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之夏》:建國者的困境與妥協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與《革命之夏》的邂逅是從音樂劇開始,當初從書架拿出這本書,主要是為了補完《漢密爾頓》的歷史背景,沒想到亞歷山大.漢密爾頓和阿龍.伯爾這兩位主角在書中只被提到一次(查爾斯.李將軍出現的次數還比較多),但那些革命初期發生的關鍵歷史,透過作者繪聲繪影的敘事,仍讓我更加沉浸在這部音樂劇裡。
音樂劇《漢密爾頓》
如果說《漢密爾頓》第一幕是國家誕生的史詩,《革命之夏》即是呈現參與者的困境、分歧、失敗與妥協。從英軍到大陸軍、英國國會到費城大陸會議,作者約瑟夫.艾里斯交錯地敘述發生在 1776 年夏天的、永久改變世界版圖的事件,這事件有比想像中更多的內部衝突,與隨時失敗的可能(無論是政治上或軍事上),絕對無法以「水到渠成」形容。
《革命之夏》封面
其中影響未來深遠的,莫過於簽署獨立宣言的十三州為了獨立志業,暫時擱下分歧而做出的種種「妥協」,除了為內戰埋下導火線之外,往後三個世紀,這些妥協如鬼魅般不曾散去,至今仍然是衝突不斷的議題。

兩項妥協:蓄奴與州權

比方說蓄奴制度,1776 年 6 月 28 日上呈到大陸會議的獨立宣言寫道:「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證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但這邊的「人人」是由誰組成的?奴隸的生命與自由、女性的權利,似乎都被心照不宣地、巧妙地規避了,而這顆沉重的巨石將在未來激起如密蘇里妥協內布拉斯加法案共和黨這些水花。
在美國國會表決通過第十九條修正案,賦予女性投票權的 150 年前,
阿比蓋兒.亞當斯已在書信中表達並爭取平權。
書中多次引用約翰.亞當斯與妻子阿比蓋兒的書信內容,著名的「記得女士們」 (Remember the ladies) 應該是歷史信件中出現過最鏗鏘有力的「By the way」:
順帶一提,在我認為你必須制定的新法典中,我希望你能記得女士們,並且要比你的祖先們更慷慨、更有利於她們。不要將無限的權力交給丈夫們,記住,有能力的話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暴君。如果不給予女士足夠的關心與關注,我們會決心起義,並且拒絕受到任何我們無權發言或代表的法律的約束。

以及州權,這個新生的國家是僅被文化與地域綑綁在一起的鬆散邦聯,還是由一個立於各州之上的聯邦政府來決定共同體的走向?
這項分歧首先體現在軍事上,當時與英軍作戰的是喬治.華盛頓領導的大陸軍,由志願軍與當地民兵組成,除了珍貴的老兵(主要是參與過法印戰爭,像是華盛頓本人、查爾斯.李將軍與湯瑪斯.諾頓等⋯⋯)之外,其他人的戰爭經驗幾乎是零,而短期的役期(戰爭早期的志願軍役期是一至三年)讓經驗更難以累積,更遑論雜亂無章的升遷制度、裝備的缺乏,更是難以和精良的英軍相提並論。
既然如此,何不延長志願軍的役期、擴增大陸軍的規模,並建立一個有系統的軍事制度?這也是華盛頓不斷向大陸會議要求的,卻受到代表們重重阻饒,其中一個原因是對大陸軍戰力過於樂觀的誤判,認為大陸軍真的有機會與英軍正面一搏,但這個泡泡馬上被長島之戰的慘敗狠狠地戳破了。
長島戰役的結果是大陸軍的全面潰敗,之後大陸軍在成功的撤退行動下撤回曼哈頓
另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們並不信任存在於州政府之外的正規武裝力量,因此華盛頓期待的軍事改革與擴大徵兵,要等到英軍的威脅真正迫在眉睫時才到來,那時大陸軍已經失守紐約、士氣委靡,在幾場撤退行動中死裡逃生,紐約的戰況使大陸會議的代表們意識到力量的差距,表決決定增設新的陸軍營,並以承諾「西部一百畝的土地」來鼓勵參軍。
對正規軍的抗拒還可見於戰後的軍事制度,戰爭結束後,大陸軍被解散,只留下規模非常小的正規軍,主要的武裝倚靠各州的民兵。
州權的另一個對立是政治上的、有關代表制度的衝突,現今美國國會的代表制度是 1787 年康乃狄克妥協案的成果,但在那之前,在邦聯條例的制定會議上是大州與小州的爭執要點,班傑明.富蘭克林曾寫下這段非常具體的描述:
如果採用比例代表制,小州將爭辯他們的自由受到威脅;
如果採用平等代表制,大州則說他們的錢將處在危險之中。
當要做出一張寬大的桌子,但木板邊緣不平整時,工匠會從兩者各取一些,做出良好的結合。
(身為賓州代表的他,在會議上也曾說過:「先請小州提供同等的人力與財力吧,然後他們就能享有同樣的席次了。」)
康乃狄克妥協案
吸收了維吉尼亞方案與紐澤西方案進行妥協,最後決定參議院為平等代表制:各州無論人口土地大小,席次一律為兩席;眾議院為比例代表制:依照各州人口分配席次,人口越多席次越多。
在 1781 年通過的邦聯條例,大陸會議表決的結果是單院制與平等代表制的議會,當然,要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決定國家未來的國會制度,是極不現實的,但在此時此刻,即使分歧與怨言從不停歇,北美十三州的代表們以妥協的姿態達成了各項協議,專注在眼前的戰爭上。

