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女媧造人紀念日

我的學習筆記-avatar-img
發佈於阿牛聊歷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清初蕭雲從《女媧》,選自《離騷圖》,刊印於順治二年(1645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大年初七,是中國人對上古女神女媧紀念的重要日子,不過這一天海峽兩岸的華人似乎都悄悄忘記了。
根據漢代哲學家東方朔與西晉學者董勛的研究,大年初七這一天是女媧用黃河水與黃土造人的日子,當時製造出來的人就是我們華夏人的祖先,之後她用繩鞭打泥而成的人,則是非華夏人,這個傳說感覺有點中華自我中心啊XD~
不過在中國古代,對大年初七的紀念是非常講究的,這一天又被稱為「七元」或是「人日」(因為要紀念女媧造人的關係)。
在古代,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天,會全家聚在一起吃七菜羹,也就是白菜頭、芥蘭菜、菜心、芥菜、春菜、大蒜及芹菜。每道菜在中國各省都又不同的意涵,基本上就是求個好彩頭、延年益壽與長治久安等吉祥好運的集合意涵。
相傳在唐宋時期,人們在這一天也會簡個小紙人進行祭祀,一方面是紀念造物主女媧創造的人類始祖,或是會在窗戶上貼上人形雕花,並到廟中拜拜祈福與感念女媧的恩德。
廣東省深圳市海上世界的女媧補天雕像(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部分客家人也流傳,大年初七到正月二十五這幾天,其實也是女媧提煉七彩石補天上缺口的日子,也就是俗稱的「女媧補天」於是從東晉至今兩千年來,中國人紀念這天也叫做「天穿日」,尤其具有上古河洛血脈的客家人對這一天特別鍾情。
不過台灣的天穿日是由中華民國政府客家委員會訂在正月二十日,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91會員
144內容數
給所有人的臺灣史,我們致力於學術公眾化,將教授及學者們辛苦努力的研究成果,轉譯成為你我都能了解的知識.只要每個月一個便當的錢,就可以讓我們持續分享對公眾有益的學術知識,期待您跟我們一起攜手共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年初四、初五是迎接神明回凡間,已經生活作息恢復,不過人們總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過得更好,於是在大年初六這一天,也就是就會進行「送窮」儀式。這個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秦漢時期。今天我們來聊聊送窮的方式跟典故吧!
大年初五開市日,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新春年假的最後一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到公司上班打卡,繼續在資本主義的世界求生了~(淚),那進了資本主義的世界以後,有什麼眉角可以幫助我們混得更好呢?
臺灣民間有句俗話,「送神早,迎神晚」。其實大年初四整天,就是人們在準備祭物迎請神明從天宮回到人間的日子,通常迎神都是在午後進行,甚至有的直接到大年初五才進行迎神儀式。其實這也是表現人們對神明的恭敬心,希望神明能夠少操煩於人間的工作,能在天上好好過年休息。
大年初三,傳統都說「睡到飽」,一方面傳說這天深夜「老鼠娶親」不能打擾老鼠的好事。 另一方面,從小年夜到初二,準備飯菜、拜年、祭祀、回娘家等活動,到初三都要好好休息了,所以有了初三睡到飽的典故。不過,大年初三「睡到飽」的原因,根據我們團隊的研究,可能跟中國古代禁忌節氛有關,那就是「赤狗日」。
說到大年初二,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要陪著老婆或媽媽「回娘家」探親吧!不過除了這個習俗之外,你們有聽說過,大年初二要招待「財神爺」的特別典故嗎? 這則典故是出自民國初年的畫報當中都會記錄著舊曆過年的民間風俗,其中有所謂的「家門口財神爺」的典故。我們會想,「迎財神」不是在大年初四嗎?怎麼會在初二呢?
