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從土裡長出來的電影- 太陽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但願太陽底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夠以自己為傲;
但願太陽底下每一個孩子,都能用自己的語言、大聲唱自己的歌;
但願太陽底下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堂堂正正站在自己的土地上,不需被任何人驅趕。

有多久沒回家了?會不會有一天想回家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變了?

raw-image

在這輛高掛經濟大旗的疾馳列車上,這部電影活脫脫從土裡長了出來,硬生生擋在路中央,要我們停下來,低頭看看這片孕育了我們的土地,重新思考最根本的問題:什麼是「家」

幾年來持續關心著東台灣,偶爾爬文研究、參與連署、去政府機關前〝路過〞,在一次次失望、無奈的打擊下,久而久之竟也對財團與政府聯手打造的一幕幕荒腔走板的戲碼,漸感麻木。

影片中描述的許多情節,都是一幕幕曾經上演的真實故事,像是原住民當年配合政府合法登記土地,卻因為「鄉公所弄丟文件」而蠻橫地將土地納入國有。這樣的事件,新聞或許報導過,我們可能也看過,但在新聞只是〝配飯吃的娛樂〞中,很難對遙遠別人家的事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透過「電影」的重新詮釋,觀眾很容易在一個好的故事中,去體會角色遇到的種種美好與困頓,進而去關心、去了解,又重新喚醒了那些被我們輕易放過、甚至在一次又一次「就地合法」下莫名變得合理的荒謬。謝謝鄭有傑和勒嘎‧舒米導演拍出這部電影,因為這不只是東海岸的議題,而是全台灣正在發生的事情。

蘊含著關心土地的心情,我恨不得所有人擠爆電影院;
但就電影論電影,我必須說,這部片讓我失望了……


---------------貼心防雷線---------------

raw-image

因為鄉村求職不易,只好丟下一家老小,獨自上台北打拚(看得我這山裡來的孩子一整個很有感哪),不過小學五年級的姐姐被迫提前長大,電影也極大篇幅地描繪出「青少年成長歷程」。但除了這位早熟地讓人心疼的小姐姐之外,其他的角色卻顯得略為平面,尤其是那位小學同學,一下賣地蓋飯店、一下又跟著族人靜坐抗議,這中間的落差轉變,雖然可以用〝討生活身不由己〞來解釋,但觀影時還是難免覺得突兀。

女主角Panay在台北工作電話聲聲催促下,一番掙扎後選擇辭職返鄉,投入海稻米的復育計畫,途中當然幾經波折(政府機關互踢皮球、鄉代表寧可花大錢幫財團蓋飯店卻不願意撥一點點預算疏通水圳、當地族人意見不合、家人也不看好……),也看到導演細心地盡可能都拍了進來,像是Panay失落地站在「一年四百億,建設新海岸」的大張宣導海報前(而且海報上一定要假仙地放上笑得燦爛的原住民),就是刻意而巧妙的安排。但不知道是不是女主角演技不夠到位,還是腳本本身的問題,總覺得每一樣都只是蜻蜓點水,難以深刻體會真正黑暗無光的困境,因此也難以對之後絕處逢生產生極澎湃的感動。

raw-image

「向政府要不到資金轉而號召族人一起動手做→在座談會上雖然有些族人提出疑慮,但在前頭目也就是Panay父親的一句話中,大家又迅速點頭稱是→挖水圳成功→種稻田成功→一家人團聚,部落恢復往日生氣」Too easy!!!

我不斷想起另一部小人物堅定不移最後扳倒大鯨魚的《永不妥協》,巧的是這也是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但這部電影完全展現了主角面對各種挫折與考驗、一步步努力克服的辛酸歷程。光是要取得當地居民的信任就得三顧茅廬、來回周旋,哪是一場座談會就能輕鬆解決的呢!

raw-image

電影一開始,我就覺得這位女主角很眼熟,直到最後才在片尾字幕後知後覺:「啊,是阿洛啊!」腦中馬上想起幾年前初聽見阿洛唱現場時,被她獨特嗓音震撼而掉了一地雞皮疙瘩。

是的,我很喜歡阿洛的聲音,但在這部電影裡,她的聲音與表情卻讓我難以完全入戲,倒是小姐姐吳燕姿(我承認第一眼錯看成孫燕姿)的表現讓人眼睛一亮,尤其是最後一幕,才是真正說出了簡介上寫的「溫柔且堅定的行動」啊!

(圖片來源:官方粉絲團、DAMMI專欄、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謝謝你讀完這篇文章!

