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風雲-真匈奴皇帝與三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西晉結束了。
結束掉西晉的男人,名叫劉聰。

他是漢國的皇帝,也是匈奴的大單于。

第一次出現,總是很奇怪的。
等到李世民登場的時候,大家就不太介意了。

這個以匈奴人為主體的劉氏漢國,由劉聰的父親劉淵跟匈奴貴族一起建立。
從劉淵的載記看起來,他其實是一個身在匈奴心在晉的人。

在劉淵的漢國底下,親晉跟親匈奴的勢力,明顯的在角力著。
而接下來,我們也會用同樣的角度,來看這個匈奴中的匈奴,劉聰。

帝王出生有奇象,不是甚麼特別的事。
而劉聰的奇異,是漢昭帝的奇異。
當年漢武帝更因此而稱昭帝的母親為「堯母」。

這個奇異,我們現在通常稱呼為綠光。
也就是母親懷孕的時間,很奇異。

不過這邊不是不足十個月,反而是超過十個月。

一般不會出現這種奇蹟,但是當事情跟繼承者之爭有關的時候,當然是先懷孕先贏啊。
塞枕頭都要跟你拚啊。

如果劉淵就只是匈奴地一番仔,那也許沒這種五四三。
偏偏實際上,劉淵真正的身分,是洛陽城一貴族。

他是匈奴地送給魏國的質子。
國家實力夠,影響力強大,質子本身又有確實的繼承權時,就不會是在垃圾桶旁邊找東西吃的。

魏朝大官,受到司馬家信賴,來日將要以朝廷大官身分接掌匈奴的貴族。
這就是當時的劉淵。

但劉聰已經是他第四個兒子了。
你不出些怪招,要成為繼承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劉聰經過懷胎十五月誕生,從小聰明伶俐,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
最喜歡孫吳兵法。

甚麼意思?你很容易產生一個錯覺是,啊,兩漢都是經學家文學家,劉聰也是個受漢朝教育的文人。

文人沒錯,可「究通經史,兼綜百家之言」,是「哲學專家」。
玄學清談界的嘴砲王。

劉聰的骨子裡,並沒有像父親那樣,被注入了「大漢基因」。
更不要提灌水的成分。

工草隸,善屬文,著述懷詩百餘篇、賦頌五十餘篇。」

阮籍的懷詩都才八十二篇,竹林七賢直接都跪在你劉聰前面就好了。

懷詩算是一種體裁,通常會加一個前綴來表示主題。
比方說詠懷詩,秋懷詩,綺懷詩……

阮籍之所以厲害,是他一個主題可以寫八十二首詩。
人家正常寫十幾個就變不出花招來了。

《晉書》那段說法,只能說劉聰寫過很多篇,但是幾個主題?幾個上得了檯面?
這就難說了。

反正劉聰自己也不介意。
十四歲文史哲大成之後,聰哥就開始學劍法射術了。

如果說,劉聰的文人功力就是個及格程度,那他的武功,有個八九十分是跑不掉的。
畢竟中原文人吹捧兩下,所在多有。
匈奴勇士沒有真材實料,誰肯服你?

沒錯,十六歲就完成基本修業的劉聰,沒有出頭。
二十歲,開始遊歷闖名號,京城士人大都願意與之結交,但也沒人特別願意對他的官途施以援手。

到頭來,劉聰還是只能回到匈奴地,給新興太守當主簿。

三國看太多常常這些價值觀會弄壞掉。
在太平時代,一個人想要進朝廷當官的難度,比被地方徵辟大很多,很多。
薪水等級的落差,也是很大。

劉聰他們家,原本就是「新興」匈奴。
這個結局,到底還是世家大族本地稱雄的節奏。

可是,匈奴有匈奴的玩法。

劉聰跟當地匈奴勇士的交情極好,從中舉薦優秀人才,也讓劉聰的軍階連升。
特別我們要注意的是,匈奴的父子人際關係,各玩各的。

我們也可以比對一下,劉淵父子的匈奴人脈。
劉淵:「拜北部都尉。明刑法,禁奸邪,輕財好施,推誠接物,五部俊傑無不至者。
劉聰:「遷右部都尉,善於撫接,五部豪右無不歸之。

