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改影視,文本再構築的過程。

漫改影視,文本再構築的過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一個熱門的作品,一般不會只停留在原作,它可能會被小說化、漫畫化、動畫化、舞台劇化、電影化、遊戲化等等,用不同的樣貌呈現在觀眾面前,然而呈現方式的轉變,未必能讓大眾接受,也勢必會引來不少「原作黨」的批評與指教。而這次我想分享二部我覺得改編的很有味道的作品,以及分享自己對改編作品的看法。

※以下為個人對改編作品的想法,若有不同的想法歡迎在留言處提出

為什麼要改編?改編=不尊重原作嗎?

為什麼真人化不直接照抄原來的就好?為什麼還要多加些有的沒有的設定與人物?為什麼這邊沒有把原來那段劇情演出來?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是不少人在面對改編作品常見的問題。

試想一下,今天你是一位劇作家,準備著手將一部長篇漫畫改成真人版,該篇漫畫總共有300多話,而你只有60分鐘的時間呈現這部作品,第一步要做的是什麼呢?

除了需要了解作品的特性與劇情,推敲每一位角色在面對不同狀況的心理與性格外,其實更重要的是要「取捨」這部作品的章節。

通常在一部作品之中,作者為了不讓讀者厭煩,或是讓劇情變得過分激進緊張,有時會安插不少輕鬆的日常與個人側寫等篇章。而這些篇章在僅限的時間內,可能會被捨棄掉。

劇作家在改編的過程需要先把相對重要的劇情挑出來,並在挑選之後,把篇章間的落差加以潤飾與合理化,不然明明上一篇主角們可能還在鬧分手,下一篇就瞬間和好,還準備要結婚生子,用常理想都覺得太浮誇。

有時作者花了30話篇幅去鋪陳解釋的劇情,劇作家可能只能分配10分鐘去解釋劇情,該如何去讓之合理化,讓每一禎不要變得那麼「硬要」,是改編作品裡很大的課題。

所以為什麼要改編,原因很簡單:是為了讓作品變得更加順暢。

改編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除了刪減篇章,濃縮作品的精華外,劇作家有時必須發揮想像力,新增一些自創劇情與新角色,讓劇情加快推進,或是潤飾缺少的章節(例如原作尚未完結)。

除了絞盡腦汁讓新角色/劇情不要顯得過分違和,改編作厲害的地方在於善用每一個分鏡與對白,透過間接或是直接的方式,在觀看者心中埋下一些設定,使之能瞬間明白內容與人物關係。

例如:一幕三人尷尬互看的場景,用路人同學的一句:「哇前任跟現任都在,嘖嘖根本修羅場吧!」

就可以省略到解釋的功夫與時間,讓人馬上進入狀況,了解人物的關係。

然而憑空生出一個人物/劇情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它必須在不破壞原作的前提下,設計對話去襯托人物的反映與補足缺失的劇情,同時還要小心不要讓自己陷入先入為主的思維,讓第一次接觸作品的人看不懂,可以說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工作。

面對改編作品的心態調整

每個人在接觸新作品時都是一張白紙,都是一邊欣賞與咀嚼內容,認識裡面的角色與劇情,一邊在白紙上寫下各自的理解與看法。然而留言區或是彈幕上總是會出現零星讓人掃興的評論,這類人會在公開的地方「貶低改編後作品」或是「大肆宣揚哪處與原作不同」等負面的言論,被人稱作「原作黨」

「原作黨」因為覺得原作才是最好的,所以用公開表態的方式貶低改編作品,這樣的行為不僅會影響其他正在看作品的人的觀影體驗外,更會讓人覺得缺乏對改編作品與其製作者的尊重。

