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長大》陳潔瑤 電影評論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誰有資格能夠拍攝某特定主題的影片,我認為這無需再另加限制於上,重要的是想呈現出的面向與事實之間的出入,至少必須符合一定基準的事實層面,而非過度虛構與營造特定框架。故不單單原住民導演擁有“原住民”這個主題的話語權,我認為其實每個人都有,就像我們能夠參與各種不同議題的公投,但至少需要抱持一定的認知,去了解相關事實與真相,再進行個人化的解讀與再呈現。這件事的拿捏確實很難衡量得當,一不小心也會被解讀成剝削或消費原住民族群,就連原住民導演亦是有可能遇到這種難題,《只要我長大》中呈現出了原住民的某些樣貌,是在其他電影中看不到的,然而仍有某些部分會讓人去思考,這算是某種刻板印象嗎?我認為關於原住民合宜的電影語言,需要經過長時間與大量作品的淬煉與進步,然而儘管如此,要達到完美似乎是非常困難的,畢竟每個人的解讀方法都各不相同。
對於拉娃老師,外面的世界曾經是夢想的搖籃,然而因為現實的窒礙,拉娃在外面世界的支柱倒了,讓她回到了原本居住的地方,她在原鄉成為其他人的支柱,給予他們幫助,而我想另一方面,這裡也成為了拉娃的心靈支柱,他們是互相依靠與擁抱的,而當拉娃的音樂被聽見時,我非常感動,她的夢想沒有破碎,而是以另一種方式實現了。
三個小孩在片中的英雄之旅,都讓他們得到了些什麼。林山的英雄之旅,在於他與父親之間關係的破碎與重組,就像愛是一體兩面,關於愛帶來的傷害,也需要依靠著愛去得到治癒,林山與父親的親子關係便是靠著對彼此的愛,去漸漸地找到出口。晨皓的英雄之旅在於尋找母親,因為自己也是出生於單親家庭,懂得那種渴望與好奇,然而這裡的母親就像是夢一般,她從未出現,最後也只以一間便利商店出現,代表著以後(至少短時間內),母親都只能活在晨皓的夢裡,而爸爸就是現實上的依靠,在晨皓尋夢、追夢後,仍舊回到現實中,擁抱現實中的爸爸(蓋外套)。瓦旦的英雄之旅,是哥哥的離開,從小哥哥就像是偶像一般的存在,從外面的世界回來,成為家中可靠的存在,然而當這樣可靠的存在破滅了、消失了,瓦旦似乎真的被逼迫著去長大,他或許也得去頂替那個角色,成為阿嬤與自己的支柱。
最後的畢業典禮,瓦旦的背影,令人感到不捨與感慨,是長大必須經歷的傷痛,再對應片名《只要我長大》,三個小孩長大的過程都不是一帆風順,就像每個我們,讓我想到一句話:「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然而對於整體台灣的社會風氣,卻非常需要這種平凡的幸福,就像大家口中的小確幸,我想其實這是大家都需要,卻總是沒有被看見的需求,如同《熱帶魚》,雖然是一部喜劇,卻又不完全是,它更像是用喜劇包裝而成的悲劇,不論是城鄉差距或唯有讀書高的風氣,都是整個社會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漸地顯露於外,需要被大眾看見。
    家珍最後與盲人病患的對話安排也非常有意思,這裡創造了另一個討論的空間,看見與看不見,中間是存在灰色地帶的,儘管看見確實能夠透過眼睛傳遞很多訊息,但它卻也存在著盲點,而這盲點之於看不見的人,卻是無所遁形的,就像盲人與家珍,在這個情境下,看得見的家珍卻是透過看不見的病患去看清自己的內心混雜。
    過去因為封閉壓抑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造就了瓊瑤的興起,同時瓊瑤成為了許多女性的慰藉,那必定是關中有某部分的情感與故事裡的角色、劇情產生了共鳴與連結,浮誇、超脫現實的是那些訊息與價值觀的表現手法,然而觸動人心、需要被看見的是那些電影釋放傳遞出的訊息與理念。 〈我是一片雲〉:
    健康寫實影片一方面傳達了社會平穩和樂與進步的訊息,另一方面亦展現了社會底層生活的寫實面給觀眾,兩者之間的聚焦與比例需要恰到好處,不能戳破烏托邦的泡泡,同時也不能將社會現實面完全隱藏起來。
    然而對於整體台灣的社會風氣,卻非常需要這種平凡的幸福,就像大家口中的小確幸,我想其實這是大家都需要,卻總是沒有被看見的需求,如同《熱帶魚》,雖然是一部喜劇,卻又不完全是,它更像是用喜劇包裝而成的悲劇,不論是城鄉差距或唯有讀書高的風氣,都是整個社會隱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漸地顯露於外,需要被大眾看見。
    家珍最後與盲人病患的對話安排也非常有意思,這裡創造了另一個討論的空間,看見與看不見,中間是存在灰色地帶的,儘管看見確實能夠透過眼睛傳遞很多訊息,但它卻也存在著盲點,而這盲點之於看不見的人,卻是無所遁形的,就像盲人與家珍,在這個情境下,看得見的家珍卻是透過看不見的病患去看清自己的內心混雜。
    過去因為封閉壓抑的歷史背景與社會環境,造就了瓊瑤的興起,同時瓊瑤成為了許多女性的慰藉,那必定是關中有某部分的情感與故事裡的角色、劇情產生了共鳴與連結,浮誇、超脫現實的是那些訊息與價值觀的表現手法,然而觸動人心、需要被看見的是那些電影釋放傳遞出的訊息與理念。 〈我是一片雲〉:
    健康寫實影片一方面傳達了社會平穩和樂與進步的訊息,另一方面亦展現了社會底層生活的寫實面給觀眾,兩者之間的聚焦與比例需要恰到好處,不能戳破烏托邦的泡泡,同時也不能將社會現實面完全隱藏起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部片讓我聯想到Sasha Alex Sloan的《Older》這首歌,歌詞講述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視父母為英雄,到長大後逐漸明白,原來父母也只是個凡人。這部被導演諾蘭和編劇小光都推薦的電影《日麗》,喜歡日常、親情戲的朋友,不妨找時間上串流觀賞。