簡單說,劉淵對於沒有實質影響力的人,很有吸引力。
是一棵人人想攀的大樹。

但劉聰,是有錢人大族長們的好朋友。
原因也就寫在前面了。

劉淵公正輕財,劉聰善交陪。

父親的基層人氣高,兒子的豪族影響力強大。
這對漢化匈奴父子的關係,又比起一般匈奴人更加的緊密之下,勢必影響了接下來,五部匈奴決定奉劉淵為主的決定。

是的,選擇起義領袖時,大家還是推舉了有基層民心的劉淵。
因為這些「大家」,就是匈奴豪族。

大家的領袖是劉聰,劉聰可以間接影響大家影響力所不及的平民系統。

政治永遠是貴族為頭腦,百姓為手腳。
而領袖,多數時候只不過是個吸引人氣的看板罷了……我們自然也可以找出不少真領袖,不過劉淵父子顯然不是。

在劉淵死前,劉聰被封為大單于,就顯示出這個「匈奴漢國」內部的分裂。
隨著劉淵過世,大單于劉聰結束了這場分裂,殺掉原本的漢帝繼承人,自己當上了皇帝。

真匈奴漢國,也就從這裡開始,踏上了不一樣的道路。

劉淵原本並不積極滅晉,甚至造成了內部的反彈。
而劉聰雖然還是依足了漢人規矩維繫國家,但他骨子裡到底是匈奴。

才封了劉淵的妻子為皇太后,劉聰就睡了皇太后。

一般來說,我們不建議以漢民族價值觀,去檢討匈奴人的行為。
可劉聰要當漢人皇帝,那就另當別論。

當然,這時候真匈奴漢國的組成,仍以匈奴為主。
但其主要兵力,已經可以分為四大派系。

首先是劉淵稱帝之前外戚派系,呼延氏。
這幾乎就是匈奴貴族的主幹,也是跟劉聰唇齒相依的夥伴。

第二個也是劉淵剛稱王時就重用的族子劉曜。
劉曜,和第三個「漢人王彌」,在劉淵時期,是和劉聰並列的「三箭頭」。

永嘉二年冬,三箭頭並肩攻打洛陽,王彌卻私下跟劉聰勾結。
劉聰提前撤出,降低損失。
王彌則轉戰兗州,來準備外部援助。

劉曜就這麼被賣了?
倒不見得。

劉曜戰後沒有回歸漢國,而是去與王彌會合。
王彌也派出自己的弟弟,去與匈奴第四大派連絡。

直屬於劉淵,此時完全在外頭當遊擊隊的,石勒。

我想要注意的是,除了呼延氏,另外三人是劉淵的將帥,不是劉聰的將帥。
或者說,比較像韓信彭越英布,跟劉邦的關係。

他們各自領軍出征,卻聽到皇上駕崩,太子即位,被大單于所篡。
是人的,不會沒有想法。

根據前面讀過的石勒,就知道石將軍開始扮演正義之師,討伐分裂出去的西晉朝廷。

不過我們也可以看到,三人以王彌為核心,而王彌基本支持劉聰。
所以劉聰的奪權,倒也沒有引起太大波瀾。
反而透過王彌,集結了四路大軍,聯合攻打西楚霸王……是西晉懷帝。

