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1/10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萬事取決於觀點】

    前幾天早上燁在我一起床時就跟我說:
    「媽咪,爸比說我如果動作快一點,他可以先載我去學校哦!」
    我看了一下時間,有點疑惑
    只見燁動作很快在穿衣、收碗
    老公坐在書房使用電腦
    我問:「你今天不用上班嗎?」
    老公:「要啊」
    我:「那你來得及載燁先去上學嗎?」
    老公:「我是跟他說,如果有時間的話!」
    我:「哦…」
    我心想,要上班,怎麼可能有時間呢?
    不久後,燁已經準備好了,
    情境變成:燁在催促爸比快一點
    在燁呼喚幾次後,爸比起身開始換裝
    此時,是燁在等爸比。
    我繼續準備著自己,也協助翎起床和更衣。
    又過了好一會兒,時間已是8:15
    老公跟燁說:「塞車耶,我上班時間來不及,媽咪載你去哦」
    我心想『這時間本來就不可能來得及先載燁去啊!』
    我看了爸比一眼,我的眼神在說:
    「幹麻亂答應孩子?」
    出乎意料地,燁聽完後居然沒有起任何情緒反應!
    只是繼續耐心地一邊玩玩具,一邊等待。
    這…不太像燁吶!
    最後,我們一家四口一起出門,
    打開門的那一霎那,
    我感覺到自己有點不開心…
    在等電梯時,我問自己「我在不高興什麼?」
    「老公明知道做不到的事,還承諾孩子」
    我自己很少會應允孩子我不想做、
    或我很清楚那是我做不到的事。
    但事主~燁也沒有生氣啊,
    那我在氣什麼呢?
    我想起了兒時…
    爸爸開車載我們出遊時,經常要開好遠的車
    開到後面我和弟弟等不及了,
    就會問爸爸:「還要多久才會到?」
    爸爸總是回覆:「再5分鐘就會到了!」
    半小時過了,不論我和弟弟問了幾次
    爸爸的回覆永遠都一樣:「再5分鐘就到了!」
    類似的事不斷上演。
    後來我再也不相信爸爸口中的「5分鐘」了
    我生氣爸爸總是敷衍我們
    我不知道哪一次的5分鐘是唬攏的?
    哪一次是真的?
    回到現實,叮,B1到了,
    我帶著2個孩子們騎車上學去,
    老公也開車上班去了。
    我看見自己了:
    我被勾起的情緒,來自兒時的爸爸。
    他明明沒辦法5分鐘就開車抵達,
    卻一直要跟我們說「再5分鐘就到了」
    我很常處於『得到了希望、又不斷失望』的循環中
    對我來說,早上的老公
    明知道時間不可能來得及載燁先去,還給燁承諾
    就像我記憶中兒時的爸爸一樣
    除此之外,我還不高興
    我覺得:燁對老公比較寬容!
    如果是我答應了「可能可以載燁去」,
    最後卻沒辦法
    以過往的經驗來說,
    燁八成會為了期待失落而生氣
    而且會用很大的情緒張力來跟我表達抗議
    我很不爽
    為什麼燁對我和對爸比不一樣?
    仔細想想,
    難道因為燁知道媽咪很重視應允孩子的承諾嗎?
    那我更不爽了
    因為我比較願意遵守承諾
    在我偶爾沒辦法做到時,
    孩子就會亂發牌氣?
    老公因為變動性比較高,
    孩子對他期待比較低,
    因此就算老公讓孩子失望了
    孩子也不會一直用不理性的方式向爸比討?
    這什麼邏輯啊?!
    因為孩子知道我說到做到,因此孩子對我期待高,
    反而對我的要求也比較高?
    不允許我做不到!
    那我豈不是很辛苦嘛!
    比較認真的人總是被要求得更多、
    被期待要做得更好?
    我想到,在家庭之中,
    可能許多父母也是這樣期待手足的…
    假如老大成績好,父母就要求他要更好
    在他們考90分時,眼裡只有那miss掉的10分
    要孩子續續努力用力唸書。
    若是老二成績較差
    父母就覺得:『啊算了啦!他不是唸書的料』
    因此就算老二只考30分
    卻可以在老大被要求坐在書桌前埋頭唸書時
    跑出去打球或閒晃!
    而當老二偶爾考了60分時
    父母可能誇張地褒獎老二的進步!
    那誰還要當表現得比較好的那一個呢?
    這週在阿德勒教養課堂上
    我們討論著「如何落實鼓勵孩子」的議題
    我分享道:「要大大鼓勵孩子有做到的部份,不論孩子是的表現,在我們眼中,是30分還是90分」
    像是:
    「謝謝你早上自己把書包、碗袋都收捨好,讓我們能順利地出門」
    「謝謝你尿尿之前有把馬桶蓋先掀上來,讓我要上廁所時不用再擦一次!覺得很乾淨也很安心」
    「謝謝你有想到我,留了一口跟我分享,知道你有把我放在心上,我很開心」
    「謝謝你抱著我跟我說我愛你」
    有家長困惑:「那會不會過度鼓勵了孩子他本來就應該要做的部份?」
    我:「就是要這樣!我們學習轉換視角,練習把我們認為孩子的『應該』給拿掉,當我們不強加這麼多『應該』在孩子身上,我們就比較容易看得見孩子的亮點,對孩子來說,也是很大的鼓勵!」
    身為媽媽,我希望孩子鼓勵我的付出和努力
    而不是認為:媽咪妳本來就『應該』要說到做到。
    「媽咪,妳不是說要…嗎?怎麼沒有?」→這是氣餒
    「媽咪,謝謝妳帶我去…!我很開心」→這是鼓勵
    那…我是不是在要求燁和翎時
    也明顯有不同、也不合理的期待呢?
    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呢…
    每天早上出門前的routine
    一個令我不快的小事件
    因為省思,我得到:
    01
    理解到自己不開心的
    不是老公的做為
    也不是我認為燁對我和對老公的要求不一
    而是因為我過往的生命經驗
    正在影響著現在的自己
    02
    原來我生氣爸爸總是給我們希望又讓我們失望。
    現在,我當了媽媽
    能理解當時的爸爸
    大概是捨不得讓孩子們失望
    因為沒有辦法讓車程縮短
    只好先用「再5分鐘」來安撫孩子
    其實,那份錯誤的安撫方式,背後不就是愛嗎!
    ★每當我回溯過往的早年回憶
    只需要加上觀點的轉換
    我就一直不斷地在心中與爸爸和好,
    以前對爸爸有的「生氣」、「討厭」、甚至「無感」
    都漸漸地轉化為「愛」的體驗了
    03
    有了上面這兩層理解
    我不再生氣老公對孩子承諾他壓根做不到的事
    我看見老公「有心」承諾燁的那份心意
    老公忙歸忙,他還是知道燁期盼早點到學校。
    我跟老公說:「雖然後來時間來不及,還是我載,不過你是理解燁的,也有心想做點什麼,謝謝你的這份心意。」
    阿德勒說:
    #萬事取決於觀點
    當我有了覺察
    就有機會到自己的「潛意識」裡
    取一點珍珠,放到「意識」的層面
    帶著不同的眼光
    一件早上出門前令我生氣的事
    變成了一份
    有著3個驚喜的禮物
    看似每天都一樣的日常生活
    其實並非一成不變!
    而這一切,都始於…
    覺察!
    最後,
    因為看見了燁似乎對媽媽的期待比對爸爸高(?)
    我懂了…
    我可以更刻意地鼓勵燁
    關於那些他早已做得很好的部份呢!
    (圖片取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