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7|閱讀時間 ‧ 約 8 分鐘

《時代革命》之雜七雜八不負責任感想

《時代革命》是一部令人五味雜陳、感觸很深的紀錄片,看完後感覺很多話想講,但實在不知道要如何講起,因為有太多情緒在裡面。
反送中運動發生的當下,幾乎搜尋網路上所有可以看到影片與資訊,也看了好幾次中大理大攻堅僵持過程的直播。在香港人開的店與一些香港人活動場合也買了好幾本相關,捐了應該十幾次錢,每次一千,大概捐了上萬元。
整部紀錄片大概有不少先前網路上就可以看到的畫面,如果扣除訪談,可能有一半的畫面是來自於先前網路po出的多西。不過導演在影片的篩選剪輯上很自制冷靜,很多令人憤怒的畫面並沒有放進來,影片以一種有點低調而不煽情,甚至偶有帶點自嘲幽默的方式在鋪陳整個運動的推進,沖淡了悲壯的主旋律,即使是帶到元朗與太子站暴力事件,對於白衣人與警察的暴行過程也是冷冷的控訴,沒有太激昂的情緒渲染。當時我在網路看到這些影片時真的心情非常糟,又很氣憤。
老實說這個時候看這紀錄片的時機非常微妙,當下現實世界俄國正在入侵烏克蘭,也是每天追著網路看最新進展,不時會看到很慘忍血腥的畫面。雖然一個是一國兩制的樣版,一個是兩個獨立國家,但都有所謂的血濃於水,同文同種的長期歷史糾葛,外國勢力只能嘴嘴中俄兩國,對於香港與烏克蘭也無法提供實質幫助。俄國侵略烏克蘭雖然是現在進行式,反送中紀錄片似乎預演了俄侵烏的終局,看完本片更讓人有點莫名悲戚。
另一方面,前幾天突然得知某知名運動紀錄片導演變成直銷人員,脫掉招牌背心夾克穿起西裝,當知道時第一個想法,就是人總是要生活,我們也不能說什麼,雖然我對直銷並沒有啥好感。但是現在要當專業街頭運動紀錄片工作者,沒市場也沒辦法維生。就算要拍,找年輕人可能比老年人更專業更吃香,更懂得吸引觀眾的眼球,他拍的紀錄片雖然是瞭解當時勞工社會運動重要歷史文件,在當時時空脈絡確實發揮了不可抹滅的影響力與價值,但影片畫質差,拍攝手法不怎樣,無法達到現在市場需求卻也是事實。
所以看到時代革命的紀錄片,真覺得時代不一樣了,如何紀錄街頭運動的概念完全不同了。以前看日本、韓國甚至台灣綠色小組的運動紀錄片,都可以感受到與電視戲劇片有很大差異,畫質與拍攝手法的粗糙讓人有一種真實感與信任感,不是事先set好各種橋段的商業片,而且對運動的詮釋也很直接不隱諱,直指問題核心。技術雖然不好但拍片者很有良心,不怕得罪人。相較於現在的很多知名紀錄片,技術好但考量一堆,不敢得罪人,如齊柏林的看見台灣,一方面畫面呈現很寫實很美,畫質又好剪輯技巧又棒,但在詮釋上卻又很矯飾迂迴。
不過時代革命同時具備這兩種優點,直指問題核心,立場鮮明,反正大家都知道本片內容在對槓中國,問題的核心是中國政府。另一方面,影片畫質與剪輯編排技巧完全有商業片的水準。當然這有很大部分是來自於科技的進步,手機,gopro等攝影工具的進步,以及自媒體與網紅產業的發展,很容易就用很好的畫質補抓到街頭運動的瞬間,所以可以補抓到片中一些運動者日常互動上的練蕭話,編排剪輯成一部符合網紅規格的影片,增添本片的街頭生活感。
相較於傳統的運動紀錄片,時代革命呈現更多運動過程中的突發狀況與日常互動細節,有些畫面是以前扛著厚重攝影機的拍攝者很難以拍攝到的情境。片中有一個畫面等到轉場換角度時,才看到剛剛畫面的拍攝者是用很小台的手機或gopro拍攝的(一閃而過沒有看清楚是啥拍攝工具),現場有好多個人正在拍攝同一個場景,我才具體意識到本片是建立在很多自媒體、網紅與獨立記者,甚至路人與運動者本身的拍攝專業上,這個年代大家能隨手用手機拍攝紀錄當下情境,才成就本片豐富的細節。
不過觀看本片讓我又喚起對於香港的惆悵感,其實我以前對香港人存在很深的刻板印象,就是汲汲於營利,對於政治與社會問題並沒有興趣。不過從佔中與雨傘運動後,我對於香港人完全改觀,到了反送中,我更是油然生起敬佩感。很多畫面都喚起了塵封已久的記憶,像有個畫面是一個阿兜仔在罵運動者毀了香港讓人很有即視感,被迫去應對運動反對者的飆罵與冗長說教應該是走街頭都很難避免的場景。