多視角的歷史書寫

《革命之夏》的迷人之處是以多個視角來描寫美國革命這場政治與軍事風暴,而不是將這個事件簡化為英國和北美十三州的對立,更非讚頌國家誕生的著作。
在大陸會議,我們看見溫和派約翰.狄金森與激進派約翰.亞當斯的對立;在賓州,當當地的議會仍冀望與英國和解時,費城的技術工人們代表一股由下而上的政治力量,動員組成臨時政府,推翻議會;在紐約——親英派的基地,平民是如何面對龐大英軍的登陸,反對獨立的保皇黨(如威廉.富蘭克林)又如何協助英軍;在英軍裡,也存在軍事戰略的分歧,與同情殖民地理念,試圖以和談取代戰爭的理查.豪將軍。
威廉.富蘭克林
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兒子、曾任紐澤西州長的威廉.富蘭克林,
曾秘密地將情報洩漏給倫敦,後來成為紐約保皇黨的領導人物。

班傑明.富蘭克林在 1788 年所寫的遺囑裡剝奪了他的繼承權:
「他在最近的戰爭中對我採取的行動是眾所皆知的惡名,
因此我將不留給他他試圖剝奪我的財產。」曾任紐澤西州長的威廉.富蘭克林,
曾秘密地將情報洩漏給倫敦,後來成為紐約保皇黨的領導人物。

班傑明.富蘭克林在 1788 年所寫的遺囑裡剝奪了他的繼承權:
「他在最近的戰爭中對我採取的行動是眾所皆知的惡名,
因此我將不留給他他試圖剝奪我的財產。」
曾任紐澤西州長的威廉.富蘭克林,
曾秘密地將情報洩漏給倫敦,後來成為紐約保皇黨的領導人物。

班傑明.富蘭克林在 1788 年所寫的遺囑裡剝奪了他的繼承權:
「他在最近的戰爭中對我採取的行動是眾所皆知的惡名,
因此我將不留給他他試圖剝奪我的財產。」
作者約瑟夫.艾里斯在分析時佐以書信內容,與人物的過往經歷,使讀者不致落入後見之明的陷阱,以結果論成敗,也許能輕易把豪將軍的躊躇與失敗的戰術劃上等號,但我覺得有趣的地方是,他的躊躇從何而來?
也許是他誤判了殖民地人民支持獨立的比例與決心,認為一場「足夠的慘敗」就能讓他們的殖民地同胞從獨立夢中醒來,或是他對亨利.克林頓的不合,令他拒絕採納(以後見之明來看)正確的戰術。《革命之夏》讓這段歷史不是以線性的方式被理解,而是由無數相互影響的線織成的網。
我想起《漢密爾頓》第一幕的最後一首歌《歷史正注視著你》(History Has Its Eyes on You),握有權力並不表示能夠完全掌控所有的事,約翰.亞當斯所預期的獨立步驟,可說一個也沒在正確的順序上。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們倚靠當下資訊所做出的決定將成為歷史敘事的一部份,供人評判。而身為一位「後人」的好處,我想就是能透過歷史之眼來織出塑造當前世界的脈絡了。

