在天親菩薩求學的阿踰阇國,有一位法師很想修學弘傳這部論,但是到罽賓國學習就不能再回國了。無奈之下,他只能裝瘋賣傻掩飾自己。他來到罽賓國和大眾一起修學,然平常之語言行為瘋瘋癲癲,眾人皆認為他是瘋癲之人,並不把他當回事。法師在此韜光養晦,一待就是十二年,對這部論已完全透達。

年邁的法師準備回到家鄉阿踰阇國,若再不回去恐命不久矣。他來到城門口,守門之人以為他是瘋子便準備放行,但夜叉有神通,知道他裝瘋賣傻,而且知道他掌握了《毘婆沙論》的精髓,不予放行。夜叉令人將他帶回去審問,他依然瘋言瘋語。眾人沒把他當回事,便又把他放了,但夜叉仍不讓他出城門,又令人將他帶回去審問,大家還是把他當瘋子放了。第三次到城門,夜叉又把他送去審問。這次國王知道了,親自前來和大家一起審問。國王也沒發現他是裝瘋賣傻,便下令放行。

老法師回到阿踰阇國,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緊急召集眾人整理所學之論,他在台上講,弟子在台下記,《毘婆沙論》迅速寫成。論成後,阿踰阇國廣為流傳。罽賓國聽到這部論傳出去的消息,眾人皆覺驚訝。

從丈夫國來到阿踰阇國的天親菩薩,正是為《毘婆沙論》而來。天親菩薩博學多聞,遍通墳籍,神才俊朗,無可為儔;戒行清高,難以匹敵,沒有人能夠超過他。未經許久,天親菩薩即學通集眾菩薩羅漢經十餘年而成之《毘婆沙論》,隨即為眾人講解,一邊講解一邊寫偈子,每日皆作一偈來總結這一天所講的義理。

每一偈成,天親菩薩即擊鼓宣令,歡迎所有人前來論戰,《毘婆沙》義講解結束,偈子結集之《俱舍論偈》也隨之而成。天親菩薩寫完《俱舍論偈》,為報老法師之恩,亦報罽賓國作《毘婆沙論》之恩,將《論偈》同五十金寄至罽賓國。

罽賓國的法師們得閱《俱舍論偈》,無比歡喜,但並不明白偈子的深義。於是又將偈子同一百斤黃金寄回阿踰阇國,請天親菩薩詳解《俱舍論偈》之義。天親菩薩遂造《俱舍論》解釋之。但《俱舍論》破了罽賓國之《毘婆沙論》,毘婆沙論師閱《俱舍論》,既歡喜又難過。

《毘婆沙論》乃集諸多菩薩、阿羅漢、天人、鬼神之力所成,天親菩薩不費吹灰之力即將其破之,可見天親菩薩之卓越智慧。天親菩薩之《俱舍論》乃小乘佛法重要典籍,為一切有部之論典,現今仍廣行於世,若學小乘,必讀《俱舍論》。天親菩薩修學大乘後,將《俱舍論》擴充為《大乘百法明門論》。(轉貼來源微信)