劉聰所派出的主帥,呼延晏與晉軍交鋒十二次,次次獲勝。
眼看三大將未至,呼延晏也不再等,直接進襲洛陽城,殺入城區。

晉軍仍是無力抵擋,但呼延晏並不強攻皇宮,只是擄掠了兩百多名王公貴族就退出。
呼延晏不是在打仗,他在打獵。

他在刺激獵物,觀察下一步反應。

果然,晉懷帝立刻派人備船,打算從洛水逃跑。
呼延晏好整以暇,發現後隨即燒船。

等到王彌與劉曜抵達,洛陽城內已絕糧多時。
僅存的一點反抗意志,也已消磨殆盡。

王彌跟呼延晏一路,殺入洛陽南宮,抓捕宮女奴僕,劫掠金銀財寶。
吃力的事情,則交給劉曜去幹。

劉曜殺了三萬人。
築起京觀,以為威嚇。

石勒則從頭到尾沒有參戰。
他在外圍就遇上了劉聰的兒子,也是這一戰名義上的總指揮,劉粲。

石勒順理成章的不用入內支援,更合法的脫離了王彌的掌控,繼續他的東征之路。
而劉粲不只幫了石勒,也幫了打雜的劉曜。

匈奴漢國捕獲晉懷帝後,遼東,青州,長安分別出現了三個西晉朝廷繼承者。

石勒早知會如此發展,故自請東征。
也順便賣了劉粲一個人情:劉粲成為漢國中第一個反應過來,要征討長安的將領。

不過,洛陽新下,大老們正忙著分配戰利品。
劉粲想要西進,除了劉曜沒人願意配合。

劉聰另外撥了一支部隊先行,命劉粲劉曜跟上。
但劉粲卻殺了先鋒送來的西晉降將。

這令劉聰非常生氣。

不論受匈奴文化影響到底有多少,劉聰到底受過漢人教育。
他非常清楚,要善待降者的道理。

劉粲這麼一殺,接下來的滅晉之路,將會艱辛許多。

亡羊補牢,劉聰只得改任劉曜為西征主帥。

不管怎麼說,願意接受封賞跟命令的劉曜,還算好應付。
那個不願意成為征東大將軍,又在東面打得風生水起的石勒,才是問題人物。

劉聰略一思索,遂封王彌回故鄉,為齊公,來制衡石勒。

西晉八王之亂,群雄割據。
漢國也不是一帆風順,團結一心消滅西晉。

而匈奴漢國,雖是當時北方第一勢力,但也不過就是中國境內。

大鮮卑的戰國時代,也將汰選出優勝者,來參加這場胡漢聯合大戰爭。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61會員
91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漢高祖叫劉邦,呢樣嘢大家都知道,但係大家又知唔知出處係咩呢?大家可能覺得《史記》或者《漢書》有記載,其實唔係,我地睇下呢兩本書既記載。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漢書.高帝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史記》同《漢書》都係無記載漢高祖叫咩名,《漢書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今天的這一篇,名字雖然叫做「霍光廢帝」,其實兩個主角。 一個是霍大人,一個是冤死太子劉據的後人,宣帝劉病己。 這兩個人,向我們宗師般的展示了,當你勢不如人時,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終靠死神幫我們贏下比賽。 這真的不丟人。 有些魔鬼賽道,通關的唯一方法,就是慢慢地推著車走。 你可能會說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漢高祖叫劉邦,呢樣嘢大家都知道,但係大家又知唔知出處係咩呢?大家可能覺得《史記》或者《漢書》有記載,其實唔係,我地睇下呢兩本書既記載。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沛豐邑中陽裏人,姓劉氏,字季。 《漢書.高帝紀》: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也,姓劉氏。 《史記》同《漢書》都係無記載漢高祖叫咩名,《漢書
Thumbnail
順帝死後半年,145年正月,沖帝兩歲又崩了。 梁太后與兄弟梁冀隨後立了7歲的劉纘為帝,這是漢質帝。 質帝是章帝玄孫,渤海孝王劉鴻之子,估計是之前在家聽大人說過這位梁冀的臭名遠揚,有一次在群臣朝會時居然童言無忌的指著梁冀說道「你這個跋扈將軍啊!」 孩子能懂啥啊,知道啥叫跋扈啊,但梁冀聽後覺得這孩
Thumbnail
在劉秀開國之時,他面對的情況是這樣的: 王莽腦袋當球踢;天下群雄並起四分五裂;儒家從國教跌下神壇。 當年強秦二世而亡崩潰後,法家成為了替罪羊,隨後西漢開啟了七十年黃老之治,成為了時至今日人們少數記得的幾段封建好日子。 無論是「亂世用法」還是「休養學道」,在天下大亂滿目瘡痍之時,再打起儒家的大旗
Thumbnail
在劉秀的權力改造後,雖然沒有絕對權威的「內朝官」了,但是在小皇帝不懂事,太后代為行使皇權的情況下,作為「太后皇權」的延伸,外戚自然而然的就會出現權重干政的現象。 89年竇憲打禿北匈奴的時候,和帝封了竇憲為大將軍,領大軍鎮涼州,然後外朝中大將軍的級別和待遇一躍變成了三公之上。 不過劉家的皇帝到了和
Thumbnail
今天這篇文章過後,匈奴人最終讓出了塞北草原的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遙遠的西域上演了大漢個人英雄主義的巔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個人英雄主義巔峰。 開篇,還是要最後夸劉秀一次。 這位大神幾乎是以一己之力把東漢的血槽頂到了頭。 他不僅僅是給那個時代兜底的,還給整個東漢
Thumbnail
杜威作為趙漢的談判代表為了把價碼標的高一點,反覆強調王郎確實是西漢王朝十二任成帝的嫡親骨肉,打狗要看主人,咱得有個看相。 這是比較冒傻氣的談判代表,咋能跟另一個政權說自己的血統更純正呢! 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劉秀對這種血統論最為不屑:「就是成帝本人復活從棺材裡爬出來,皇帝跟他也沒關係了,更何況他的
Thumbnail
劉病己在收回權力後繼續了霍光的執政思路,在不折騰的大綱領下繼續零敲碎打的給老百姓活路。 霍光和宣帝執政的近四十年裡,史稱「昭宣之治」,和「文景之治」並列成為了漢朝的兩大治世。 被夾在中間的武帝看到後人的歷史評價不知會作何感想。 因為後人並沒有給他這個偉大光榮正確動人的五十四年來個「啥啥之治」。
Thumbnail
劉賀出宮後,終於認栽,向西叩拜道:「我不是這塊料,不能擔當漢家大事!」 霍光一路將他送到長安的昌邑王官邸,然後致歉說:「大王的行為是自絕於上天,我寧願對不起大王,不敢對不起社稷!希望大王自愛,我不能再常侍奉於大王的左右了。」說完灑淚而去。 劉賀就這樣做了27天的皇帝,被趕下了台。 劉賀滑稽的在
Thumbnail
今天的這一篇,名字雖然叫做「霍光廢帝」,其實兩個主角。 一個是霍大人,一個是冤死太子劉據的後人,宣帝劉病己。 這兩個人,向我們宗師般的展示了,當你勢不如人時,你就要一直忍耐,等待,哪怕最終靠死神幫我們贏下比賽。 這真的不丟人。 有些魔鬼賽道,通關的唯一方法,就是慢慢地推著車走。 你可能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