關於美國 19 世紀的州權與蓄奴爭議,也可以參考《通往自由之路:美國共和黨的理想、墮落,及其如何被保守主義意識形態綁架?》這本書的前半段。
我是 Kuan,歷史主題的閱讀是我的興趣,如果喜歡的話就幫我按個愛心追蹤吧,謝謝你看完這篇文章!
五位玩家用聲音跟你聊桌遊。 近期開始努力經營 YouTube, 希望我們的內容可以為你帶來歡樂, 歡迎一同入席,享受遊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犬山記》反轉了過去西部電影的許多元素,卻不違反其精神——信念使人得救,而非子彈、良駒或火藥。在故事之外,它細細描繪出一個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體制,身在其中的每個角色——即使是權力的行使者——都深受其害,難以脫身。
給像我一樣被上一部《自殺突擊隊》傷害到罹患 PTSD 的朋友:「不用擔心,大膽地買票吧,James Gunn 終於拍出我們想要的自殺突擊隊了!」
對坂本龍一的印象原本停留在《俘虜》裡,那位內心熱情如火,卻不斷壓抑情感的軍官世野。而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坂本龍一,是位嬉戲於音樂世界裡的工匠,好像每天都能從那個世界裡找到一顆令他著迷的貝殼。
讀著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景色,心中浮現的是記憶裡的小樽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雪的城市。書的開頭寫道:「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份意象與小樽運河旁,沿著河道不斷延伸到地平線的白色平原重疊在一起。幸好畢業時有到北海道旅行一趟,否則,也許會難以想像這雪國的景象。
你應該聽過:「臺灣社會現在就是太自由才會這麼亂啦,過去人們專心拼經濟的時代多好啊!」 自由為什麼如此具有魅力,讓許多人因追求它而成為偉大的烈士?一個由強人領導者帶領的專制國家,難道不比亂哄哄的民主國家好嗎?如果自由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有些國家會丟掉自由,走向專制? 種種疑問,這本書都給出了回答。
這三十年中有無數的屠殺發生,城堡、村莊、城鎮被毀,藝術品、文化遺產付之一炬,就像湯馬斯.霍布斯認為的自然狀態,生命是「孤獨、貧窮、骯髒、野蠻與短暫」的。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看到描述戰爭慘狀的幾幅作品,它們在歐陸的流通創造了一種亂世的集體記憶,深遠影響未來的歐洲的軍事衝突與政治形態。
《犬山記》反轉了過去西部電影的許多元素,卻不違反其精神——信念使人得救,而非子彈、良駒或火藥。在故事之外,它細細描繪出一個仍存在於現實世界的體制,身在其中的每個角色——即使是權力的行使者——都深受其害,難以脫身。
給像我一樣被上一部《自殺突擊隊》傷害到罹患 PTSD 的朋友:「不用擔心,大膽地買票吧,James Gunn 終於拍出我們想要的自殺突擊隊了!」
對坂本龍一的印象原本停留在《俘虜》裡,那位內心熱情如火,卻不斷壓抑情感的軍官世野。而在紀錄片裡看到的坂本龍一,是位嬉戲於音樂世界裡的工匠,好像每天都能從那個世界裡找到一顆令他著迷的貝殼。
讀著川端康成筆下的雪國景色,心中浮現的是記憶裡的小樽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雪的城市。書的開頭寫道:「夜空下一片白茫茫」,這份意象與小樽運河旁,沿著河道不斷延伸到地平線的白色平原重疊在一起。幸好畢業時有到北海道旅行一趟,否則,也許會難以想像這雪國的景象。
你應該聽過:「臺灣社會現在就是太自由才會這麼亂啦,過去人們專心拼經濟的時代多好啊!」 自由為什麼如此具有魅力,讓許多人因追求它而成為偉大的烈士?一個由強人領導者帶領的專制國家,難道不比亂哄哄的民主國家好嗎?如果自由真的這麼好,為什麼有些國家會丟掉自由,走向專制? 種種疑問,這本書都給出了回答。
這三十年中有無數的屠殺發生,城堡、村莊、城鎮被毀,藝術品、文化遺產付之一炬,就像湯馬斯.霍布斯認為的自然狀態,生命是「孤獨、貧窮、骯髒、野蠻與短暫」的。在這篇文章裡,我們會看到描述戰爭慘狀的幾幅作品,它們在歐陸的流通創造了一種亂世的集體記憶,深遠影響未來的歐洲的軍事衝突與政治形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十三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剛召集時,法蘭克騎士的代表們興沖沖地跑到威尼斯跟總督提案。他們本來期待總督會很踴躍,沒想到總督恩里克.丹多羅的反應是: 「你等我們四天,我們開會討論一下(´_ゝ`)」 這句頗有現代特色的回應,來自於威尼斯在中世紀看來極端複雜的共和國體制。 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起初十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帝國浩劫 劇情:美國德州和加州武裝組織「西方力量」對抗聯邦政府,爆發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內戰,資深戰地記者李(克絲汀鄧斯特 飾)為了要對美國總統進行最後一次採訪,帶著年