近代臺灣民間流行起一則本土的春節傳說,那就是「燈猴沉島」的典故,目前部分臺灣民俗學者認為,這很可能是臺灣年節的起源哦!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臺灣民間信仰中,神桌上都有燭台,燭台的守護神是隻燈猴。 但人們很多時候只想到神明,而忘記燈猴的存在,所以燈猴覺得臺灣人是一群不懂得感恩的人。
大年初四、初五是迎接神明回凡間,已經生活作息恢復,不過人們總是希望新的一年可以過得更好,於是在大年初六這一天,也就是就會進行「送窮」儀式。這個典故,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國秦漢時期。今天我們來聊聊送窮的方式跟典故吧!
大年初五開市日,往往被人們認為是新春年假的最後一天,因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到公司上班打卡,繼續在資本主義的世界求生了~(淚),那進了資本主義的世界以後,有什麼眉角可以幫助我們混得更好呢?
臺灣民間有句俗話,「送神早,迎神晚」。其實大年初四整天,就是人們在準備祭物迎請神明從天宮回到人間的日子,通常迎神都是在午後進行,甚至有的直接到大年初五才進行迎神儀式。其實這也是表現人們對神明的恭敬心,希望神明能夠少操煩於人間的工作,能在天上好好過年休息。
大年初三,傳統都說「睡到飽」,一方面傳說這天深夜「老鼠娶親」不能打擾老鼠的好事。 另一方面,從小年夜到初二,準備飯菜、拜年、祭祀、回娘家等活動,到初三都要好好休息了,所以有了初三睡到飽的典故。不過,大年初三「睡到飽」的原因,根據我們團隊的研究,可能跟中國古代禁忌節氛有關,那就是「赤狗日」。
說到大年初二,我相信很多人都是要陪著老婆或媽媽「回娘家」探親吧!不過除了這個習俗之外,你們有聽說過,大年初二要招待「財神爺」的特別典故嗎? 這則典故是出自民國初年的畫報當中都會記錄著舊曆過年的民間風俗,其中有所謂的「家門口財神爺」的典故。我們會想,「迎財神」不是在大年初四嗎?怎麼會在初二呢?
近代臺灣民間流行起一則本土的春節傳說,那就是「燈猴沉島」的典故,目前部分臺灣民俗學者認為,這很可能是臺灣年節的起源哦!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臺灣民間信仰中,神桌上都有燭台,燭台的守護神是隻燈猴。 但人們很多時候只想到神明,而忘記燈猴的存在,所以燈猴覺得臺灣人是一群不懂得感恩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2月3日,大年初六,開工第一天。  中午12點,從屏東返回臺南。  張叔叔、胡阿姨他們,也是今天離開;說是晚上會先到四重溪泡個溫泉;再從臺東北上。預計還會有一個禮拜的行程,才會回到臺北。  9天的年假,稍縱即逝。  剛到效果拿書,順便買晚餐。  晚餐是東禾的排骨飯。
Thumbnail
正月初一拜大年祝大家 恭賀新禧 財星高照 蛇舞迎春 身體健康 心想事成 (註)本篇圖文皆由本人親自拍攝撰寫,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出處後轉載分享本文,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Thumbnail
恭喜樸雅吟社徐大年社員,參加2024蔣渭水台語.客語漢詩吟唱賽,榮獲第三名,徐大年老師目前於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進修,課餘並兼任高中台語教師,徐大年老師所指導的兩名學生也在決賽中獲得佳績,恭喜恭喜。 決賽新聞稿以及完整獲獎名單詳見主辦單位網站 https://reurl.cc/e
Thumbnail
2024/08/08發布: 今天一早點入方格子,忽然發現一篇舊文出現了新的按讚格友,好奇的看了一下,還得到「即時精選」,原來是這一篇: 「台灣習俗「中元普渡」裏,「胭脂水粉組」供品,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新的?Chat gpt的回答還滿有道理的。」 便想到來生成美麗的「胭脂水粉組」供品。 指令: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Thumbnail
小哥初一早和老婆去地藏庵迎新春拜拜後,就帶家人驅車南返高雄了,下午1點半出發,抵達高雄時已經近晚上8點了,開了6.5小時,雖然已有心理準備面對塞車,但生理上還是很疲累,年節的返鄉人潮車潮真不是蓋的。就這樣和家人在南部度過了幾天悠閒時光,初四再花了7.5小時北上,隔天再放懶一天後,就要開始上工啦!