南無阿彌陀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請念南無阿彌陀佛的沙龍
3會員
21內容數
2022/01/07
鎮江金壇縣株林村蔣婆,年七十許,死至陰府,命未盡,當還。 閻羅王問云:「汝能念經否?」 對云:「不能。」 王云:「汝不能念經,但念阿彌陀佛。」
Thumbnail
2022/01/07
鎮江金壇縣株林村蔣婆,年七十許,死至陰府,命未盡,當還。 閻羅王問云:「汝能念經否?」 對云:「不能。」 王云:「汝不能念經,但念阿彌陀佛。」
Thumbnail
2022/01/04
元照法師言:今淨土諸經並不言魔,即知此法無魔明矣! 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今為具引: 問曰:或有人云: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臺天樂異香來迎往生並是魔事,此說如何? 儻能明識各用對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則發魔事)。
2022/01/04
元照法師言:今淨土諸經並不言魔,即知此法無魔明矣! 山陰慶文法師《正信法門》辨之甚詳,今為具引: 問曰:或有人云:臨終見佛菩薩放光持臺天樂異香來迎往生並是魔事,此說如何? 儻能明識各用對治即能除遣。若作聖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則發魔事)。
2022/01/03
隆道法師隨行各處都會帶著一個精美的小圓盒,既是他最珍愛的紀念,更成了他方便度化的證據。 原來是隆道法師母親的遺骨。 隆道法師口述 淨宗法師筆錄整理 二00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2022/01/03
隆道法師隨行各處都會帶著一個精美的小圓盒,既是他最珍愛的紀念,更成了他方便度化的證據。 原來是隆道法師母親的遺骨。 隆道法師口述 淨宗法師筆錄整理 二00一年六月二十八日 南無阿彌陀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又過了一日兩人行至少林寺,便在寺內停留一晚,大牛未曾見過這樣規模的寺廟,甚至不知道何謂寺廟。而馬三雖聽聞少林寺之名已久,卻也未曾到過。知客僧問明了兩人來意,向監院通知,不一會兒就讓兩人入了寺。
Thumbnail
又過了一日兩人行至少林寺,便在寺內停留一晚,大牛未曾見過這樣規模的寺廟,甚至不知道何謂寺廟。而馬三雖聽聞少林寺之名已久,卻也未曾到過。知客僧問明了兩人來意,向監院通知,不一會兒就讓兩人入了寺。
Thumbnail
布施 上果 下清 律師 法音宣流  2023/07/21 一切菩薩的位置當中,必定以「捨位」居在首先,所以最初就說明「捨心」。那麼講到這裡,我們「直解」這一段說過了。 這個經文本身還沒講,我們先講個公案給諸位聽,大家最喜歡聽公案了,所以先講個公案給大家聽。這個公案是什麼?就是《佛說太子須大拏經》,有
Thumbnail
布施 上果 下清 律師 法音宣流  2023/07/21 一切菩薩的位置當中,必定以「捨位」居在首先,所以最初就說明「捨心」。那麼講到這裡,我們「直解」這一段說過了。 這個經文本身還沒講,我們先講個公案給諸位聽,大家最喜歡聽公案了,所以先講個公案給大家聽。這個公案是什麼?就是《佛說太子須大拏經》,有
Thumbnail
  隔日才吃完早飯,總管便通報:「桓爺、寧爺,這是一個小厮送來的請帖,小的本欲請人稍待,他卻要離去,僅說他家主人姓潘,兩位爺看了請帖便曉得該往何處。」   掀開請帖,即見帖上寫道:「馬馱經卷,蹄逾千印,始興百年釋源;手捧簡牘,身處清涼,相會天子挑燈。」桓古尋瞄了一眼,問:「這是甚麼意思?」   
Thumbnail
  隔日才吃完早飯,總管便通報:「桓爺、寧爺,這是一個小厮送來的請帖,小的本欲請人稍待,他卻要離去,僅說他家主人姓潘,兩位爺看了請帖便曉得該往何處。」   掀開請帖,即見帖上寫道:「馬馱經卷,蹄逾千印,始興百年釋源;手捧簡牘,身處清涼,相會天子挑燈。」桓古尋瞄了一眼,問:「這是甚麼意思?」   
Thumbnail
原創 善戒法師 – 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善至 提及善至,先說善來。菩薩是佛陀還未成就正自覺時的稱呼,他輾轉輪迴,重複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修習十波羅蜜,目的是為了證佛果及一切知智,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 十波羅密的修行道 追隨菩薩成佛的足跡,讓我們依照律藏以十波羅蜜的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
Thumbnail
原創 善戒法師 – 收錄於《朝向幸福快樂之道》 善至 提及善至,先說善來。菩薩是佛陀還未成就正自覺時的稱呼,他輾轉輪迴,重複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修習十波羅蜜,目的是為了證佛果及一切知智,幫助眾生解脫生死輪迴的痛苦。 十波羅密的修行道 追隨菩薩成佛的足跡,讓我們依照律藏以十波羅蜜的特相、作用、現起和近因
Thumbnail
重譯顧名思義就是要透過幾種語言的交棒翻譯,十四世紀末的這個時候,除了像回教徒有到麥加朝聖之類的宗教理由,如馬和的父親跟祖父。再則便是為海商豐厚的利潤所驅使的商人,任何人多懂得一種外國語,便多條出路。重譯樓樓高三層,每層有廂房幾十間,整層樓號稱是有九十九個包間,同時可招待兩千餘人。這天入夜,燈火通明,
Thumbnail
重譯顧名思義就是要透過幾種語言的交棒翻譯,十四世紀末的這個時候,除了像回教徒有到麥加朝聖之類的宗教理由,如馬和的父親跟祖父。再則便是為海商豐厚的利潤所驅使的商人,任何人多懂得一種外國語,便多條出路。重譯樓樓高三層,每層有廂房幾十間,整層樓號稱是有九十九個包間,同時可招待兩千餘人。這天入夜,燈火通明,
Thumbnail
以上和大家分享佛陀電視劇內的兩段故事,旨在說明甚麼是正命,如何用智慧去生活和施行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並非教條,而是能夠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如何做一個追尋解脫的人,同時也不違背自己應該要做到的義務與職責,慈悲並非迷信,真理並非愚癡,愛貫穿其中,慈悲是從愛中生出的智慧,與大家共勉!
Thumbnail
以上和大家分享佛陀電視劇內的兩段故事,旨在說明甚麼是正命,如何用智慧去生活和施行佛陀的教導,佛陀的教導並非教條,而是能夠實際運用在生活之中,如何做一個追尋解脫的人,同時也不違背自己應該要做到的義務與職責,慈悲並非迷信,真理並非愚癡,愛貫穿其中,慈悲是從愛中生出的智慧,與大家共勉!
Thumbnail
1. 阿闍世王一家的故事 2. 提婆達多與佛陀的故事 3. 佛滅後第一次結集
Thumbnail
1. 阿闍世王一家的故事 2. 提婆達多與佛陀的故事 3. 佛滅後第一次結集
Thumbnail
這位太子捨身餵餓虎,讓大家聽了可以明理,知法很感動的,若我們這個眼淚流不出來,你不會消苦的。那隻金毛野獸捨皮給國王,又忍痛施給那些螞蟻、蒼蠅,牠們跟他沾食的時候,他不敢動,他怕若動一下,那些螞蟻、蒼蠅都會死掉。 反觀,我們稍微被蚊子叮一下,就很不高興啊!啪的一掌下去。你看那時候,金毛獸的皮脱下來。
Thumbnail
這位太子捨身餵餓虎,讓大家聽了可以明理,知法很感動的,若我們這個眼淚流不出來,你不會消苦的。那隻金毛野獸捨皮給國王,又忍痛施給那些螞蟻、蒼蠅,牠們跟他沾食的時候,他不敢動,他怕若動一下,那些螞蟻、蒼蠅都會死掉。 反觀,我們稍微被蚊子叮一下,就很不高興啊!啪的一掌下去。你看那時候,金毛獸的皮脱下來。
Thumbnail
1. 呂光建立後涼 2. 鳩摩羅什傳
Thumbnail
1. 呂光建立後涼 2. 鳩摩羅什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