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我適合什麼手帳? 2022年我的手帳會議

大家都習慣用什麼樣類型的手帳呢?又是什麼時候開始寫手帳的呢?
最近我開始回顧與反思自己使用手帳的習慣,想在這邊用文章簡單紀錄一下:
我是從國小開始開始寫日記的。一開始用的是銀行或是保險業務送的行事曆本,國中的時候有一點零用錢開始用無印良品,高中的時候則是一路使用CAMPUS到畢業。
大學跟出社會後則是使用獨立文具店一分之一出的原創筆記本,直到去年我狠下心買了人生第一本HOBO之後,我發現自己或許蠻適合這類型的筆記本的。

適合自己的筆記本,跟穿衣服一樣不要硬塞
不知道是不是一直堅持「易攜帶性」的關係,我以前買筆記本都喜歡買A6尺寸的。堅持了好幾年,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小本子的信仰,就算寫不夠,我也只會頑固的告訴自己「一本寫不夠,寫2本就好!。」
但寫二本的話,一方面包包變得更重,另一方面每天想到要寫第二本筆記本,也會造成寫手帳的動力下降,反而變成一個負擔。
因此在去年年末的時候,我捨棄了自己一意孤行的想法,買了自已人生第一本A5的HOBO的COUSIN。使用了一個禮拜之後,才發現自己原來一直執著的小本子,根本不適合自己QQ
這件事情乍看沒什麼,但給我的衝擊性超大。就像我一直堅信自己是穿S尺寸的衣服,也很努力塞進去,但有天不小心穿上M的衣服,才發現天堂一樣。
因此要找到適合的筆記本,我認為第一步是找到適合自己大小的筆記本

雖然空白高雅,但橫罣跟方目更適合我
前陣子手帳圈吹起了「子彈筆記」的風潮,我也曾試著仿效過。一邊看著許多大手的示範,一邊有樣學樣的買了空白筆記本依樣畫葫蘆。
但實際要開始應用的時候,面對完全空白的筆記本,我發現自己不只無從下手,更花了不少時間跟精力在思考怎麼排版跟畫畫這件事。這個筆記寫法,明明應該是讓思考更精簡精確的,卻讓我更不知道怎麼去寫手帳。
或許有人會說,是我搞錯了子彈筆記的重點,但是每天都只有任務指標的筆記本,我覺得那樣子類型的筆記本,不是我的作風(我的筆記就是要有很多貼紙跟塗鴉阿QQQ)
儘管這個方法很流行也很漂亮,可是我深深明白自己不適合。所以我只堅持了幾個月便放手,回歸橫罣與方目的懷抱了。
也因此,第二步我認為是了解自己的需求,看自己適合什麼格式的

電子手帳跟傳統手帳
最近不少人開始推廣電子手帳本的好處,而愛嘗鮮的自己也沒少錯過這個風潮。剛好我的朋友做出了超可愛的電子手帳本,心動之下我也跟風寫了看看。結果我只堅持一個禮拜不到...。
儘管電子筆記本讓寫手帳的成本變得更低,消耗不會變的那麼快。但我發現原來我喜歡寫手帳的地方是紙本的觸感、筆墨的味道、寫字時的沉澱時刻,以及日子一天天在過去翻頁的感覺。
透過這件事情,除了發現我自己喜歡寫手帳的理由,我更了解到寫手帳最重要的是紀錄自己的生活,如果無法堅持下去,便會慢慢失去寫的樂趣。因此我認為最後一步是:寫得好看不好看是其次,堅持下去比較重要。

總結
第一步:找到適合自己大小的筆記本。
第二步:了解自己的需求,看自己適合什麼格式的。
第三步:寫得好看不好看是其次,堅持下去比較重要。
每個人寫手帳跟整理思路的方式不一樣,沒有一個方式是絕對正確的。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手帳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因為這樣我寫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並不是想告訴大家我推坑哪一牌的筆記本,或是推薦哪一種方式寫手帳,而是單純的想針對「寫手帳」這件事去討論。
以上三個步驟,希望可以給那些跟我一樣曾經迷失在信仰的人一點參考。祝各位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手帳本。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