好的內容需要投注加倍的時間和精力,蘿蔔存活無法只靠陽光空氣水💦

邀請你認養一畝蘿蔔田,支持蘿蔔在創作之路成長茁壯🌱

avatar-img
19會員
120內容數
生菜小班班長⍢胡蘿蔔⍢聊日本打工/度假、電影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生菜小班 的其他內容
實在很難不喜歡那幾隻慢到讓人誤以為畫面當機的樹懶啊哈哈哈!玩弄動物特性到最高點,還故意取名"Flash" ☄ 編劇肯定也遭遇過些國家的公家機關,那等到花兒都謝了的驚人效率吧🥀
幾乎是皺著眉頭看完,好看!現實得很迷幻,好像很可能發生在身邊的故事。還是,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就是主角?
我一面像個老媽子擔心Celia交到壞朋友,一不小心可能長歪;一面回想起自己年少時,也曾有過對於長大的期待與幻想…
應該沒有人不喜歡這樣一部輕鬆、甜蜜的小品吧!?尤其是在雨後微涼的夜晚。如果說青少年需要成長小說的話,那大人們偶爾也必須來點〝不那麼美好的童話〞。
原以為不過就是一部日式清新純愛小品,沒想到看到最後竟然有被打到,害我趕忙在電影院亮燈前偷偷把眼淚擦掉。貫穿全片的音樂,輕柔悅耳,讓整部電影的調性更加清新可愛,歌詞也隱隱呼應著劇情,真是一部好看又好聽的電影!
「伊美黛捲土重來的故事堪稱一則暗黑童話故事。」本片雖然很政治,卻一點也不嚴肅。不、政治本質是嚴肅的,但是當事情荒謬到一個地步,竟讓人忍不住笑了出來…
實在很難不喜歡那幾隻慢到讓人誤以為畫面當機的樹懶啊哈哈哈!玩弄動物特性到最高點,還故意取名"Flash" ☄ 編劇肯定也遭遇過些國家的公家機關,那等到花兒都謝了的驚人效率吧🥀
幾乎是皺著眉頭看完,好看!現實得很迷幻,好像很可能發生在身邊的故事。還是,一覺醒來,發現自己就是主角?
我一面像個老媽子擔心Celia交到壞朋友,一不小心可能長歪;一面回想起自己年少時,也曾有過對於長大的期待與幻想…
應該沒有人不喜歡這樣一部輕鬆、甜蜜的小品吧!?尤其是在雨後微涼的夜晚。如果說青少年需要成長小說的話,那大人們偶爾也必須來點〝不那麼美好的童話〞。
原以為不過就是一部日式清新純愛小品,沒想到看到最後竟然有被打到,害我趕忙在電影院亮燈前偷偷把眼淚擦掉。貫穿全片的音樂,輕柔悅耳,讓整部電影的調性更加清新可愛,歌詞也隱隱呼應著劇情,真是一部好看又好聽的電影!
「伊美黛捲土重來的故事堪稱一則暗黑童話故事。」本片雖然很政治,卻一點也不嚴肅。不、政治本質是嚴肅的,但是當事情荒謬到一個地步,竟讓人忍不住笑了出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這部影集於2007年在公視播出,內容是關於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劇中的新住民都是由台灣真實的新住民所飾演,主要拍攝場景在三重空軍一村眷村保留區,以及胡志明市的古芝少數民族文化村。故事從社工君君遇到一名求助的新住民開始,帶出了四段跨國婚姻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各自反映了不同面向的新住民處境。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本片的架構其實在預告中就顯露了,所以故事與反轉相較更多的比重在喬許哈奈特的從容應付,重罪犯面對包圍陣仗的同時安撫女兒的鏡頭語言很特別,少女敏銳觀察出爸爸的心不在焉,讓感官放大的要角(一個專注在追星一個專注在躲避)另有一番真摯呈現。
Thumbnail
《美國女孩》是臺灣導演阮鳳儀執導的時代成長劇情電影,由方郁婷、林嘉欣、莊凱勛及林品彤共同主演。劇情取自於導演的親身經歷,描述原本已經移民的一家人,因為母親生病的緣故,讓在美國已經擁有自己生活的女孩,必須回台灣重新適應,而水土不服造成家庭衝突及成長的故事。 本片為導演首次執導長片,便入圍7項金馬
Thumbnail
這是一部劇情深刻的香港電影,充分探討父母是否有傾聽孩子的聲音以及追求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的內心掙扎。該文章以個人觀後感為主,從主角的信念和成長歷程談起,並對於自身成熟過程產生的疑問和反思。文章通過敘述與主角內心感受連結,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
Thumbnail
《搬家》談的是父母分離造就的成長痛,女主角小蓮從樂觀吃魚笑稱是溫馨一家的三角桌邊,帶著無法接受與不理解的心情潛逃到另一個角落,使她對自身存在感到困惑,再透過一趟久違的旅行,小蓮獨自闖入森林與海洋,重新接納了這不完美的自然循環,最終她回到了祝賀著自己的世界,完整了成長的生命迴圈。電影從「搬家」的這一結
Thumbnail
導演相米慎二以他經常關注的兒少成長議題,結合溫暖深沉的影像與魔幻寫實風格,成就了電影紅紅豔豔的成長樂章。當思緒在舞蹈、情感在跳躍,穿插其中的意識流長鏡頭,帶領觀眾流向使人迷離、漂泊的汪洋裡,同小蓮一起,擁抱成長過程中所面對的傷、尋回一些失去的夢,最後回歸探覓電影的主旨:家庭的真實與流動。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Thumbnail
如同電影《灣生回家》般,當我們試圖理解我們上一輩、上上一輩的經歷與生活時,對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那些年、這些事的年輕人,甚至是一旁觀者而言,既非當事人,也非與當事人有共同利益時,我們為何會會想要理解眼前這位祖父母輩、父母輩等長輩的過往呢?是單純為了填補來不及參與的過去?還是在當事人還活著,甚至
Thumbnail
這部影集於2007年在公視播出,內容是關於台灣新住民的故事,劇中的新住民都是由台灣真實的新住民所飾演,主要拍攝場景在三重空軍一村眷村保留區,以及胡志明市的古芝少數民族文化村。故事從社工君君遇到一名求助的新住民開始,帶出了四段跨國婚姻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各自反映了不同面向的新住民處境。
Thumbnail
這部電影故事講述了女兒家家用一生的執拗固執,想逃離家卻又不得不回家的故事。透過觀眾的自身經歷跟角色所陳述的行為,不論是被父母催促著婚事、照顧父母的辛勞、失去親人的感受等等的,只要重疊度越高就會越加的感同身受。