在當今這個所有人的想法都一窩蜂,大家都趕著潮流、忙著內卷、深怕自己被淘汰的年代,這些擁有獨立個性、獨到見解、不隨波逐流、不當牆頭草的人尤為可貴!胡適在100年前不就這麼說嘛:「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所建造得起來的!是由那一個個獨立思考、有獨立個性的人所組成的」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历史上的关键时刻,那就是美国宣布脱离英国,选择独立。在当时的背景下,由于多种原因的出现,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这些原因究竟是哪些呢?其实,这些原因可以追溯到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美国独立的主要催化剂之一,无非就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Thumbnail
美國南北戰爭:快速改變全世界的體制
Thumbnail
在十三世紀初,第四次十字軍剛召集時,法蘭克騎士的代表們興沖沖地跑到威尼斯跟總督提案。他們本來期待總督會很踴躍,沒想到總督恩里克.丹多羅的反應是: 「你等我們四天,我們開會討論一下(´_ゝ`)」 這句頗有現代特色的回應,來自於威尼斯在中世紀看來極端複雜的共和國體制。 威尼斯共和國的政治體制起初十
Thumbnail
這幾年常會看到有關撕裂美國的討論,特別是三普第一次選總統,三普挑釁的言語不斷衝擊撕裂美國的價值核心,好像美國原本是一個很團結一致很有共識的國家。在往前一點的討論就是1960年開始激化的左右文化戰爭撕裂了美國,只不過沒像三普那麼挑起全球敏感神經,本書就是要告訴你,美國本來就不是鐵板一塊,長期以來大家互
Thumbnail
#88元看電影!https://magichour.app/premium?code=RN69838E 車庫娛樂邀約搶先看首映場 #帝國浩劫 劇情:美國德州和加州武裝組織「西方力量」對抗聯邦政府,爆發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內戰,資深戰地記者李(克絲汀鄧斯特 飾)為了要對美國總統進行最後一次採訪,帶著年
在當今這個所有人的想法都一窩蜂,大家都趕著潮流、忙著內卷、深怕自己被淘汰的年代,這些擁有獨立個性、獨到見解、不隨波逐流、不當牆頭草的人尤為可貴!胡適在100年前不就這麼說嘛:「自由平等的國家不是由一群奴才所建造得起來的!是由那一個個獨立思考、有獨立個性的人所組成的」
Thumbnail
書名中的革命是指1776年爆發的美國獨立戰爭,原本看書名還沒意識到,一開始以為跟中南美洲的革命歷史有關,買回來看時才知道是美國獨立戰爭有關的歷史。之前看了一半就沒看,最近看了《大亂局》後,想起來這本書有歷史相關性,所以就重頭再看一次,並把他看完。 其實本書設定讀者客群應該是美國人,特別是那些熟讀美
Thumbnail
作以「關係和概率」的歸納,取代「類型和概念」的概括,是人類思想革命的典範轉移,顯示與概率論相關之統計學也已進入美國思想家的視野。霍姆斯、詹姆斯、皮爾士、杜威想把理念、原則和信仰帶到人類的層面,他們不想看到藏在抽象層面的暴力。這是南北戰爭的教訓之一。他們四人的哲學設計出來,要支持的政治制度是民主。
Thumbnail
1895年,❙甲午戰爭❙ 一役證明了只求表面形似的 ❙洋務運動❙ —— 類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 80年代的改革開放 —— 的澈底失敗,於是出現了從根本上改革 ❙清國❙ 體制的意見,立憲思想借 ❙戊戌變法❙ 開始凝聚力量,然而百日即壽終正寢。  ...
  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谈一个历史上的关键时刻,那就是美国宣布脱离英国,选择独立。在当时的背景下,由于多种原因的出现,而诞生了一个新的国家。这些原因究竟是哪些呢?其实,这些原因可以追溯到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因素的综合作用。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美国独立的主要催化剂之一,无非就
Thumbnail
民主黨的選民基本盤結構如何歷經從羅斯福開始一直到雷根時代的轉變 這本由資深政治記者和智庫政治學家合寫的好書有非常清楚的解釋與分析 本文介紹本書這部分的精華內容 讓讀者了解 為何民主黨一步步和其基本盤也就是小羅斯福總統時代的勞工大眾疏離
Thumbnail
美國南北戰爭:快速改變全世界的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