Thumbnail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人們都祈望透過「拜拜」的習俗來祈求新年好運。正月初九適逢「帝釋天尊聖誕」,正是民間習俗「拜天公」的吉祥節日;同樣地這一天各佛教寺院道場也會舉辦「供佛齋天」大法會,以陳設莊嚴、美味供品,上供諸佛之外,禮請諸天聖眾蒞壇受供,特此迴向感恩一年來諸天聖眾對於正教的護持。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2月3日,大年初六,開工第一天。  中午12點,從屏東返回臺南。  張叔叔、胡阿姨他們,也是今天離開;說是晚上會先到四重溪泡個溫泉;再從臺東北上。預計還會有一個禮拜的行程,才會回到臺北。  9天的年假,稍縱即逝。  剛到效果拿書,順便買晚餐。  晚餐是東禾的排骨飯。
Thumbnail
正月初一拜大年祝大家 恭賀新禧 財星高照 蛇舞迎春 身體健康 心想事成 (註)本篇圖文皆由本人親自拍攝撰寫,版權歸屬SJKen個人所有,非商業使用歡迎載明出處後轉載分享本文,如需移作商業使用,請與本人連繫合作細節,未經本人書面同意,不得任意下載、轉載、分享、塗改,盜用必究,謝謝
Thumbnail
恭喜樸雅吟社徐大年社員,參加2024蔣渭水台語.客語漢詩吟唱賽,榮獲第三名,徐大年老師目前於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與創意應用研究所進修,課餘並兼任高中台語教師,徐大年老師所指導的兩名學生也在決賽中獲得佳績,恭喜恭喜。 決賽新聞稿以及完整獲獎名單詳見主辦單位網站 https://reurl.cc/e
Thumbnail
2024/08/08發布: 今天一早點入方格子,忽然發現一篇舊文出現了新的按讚格友,好奇的看了一下,還得到「即時精選」,原來是這一篇: 「台灣習俗「中元普渡」裏,「胭脂水粉組」供品,為什麼每次都要用新的?Chat gpt的回答還滿有道理的。」 便想到來生成美麗的「胭脂水粉組」供品。 指令:
Thumbnail
中元普度是中華民族道教傳承下來的祭祀習俗。「中元」是地官赦罪,民間說「地府鬼門大開」,很多的鬼道眾生放出來,裡面可能有我們的先亡祖先,所以家家戶戶就會備香案供品,做普度跟鬼道眾生,臺灣俗稱叫「好兄弟」,又尊稱「老大公媽」,以虔誠心祭拜,希望得到合境平安。
Thumbnail
小哥初一早和老婆去地藏庵迎新春拜拜後,就帶家人驅車南返高雄了,下午1點半出發,抵達高雄時已經近晚上8點了,開了6.5小時,雖然已有心理準備面對塞車,但生理上還是很疲累,年節的返鄉人潮車潮真不是蓋的。就這樣和家人在南部度過了幾天悠閒時光,初四再花了7.5小時北上,隔天再放懶一天後,就要開始上工啦!
Thumbnail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人們都祈望透過「拜拜」的習俗來祈求新年好運。正月初九適逢「帝釋天尊聖誕」,正是民間習俗「拜天公」的吉祥節日;同樣地這一天各佛教寺院道場也會舉辦「供佛齋天」大法會,以陳設莊嚴、美味供品,上供諸佛之外,禮請諸天聖眾蒞壇受供,特此迴向感恩一年來諸天聖眾對於正教的護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