    家庭以及成長的經歷絕對是一個人個性養成以及創傷來源最大來源之處。無論那些記憶我們是否早已拋諸腦後,對於長大的我們影響甚深,尤其是那些我們真正深愛過並且在內心一直依賴著的人。看到第一篇案例的故事就能讓我心有戚戚焉,並且感同身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蘿拉父親的父母親,也就是蘿拉祖父母那段,或許
    Thumbnail
    《三流之路》裡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只有你我熟悉的日常:面試屢屢受挫、面對愛情的受傷、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被金錢困擾地喘不過氣……活在如此現實的殘酷現狀之中,如果「驚奇四傻瓜」沒有彼此的陪伴,相信他們沒辦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也是讓我如此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堅韌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孩子如果在功能健全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不缺席,生活和求學一路順遂,撇除家境和功課好壞,能在這樣圓滿的家庭長大算是相當有福氣的。父母給的愛很理所當然,所以孩子無法想像家中只有阿公或是阿嬤一人隔代教養的愛有多微薄、弱不禁風。這樣子的孩子,沒有強而有力的依靠,走歪路或許是常態。 有一位國小退休老
    Thumbnail
    剖開成長傷疤,是重新認識自己,也是重新理解家庭裡每一個人的每種狀態,各自面對的生活難題,彼此的弱點與癮。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字,成年人和這個世界默認的約法三章就是:自己做決定,自己想辦法,自己承擔後果。 每一條艱難地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那樣跋涉地理由, 每一條你將要走下去的路,也都有不得不那樣選擇地原因 你身在其中時候會覺得苦不堪言,但熬過去以後就會覺得人間值得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指能搞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部片讓我聯想到Sasha Alex Sloan的《Older》這首歌,歌詞講述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從一開始視父母為英雄,到長大後逐漸明白,原來父母也只是個凡人。這部被導演諾蘭和編劇小光都推薦的電影《日麗》,喜歡日常、親情戲的朋友,不妨找時間上串流觀賞。
    家庭以及成長的經歷絕對是一個人個性養成以及創傷來源最大來源之處。無論那些記憶我們是否早已拋諸腦後,對於長大的我們影響甚深,尤其是那些我們真正深愛過並且在內心一直依賴著的人。看到第一篇案例的故事就能讓我心有戚戚焉,並且感同身受。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蘿拉父親的父母親,也就是蘿拉祖父母那段,或許
    Thumbnail
    《三流之路》裡頭,沒有什麼大起大落的情節,只有你我熟悉的日常:面試屢屢受挫、面對愛情的受傷、理想與現實的掙扎、被金錢困擾地喘不過氣……活在如此現實的殘酷現狀之中,如果「驚奇四傻瓜」沒有彼此的陪伴,相信他們沒辦法度過一次又一次的難關,而這也是讓我如此深愛這部劇的理由——堅韌生命力的展現。
    Thumbnail
    孩子如果在功能健全的家庭長大,爸爸媽媽的愛不缺席,生活和求學一路順遂,撇除家境和功課好壞,能在這樣圓滿的家庭長大算是相當有福氣的。父母給的愛很理所當然,所以孩子無法想像家中只有阿公或是阿嬤一人隔代教養的愛有多微薄、弱不禁風。這樣子的孩子,沒有強而有力的依靠,走歪路或許是常態。 有一位國小退休老
    Thumbnail
    剖開成長傷疤,是重新認識自己,也是重新理解家庭裡每一個人的每種狀態,各自面對的生活難題,彼此的弱點與癮。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我們都來自於同一個來源─我們的母親;我們全都是由同一個門進來的。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各個深度的試驗─都努力奮鬥向他自己的命運走去。我們能夠互相了解;可是我們每一個人卻只能夠向他自己解釋他自己。」 《徬徨少年時》描述了主角辛克萊,從小學到大學之間的經歷過程;一位徬徨的少年追尋內心安穩的過
    Thumbnail
    「父親用最天真的幻想,帶領小孩走過最殘忍的世界。」   雖然這是一部迄今二十七年的電影,但我仍然不知該以何種評論述說這部片,我看的時候是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它以一種遊戲人間的方式暗示我們身處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黑暗的,但是陰暗之處仍有光明,電影中的小男孩被父親一路保護,這讓我想到我
    成人的世界裡,沒有容易兩字,成年人和這個世界默認的約法三章就是:自己做決定,自己想辦法,自己承擔後果。 每一條艱難地走過來的路,都有不得不那樣跋涉地理由, 每一條你將要走下去的路,也都有不得不那樣選擇地原因 你身在其中時候會覺得苦不堪言,但熬過去以後就會覺得人間值得 生活中的強者,不是指能搞
    Thumbnail
    「別因為自己選擇做對的事而內疚。」 – 《白日之下》這一句,是我對下一代的期望。但願這期望沒有耽誤她的人生路。 「你知道為甚麼Asian parents都多要子女讀專業學科畢業後當專業人士嗎?」女兒說因想子女生活安定能賺錢養活自己。「同意,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