不過要把自身經驗拿出來跟香港人這些年的經歷相比,會覺得滿汗顏,香港人街頭運動技巧的進化真是超乎想像,他們面對的處境比當年所經歷的還惡劣很多。
對於催淚瓦斯的處理應對方式,我真是完全跪拜那些勇武派。曾經不小心被催淚瓦斯掃到邊,當時傻傻的,以為不要呼吸就沒事,這樣想當然很天真,皮膚暴露在催淚瓦斯中也會很難受,遭遇一次後我真得不想再遇到被噴催淚瓦斯,不只想吐眼睛酸痛淚流,皮膚還很灼熱難受,全身很不舒服。但香港人卻能很從容地檢起催淚彈丟回去或拿桶子蓋住,看到他們穿雨衣包保鮮膜或塑膠,就覺得真聰明,當時怎沒想到。
然後看到香港人被警察往死裡打到頭破血流,就慶幸當時只有被盾牌推擠到淤清而已,很難想像遭遇那種處境,我會不會落跑,不敢再參與。至於丟汽油彈,我是連親眼看人丟都沒看過,只有遠遠地方聽聞到那邊有丟汽油彈或事後才以觀光心態去觀看案發遺址。看到香港年輕人很自然熟練地製作汽油彈與丟汽油彈,邊做邊閒話家常,就覺得香港好悲壯。是什麼樣的處境,讓香港人不得不這樣做。
當然這個悲壯的處境從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就注定了,香港從一個比較成熟文明且具有法治精神的殖民宗主國移交給一個落後專制野蠻的殖民宗主國,就像1945年的台灣,注定會發生衝突,其結局也是可以預知的,具有強大武力的野蠻宗主國摧毀了殖民地既有的法治文明社會,只是其中的過程會如何發生,是快是漫,是激烈衝突還是溫水煮青蛙,我們無法事前猜到。從佔中到反送中,就是一個繁華文明盛世加速傾頹衰敗的過程。
雖然幾年前台灣流行『今日香港 明日台灣』的口號,作為選舉動員策略我是覺得可以,但對於這句話本身並不太贊同,除了地緣與政治現實上的差異,台灣與中國隔著台灣海峽,中共並沒有實質統治台灣,這都使得我無法拿台灣與香港相類比。另一方面,英國殖民雖然帶給香港人法治,但並沒有相應給民主。法治是宗主國英國單方面給予的,並不是人民爭取來的。而台灣的法治是人民爭取民主過程中逐步建立起來的,台灣的民主與法治是不能分割的。沒有民主的法治,不過是一個海市蜃樓。
好像扯遠了,回到影片的價值來說,本片大概會成為街頭運動的教本,充分記錄了一種網路時代的新型態運動模式,以玩遊戲的手法來進行街頭運動,充分利用手機與網路來進行溝通協調,指揮調動分工,都是很值得參考的經驗。雖然近年來其他國家也應該發展出類似的模式,但都沒有好好整理紀錄(至少中文資料很少),傳承經驗,文字書寫得再詳盡,都沒有一部好的紀錄片來得有用。所以不只各國的運動者要看,各國政府也應該要看,這樣政府才能瞭解如何應付這些新的運動技巧,發展出適合的對應策略。
如硬要說本片的不足之處,大概就是對於黃絲與藍絲之間關係的討論相當少,老實說這也是街頭運動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至少就我而言是很重要需要處理的問題。影片的鋪陳看不太出來是否有嚴重族群、階級或世代對立,我相信一定有,元朗的暴行絕不是黑幫而已,父母的角色被簡化為運動者子女的支援者與後盾,對運動的質疑者找個阿兜仔來扮演。但對於一部已經兩個半小時的紀錄片,而且是要對國際發聲,傳達香港的困境,顯示全體香港人同舟共濟,齊心對抗中國政府的暴行,確實沒必要再處理香港內部親中與反中勢力的複雜議題。
反送中運動雖然失敗,香港社會遭到中共更強硬的全面壓制,在這絕望的處境中,影片最後仍然總結了反送中最珍貴的遺產,HKer,香港人的民族認同被強化。不論流亡的,被捕的,還是留在香港社會的大多數人,運動過程中所培養的手足同胞感也成為潘朵拉之盒最後留下來的希望。
ps:youtube越來越爛,連時代革命的預告片以及滅火氣的雙城記MV轉貼都被標上限制級,真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