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31|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金剛經的三句義與禪門料簡 (4-3)

四之三、二階層分析 (兼論「非」和「是名」)
對於前段「非A」到底要非掉A 裡面的什麼,才能使凡夫所見的A,成為佛所見的「非A」的問題,從阿含經來看,要非掉的,是外道的「我見」。
這個「我見」,一方面是以虛妄的意識來理解什麼是眾生,另一方面是本體論地建立之所以產生眾生和萬事萬物的根源,稱為「自性」。簡單地說,就是所思所想,和所思所想的根源。
生出萬事萬物的根源,就是「我見」;所思所想,是這個根源所產生的影像,或可稱為「我所見到的」。
但是除了沒有外道的所思所想、和所思所想的根源之外,前述大般若經也區分了聲聞緣覺的所思所想,和菩薩所證的都無自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無增無減、本來寂靜的「佛性」之不同。
所以金剛經只取了阿含經的後半段,沒有外道的「我見」的部分,而對於前半段「因緣和合」的部分則不取,另用菩薩和聲聞緣覺的不同來說明:「因緣所生,本無自性」僅僅是就現象界的理解而言,就本體界的終極目標而言,菩薩要將自己以及其他所有眾生,帶離現象界的苦、置於本體界的樂,也就是常樂我淨的「佛性」之中。
但菩薩卻不會因此而就沒有「我所見到的」,因為虛妄意識的根源已經被除滅了,已經純了,成為真實的意識,所思所想都成為佛性的作用與展現。關於這一點的更詳細的論述,要到「是名」的部分再來說明。
在滅除了意識之所以虛妄的根源之後,所思所想都變成了真實的「我所見到的」,這就是為什麼金剛經說:
「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十四)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三十一)
質言之,「非A」是非掉A 裡面的虛妄,成為「真實的」A (是名A),而不是「沒有」A;「非我見」是非掉我見裡面的虛妄,成為「真實的」我見 (是名我見),而不是「沒有」我見。
可以說,「非眾生」是要非掉眾生裡面的「我見」,也就是虛妄意識的所思所想,但「非我見」又要非掉意識之所以虛妄的根源。從真實的「我見」回來看「眾生」,眾生不是沒有了,而是虛妄沒有了,眾生還是眾生,所以「是名眾生」。
這裡的論述有兩層,也是禪門料簡將要說明的。
簡言之,「非A」非掉了A 的虛妄,成為A 的本體,也就是佛性;「是名A」是沒有了虛妄的「真實的」A,也就是佛性的作用。
如前面曾經敘述過的,為什麼要在「無」的前面要加上一個「實」?代表它不僅僅是「沒有」A 而已,還指向一個實際上存有的「非A」。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要在「名」的前面要加上一個「是」?代表它不僅僅是「假名」A 而已,還更是一個真實的、肯定性的 (是)「A」。
但還是要在非掉了虛妄的根源之後,才有肯定的「非A」(本體) 和「是名A」(作用)。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