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Maksim Goncharenok,連結:Pexels
平常理髮店的旺季都在農曆新年前,除了因為想理個美美的髮型拜訪親戚朋友,更因為過年後剪髮會有「剪斷發財路」的意思。以前理髮店在過年前還會加價。
沒想到現在初八、初九了,理髮店又迎來另一個「旺季」。(註:香港政府以疫情為由,宣布自2022年2月10日凌晨起,理髮店不准開業。在此之前,酒吧、美容院等地已被禁止開業。)
今天,我們來談談「頭髮」的文化意義。
第一,頭髮代表人生階段。
《韓詩外傳‧卷七》這樣寫:
為人父者、必懷慈仁之愛,以畜養其子,撫循飲食,以全其身;及其有識也,必嚴居正言,以先導之;及其束髮也,授明師以成其技;十九見志,請賓冠之,足以死其意;血脈澄靜,娉內以定之,信承親授,無有所疑;冠子不言,髮子不笞,聽其微諫,無令憂之,此為人父之道也。
束髮/髮子、冠子就代表住男生兩個階段。束髮大約在15歲,男仔由紮兩隻總角(牛角般的小髻)變為束成一團,這個時候,父親應該要幫孩子建立一技之長。《大戴禮記》亦記「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19歲就要行冠禮,即將一頂代表成年的「冠」(帽)加喺在孩子頭上。
「冠子不言,髮子不笞」談論如何教子。俗語說棒下出孝兒,但原來春秋時代是叫大家不要打15的髮子;而成年的冠子甚至不要在口頭上對他說教!
女孩方面,《禮記·雜記》就如此記載:
「女子十有五年許嫁,笄而字。」
在重男輕女文化下,古籍對教導女兒的記載就沒那麼詳細。我們只知道女仔15歲後可以嫁人,出嫁的時候會行笄禮。笄(粵音:雞),是固定髮髻的簪。如果女女孩子一直找不到好人家出嫁,那麼到她二十歲時,也會行笄禮表示成年。
第二,頭髮的存在,與個人榮譽有莫大關係。
《孝經‧開宗明義》這樣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孝經借孔子之口,先強調孝為德之本,再具體論述怎樣行孝,就是由保護自己的頭髮身體開始。那在甚麼情況之下,屬於毀傷了自己的頭髮呢?
跟現在差不多,當一個人獲罪時,就會有剃頭之刑,叫做髡(粵音:昆)。西漢賈誼討論刑罰時,曾將「係(繫)、縛、榜(鞭打)、笞、髡、刖(砍斷雙腳)、黥(在臉上刺青)、劓(割去鼻子)之罪」並列。即是說剃頭竟然與其他光看文字就感受到痛楚的刑罰一樣嚴重。所以到清代,女真人逼中原人「留髮不留頭」以強化管治,亦有這一種文化意義。
當然,總有人並非受刑而自願剃頭。其中一種是和尚,透過剃頭表明斷絕煩惱習氣,去除驕傲之心和去除牽掛。在各個朝代,佛寺有免稅特權,所以透過「遁入空間」避稅的人也不少。
另一種是狂人。屈原《涉江》寫道一個叫接輿的人,特別提到他是髡首的。接輿是一個楚國狂人,《韓詩外傳》記載楚王曾經派人用百鎰之金請他治河南。接輿跟我們猜想的一樣,沒有接受這項任務,佢老婆更加覺得接受了會違反義,於是兩個人隱姓埋名避世去。時至今日,又有誰能為心中的義拒絕百金?我們連拒絕打針也不太做得到。(註:香港政府宣布未注射疫苗的市民不能進入菜市場、超市、百貨公司、商場、食店等。)
歡迎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