支持原作原本是中立與表達喜愛的方式,但若在屬於改編作品的地方留下此類的評論就是一件不太上道的事情,因此「原作黨」才會被不少人討厭,甚至讓人排斥去接觸原作。

因此在觀看改編作品時,建議將之當成新的作品去欣賞,不要用放大鏡去審視內容,把細節當成彩蛋對待,會大幅提升對之的期待。

要知道就算是觀看同部作品,每人對於劇情的詮釋、想像乃至感想,都不可能會完全相同,因此將改編過後的作品當成該作的「二次創作」是最容易放寬心的方式。

【改編作品分享】

舞伎家的料理人

raw-image

如果你喜歡日本文化與家常料理,那麼我推薦這部作品!裡面是講述兩個女生為了成為舞技而上京的故事,最後帶著不同的色彩,各自找到適合自己的一條路。

看完真人版後,我還特別去找真實的舞技訪談與劇中出現的表演戲曲,只能說演員為了這齣戲學習了不少,儘管動作相較專業舞技生硬,但已經有將韻味表現出來,有興趣的人也可以到youtube看看。

目前有三個版本分別是動畫、漫畫與真人版,三種版本各有千秋,我看的順序是動畫(完結)→漫畫(連載中)→真人版電影。

動畫是NHK出資的,畫面十分精美,內容輕鬆很適合配飯看。漫畫的話目前雖還在連載中,但是精緻的筆觸與溫暖的內容會讓人想一看再看。

我是千尋

raw-image

這齣電影是講述原性工作者轉職為便當店店員後的生活故事,裡面沒有過多她對過去的敘述,反而更加著重她現在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對談。

面對過去,主角從不避諱表示自己做過的工作,儘管會被有些有心人士做文章,但只有坦然面對自己,才有可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原作為漫畫,據說實際上真的有這麼一位千尋小姐,作者只是單純用漫畫的方式記述這位傳奇人物。漫畫的畫風十分特別,有興趣的人可以去找找看~

結語

若今天大家都用「大家來找碴」的方式去看改編作品,不僅會失去觀看的樂趣,也可能會失去推廣該作品的機會。而那些因改編作品產生興趣的人,自然會去找原作來看,發現兩者之間的不同。

不同的媒介有各自適合的呈現方式,不侷限在單一媒介,才有可能看到作品不同的面貌。有時找到原創的地方,反而是一種醍醐味。


註:本文不討論為了政治正確而強制更改設定的作品。





avatar-img
米支其的沙龍
18會員
30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米支其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4年的8月21日晚間八點十分,我的祖父與他共處88年的世界長辭。 你跟著佛祖的那個晚上 彌留之際,原本緊閉雙眼的祖父突然睜開雙眼,那對眼睛同記憶如炬卻帶水氣,在看了我們一眼後,似是放心停止了呼吸,前後不過幾秒鐘。那時我們沒有意識到那是告別,後知後覺才發現那便是最後一瞬間,緊接著迎接我們的是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你憑甚麼創業?」「你以為你自己幾斤幾兩重?看清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天我被數落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我的創業企劃書因為被嫌棄連看的價值都沒有,只能在桌上當我眼淚的吸水墊。 還好當時,你憑著勇氣繼續堅持;還好當時,你死不悔改,才真正看清自己的極限不只如此。
2024年的8月21日晚間八點十分,我的祖父與他共處88年的世界長辭。 你跟著佛祖的那個晚上 彌留之際,原本緊閉雙眼的祖父突然睜開雙眼,那對眼睛同記憶如炬卻帶水氣,在看了我們一眼後,似是放心停止了呼吸,前後不過幾秒鐘。那時我們沒有意識到那是告別,後知後覺才發現那便是最後一瞬間,緊接著迎接我們的是
這是一個其實不太會玩電玩,卻因劇情吸引而開始入坑玩復古電玩的故事。 保持著知道而未知的距離_我與電玩 從小到大我對電玩一直保持著不近不遠的距離,說來可能讓人難以置信,但從小因為家裡沒電腦,所以我對電玩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同學手上的game boy而已。 當時唯一能碰到遊戲的地方只有學校的電腦課,
「你憑甚麼創業?」「你以為你自己幾斤幾兩重?看清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天我被數落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而我的創業企劃書因為被嫌棄連看的價值都沒有,只能在桌上當我眼淚的吸水墊。 還好當時,你憑著勇氣繼續堅持;還好當時,你死不悔改,才真正看清自己的極限不只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